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对于幼儿年龄表现的不断挖掘研究,幼儿园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地向适宜幼儿发展的方向靠近。而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也不断鞭策我们积极思考如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从而为幼儿、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幼儿园课程建设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承载着幼教工作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也凸显着幼儿园工作所要抓住的本质,所以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过程中,课程先行,课程理念先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注幼儿园课程本质,是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前提
我们强调幼儿园是兼具保育和教育的场所,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场所。所谓“保育”,就是“守护、养育儿童内在的东西,守护、养育发展着的生命”、“就是要保护和培育茁壮成长的生命”。也就是说,幼儿园教育的本质一定是保教结合,以“保”为重的教育。
而今,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为什么大都游离在“普惠性”目标的周围,尤其是离有质量的学前教目标很远。因为幼儿园教育要完成家长所期望的目标,故而课程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着家长。虽然家长都认可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众多家长还是抱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那么,这种理念必然会导致幼儿园课程倾向于知识的输入,从而迫使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在不知不觉中就靠近了“单纯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保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另外,社会对于幼儿园的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建设缺少“生活”的意味。在生活中,家长对一所幼儿园的评价都是从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出发的,很少有家长关注幼儿园对孩子的保育行为。正因为幼儿园保育工作所做的是看不见的教育,这一特殊的本质与家长急于看到孩子不一样的发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矛盾。
也就是说,造成幼儿园课程不能够直指幼儿发展的核心,除了幼儿园本身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理解有偏差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定位缺失。
二、找准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是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途径
(一)提供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环境
幼儿园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重视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适宜发展的环境。幼儿作为一个新生的、发展着的个体,在他们踏入幼儿园的第一刻起,就在时刻接收来自于新环境的新刺激,然后将这些新的刺激内化于自己的认知当中,从而发展出新的认识。那么在这个时候,幼儿园所要给儿童提供的课程环境,应当是适宜的、有安全感的、可自由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也就是游戏的环境。如果我们忽视课程环境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给幼儿创设一种知识输入性环境,那会引起幼儿的不安和焦虑,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的“原体验”。也就是说,要重视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中自发的直接经验,而不是我们传授或者教给他们的间接经验。我们不能认为当我们把一种“教育”的内容、目标、过程以一种轻松的形式教给幼儿时,就是尊重了幼儿的天性,就是顺应了幼儿的发展,而是要关注幼儿如何在支持性的环境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状态
在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对于幼儿状态的把握,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这种对幼儿状态的把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幼儿的初始状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在设计任何一种课程前,要先充分了解幼儿对某一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程度;二是说,我们要把握幼儿时时刻刻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一种动态的状态,可以是瞬间的,也可以是长远的,这种幼儿的动态变化,对于课程实施来说,是要密切关注的。
(三)通过建立牢固 “家园关系”提高课程认可度
在评价课程质量是否提高的过程中,家长的评价与认可是不可忽视的,应当积极建立牢靠、及时的“家园”关系。因为幼儿在这一时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幼儿园要想做到时时关注儿童的状态,从而改进课程内容,就必须与家庭建立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狀态,从而为幼儿提供适宜性的课程环境。另外,牢固的家园关系可以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课程的成效,从而使得家长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园进行评价。
(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建设力
在课程质量的提升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建设力,这种建设力也就是专业能力的综合实践过程,包括:
爱心——关爱、爱护幼儿之心。课程的质量提升,需要有正确的观念作为引领,作为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第一条信念,就是具备爱幼儿之心。只有对幼儿充满爱心,事事以一颗柔软的心去对待幼儿,才能为儿童提供适宜的课程,才能教会儿童爱自己、爱他人。
专业知识技能——仅仅拥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对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专业的知识技能才是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的支柱。不管是学术知识、实践能力,更甚至是研究能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背景之上的。专业知识技能就是幼儿园教师课程建设力的基石,必须稳当且厚重,能够承担的起今后的课程发展。
心理实力——在教师关注课程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需摒弃“我要教给儿童知识”“我要改变儿童的坏习惯”等这些心理负担,从心理上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和儿童一样的同龄人,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去看待世界,去感受世界的一种心理能力。
