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并以20名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体育足球选项班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进行12周的抗阻力量训练进行实验研究,进行实验前后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从测试结果看,实验组通过抗阻力量训练后,长传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抗阻力量训练;足球运动员;长传能力;影响;实验性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贵州医科大学20名公共体育足球选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名样本含量分为2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抗阻力量训练,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对足球教练员发放专家调查问卷,对力量训练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专家评定,从而确定实验对象的射门技术的抗阻力训练方案和测试指标。
3.训练方法 根据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设计出一套为期12周的力量训练方案。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一样的长传技术内容后,每周一、周三、周五实验组增加三次抗阻力训练,每次0.5小时。同时根据抗阻力训练渐进性的原则,逐步增加抗阻力训练所需要的外力负荷。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5.教学实验法 贵州医科大学20名校足球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为期12周的实验
6.实验的控制因素 实验要求除施加因素外,还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基本对等,在此基础上比较施加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状况、训练年限等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7.三维高速录像解析法 采用三维高速录像解析系统对每名运动员踢球速度进行测试。
二、抗阻力训练方案和教学要求
(一)抗阻力训练方案
最佳的抗阻力训练的频率(即每周的运动次数)是抗阻力训练中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方案对实验者力量训练采用的标准是主要是下肢的腿部力量,每周2~3次,每次至少1组8~10次的训练,为期12周的力量训练方案,实验组每周一、周三、周五实验组增加三次抗阻力训练,每次1小时。同时根据抗阻力训练渐进性的原则,逐步增加抗阻力训练所需要的外力负荷即渐增负荷。
对照组完成传统腿部力量训练蛙跳30米*2组、杠铃深蹲15*3组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
(二)抗阻力训练的训练方法
准备一条弹性较好的橡皮筋套在踢球腿上,由一名队员拉住或者捆帮在一个结实的固定物上,在队员传球的状态下,克服橡皮筋的阻力进行各种射门练习。
三、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三维高速录像解析系统对每名运动员踢球速度进行测试,经过12周系统实验训练,得出了实验组、对照组长传球速度数据,经SPSS17.0 统计分析,实验前对照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15.62m/s,实验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15.21m/s,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实验后对照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21.35m/s,实验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26.73m/s,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实验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而且测试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长传球球速的提高将在比赛中影响比赛的结果。现代足球比赛中,防守人数多,进攻空隙小,因此我们既要遵循传球规律,但又不能被束缚,所以增加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传球速度,提高长传成功率,从而打乱对方防守阵型,准确找到进攻队员。
(二)从数据表明,实验前对照组长传球距离平均数为19.8米;实验组长传球距离平均为20.2米,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长传球距离平均数的数据并无明显差距。经过12周的训练之后,对照组长传球距离平均数为21.6米;实验组长传球距离平均数为25.5米,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长传球距离平均数的数据有了明显差异性。从数据上看出通过抗阻力量训练增强腿部力量来提高长传距离有着更大的帮助。
四、结论
(一)抗阻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可以发展腿部爆发力,提高长传球的速度,抗阻力训练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员的长传球球速。增加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长传球速度,提高长传球成功率,从而打乱对方防守阵型。长传球速度的提高將在比赛中影响比赛的结果。
(二)抗阻力量训练可以加强足球运动员的腿部力量,提高长传球距离,同时在抗阻训练的同时进行长传球距离,可以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长传球距离,从而增强长传球能力,当后场得球后需要有较好的传球能力找到球场队员完成快速反击的战术。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力量训练的发展动向与趋势[J].体育科学,2004 (9).
[2]陈存志,李克,林燕荣.我国足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存在问题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 (12)17–19.
[3]王保成.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7—51.
[4]高明信,赵富学.试析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因素和训练机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2).
[5]石松源.影响爆发力的主导因素及训练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 (12).
[6]郑伟.浅谈足球运动的射门训练[J].体育科技,2000 (3).
[7]张宇,罗雯.对足球中罚球点球成功率的初步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
[8]郑亮,王振涛.第十八届世界杯进球特征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 (6).
[9]黄寿军.脚背正面踢定位球易犯错误及其纠正[J].中国学校体育,2005 (4).
