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烦来了》 是美国奥斯卡奖得主迈克·摩尔(Michael Moore)的个人成长故事,书中描述摩尔的家庭背景和他个人成长经历。 此书一出即成为畅销书,连我的美国婆婆也立刻买来一本,放在床头。 婆婆说:“每个公民都应该像摩尔一样,甘犯众怒,为社会正义挺身而出。”但摩尔的反对者也不少。他们对这本畅销书并不买账,讽刺建议摩尔把书名改作《怪胎入学记》(The Education of an American Misfit) 。
迈克·摩尔,到底何许人也?为什么引起美国民众两极的反应呢?
摩尔在书中自述,自己天生就是“反骨仔”。他是个长相喜感的胖子,外表平和谦顺,却长年戴着棒球帽、穿着牛仔裤, 四处发掘社会问题。他以小人物麻辣的手法,寻找社会正义。
摩尔是奥斯卡非虚构影片得奖人,畅销作者,社会评论家和行动主义者。十多年来,他抨击的议题包括:伊拉克战争、 大型公司企业、全球化、 私人枪支、克林顿、布什、 美国医疗制度、资本主义和新闻媒体。摩尔的得奖影片《华氏9·11》( Fahrenheit 9/11)抨击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恐战争政策以及媒体的误区。在9·11 事件之后,美国一片制裁恐怖主义的声浪,这部影片逆向而行,在人心动荡的美国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但《华氏9·11》却在诸多声浪中,赢得殊荣,也成为有史以来世界各地最卖座的非虚构性影片。
对摩尔来说,这些好像还不够。他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毫不讳言,公开谴责美国总统布什:“……我们喜欢纪录片,因为它真实,不虚拟作假。可是,我们的社会却不是这样。它是虚拟作假的。我们虚拟作假地选举,选出来一个虚拟作假的总统。这个总统用种种虚拟作假的理由,把我们送上战场。布什先生,你可以封锁言论,可以发布橘色预警,但我要告诉你,我们反对战争。你可耻,布什先生,非常可耻! 不管是教皇也好,美国南方的保守人士也好,大家都反对你。你完了!”
迈克·摩尔此话一出,台下错愕一片,嘘声四起。在那反恐情绪不可抑制的氛围中, 摩尔无疑碰触了美国人最敏感的神经,也为他自己招来多年人身安全的隐忧。多年来,他成了美国保守派人士的眼中钉,甚至有人试图对他进行人身侵犯, 警局记录有案的就有500多起。
有人说,摩尔是21世纪的美国平民英雄,“阿甘”新版本。打动人的或许是他的喜感外表、平民化形象、蓝领阶级风格、谦和平易的背后,那甘犯众怒、为社会正义发声的美国自由派精神吧。
摩尔生于1954年,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时期。父亲是一名汽车零件生产线工人,母亲是办公室秘书。他从小就是个“怪胎”。小时学爬,不能往前,只能退后。他上小学时就曾在一次演讲比赛的场合,公然抢占发言,提出学校歧视黑人同学的问题。他认为学校里的马桶上有“有色人种使用”这样的标签,非常不恰当。14岁时,他决定要读神学院,以后做一名神职人员。但在神学院中,他不断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神学院不胜其烦,把他开除了。主事牧师送别他时,给他祝福:“愿你未来光明成功。我也会为那些以后必须忍受你的人祈福。” 17岁时,他利用参加演讲比赛的机会,发言抨击种族歧视,致使只限白人参加的组织解散。19岁时,因为不满老师在课堂上的态度,参加地方教育局委员民意代表选举,竟然当选,成为有史以来地方民意代表最年轻的一位。
之后,摩尔在密西根大学念了一年书,主动辍学,在当地创办《密西根之音》双周刊。专门揭发不公平的社会议题,比方通用汽车公司大量使用海外廉价劳力,揭发当地歧视黑人劳力的雇主、拒绝招待黑人顾客的旅店等等。曾单枪匹马,靠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持枪反对他的人,放下武器,达成共识。
本书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对1960年代密西根郊区美国中产社区的描写:两条小石头土路,住着不少通用公司的员工。公司运作良好,有工会组织,提供员工很好的福利,全套医疗保险,一年四次假期。 美国普通平民善良单纯,过着简约平和的日子。尽管小社区有受到社会压抑的同性恋男孩,有在越战中失踪的小学老师的丈夫,有为长岛执行投掷原子弹的飞行员告解的牧师,而那20世纪中叶相对平稳厚实的美国年代,如今早已让时间带走。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大众性的平民英雄。 在美国普通民众和我的美国婆婆心目中,摩尔或许就是那保留着公民良知、敢冒大不讳为民间正义发声的象征吧。
迈克·摩尔,到底何许人也?为什么引起美国民众两极的反应呢?
