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关于“莫”的词性,综合起来有四种观点:
1.“无定代词”即无指代词,由马建忠(1898年)提出,以王力、杨伯俊先生为代表。王力先生认为“莫”为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等,以《战国策·楚策》中“群臣莫对”为例。杨伯俊先生在肯定“莫”是无指代词的同时,进一步用金文和《尚书》的材料来证明“亡”“罔”也是无指代词。
2.副词以周生亚先生为代表。他在《“莫”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一文中明确反对“莫”为无指代词的观点,并且强调“莫”是表示对其前主语所体现的范围的全称否定的否定副词。
3.动词以韩学重先生为代表。他在《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莫”的词性为动词。他根据《孟子·告子上》“所欲莫甚于生”与“所欲有胜于生者”的对应出现,认为“莫”是表示“有”的否定概念的动词。
4.代词、副词、动词以杨树达(1954年)、朱振家(1994年)先生为代表。杨树达先生在《词诠》中将“莫”分为三类:“无指代名词”“同动词,无也”“禁戒副词,勿也”。朱振家先生认为:“在‘莫’字后出现‘者’字词组的,在‘莫’字前出现副词、介宾词组的,‘莫’不是无定代词,应是动词,表示不存在。”
我们认为,“莫”兼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一、“莫”作代词
“莫”字本来就是一个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单独充当主语,有指代人和事物的作用,表示“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等等。例:
(1)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
(3)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
(6)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庄子·天地》)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关于例(5)(6)的“莫”字前的先行词,朱振家先生认为:“‘莫’字与其先行词共同作主语,‘莫’字指代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赞同这一观点。杨树达先生指出“莫”的先行词是“省去介字之状字用名词”,因为“莫”的先行词并不作主语,而是作限定“莫”字所否定和指代的范围的状语,为确解。贾延利(1997年)以“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为证反对“莫”为代词,认为若“莫”为代词,则“莫”代指“群臣”,进而二者构成同位成分,但实际并不具备同位成分的条件。因为同位成分可以省略,前后意思不变;且二者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以此矛盾来反对“莫”的代词性。借着杨树达先生的观点,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莫”作代词,语法意义上的确包含“群臣”的指代义;但是语法结构上,二者并未构成同位成分,因为“群臣”不作主语,而是充当“莫”的状语,对其指代和否定的范围进行限制。
需要强调的是“莫”作代词,同时具备指代和否定两种功能。这就可以解释何以“莫”具有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功能了。具体地说:“莫”的指代功能使其可以充当主语,而其否定功能又使“莫”作主语的句子具有否定句的特点,因而代词宾语可以前置。这就驳回了周生亚先生认为“莫”只有作否定副词才能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观点(《“莫”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
二、“莫”作副词
“莫”作副词的用法由来已久,“莫”用作副词,金文中已有,崔永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即举及其例,《国语》《诗经》《礼记》中亦见之。细分下来,又有否定副词、禁止副词以及表测度的疑问副词。如:
(8)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诗·召南·殷其靁》)
(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10)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小雅·小旻》)
(11)早图之莫如尽灭之。(《左传·哀公六年》)
(12)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邶风·谷风》)
(13)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14)共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传》,中)
(15)文,莫吾犹人也?(《论语·述而》)
(16)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17)莫朕无天分?(《汉将王陵变,敦煌变文集36页》)
以上例(8)~(11)“莫”表否定,用在动词前,同“不”。
例(12)~(13)“莫”分别用在“违”“为”的前面,表示禁止或劝阻,同“勿”。例(14)“莫”与“勿”对举出现,更能说明其为否定副词。
例(15)~(17)中“莫”表测度的用法在先秦文献中并不多见,只有零星用例。
三、关于“莫”作动词
“莫”为动词由韩学重先生提出,有两组文句为证: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19)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2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2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从字面上看,例(18)(19)“莫”与“未有”相对应,但实际上不构成对应关系。因为我们知道“未”字句中, “有……者”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结构,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不能拆开。“未”是副词,对其后的结构起否定作用。同样,例(20)“有……者”用法与例(19)同。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莫”在古汉语中,最初作为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作主语,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之意。
2.“莫”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否定、禁止或测度,作状语。