关键词:抗阻力量训练;足球运动员;长传能力;影响;实验性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贵州医科大学20名公共体育足球选项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名样本含量分为2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抗阻力量训练,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依据。
2. 问卷调查法 对足球教练员发放专家调查问卷,对力量训练方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专家评定,从而确定实验对象的射门技术的抗阻力训练方案和测试指标。
3.训练方法 根据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设计出一套为期12周的力量训练方案。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一样的长传技术内容后,每周一、周三、周五实验组增加三次抗阻力训练,每次0.5小时。同时根据抗阻力训练渐进性的原则,逐步增加抗阻力训练所需要的外力负荷。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5.教学实验法 贵州医科大学20名校足球队运动员为实验对象为期12周的实验
6.实验的控制因素 实验要求除施加因素外,还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条件基本对等,在此基础上比较施加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状况、训练年限等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7.三维高速录像解析法 采用三维高速录像解析系统对每名运动员踢球速度进行测试。
二、抗阻力训练方案和教学要求
(一)抗阻力训练方案
最佳的抗阻力训练的频率(即每周的运动次数)是抗阻力训练中较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方案对实验者力量训练采用的标准是主要是下肢的腿部力量,每周2~3次,每次至少1组8~10次的训练,为期12周的力量训练方案,实验组每周一、周三、周五实验组增加三次抗阻力训练,每次1小时。同时根据抗阻力训练渐进性的原则,逐步增加抗阻力训练所需要的外力负荷即渐增负荷。
对照组完成传统腿部力量训练蛙跳30米*2组、杠铃深蹲15*3组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
(二)抗阻力训练的训练方法
准备一条弹性较好的橡皮筋套在踢球腿上,由一名队员拉住或者捆帮在一个结实的固定物上,在队员传球的状态下,克服橡皮筋的阻力进行各种射门练习。
三、结果与分析
(一)通过三维高速录像解析系统对每名运动员踢球速度进行测试,经过12周系统实验训练,得出了实验组、对照组长传球速度数据,经SPSS17.0 统计分析,实验前对照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15.62m/s,实验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15.21m/s,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实验后对照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21.35m/s,实验组长传球球速平均值为26.73m/s,有显著性差异(p < 0.01)。实验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而且测试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长传球球速的提高将在比赛中影响比赛的结果。现代足球比赛中,防守人数多,进攻空隙小,因此我们既要遵循传球规律,但又不能被束缚,所以增加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传球速度,提高长传成功率,从而打乱对方防守阵型,准确找到进攻队员。
(二)从数据表明,实验前对照组长传球距离平均数为19.8米;实验组长传球距离平均为20.2米,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长传球距离平均数的数据并无明显差距。经过12周的训练之后,对照组长传球距离平均数为21.6米;实验组长传球距离平均数为25.5米,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长传球距离平均数的数据有了明显差异性。从数据上看出通过抗阻力量训练增强腿部力量来提高长传距离有着更大的帮助。
四、结论
(一)抗阻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可以发展腿部爆发力,提高长传球的速度,抗阻力训练能够更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员的长传球球速。增加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长传球速度,提高长传球成功率,从而打乱对方防守阵型。长传球速度的提高將在比赛中影响比赛的结果。
(二)抗阻力量训练可以加强足球运动员的腿部力量,提高长传球距离,同时在抗阻训练的同时进行长传球距离,可以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提高长传球距离,从而增强长传球能力,当后场得球后需要有较好的传球能力找到球场队员完成快速反击的战术。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力量训练的发展动向与趋势[J].体育科学,2004 (9).
[2]陈存志,李克,林燕荣.我国足球运动员力量训练存在问题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 (12)17–19.
[3]王保成.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47—51.
[4]高明信,赵富学.试析发展肌肉爆发力的因素和训练机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 (2).
[5]石松源.影响爆发力的主导因素及训练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 (12).
[6]郑伟.浅谈足球运动的射门训练[J].体育科技,2000 (3).
[7]张宇,罗雯.对足球中罚球点球成功率的初步探讨[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1).
[8]郑亮,王振涛.第十八届世界杯进球特征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6 (6).
[9]黄寿军.脚背正面踢定位球易犯错误及其纠正[J].中国学校体育,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