摩尔在书中自述,自己天生就是“反骨仔”。他是个长相喜感的胖子,外表平和谦顺,却长年戴着棒球帽、穿着牛仔裤, 四处发掘社会问题。他以小人物麻辣的手法,寻找社会正义。
摩尔是奥斯卡非虚构影片得奖人,畅销作者,社会评论家和行动主义者。十多年来,他抨击的议题包括:伊拉克战争、 大型公司企业、全球化、 私人枪支、克林顿、布什、 美国医疗制度、资本主义和新闻媒体。摩尔的得奖影片《华氏9·11》( Fahrenheit 9/11)抨击美国总统布什的反恐战争政策以及媒体的误区。在9·11 事件之后,美国一片制裁恐怖主义的声浪,这部影片逆向而行,在人心动荡的美国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但《华氏9·11》却在诸多声浪中,赢得殊荣,也成为有史以来世界各地最卖座的非虚构性影片。
对摩尔来说,这些好像还不够。他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毫不讳言,公开谴责美国总统布什:“……我们喜欢纪录片,因为它真实,不虚拟作假。可是,我们的社会却不是这样。它是虚拟作假的。我们虚拟作假地选举,选出来一个虚拟作假的总统。这个总统用种种虚拟作假的理由,把我们送上战场。布什先生,你可以封锁言论,可以发布橘色预警,但我要告诉你,我们反对战争。你可耻,布什先生,非常可耻! 不管是教皇也好,美国南方的保守人士也好,大家都反对你。你完了!”
迈克·摩尔此话一出,台下错愕一片,嘘声四起。在那反恐情绪不可抑制的氛围中, 摩尔无疑碰触了美国人最敏感的神经,也为他自己招来多年人身安全的隐忧。多年来,他成了美国保守派人士的眼中钉,甚至有人试图对他进行人身侵犯, 警局记录有案的就有500多起。
有人说,摩尔是21世纪的美国平民英雄,“阿甘”新版本。打动人的或许是他的喜感外表、平民化形象、蓝领阶级风格、谦和平易的背后,那甘犯众怒、为社会正义发声的美国自由派精神吧。
摩尔生于1954年,美国二战后的婴儿潮时期。父亲是一名汽车零件生产线工人,母亲是办公室秘书。他从小就是个“怪胎”。小时学爬,不能往前,只能退后。他上小学时就曾在一次演讲比赛的场合,公然抢占发言,提出学校歧视黑人同学的问题。他认为学校里的马桶上有“有色人种使用”这样的标签,非常不恰当。14岁时,他决定要读神学院,以后做一名神职人员。但在神学院中,他不断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神学院不胜其烦,把他开除了。主事牧师送别他时,给他祝福:“愿你未来光明成功。我也会为那些以后必须忍受你的人祈福。” 17岁时,他利用参加演讲比赛的机会,发言抨击种族歧视,致使只限白人参加的组织解散。19岁时,因为不满老师在课堂上的态度,参加地方教育局委员民意代表选举,竟然当选,成为有史以来地方民意代表最年轻的一位。
之后,摩尔在密西根大学念了一年书,主动辍学,在当地创办《密西根之音》双周刊。专门揭发不公平的社会议题,比方通用汽车公司大量使用海外廉价劳力,揭发当地歧视黑人劳力的雇主、拒绝招待黑人顾客的旅店等等。曾单枪匹马,靠他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持枪反对他的人,放下武器,达成共识。
本书吸引我的另一个原因是作者对1960年代密西根郊区美国中产社区的描写:两条小石头土路,住着不少通用公司的员工。公司运作良好,有工会组织,提供员工很好的福利,全套医疗保险,一年四次假期。 美国普通平民善良单纯,过着简约平和的日子。尽管小社区有受到社会压抑的同性恋男孩,有在越战中失踪的小学老师的丈夫,有为长岛执行投掷原子弹的飞行员告解的牧师,而那20世纪中叶相对平稳厚实的美国年代,如今早已让时间带走。
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需要大众性的平民英雄。 在美国普通民众和我的美国婆婆心目中,摩尔或许就是那保留着公民良知、敢冒大不讳为民间正义发声的象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