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与老年心衰很“狼狈”
韩咏霞
年近七旬,患有肺心病多年的张老又住院了!但张老这次与以往相比却有诸多异样:除了胸闷、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心衰症状之外,其精神状态也特别差,整日沉默寡言,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到了夜晚却有些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即便服用安眠药后入睡了,也睡不了几个小时。心内科医生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和B6等药物治疗无效,请精神科专家会诊,确诊为心衰合并抑郁。经过抗抑郁治疗后,张老的精神状态逐渐得到改善。
尽管国内外的研究数据不太一致,但均提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易合并抑郁症,其发生率约为32%~46%,远高于青壮年患者。
老年患者体质差,活动受到限制,与人的交流相对减少,不仅使生活质量下降,还容易造成思想压抑,情绪低落,是老年心衰合并抑郁的发病基础。而多次住院、病情反复,不但增加了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患者长期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更是合并抑郁的重要原因。另外,某些控制心脏疾病和治疗心衰的药物,可对老年人的情绪构成负面影响,如洋地黄类、B受体阻滞剂等。总的说来,老年心衰与抑郁“狼狈为奸”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对于老年心衰患者,抑郁又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可引起诸多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心衰,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在老年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应注意预防抑郁症,及早干预:老年患者应加强生活和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及时转移各种不良情绪,消除顾虑,以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出现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负性情绪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请精神科专家会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阻断心衰与抑郁间的相互影响,防止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预后不良。
一旦老年心衰合并抑郁,需要有效控制原发病,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家人应鼓励老人多活动、多交流,子女们也应多看望老人,在生活、经济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减轻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降低抑郁的发病风险。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应用抗抑郁药,一般选用阿米替林、多虑平和舍曲林等三环类药物,不仅能降低患者的抑郁水平,还具有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对改善失眠有良好效果。其不足之处是起效慢。往往需要1~2周才能见到效果。
恶性肿瘤也是“啃老族”
郭智
提及“肿瘤”,很多人往往不寒而栗。恶性肿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老年人多见,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各种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心脏病,位居第二位。
老年人接触致癌物质时间长;老年人体细胞的DNA损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累积,而且细胞修复机制丧失;老年人的细胞不断分化会导致抑癌基因逐渐丢失,同时免疫监视能力逐渐下降……多种因素潜伏于老年人周围,最终可能导致恶性细胞克隆增殖而出现肿瘤。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随年龄的增长,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会逐渐增加。老年人常发生的肿瘤有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等,其中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最多见。
老年人听力不佳,识别困难,觉察不到皮肤变化;老年人把新出现的骨痛误当作关节痛,却不知是骨髓瘤的症状:老年人长期便秘、痔疮等掩盖了新的肠道病变;经常把排尿困难当成是常见的良性前列腺疾病……当恶性肿瘤已经发生的时候,老年人却把它们忽视了。加之老年人的抑郁症、孤独感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肿瘤的症状。也有些老年人主观上惧怕肿瘤,故淡化症状体征,拒绝检查,为恶性肿瘤“放行”。
惧怕无济于事。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老年人应该直面现实,尽早治疗。越早期治疗,疗效越好。初次治疗,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其分期选择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者综合治疗,随后再根据患者生理状态和精神情绪做适当调整。在讨论治疗方案时,还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生存寿命、治疗时间、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情绪及肿瘤的症状等。总之,不管是常规治疗、标准治疗还是根据老年患者病情改良的治疗方案,或仅仅是姑息性或临终关怀性治疗,都应制定完整的治疗计划,使老年患者在医疗、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得到最大满足。
肿瘤的良恶之别