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在无意识中都是以成人的姿态在与幼儿打交道,总是想给幼儿的生活或成长带来一种改变,这正是缺乏心理实力的一种表现。幼儿心里的秘密需要我们运用这样一种实力去探究。众所周知,在和幼儿说话时,最好蹲下来,与他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看他的世界,说他说的话,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同样的,幼儿的心理世界,也需要我们蹲下来与他们处在同一个程度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走进儿童心灵的深处,才能把握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成人在生活中很少怀有儿童那种细腻的感情,在成人变成大人的过程中,抛弃了童年时的优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需要我们在关注幼儿园本质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重视幼儿的生活,重视家园共育的一致性,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幼儿本身出发,为其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关注幼儿园课程本质,是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前提
我们强调幼儿园是兼具保育和教育的场所,而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场所。所谓“保育”,就是“守护、养育儿童内在的东西,守护、养育发展着的生命”、“就是要保护和培育茁壮成长的生命”。也就是说,幼儿园教育的本质一定是保教结合,以“保”为重的教育。
而今,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为什么大都游离在“普惠性”目标的周围,尤其是离有质量的学前教目标很远。因为幼儿园教育要完成家长所期望的目标,故而课程的设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着家长。虽然家长都认可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众多家长还是抱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那么,这种理念必然会导致幼儿园课程倾向于知识的输入,从而迫使幼儿园教育的本质在不知不觉中就靠近了“单纯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保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另外,社会对于幼儿园的评价方式的单一化,也使得幼儿园课程建设缺少“生活”的意味。在生活中,家长对一所幼儿园的评价都是从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出发的,很少有家长关注幼儿园对孩子的保育行为。正因为幼儿园保育工作所做的是看不见的教育,这一特殊的本质与家长急于看到孩子不一样的发展形成了不可抗拒的矛盾。
也就是说,造成幼儿园课程不能够直指幼儿发展的核心,除了幼儿园本身对于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理解有偏差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社会对于幼儿园教育的定位缺失。
二、找准课程建设的切入点,是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途径
(一)提供适宜幼儿发展的课程环境
幼儿园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重视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适宜发展的环境。幼儿作为一个新生的、发展着的个体,在他们踏入幼儿园的第一刻起,就在时刻接收来自于新环境的新刺激,然后将这些新的刺激内化于自己的认知当中,从而发展出新的认识。那么在这个时候,幼儿园所要给儿童提供的课程环境,应当是适宜的、有安全感的、可自由发展的、支持性的环境,也就是游戏的环境。如果我们忽视课程环境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给幼儿创设一种知识输入性环境,那会引起幼儿的不安和焦虑,我们应该重视幼儿的“原体验”。也就是说,要重视幼儿在与环境交互中自发的直接经验,而不是我们传授或者教给他们的间接经验。我们不能认为当我们把一种“教育”的内容、目标、过程以一种轻松的形式教给幼儿时,就是尊重了幼儿的天性,就是顺应了幼儿的发展,而是要关注幼儿如何在支持性的环境中,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意幼儿的状态
在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对于幼儿状态的把握,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重要切入点,这种对幼儿状态的把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幼儿的初始状态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在设计任何一种课程前,要先充分了解幼儿对某一知识的认知水平和程度;二是说,我们要把握幼儿时时刻刻的状态,这个状态是一种动态的状态,可以是瞬间的,也可以是长远的,这种幼儿的动态变化,对于课程实施来说,是要密切关注的。
(三)通过建立牢固 “家园关系”提高课程认可度
在评价课程质量是否提高的过程中,家长的评价与认可是不可忽视的,应当积极建立牢靠、及时的“家园”关系。因为幼儿在这一时期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着变化,幼儿园要想做到时时关注儿童的状态,从而改进课程内容,就必须与家庭建立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狀态,从而为幼儿提供适宜性的课程环境。另外,牢固的家园关系可以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幼儿园课程的成效,从而使得家长从不同角度对幼儿园进行评价。
(四)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建设力
在课程质量的提升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建设力,这种建设力也就是专业能力的综合实践过程,包括:
爱心——关爱、爱护幼儿之心。课程的质量提升,需要有正确的观念作为引领,作为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第一条信念,就是具备爱幼儿之心。只有对幼儿充满爱心,事事以一颗柔软的心去对待幼儿,才能为儿童提供适宜的课程,才能教会儿童爱自己、爱他人。
专业知识技能——仅仅拥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对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是远远不够的。专业的知识技能才是幼儿园教师实施课程的支柱。不管是学术知识、实践能力,更甚至是研究能力,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背景之上的。专业知识技能就是幼儿园教师课程建设力的基石,必须稳当且厚重,能够承担的起今后的课程发展。
心理实力——在教师关注课程质量提升的过程中,需摒弃“我要教给儿童知识”“我要改变儿童的坏习惯”等这些心理负担,从心理上将自己看作是一个和儿童一样的同龄人,从儿童的心理角度去看待世界,去感受世界的一种心理能力。
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在无意识中都是以成人的姿态在与幼儿打交道,总是想给幼儿的生活或成长带来一种改变,这正是缺乏心理实力的一种表现。幼儿心里的秘密需要我们运用这样一种实力去探究。众所周知,在和幼儿说话时,最好蹲下来,与他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看他的世界,说他说的话,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同样的,幼儿的心理世界,也需要我们蹲下来与他们处在同一个程度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走进儿童心灵的深处,才能把握幼儿园课程的本质。成人在生活中很少怀有儿童那种细腻的感情,在成人变成大人的过程中,抛弃了童年时的优点。幼儿园课程质量的提升,需要我们在关注幼儿园本质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重视幼儿的生活,重视家园共育的一致性,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从幼儿本身出发,为其提供高质量的课程,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