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程思政成为今后课程建设必须关注、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已在教育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英语课程思政应该如何实施也成为英语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可以从教材内容,英语课外活动和教学过程以及改善外部条件等几个方面来把握。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外部条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由此,“課程思政”作为指引高校各专业教学的一条重要思路和原则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努力的方向。课程思政成为今后课程建设必须关注、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已在教育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
英语课程一般在各个院校都是基础课,开设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这个时期是学生习惯养成、角色转换、接纳新观念、固化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因此也是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培养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期。英语学科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与思政教育的工作目标具有极高的契合度,无疑是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在注重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最大限度地挖掘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教师都会用积极的语言、正面的形象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去影响学生,但基本上都是围绕技能的习得去展开教学,对于如何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如何结合自身教学将思政教育生动地融入课堂实践,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借助教学这一载体传递给学生,教师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和做法。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英语的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入手。
1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为了保证语言的准确地道,原汁原味,本校采用的是原版教材,有机结合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训练,整体教学内容实用、有针对性,单元设计话题贴合学生的职业生活,能迅速引起学生兴趣,便于教师开发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应精研教材内容,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将时代的、正能量的内容引入课程。“植入思政元素”这个环节不是简单的“课程” + “思政”,而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是自然渗入的过程,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 的育人效果,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紧密结合。例如,第二单元 Part C From civilian to Soldier(从平民到士兵),内容包含了普通人和军人在作息、纪律等各个方面的对比。大学是一个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的重要准备阶段,思政教育应紧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习主席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门必修课;对于高校而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由此立足课本,引导学生展开如下讨论, 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 ①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a college student in new era?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②What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a civilian and a soldier? (文中所体现的普通人和军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③why dose it seem that to be a soldier is much harder than to be a civilian? (为什么看起来军人要比普通人更加要求纪律严明?) ④Should you develop an unshakable faith in building a modern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and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作为大学生,是否应该超越个人、小家的利益,将理想信念的最终目标上升到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通过这些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课外英语活动中抓住思政教育机会
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戏剧表演、电影对白、英语歌曲和英语趣味项目等等。坚持“把各项活动交给学生来具体操作、英语教师进行指导”的工作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们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教育过程。首先,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自强自立的精神。课外英语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求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独立的观察判断, 做出自己正确的行动选择,也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 而课外英语活动正好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活动场所就是一个竞争的场所,在规则的方圆中尽情的表现,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示个性。其次,课外活动能够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责任心和正义感。课外英语活动和任何一项社会活动一样,有着一定的“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个“游戏规则”,谁违反了,谁就要受到“惩罚”。参加英语活动就是在进行遵守“游戏规则”的教育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必须遵守公德,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教师、尊重观众,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作风正派、行为高尚的品格。同时,在这种集体活动中,学生们加强了对集体的信赖感和安定感,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例如,可以把成绩等级不同的学生编在一个小组,采取小组合作与竞赛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从而让学生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和互帮互学的合作精神。
4掌握教学规律,改善课程思政实施的外部条件
好的教学理念能否贯彻,好的教学方法能否实施,在很大方面也取决于教学过程的外部条件。改善英语课程思政外部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教材的改进,加入更多的思政素材资源。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发挥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育人作用,就必须推动现有教材的改进,加入更多的思政素材。筛选留下精华文章,增加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的素材,以贴近生活和接地气,必然更能吸引学生,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进展。
(2)深植课程思政意识,促进英语教师和思政教师的联动。作为非专任思政教师,有些英语教师在认识上还不能完全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或者对课程育人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朴素的层面上,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系统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各种方式提升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深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推动校内、校际大学英语教师与大学思政课教师的联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
(3)加强对英语课程思政工作的政策支持。英语课程通常在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阵地之一。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英语课程思政的政策支持力度。
(4)深入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目前,对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相关论文仅仅散见于一些期刊上面,尚无较为系统的梳理。希望更多外语界的专家学者能加入到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阵营中来,共同深入研究课程思政。
