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真的不适合比赛吗?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feng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了《体育教学》2010年第4期陈晓鹏老师写的文章《“综合性练习”教学设计中安全问题的几点反思》,感触很深,引起不少共鸣。但文中提及前滚翻不适合教学比赛,值得商榷。
  如同真理前跨一步就会变成谬误一样,任何一种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与场合,前滚翻也不例外。中学教学中常用的一般是原地前滚翻和鱼跃前滚翻,陈老师文中开课教师的教材选择明显有误,游戏中学生处于运动状态,到了垫子前却要来个急刹车“在疾跑中,蹲下来”进行滚翻,不但容易对学生心肺功能造成伤害,而且使游戏的精彩性和连贯性也大打折扣,有违体育常识,这显然是教师教材内容选择失当造成,并非是前滚翻不适合比赛所致。其实,前滚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所遇到的障碍物所作出的一种下意识本能反应,后来经过科学提炼而形成了教科书中的标准动作,一如跨栏的演变一样。试问在“疾跑中”遇到障碍物,谁会蹲下来再去翻滚?此处内容选择应是鱼跃前滚翻而非原地前滚翻。因为游戏中的跑动虽是疾跑,但是和短跑的速度明显不同,非常吻合鱼跃前滚翻的助跑要求,学生利用助跑的惯性,顺势蹬地,手向前撑,然后迅速低头、颈、肩、背、臀依次着垫,最后翻滚站起,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游戏也显得赏心悦目,增色不少。如果学生没学过鱼跃前滚翻而又非要锻炼原地前滚翻,就要选择适合原地前滚翻的适用条件,对游戏进行改造,那就另当别论了。此处前滚翻的适用错误,并不能说明前滚翻不能用于比赛。
  前滚翻真的不能用于比赛吗?众所周知,比赛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由于其能极大活跃学习气氛,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促进动作质量提高,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而被广大体育教师经常采用。但是,毫无例外,比赛法也有它的适用范围与条件。比如,一个新动作学习之初就不适合用此法,因为学生此时对动作的理解与掌握正处于不定型的泛化阶段,贸然使用比赛法很容易使动作错乱形成错误定型。但是到了后期就不同了,此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动作,这时候让学生进行比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下意识提高动作质量,而且能使学生互帮互助、探究能力空前提高。比赛中,各小组都注意观察对方的动作缺点,经常听到组员间这样议论“哎,注意,对方某某处做得不好,我们怎么努力一下就能胜出!”甚至也经常出现动作好的同学“突击”帮助动作差的同学的情况,这都是比赛法产生的正面效应。既然前滚翻是一项体育活动,怎么就不适合比赛了呢?而陈老师文中“学生在比赛环境中,为追求速度,前滚翻做得不完整,不正确,非常容易扭伤脖子”的担心只适于初学者。
  陈老师文中由“综合练习课设计”谈及了教学安全问题,在此,作为一个一线体育教师,本人也想就此问题发表一下个人看法。目前教学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中之重,甚至有老师已经有如此观点“教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别出任何事故”,为了安全居然要放弃教育质量,不能不说是件可悲的事情。教师不应借口安全问题而对体育教学内容降格或者盲目删改。①从辩证法角度来讲,安全与危险历来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任何体育活动都不是绝对安全或者绝对危险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置是否得当。如果教师加强课堂预设,对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很细致,那么即使相对危险的项目出事的几率也会降到最低,如果教师考虑不周,哪怕再简单的项目也照样出危险。经过对本地区出现的5例教学事故仔细分析后,我发现5起事故完全都是教师课前预设不细密,生成教学混乱造成的,没有一起是因为教材内容复杂危险引起的。若教师在课前能把工作做到位,课堂组织得当。事故就不会发生。②不可过分渲染安全问题而导致教学内容被盲目删改。确实,安全大于天,出了问题应该起到警示作用,引起足够重视。但是,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出现一起哪怕是偶然的教学事故,从各级行政领导到同行之间都会大力宣讲,导致事件出现不应有的放大作用,致使一线教师再上同类课的时候胆战心惊,很多教师将难度一降再降,最后流于娱乐类体育课,学生根本学习不到应有的技术技能。比如,新课标虽然把体操列为一个系列,可是现实中我很少看到有学校开设体操模块,除了降低难度的技巧外,单双杠几乎无人问津,大家已经自发地慢慢使它淡出了视野。现在,这种趋势又逐渐蔓延到了耐久跑领域,真不知下面还要“传染”到哪些项目。更有甚者,很多教师借着新课改赋予的自由选择教材的权利,随意删减内容,学生学不到真正有锻炼价值的东西,这种状况让人心痛。毫无疑问,现在的一些所谓安全问题几乎成了制约新课改成功的瓶颈之一。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中具有实质意叉的环节,成尚荣先生说:“课堂,是一块凹地,所有的课程都在课堂里汇聚并得以整合;课堂,又是一块高地,所有的课程都在课堂里提升并得以实现。”所以在体育新课程改革推进三年之后,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交流体育教学经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于2004年12月9日至12日在广东省肇庆市举办了“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至今
