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建筑设计方案的复杂化,尤其是对于超高层建筑,其给排水的设计更应该合理灵活地布置,合理安排。本文对超高层建筑中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以及出现的问题、如何完善高层给水排水系统做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给水系统
1、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1生活给水系统
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包括室外给水系统和室内给水系统两部分。室外给水系统要求在城市内部形成一种环网,可提供生活、生产以及消防用水,而室内给排水系统必须要求室内的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分开设置,同时室内的生活冷水可采用串、并联的组合供水系统方式。选择合理地给水方式是超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内容。对于超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一般都不能够完全满足高楼层居民的生活用水要求。因此,一般的办法是采用分区给水的方式,即由低楼层设置专门的加压装置以便再加压为高楼层用户供水。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低区水箱兼作上区的水池。水泵分散布置,自下区水箱抽水供上区用水。这种方式具有设备简单、能源消耗少、无须设置高压水泵和高压管线的优点。其缺点是:设备分散,管理不便,上区供水受下层的控制,水箱容积较大将增加结构的负荷和造价。分区设置水泵和水箱,水泵集中布置在地下室内。
1.2生活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接纳污、废水并将其排到室外。排水系统由卫生设备、排水管系、通气管系、清通设备、抽升设备等组成。超高层建筑生活排水系统通常采用雨、污分流制。由于地下室污水有时候无法通过自流彻底地排到室外,故而可采用潜污泵抽升排出。消防电梯机坑也可采用排水泵抽水排水,厨房及餐厅可以单独地排至裙楼半地下层的污水处理池、建筑主楼层一般可考虑设计一种采用粪、污立管和专用通气管三管制的排污排水方式,尤其是在每一个卫生间内部设置特殊的通气支管装置可以有效达到改善楼层排水质量和减低噪声影响。因此,对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针对污水排放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处理工作之后,方可排出。
1.3雨水系统
超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有组织内排水系统的设计模式。裙楼屋顶可考虑设计采用虹吸压力流的排水办法,主楼屋面采用重力流排水。本着雨水可利用回收的节能理念,可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应优先考虑用于小区杂用水、环境景观用水和冷却循环用水等。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一般而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体是施工过程的设计成果对整个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国很多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设计阶段,对于管道的合理安装以及给水排水工程设备的合理安装没有进行准确而细致的计算,这不仅会造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安装环节的困难,也会造成给水排水工程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质量验收和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设计人员应对设备的合理安装进行精确的计算,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准确的实验,以保证给水排水工程在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2.2在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存在的检测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建筑给水排水具体施工阶段,有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获取眼前的利益,专门采购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和相关设备,在施工的前期又没有对施工进场材料和相关设备进行及时向监理部门报验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这就使得很多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整个给水排水工程带来了巨大的质量隐患,为解决当前这一问题,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单位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培养和指导,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施工单位的领导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施工质量管理的教育之中,领导作为员工的指导者和带领者应给全体员工做好榜样,首先加大对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高度重视,要求员工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2.3在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存在的监管问题及解决
在具体施工管理中,由于施工监督力度不够,在某些方面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有效约束和控制,例如,在水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其施工质量不重视,导致施工管理的力度相对较弱,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出现了问题管理部门也不会提高警惕,对其加强管理,这就使得水电设备的安装隐藏着较多的质量隐患,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建筑给排水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在工程施工之前,管理部门应该对施工所用材料及相关设备进行严格审查,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在工程施工的竣工阶段,还应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复审核及验收,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3、完善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做好给水排水工作