3.“莫”的前面有时有先行词,但一般不作主语,而是作“莫”的状语,限定“莫”的否定范围。
4.“莫”不能作动词。
(杨 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于“莫”的词性,综合起来有四种观点:
1.“无定代词”即无指代词,由马建忠(1898年)提出,以王力、杨伯俊先生为代表。王力先生认为“莫”为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等,以《战国策·楚策》中“群臣莫对”为例。杨伯俊先生在肯定“莫”是无指代词的同时,进一步用金文和《尚书》的材料来证明“亡”“罔”也是无指代词。
2.副词以周生亚先生为代表。他在《“莫”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一文中明确反对“莫”为无指代词的观点,并且强调“莫”是表示对其前主语所体现的范围的全称否定的否定副词。
3.动词以韩学重先生为代表。他在《对古汉语语法研究中几个问题的看法》(《中国语文》,1996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莫”的词性为动词。他根据《孟子·告子上》“所欲莫甚于生”与“所欲有胜于生者”的对应出现,认为“莫”是表示“有”的否定概念的动词。
4.代词、副词、动词以杨树达(1954年)、朱振家(1994年)先生为代表。杨树达先生在《词诠》中将“莫”分为三类:“无指代名词”“同动词,无也”“禁戒副词,勿也”。朱振家先生认为:“在‘莫’字后出现‘者’字词组的,在‘莫’字前出现副词、介宾词组的,‘莫’不是无定代词,应是动词,表示不存在。”
我们认为,“莫”兼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
一、“莫”作代词
“莫”字本来就是一个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单独充当主语,有指代人和事物的作用,表示“没有什么人”“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等等。例:
(1)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
(3)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
(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5)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小雅·北山》)
(6)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庄子·天地》)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关于例(5)(6)的“莫”字前的先行词,朱振家先生认为:“‘莫’字与其先行词共同作主语,‘莫’字指代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不赞同这一观点。杨树达先生指出“莫”的先行词是“省去介字之状字用名词”,因为“莫”的先行词并不作主语,而是作限定“莫”字所否定和指代的范围的状语,为确解。贾延利(1997年)以“群臣莫对”(《战国策·楚策》)为证反对“莫”为代词,认为若“莫”为代词,则“莫”代指“群臣”,进而二者构成同位成分,但实际并不具备同位成分的条件。因为同位成分可以省略,前后意思不变;且二者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以此矛盾来反对“莫”的代词性。借着杨树达先生的观点,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莫”作代词,语法意义上的确包含“群臣”的指代义;但是语法结构上,二者并未构成同位成分,因为“群臣”不作主语,而是充当“莫”的状语,对其指代和否定的范围进行限制。
需要强调的是“莫”作代词,同时具备指代和否定两种功能。这就可以解释何以“莫”具有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功能了。具体地说:“莫”的指代功能使其可以充当主语,而其否定功能又使“莫”作主语的句子具有否定句的特点,因而代词宾语可以前置。这就驳回了周生亚先生认为“莫”只有作否定副词才能使谓词后代词宾语前置的观点(《“莫”字词性质疑》中国语文,1964年第4期)。
二、“莫”作副词
“莫”作副词的用法由来已久,“莫”用作副词,金文中已有,崔永东《两周金文虚词集释》中即举及其例,《国语》《诗经》《礼记》中亦见之。细分下来,又有否定副词、禁止副词以及表测度的疑问副词。如:
(8)何斯违斯,莫敢或遑。(《诗·召南·殷其靁》)
(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10)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诗·小雅·小旻》)
(11)早图之莫如尽灭之。(《左传·哀公六年》)
(12)德音莫违,及尔同死。(《诗·邶风·谷风》)
(13)莫为盗!莫为杀人。(《庄子·则阳》)
(14)共去刚卯,莫以为佩;除刀钱,勿以为利。(《汉书·王莽传》,中)
(15)文,莫吾犹人也?(《论语·述而》)
(16)阳不克,莫将积聚也?(《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17)莫朕无天分?(《汉将王陵变,敦煌变文集36页》)
以上例(8)~(11)“莫”表否定,用在动词前,同“不”。
例(12)~(13)“莫”分别用在“违”“为”的前面,表示禁止或劝阻,同“勿”。例(14)“莫”与“勿”对举出现,更能说明其为否定副词。
例(15)~(17)中“莫”表测度的用法在先秦文献中并不多见,只有零星用例。
三、关于“莫”作动词
“莫”为动词由韩学重先生提出,有两组文句为证:
(1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19)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20)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2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孟子·告子上》)
从字面上看,例(18)(19)“莫”与“未有”相对应,但实际上不构成对应关系。因为我们知道“未”字句中, “有……者”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结构,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不能拆开。“未”是副词,对其后的结构起否定作用。同样,例(20)“有……者”用法与例(19)同。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莫”在古汉语中,最初作为否定性的无指代词,可以作主语,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物”“没有什么事”之意。
2.“莫”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否定、禁止或测度,作状语。
3.“莫”的前面有时有先行词,但一般不作主语,而是作“莫”的状语,限定“莫”的否定范围。
4.“莫”不能作动词。
(杨 惠,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