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中,田径的教学比重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者学生的成绩不容易提高的难题。这种现象的出现基于三点原因。一是田径课程本身的枯燥性。田径课程的学习属于比较单一的重复性学习,造成学生的学习性疲劳。二是由于田径学习所造成的身体疲劳性比较高。田径教学的活动量较大,对于一般正常学生所产生的身体负荷较重,容易造成疲劳。三是学生对于自身成绩提高不明显
从宿迁到昆明,仇和一路走来,而新闻媒体中的仇和、市民话语中的仇和与真实的仇和等不同影像,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交织与叠加。自从就任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用一种“旋风式”的执政方式搅动起这座“软绵绵”的西南城市。  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改变,仇和是如何谋划昆明发展的?他对自己的执行理念与工作风格又是如何评述的?仇和将会如何顺势而为?他的所思所想分别是什么?围绕这些不同层面的焦点话题,本刊记者与仇和
作为一名体育教研员,我喜欢用自己的责任和岗位的优势,去“唤醒”学校体育教育的梦想,以一棵树的绿荫去汇人森林的茂盛。别人做到的,我要做到——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别人没有或做得不理想的,我会用心——“科学地经营”,用“汗水去浇灌”,努力形成特色!如今,铜山学校体育已经成为铜山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全县师生因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而增进了健康,提高了幸福感。事实告诉我们:“科学经营阳光体育”
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确定辽宁省45名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2013年1月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过程中,45名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以金钱或者其他财物拉票贿选,523名辽宁省人大代表涉及此案。目前,涉案的省人大代表已由原选举单位接受其辞职或被罢免终止了代表资格。辽宁贿选案因级别高,影响大而受到举国关注。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投掷中蹬地转体的作用。了解游戏打雪仗的方法、规则。  2.能连贯地做蹬地、转体、挥臂投掷动作。能够相互配合好,争取胜利。  3.对练习感兴趣,能刻苦学习、敢于自我表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及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站位正确,投掷臂后伸,右腿微曲。  难点:蹬地转体,挥臂过肩将沙包投出。    课堂教学程序:  一、开始部分(精简)  二、基本
《体育教学》2010年第10期“点滴互动”栏目王丽红老师《低年级新生队列练习新法》中谈到用放置标志物的方法练习站队集合,在这里本人把一种实用而有趣味且不用标志的方法与大家分享。  首先,把队伍排好,让学生进行小游戏“找朋友”,方法是:相邻同学互相握手认识“你好,我叫某某某!认识你我很高兴!”认识后进行“找朋友”游戏:“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我的左(右、前、后)边叫某某某,他是我的好朋友”。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健康素质,是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当前教育工作重点的必然要求。学生体质健康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是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针对教学目的,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依据,对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和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策划的过程。正确、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对于促进
“新时代,地方的改革创新空间还是很大,但对创新的水平要求更高。”  更高层次上创新  《决策》:近年来越来越强调地方的执行落实,有些人认为地方改革创新的空间变小了。对此,您有何观察?  薛澜:十九大报告主调之一,是坚持改革、坚持创新。改革创新一定是顶层设计和地方创新相结合。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
笔者反复拜读了《体育教学》杂志第4期刊登的“动作要领讲解中巧用‘白话’”一文。读后感触颇深。文章第二、三个标题(“白话”要概括、精炼、便于记忆,操作和“白话”要多从便于学生接受的角度出发)阐述的观点,笔者尚能接受,并有同感,但对文章第一个标题中论述的一些问题有不同看法,在此愿与陈老师一起交流探讨,共同商榷。    一、体育动作要领用“白话”讲解不科学    教科书中的体育动作要领,是几代体育教育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