3.1改进给水方式,目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一般均实行分区供水"低区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这样做既节省能源,又避免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常用的加压供水方式分为:贮水池、加压水泵、高位水箱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种是贮水池、变频加压水泵结合的方法;第三种是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供水,第一种供水方式由于有很多缺点,容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故此种供水方式目前已较少采用。第二种供水方式,减少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和解决了顶层的用户压力不足的问题,采用的水泵为变频泵,比较节能,故目前较多的小区采用此种方式供水。第三种供水方式由于没有贮水池和高位水箱,较之第一种方法没有水质二次污染,而且更加节能,此种方式为上述三种供水方式最优供水方式。
3.2强化给水竖向分区给水竖向分区是指沿高层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合理地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供水区,确定给水竖向分区是高层建筑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重要的环节,竖向分区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运行、维护、投资和节能的情况及效果。生活用水应按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入户管的静水压进行竖向分区。为确保各卫生器具配水点不超压,一般可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也可选用多套供水设备分别向各分区供水,单栋建筑物一般不建议采用多套供水设备,一般是较大的小区,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复杂,建筑高度差别较大等才考虑选用多套供水设备向各分区供水。
3.3改进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目前给水横管敷设有几种形式:(1)水平管埋在结构板上面的建筑面层中,这种作法对建筑面层厚度有一定的要求,覆面层太薄容易造成地面露管,并且埋设管子不宜设接头,以防漏水,同时还要避免与电管交错,以免增加建筑面层厚度,增加造价;(2)水平管道敷设在板面预留的管槽中,管槽在土建施工楼板时预留,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水泥砂浆抹平;(3)管道敷设在隔墙内,在砌隔墙时留设管槽,或在墙上剔出管槽,将管道敷设其中是最常用的暗装方法,应注意的是在阀门暗装时应将阀门手柄留在墙上。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4、结語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供需紧张,矛盾日益严重。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也必须以节能和环保作为最基本的设计要求和目标,这就要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充分掌握和理解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和基本要求。本身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是一项事无巨细的工作,认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才是决定于工程成败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站在设计节能和发展的高度,遵照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运用给排水设计原理,通过有效合理的优化设计手段以寻求现代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树新.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6,02:239-240.
[2]王生光,江雷.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J].浙江建筑,2010,11:65-69+72.
【关键词】 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给水系统
1、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1.1生活给水系统
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包括室外给水系统和室内给水系统两部分。室外给水系统要求在城市内部形成一种环网,可提供生活、生产以及消防用水,而室内给排水系统必须要求室内的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分开设置,同时室内的生活冷水可采用串、并联的组合供水系统方式。选择合理地给水方式是超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内容。对于超高层建筑,城市给水管网一般都不能够完全满足高楼层居民的生活用水要求。因此,一般的办法是采用分区给水的方式,即由低楼层设置专门的加压装置以便再加压为高楼层用户供水。分区设置水箱和水泵,低区水箱兼作上区的水池。水泵分散布置,自下区水箱抽水供上区用水。这种方式具有设备简单、能源消耗少、无须设置高压水泵和高压管线的优点。其缺点是:设备分散,管理不便,上区供水受下层的控制,水箱容积较大将增加结构的负荷和造价。分区设置水泵和水箱,水泵集中布置在地下室内。
1.2生活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的任务是接纳污、废水并将其排到室外。排水系统由卫生设备、排水管系、通气管系、清通设备、抽升设备等组成。超高层建筑生活排水系统通常采用雨、污分流制。由于地下室污水有时候无法通过自流彻底地排到室外,故而可采用潜污泵抽升排出。消防电梯机坑也可采用排水泵抽水排水,厨房及餐厅可以单独地排至裙楼半地下层的污水处理池、建筑主楼层一般可考虑设计一种采用粪、污立管和专用通气管三管制的排污排水方式,尤其是在每一个卫生间内部设置特殊的通气支管装置可以有效达到改善楼层排水质量和减低噪声影响。因此,对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中针对污水排放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处理工作之后,方可排出。
1.3雨水系统
超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系统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有组织内排水系统的设计模式。裙楼屋顶可考虑设计采用虹吸压力流的排水办法,主楼屋面采用重力流排水。本着雨水可利用回收的节能理念,可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应优先考虑用于小区杂用水、环境景观用水和冷却循环用水等。
2、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一般而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具体是施工过程的设计成果对整个施工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目前我国很多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在设计阶段,对于管道的合理安装以及给水排水工程设备的合理安装没有进行准确而细致的计算,这不仅会造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安装环节的困难,也会造成给水排水工程设备安装的不合理,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质量验收和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中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设计人员应对设备的合理安装进行精确的计算,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有效!准确的实验,以保证给水排水工程在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
