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改变教学模式、巧用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质疑、注重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必将在越来越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可见,创新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伟大复兴、繁荣昌盛有多么重要。
当今社会是个创新的社会,更需要创新的人才。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把创新教学的关注点落在“思维能力发展”上,通过“知识”这个媒介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懂得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获取精华,储备知识并创造性地使用它们。爱因斯坦、牛顿等一批科学家在二十多岁就作出了划时代的科学贡献,知识含量却比同时期的科学前辈少得多,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是无限的。”有了科学思维的方法,才有能力创造,才能掌握科学,掌握了思维方法的人就是掌握了科学规律的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的关键不是教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的技巧,进而形成独立学习的创新能力。
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体会。
一、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打破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模式,创设互动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科学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投入到学习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语文探究活动课“保护母亲河——黄河”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笔者先布置了四个任务:①查阅资料,了解黄河;②收集有关黄河的优美诗句以及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③提出保护母亲河的措施;④作为策划人,你如何搞好这次活动?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巧用教学形式,培养创新能力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为新知识赋予了某种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把声、像、图、文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其丰富的表现力能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他们的思维高度活跃,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产生前所未有的创造灵感。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笔者就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先提问:“造成今天和过去的罗布泊如此大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观看屏幕5分钟。”多媒体的屏幕上方显示出“今昔对比篇”五个红字;左上角展示了过去的罗布泊画面,它是一个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绿洲;右下角展示了今天的罗布泊画面,它变成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小溪,也没有任何飞禽。课件展示完之后,有的学生凝神静思,有的学生眉头紧皱,有的学生轻轻翻看着书本,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仿佛看见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思维的闪光和智慧的火花。
三、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的文化成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索一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①潜科学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未有定论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看到教师创新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启发;②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和盘托出全部内容,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些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预测和推测结论;③社会探索法。它是由教师提出某个社会问题,再由学生展开调查、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整理相关的材料,从而得出结论。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北大山鹰社也是一个登山队,他们在攀登另外一座山时遇到了雪崩,结果十来个队员葬身雪山。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各大高校的学生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他们死得其所,壮烈;有人说,按照北京大学的传统,学生好像不应该做这些事情,他们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学府里,而不应该在山上,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探知社会的积极性。
四、重视学生质疑,激发创造火花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疑问开始的,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如在分析《故乡》的主题时,有位学生问:“闰土生活贫苦,子女如此多,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问题一出,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但笔者并不打算阻止学生讨论,鼓励说:“这位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你们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们各抒己见,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注重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自学探究。教师先提出几个紧密结合所学内容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所学的新内容,使学生在感知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第二步,合作探究。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选出1~2个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再请小组发言人发言,集中解决关键性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逐渐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第三步,实践探究。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情境,通过大量的口头、笔头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鼓励和赞美的原则,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勇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表达,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社会进步需要创新,教育改革需要创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踏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章干.开展创造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2]鲁世杰.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4).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一个民族如果缺乏创新能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她必将在越来越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可见,创新对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伟大复兴、繁荣昌盛有多么重要。
当今社会是个创新的社会,更需要创新的人才。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创新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把创新教学的关注点落在“思维能力发展”上,通过“知识”这个媒介让学生学会学习。所谓学会学习,就是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懂得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获取精华,储备知识并创造性地使用它们。爱因斯坦、牛顿等一批科学家在二十多岁就作出了划时代的科学贡献,知识含量却比同时期的科学前辈少得多,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掌握了科学的方法。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是无限的。”有了科学思维的方法,才有能力创造,才能掌握科学,掌握了思维方法的人就是掌握了科学规律的人。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全面发展的关键不是教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掌握知识的技巧,进而形成独立学习的创新能力。
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体会。
一、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打破机械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传输模式,创设互动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大胆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科学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投入到学习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语文探究活动课“保护母亲河——黄河”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主动参与,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在上课前,笔者先布置了四个任务:①查阅资料,了解黄河;②收集有关黄河的优美诗句以及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③提出保护母亲河的措施;④作为策划人,你如何搞好这次活动?学生经过充分准备,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样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二、巧用教学形式,培养创新能力
“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为新知识赋予了某种意义。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把声、像、图、文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其丰富的表现力能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他们的思维高度活跃,不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产生前所未有的创造灵感。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笔者就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先提问:“造成今天和过去的罗布泊如此大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请大家观看屏幕5分钟。”多媒体的屏幕上方显示出“今昔对比篇”五个红字;左上角展示了过去的罗布泊画面,它是一个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绿洲;右下角展示了今天的罗布泊画面,它变成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小溪,也没有任何飞禽。课件展示完之后,有的学生凝神静思,有的学生眉头紧皱,有的学生轻轻翻看着书本,有的学生交头接耳……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仿佛看见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思维的闪光和智慧的火花。
三、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所谓创造性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促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来吸收已有的文化成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探索一些未知问题所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创造性教学方法主要包括:①潜科学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当面向学生展示自己探讨疑难问题或未有定论问题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看到教师创新思维和想象活动的实际过程,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启发;②内容不完全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和盘托出全部内容,而是有意识地在内容上制造一些空白地带,让学生自己去预测和推测结论;③社会探索法。它是由教师提出某个社会问题,再由学生展开调查、提出假设、寻找证据,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整理相关的材料,从而得出结论。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之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北大山鹰社也是一个登山队,他们在攀登另外一座山时遇到了雪崩,结果十来个队员葬身雪山。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各大高校的学生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说,他们死得其所,壮烈;有人说,按照北京大学的传统,学生好像不应该做这些事情,他们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学府里,而不应该在山上,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你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探知社会的积极性。
四、重视学生质疑,激发创造火花
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疑问开始的,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如在分析《故乡》的主题时,有位学生问:“闰土生活贫苦,子女如此多,为什么不实行计划生育呢?”问题一出,教室里顿时一片喧哗。但笔者并不打算阻止学生讨论,鼓励说:“这位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你们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经过讨论和分析,学生们各抒己见,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创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注重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自学探究。教师先提出几个紧密结合所学内容的关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所学的新内容,使学生在感知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第二步,合作探究。筛选学生提出的问题,选出1~2个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再请小组发言人发言,集中解决关键性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逐渐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第三步,实践探究。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条件、情境,通过大量的口头、笔头实践,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鼓励和赞美的原则,激励学生勤奋向上,勇于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表达,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
作为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社会进步需要创新,教育改革需要创新。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踏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参考文献:
[1]陈章干.开展创造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9,(5).
[2]鲁世杰.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