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引领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的共识。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创设 问题情境 简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做法:
一、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趣味性问题情境
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的喜好,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钟面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幻灯片,让学生说出谜底,并说明为什么。谜语如下:
A.兄弟两个来竞走,哥哥倒比弟弟短。弟弟走了12圈,哥哥刚好走了一圈(猜一物名)。(时针,分针)
B.说上午不是上午,说下午不是下午,太阳当空照,两针和一处(猜一钟点)。(12点)
C.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是几点整(猜一钟点)。(6点)
二、创设目的性问题情境
我们在创设问题性情境时,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有目的指向的问题。一节课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抓不住重点、难点,课堂繁冗拖沓。因此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关注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学会何种技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课堂简约高效。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探究情境链:老师现有装一定量水的圆柱玻璃容器,你们能利用已有知识计算出容器中水的体积吗?学生小声交流后举起了手: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量出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求出“圆柱体的水”的体积。此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后,提出新问题: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还能运用刚才的方法计算体积吗?几个同学笑着回答:相同的道理,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不就行了!此时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已被完全调动起来了,趁热打铁提出第三个问题:如果这里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是呀,木块既不能倒,也不能捏,这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最终在师生的有效“合作”中,理清了思路,探明了方法:将它浸在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因此而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计算。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问题而高兴时,我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即这节课的焦点问题:假如是一根圆柱体的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这时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有一个计算圆柱体积的统一公式,而这个公式可以从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最后,引导学生動手实验,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诞生”了。
三、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灵活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品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这样进行的:
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10、100三个数。
师:它们相等吗?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此时,学生露出惊诧的表情,教室里一下子沉寂下来。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
生1:1元=10角=100分。
受到启发,其他同学也纷纷举起手来:
生2:1米=10分米=100厘米。
生3: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师: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吗?
生4:0.1米=0.10米=0.100米。
进一步推理:0.1=0.10=0.100
师: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看谁提的问题更有价值!这就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三个小数末尾零的变化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提问技能,精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正确把握“效”与“度”,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教学 创设 问题情境 简约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然而,并非所有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中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低效现象。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问题情境创设的一般做法:
一、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趣味性问题情境
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的喜好,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编成谜语让学生猜,不但能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培养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钟面的认识时,利用多媒体出示谜语幻灯片,让学生说出谜底,并说明为什么。谜语如下:
A.兄弟两个来竞走,哥哥倒比弟弟短。弟弟走了12圈,哥哥刚好走了一圈(猜一物名)。(时针,分针)
B.说上午不是上午,说下午不是下午,太阳当空照,两针和一处(猜一钟点)。(12点)
C.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是几点整(猜一钟点)。(6点)
二、创设目的性问题情境
我们在创设问题性情境时,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提出有目的指向的问题。一节课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抓不住重点、难点,课堂繁冗拖沓。因此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关注学生学到什么、思考什么、学会何种技能、形成何种能力和品质,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从而使课堂简约高效。
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探究情境链:老师现有装一定量水的圆柱玻璃容器,你们能利用已有知识计算出容器中水的体积吗?学生小声交流后举起了手: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量出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求出“圆柱体的水”的体积。此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在肯定了学生的方法后,提出新问题: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还能运用刚才的方法计算体积吗?几个同学笑着回答:相同的道理,把它捏成一个长方体不就行了!此时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已被完全调动起来了,趁热打铁提出第三个问题:如果这里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是呀,木块既不能倒,也不能捏,这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的适时引导,但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最终在师生的有效“合作”中,理清了思路,探明了方法:将它浸在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因此而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计算。正当学生思维活跃、为解决问题而高兴时,我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即这节课的焦点问题:假如是一根圆柱体的水泥柱子,你能想办法计算吗?这时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有一个计算圆柱体积的统一公式,而这个公式可以从长方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中寻找。最后,引导学生動手实验,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在学生的探索中“诞生”了。
三、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儿童与生俱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他们常常把自己当作或者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而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的这些角色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灵活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品尝到思维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这样进行的:
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10、100三个数。
师:它们相等吗?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吗?
此时,学生露出惊诧的表情,教室里一下子沉寂下来。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
生1:1元=10角=100分。
受到启发,其他同学也纷纷举起手来:
生2:1米=10分米=100厘米。
生3: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师: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吗?
生4:0.1米=0.10米=0.100米。
进一步推理:0.1=0.10=0.100
师: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看谁提的问题更有价值!这就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三个小数末尾零的变化上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提问技能,精心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对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正确把握“效”与“度”,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