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和学校能够培养一个人的能力、性格、素养和道德等诸多方面[1]。家长和学校是教育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认同是家校关系的“粘合剂”,只有实现家校的相互认同,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因此,学校需要构建出良好的家校关系,要使家长认同学校的教育。
一、认同,要勤于沟通。
沟通是家校认同的桥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要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家长也能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这能够使家长认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此外,班主任要注意,沟通不等于时常告状,告状会让家长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因此,要想让家长认同自己的工作,那么就需要尊重家长,真心实意地站在为了孩子好的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家长才愿意与班主任一同面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家长也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与班主任相互配合,促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使家长能够真正认同班主任的管理行为,这样才能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全体学生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认同,要善于鼓励。
鼓励是促进认同的一剂良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利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其产生自我认同感,能够认识到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此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和认可。学生自信了,成长了,家校的认同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班有个叫陈嘉瑞的学生,写作业十分拖拉,别的学生在认真做作业的时候,他却一直在做小动作,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他的家长也多次跟我反应孩子在家做作业很拖拉。针对这一情况,在孩子们写作业的时候,我就紧紧地督促他,慢慢的,他能够当堂完成作业了,但是字迹很乱。这时我就调整了策略,对他放松督促,取而代之的是在巡视到他面前时,会夸一夸他:“哇,你的‘树’字写得真漂亮!”;“嗯!不错不错,就这么一小会儿,你就写了一排了,胜利在望啊!”没想到,这样的鼓励性语言,他十分受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拖拉过作业,字迹也越来越工整了。陈嘉瑞上了二年级以后,我又把课堂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使用鼓励的方法督促孩子写家庭作业,并把他每天写作业的态度,以及是否拖拉都写在家校本上,我第二天批改家校本的时候会看到他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跟孩子沟通,鼓励他按时完成作业。
通过以上這个实例,我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也要多多鼓励和认同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三、认同,要乐于理解。
认同的根基在于理解,无论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都离不开理解。理解能化解矛盾、促进了解、增进认同。新时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理解尤为重要。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还未成熟,加上家长的溺爱,使得很多学生经常在家与父母顶嘴,不服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管理。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父母的不容易[2]。例如,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日班主任”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一天的工作:既要上课、又要备课、制作课件、批改作业,还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打扫卫生等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了解到班主任的工作十分不容易。这时我又将话题引回到学生父母身上,告诉学生,自己的父母不仅每天要辛苦地工作,回家以后还要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监督孩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父母十分辛苦,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懂得体谅自己的父母,多多与父母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与此同时,我还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耐心地对待学生,心平气和地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把与孩子不和谐的地方记录在家校本上告知与我,我来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使家长与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互相认同。
此外,在上课时经常有学生走神,或者与他人讲小话等情况,这时我就告诉走神的学生:如果你妈妈看到你上课时走神,她会多难过呀!对影响他人上课的学生,我会这么跟孩子说:如果他爸爸知道你上课打扰到他的学习,他爸爸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借助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爸爸妈妈的真实感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更好地改正,使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认同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在学生、家长的心中种下认同的种子,让沟通、鼓励、理解作为家校关系的纽带,我们的教育才会绽放出更美的花朵。只有增进班主任、家长、学生之间的认同,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西校区)
一、认同,要勤于沟通。
沟通是家校认同的桥梁。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必须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要了解学生在家的实际情况,家长也能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这能够使家长认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此外,班主任要注意,沟通不等于时常告状,告状会让家长与班主任之间产生隔阂,因此,要想让家长认同自己的工作,那么就需要尊重家长,真心实意地站在为了孩子好的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家长才愿意与班主任一同面对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家长也能够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与班主任相互配合,促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和联系,使家长能够真正认同班主任的管理行为,这样才能够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进行,全体学生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认同,要善于鼓励。
鼓励是促进认同的一剂良药。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利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使其产生自我认同感,能够认识到规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此得到班主任的肯定和认可。学生自信了,成长了,家校的认同也就水到渠成了。
我们班有个叫陈嘉瑞的学生,写作业十分拖拉,别的学生在认真做作业的时候,他却一直在做小动作,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他的家长也多次跟我反应孩子在家做作业很拖拉。针对这一情况,在孩子们写作业的时候,我就紧紧地督促他,慢慢的,他能够当堂完成作业了,但是字迹很乱。这时我就调整了策略,对他放松督促,取而代之的是在巡视到他面前时,会夸一夸他:“哇,你的‘树’字写得真漂亮!”;“嗯!不错不错,就这么一小会儿,你就写了一排了,胜利在望啊!”没想到,这样的鼓励性语言,他十分受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拖拉过作业,字迹也越来越工整了。陈嘉瑞上了二年级以后,我又把课堂延伸到家庭,让家长也使用鼓励的方法督促孩子写家庭作业,并把他每天写作业的态度,以及是否拖拉都写在家校本上,我第二天批改家校本的时候会看到他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跟孩子沟通,鼓励他按时完成作业。
通过以上這个实例,我认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既要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也要多多鼓励和认同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
三、认同,要乐于理解。
认同的根基在于理解,无论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家长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都离不开理解。理解能化解矛盾、促进了解、增进认同。新时代,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理解尤为重要。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还未成熟,加上家长的溺爱,使得很多学生经常在家与父母顶嘴,不服从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管理。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父母的不容易[2]。例如,我在班上开展了“一日班主任”的活动,让学生了解我一天的工作:既要上课、又要备课、制作课件、批改作业,还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打扫卫生等等。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了解到班主任的工作十分不容易。这时我又将话题引回到学生父母身上,告诉学生,自己的父母不仅每天要辛苦地工作,回家以后还要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监督孩子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认识到自己父母十分辛苦,要理解自己的父母,从而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要懂得体谅自己的父母,多多与父母沟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与此同时,我还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耐心地对待学生,心平气和地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把与孩子不和谐的地方记录在家校本上告知与我,我来协调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使家长与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互相认同。
此外,在上课时经常有学生走神,或者与他人讲小话等情况,这时我就告诉走神的学生:如果你妈妈看到你上课时走神,她会多难过呀!对影响他人上课的学生,我会这么跟孩子说:如果他爸爸知道你上课打扰到他的学习,他爸爸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借助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爸爸妈妈的真实感受,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更好地改正,使学生与家长之间产生认同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只有在学生、家长的心中种下认同的种子,让沟通、鼓励、理解作为家校关系的纽带,我们的教育才会绽放出更美的花朵。只有增进班主任、家长、学生之间的认同,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