2.2在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存在的检测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建筑给水排水具体施工阶段,有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获取眼前的利益,专门采购质量不合格的施工材料和相关设备,在施工的前期又没有对施工进场材料和相关设备进行及时向监理部门报验和必要的检查和验收,这就使得很多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整个给水排水工程带来了巨大的质量隐患,为解决当前这一问题,建筑给水排水施工单位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培养和指导,具体的做法应该是施工单位的领导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施工质量管理的教育之中,领导作为员工的指导者和带领者应给全体员工做好榜样,首先加大对给水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的高度重视,要求员工按照‘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
2.3在建筑给水排水施工中存在的监管问题及解决
在具体施工管理中,由于施工监督力度不够,在某些方面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机制对施工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进行有效约束和控制,例如,在水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其施工质量不重视,导致施工管理的力度相对较弱,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出现了问题管理部门也不会提高警惕,对其加强管理,这就使得水电设备的安装隐藏着较多的质量隐患,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建筑给排水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在工程施工之前,管理部门应该对施工所用材料及相关设备进行严格审查,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在工程施工的竣工阶段,还应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复审核及验收,以确保施工的质量。
3、完善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做好给水排水工作
3.1改进给水方式,目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一般均实行分区供水"低区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这样做既节省能源,又避免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常用的加压供水方式分为:贮水池、加压水泵、高位水箱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种是贮水池、变频加压水泵结合的方法;第三种是叠压供水设备直接供水,第一种供水方式由于有很多缺点,容易造成水质二次污染,故此种供水方式目前已较少采用。第二种供水方式,减少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和解决了顶层的用户压力不足的问题,采用的水泵为变频泵,比较节能,故目前较多的小区采用此种方式供水。第三种供水方式由于没有贮水池和高位水箱,较之第一种方法没有水质二次污染,而且更加节能,此种方式为上述三种供水方式最优供水方式。
3.2强化给水竖向分区给水竖向分区是指沿高层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合理地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供水区,确定给水竖向分区是高层建筑整个给水系统设计中重要的环节,竖向分区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给水系统的运行、维护、投资和节能的情况及效果。生活用水应按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入户管的静水压进行竖向分区。为确保各卫生器具配水点不超压,一般可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也可选用多套供水设备分别向各分区供水,单栋建筑物一般不建议采用多套供水设备,一般是较大的小区,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复杂,建筑高度差别较大等才考虑选用多套供水设备向各分区供水。
3.3改进给水管道布置与敷设目前给水横管敷设有几种形式:(1)水平管埋在结构板上面的建筑面层中,这种作法对建筑面层厚度有一定的要求,覆面层太薄容易造成地面露管,并且埋设管子不宜设接头,以防漏水,同时还要避免与电管交错,以免增加建筑面层厚度,增加造价;(2)水平管道敷设在板面预留的管槽中,管槽在土建施工楼板时预留,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水泥砂浆抹平;(3)管道敷设在隔墙内,在砌隔墙时留设管槽,或在墙上剔出管槽,将管道敷设其中是最常用的暗装方法,应注意的是在阀门暗装时应将阀门手柄留在墙上。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作为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解决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4、结語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供需紧张,矛盾日益严重。关于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也必须以节能和环保作为最基本的设计要求和目标,这就要我们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充分掌握和理解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和基本要求。本身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是一项事无巨细的工作,认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才是决定于工程成败的主要原因。我们应站在设计节能和发展的高度,遵照我国现行设计规范,运用给排水设计原理,通过有效合理的优化设计手段以寻求现代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树新.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6,02:239-240.
[2]王生光,江雷.超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J].浙江建筑,2010,11:65-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