良性肿瘤的生长速度缓慢,恶性肿瘤长得比较快;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一般无全身症状,恶性肿瘤很容易转移,常伴有消瘦、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良性肿瘤一般仅有局部压迫症状,手术切除易治愈,而恶性肿瘤能迅速破坏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广泛转移时影响全身的功能,最后造成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直至生命衰竭。目前的医学技术发展,对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进行科学治疗,可以治愈。
韩咏霞
年近七旬,患有肺心病多年的张老又住院了!但张老这次与以往相比却有诸多异样:除了胸闷、心悸、气短、下肢水肿等心衰症状之外,其精神状态也特别差,整日沉默寡言,显得心事重重,情绪低落;到了夜晚却有些兴奋,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即便服用安眠药后入睡了,也睡不了几个小时。心内科医生给予谷维素、维生素B1和B6等药物治疗无效,请精神科专家会诊,确诊为心衰合并抑郁。经过抗抑郁治疗后,张老的精神状态逐渐得到改善。
尽管国内外的研究数据不太一致,但均提示老年人心力衰竭易合并抑郁症,其发生率约为32%~46%,远高于青壮年患者。
老年患者体质差,活动受到限制,与人的交流相对减少,不仅使生活质量下降,还容易造成思想压抑,情绪低落,是老年心衰合并抑郁的发病基础。而多次住院、病情反复,不但增加了个人及家庭的经济负担,也使患者长期处于紧张与不安之中,更是合并抑郁的重要原因。另外,某些控制心脏疾病和治疗心衰的药物,可对老年人的情绪构成负面影响,如洋地黄类、B受体阻滞剂等。总的说来,老年心衰与抑郁“狼狈为奸”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对于老年心衰患者,抑郁又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它可引起诸多病理变化,进一步加重心衰,造成生活质量下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在老年心力衰竭的防治中,应注意预防抑郁症,及早干预:老年患者应加强生活和心理上的自我调适,及时转移各种不良情绪,消除顾虑,以振奋精神,增强自信心;医护人员也应加强心理护理,对患者出现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负性情绪提高警惕,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必要时请精神科专家会诊,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阻断心衰与抑郁间的相互影响,防止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预后不良。
一旦老年心衰合并抑郁,需要有效控制原发病,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家人应鼓励老人多活动、多交流,子女们也应多看望老人,在生活、经济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减轻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降低抑郁的发病风险。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应用抗抑郁药,一般选用阿米替林、多虑平和舍曲林等三环类药物,不仅能降低患者的抑郁水平,还具有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对改善失眠有良好效果。其不足之处是起效慢。往往需要1~2周才能见到效果。
恶性肿瘤也是“啃老族”
郭智
提及“肿瘤”,很多人往往不寒而栗。恶性肿瘤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老年人多见,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明显增高。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各种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仅次于心脏病,位居第二位。
老年人接触致癌物质时间长;老年人体细胞的DNA损伤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累积,而且细胞修复机制丧失;老年人的细胞不断分化会导致抑癌基因逐渐丢失,同时免疫监视能力逐渐下降……多种因素潜伏于老年人周围,最终可能导致恶性细胞克隆增殖而出现肿瘤。因此,在人的一生中,随年龄的增长,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会逐渐增加。老年人常发生的肿瘤有乳腺癌、肺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膀胱癌和卵巢癌等,其中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最多见。
老年人听力不佳,识别困难,觉察不到皮肤变化;老年人把新出现的骨痛误当作关节痛,却不知是骨髓瘤的症状:老年人长期便秘、痔疮等掩盖了新的肠道病变;经常把排尿困难当成是常见的良性前列腺疾病……当恶性肿瘤已经发生的时候,老年人却把它们忽视了。加之老年人的抑郁症、孤独感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遮蔽肿瘤的症状。也有些老年人主观上惧怕肿瘤,故淡化症状体征,拒绝检查,为恶性肿瘤“放行”。
惧怕无济于事。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老年人应该直面现实,尽早治疗。越早期治疗,疗效越好。初次治疗,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及其分期选择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者综合治疗,随后再根据患者生理状态和精神情绪做适当调整。在讨论治疗方案时,还要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生存寿命、治疗时间、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情绪及肿瘤的症状等。总之,不管是常规治疗、标准治疗还是根据老年患者病情改良的治疗方案,或仅仅是姑息性或临终关怀性治疗,都应制定完整的治疗计划,使老年患者在医疗、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得到最大满足。
肿瘤的良恶之别
良性肿瘤的生长速度缓慢,恶性肿瘤长得比较快;良性肿瘤不发生转移,一般无全身症状,恶性肿瘤很容易转移,常伴有消瘦、发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良性肿瘤一般仅有局部压迫症状,手术切除易治愈,而恶性肿瘤能迅速破坏周围的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广泛转移时影响全身的功能,最后造成各系统的功能紊乱,直至生命衰竭。目前的医学技术发展,对早期发现的恶性肿瘤进行科学治疗,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