为落实“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要求,英语教师应切实克服单纯注重英语技能培养的惯性思维,通过强化思想认识、深挖思政元素、课堂巧妙实施、提升思政能力、配套相关条件等方面,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深入挖掘英语课育人功能。变英语教学为有生命力的思政教育阵地, 从而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携手同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版 .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 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 中国大学教学,2019(10):46-48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外部条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9 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由此,“課程思政”作为指引高校各专业教学的一条重要思路和原则成为教育界研究和努力的方向。课程思政成为今后课程建设必须关注、必须落实的重要任务,已在教育界已经形成广泛共识。
英语课程一般在各个院校都是基础课,开设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这个时期是学生习惯养成、角色转换、接纳新观念、固化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因此也是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培养正确思想观念的关键期。英语学科传授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由此开阔学生的眼界, 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与思政教育的工作目标具有极高的契合度,无疑是实践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在注重培养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最大限度地挖掘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教师都会用积极的语言、正面的形象和鲜明的价值取向去影响学生,但基本上都是围绕技能的习得去展开教学,对于如何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如何结合自身教学将思政教育生动地融入课堂实践,将社会核心价值观借助教学这一载体传递给学生,教师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认知和做法。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英语的课程思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入手。
1认真钻研教材,发掘蕴含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为了保证语言的准确地道,原汁原味,本校采用的是原版教材,有机结合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训练,整体教学内容实用、有针对性,单元设计话题贴合学生的职业生活,能迅速引起学生兴趣,便于教师开发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应精研教材内容,注重价值观的引领,将时代的、正能量的内容引入课程。“植入思政元素”这个环节不是简单的“课程” + “思政”,而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是自然渗入的过程,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 的育人效果,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紧密结合。例如,第二单元 Part C From civilian to Soldier(从平民到士兵),内容包含了普通人和军人在作息、纪律等各个方面的对比。大学是一个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的重要准备阶段,思政教育应紧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习主席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门必修课;对于高校而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由此立足课本,引导学生展开如下讨论, 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 ①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ideals and beliefs of a college student in new era? (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 ②What is the biggest difference between a civilian and a soldier? (文中所体现的普通人和军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③why dose it seem that to be a soldier is much harder than to be a civilian? (为什么看起来军人要比普通人更加要求纪律严明?) ④Should you develop an unshakable faith in building a modern powerful socialist country and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作为大学生,是否应该超越个人、小家的利益,将理想信念的最终目标上升到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通过这些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课外英语活动中抓住思政教育机会
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演讲、戏剧表演、电影对白、英语歌曲和英语趣味项目等等。坚持“把各项活动交给学生来具体操作、英语教师进行指导”的工作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们的锻炼,也是很重要的德育教育过程。首先,课外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自强自立的精神。课外英语活动中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都要求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要独立的观察判断, 做出自己正确的行动选择,也就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 而课外英语活动正好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空间。活动场所就是一个竞争的场所,在规则的方圆中尽情的表现,充分发挥特长、充分展示个性。其次,课外活动能够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责任心和正义感。课外英语活动和任何一项社会活动一样,有着一定的“规则”。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一个“游戏规则”,谁违反了,谁就要受到“惩罚”。参加英语活动就是在进行遵守“游戏规则”的教育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必须遵守公德,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尊重教师、尊重观众,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作风正派、行为高尚的品格。同时,在这种集体活动中,学生们加强了对集体的信赖感和安定感,同时也培养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协作精神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3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例如,可以把成绩等级不同的学生编在一个小组,采取小组合作与竞赛的学习方式。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从而让学生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和互帮互学的合作精神。
4掌握教学规律,改善课程思政实施的外部条件
好的教学理念能否贯彻,好的教学方法能否实施,在很大方面也取决于教学过程的外部条件。改善英语课程思政外部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教材的改进,加入更多的思政素材资源。教材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发挥英语课程的思政元素育人作用,就必须推动现有教材的改进,加入更多的思政素材。筛选留下精华文章,增加关于中国文化、历史、哲学、经济等方面的素材,以贴近生活和接地气,必然更能吸引学生,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进展。
(2)深植课程思政意识,促进英语教师和思政教师的联动。作为非专任思政教师,有些英语教师在认识上还不能完全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或者对课程育人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朴素的层面上,因此很有必要通过系统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各种方式提升大学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增强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深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推动校内、校际大学英语教师与大学思政课教师的联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引领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要求。
(3)加强对英语课程思政工作的政策支持。英语课程通常在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应该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主要阵地之一。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英语课程思政的政策支持力度。
(4)深入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目前,对于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相关论文仅仅散见于一些期刊上面,尚无较为系统的梳理。希望更多外语界的专家学者能加入到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的阵营中来,共同深入研究课程思政。
为落实“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要求,英语教师应切实克服单纯注重英语技能培养的惯性思维,通过强化思想认识、深挖思政元素、课堂巧妙实施、提升思政能力、配套相关条件等方面,加强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深入挖掘英语课育人功能。变英语教学为有生命力的思政教育阵地, 从而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育携手同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N]. 人民日报,2019-03-19:01 版 .
[2]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3-46.
[3] 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 中国大学教学,2019(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