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从事家政行业,越来越多的吕梁山护工实现脱贫致富,已就业的家政人员平均月薪约在4500元。
早在2015年,吕梁市就提出了“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即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万贫困人员护理培训。如今,吕梁山护工、生态扶贫、光伏扶贫已成为具有吕梁特色的3张扶贫名片。
2018年,人社部推出20个“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助力脱贫”位列其中。在推动护工培训、就业方面,吕梁市构建起“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扶持”五大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跟踪服务”的机制。
截至目前,吕梁市已累计培训25期,共计约45000人。
“培训、输出家政人才,已然成为吕梁市貧困群众脱贫的一个好途径。通过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不仅可全家脱贫,将来还能让整个家庭走上致富道路。”接受本刊采访时,吕梁市委副书记张广勇说。
对吕梁而言,发展家政行业可谓是一举多得。
“契合了国家支持家政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解决本市对家政人才的需求,还可通过人才培训就业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谈及发展家政行业的初衷,张广勇说。
吕梁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市13个县(市、区)有10个贫困县,是山西脱贫攻坚主战场。
到2014年底,吕梁市贫困人口尚有61万,占到全省贫困人口的1/5,贫困发生率是19.2%,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高出山西省6个百分点。
吕梁市农民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经营性收入占23.5%;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50%;粮食补贴、低保、财政兜底、健康扶贫等政策性收入约占17%,其余是土地租赁、流转产生的财产性收入。
“在此背景下,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搞好‘两业’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目前这两项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75%~80%。”张广勇分析说。
围绕培训、就业两个核心,吕梁市逐步形成了一条龙服务、立体化帮扶的“吕梁山护工”扶贫模式。
谈及当时面临的形势,张广勇回忆说:“男同志外出务工问题基本解决,年轻女孩就业也容易解决,介于30至50岁之间的妇女很难找到外出务工的岗位。”
7月16日上午,吕梁市举行了“吕梁山护工”(第二十五批)走出大山欢送仪式。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出席欢送仪式并讲话。
在吕梁,这样的家政培训每年7期。类似于这样的欢送仪式,在每一期护工培训结束都会举办。“为表示重视,每次欢送吕梁山护工,市委书记或市长都会出席,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位曾参加过欢送仪式的家政企业负责人说。
欢送会上,即将就业的学员、已就业的老学员代表都会被安排发言。而在几年前,这些学员还被称为“三转婆姨”。所谓“三转婆姨”是指,很多农村妇女常年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
经过3年多的实践,吕梁市逐步形成了“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支持”五大工作体系。
为实现“三转婆姨”到“致富能手”的转变,吕梁市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为何要走出大山?怎么才能走向城市?怎样才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为鼓励走出去,吕梁市围绕这些话题进行各种方式的宣传动员,以此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从宣传动员、技能培训,到就业服务,这是吕梁市家政服务的3个关键环节。在短时间内,让一个普通农民能变成一个具备家政基本技能、知识的劳动者,培训显然是关键中的关键。
“吕梁市已和156家家政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张广勇说,“现在每一期在结业之前,平均会有六七十家机构前来招工。”
目前,吕梁山护工走出了山西,已在全国小有名气。
除了解决吕梁本市家政行业的人才需求外,吕梁山护工的就业区域目前已辐射北京、天津、山东、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采访之时,正值张广勇带团赴日考察家政市场前夕。
“今年年初,日本修改了法律,对外开放了20个工种的劳务市场,其中护工是重点之一。希望此行能促成吕梁山护工走出国门,为脱贫攻坚再闯出一条新路。”张广勇说。
培训6万人,实现就业3万人,是吕梁市定下的“十三五”期间目标任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吕梁市越来越感到,人才提质、培育品牌尤为重要。
2018年春节,吕梁市提出,打造以“诚信、勤劳、专业”为内容的劳务品牌。通过太原、北京多次推介,“吕梁山护工”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得以提升,慕名而来参观、考察、招聘的用工单位不断增加。
在张广勇看来,城市对家政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整体工资水平也较高,但由于培训水平未能跟上,导致出现了供需矛盾大的现象。
为了“提质”,吕梁市结合市场需求在护工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转变。为进一步增强护工的实践能力,将实操课时提升到总课时的70%。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早在2015年,吕梁市就提出了“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即10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万贫困人员护理培训。如今,吕梁山护工、生态扶贫、光伏扶贫已成为具有吕梁特色的3张扶贫名片。
2018年,人社部推出20个“人社领域精准扶贫典型案例”,“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助力脱贫”位列其中。在推动护工培训、就业方面,吕梁市构建起“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扶持”五大工作体系,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跟踪服务”的机制。
截至目前,吕梁市已累计培训25期,共计约45000人。
“培训、输出家政人才,已然成为吕梁市貧困群众脱贫的一个好途径。通过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不仅可全家脱贫,将来还能让整个家庭走上致富道路。”接受本刊采访时,吕梁市委副书记张广勇说。
一举多得
对吕梁而言,发展家政行业可谓是一举多得。
“契合了国家支持家政行业发展的大方向,解决本市对家政人才的需求,还可通过人才培训就业增加贫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助力脱贫攻坚。”谈及发展家政行业的初衷,张广勇说。
吕梁市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全市13个县(市、区)有10个贫困县,是山西脱贫攻坚主战场。
到2014年底,吕梁市贫困人口尚有61万,占到全省贫困人口的1/5,贫困发生率是19.2%,高出全国12个百分点,高出山西省6个百分点。
吕梁市农民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经营性收入占23.5%;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比超过50%;粮食补贴、低保、财政兜底、健康扶贫等政策性收入约占17%,其余是土地租赁、流转产生的财产性收入。
“在此背景下,要实现稳定脱贫,必须搞好‘两业’帮扶——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目前这两项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75%~80%。”张广勇分析说。
围绕培训、就业两个核心,吕梁市逐步形成了一条龙服务、立体化帮扶的“吕梁山护工”扶贫模式。
谈及当时面临的形势,张广勇回忆说:“男同志外出务工问题基本解决,年轻女孩就业也容易解决,介于30至50岁之间的妇女很难找到外出务工的岗位。”
“三转婆姨”的转变
7月16日上午,吕梁市举行了“吕梁山护工”(第二十五批)走出大山欢送仪式。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出席欢送仪式并讲话。
在吕梁,这样的家政培训每年7期。类似于这样的欢送仪式,在每一期护工培训结束都会举办。“为表示重视,每次欢送吕梁山护工,市委书记或市长都会出席,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一位曾参加过欢送仪式的家政企业负责人说。
欢送会上,即将就业的学员、已就业的老学员代表都会被安排发言。而在几年前,这些学员还被称为“三转婆姨”。所谓“三转婆姨”是指,很多农村妇女常年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
经过3年多的实践,吕梁市逐步形成了“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政策支持”五大工作体系。
为实现“三转婆姨”到“致富能手”的转变,吕梁市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为何要走出大山?怎么才能走向城市?怎样才能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为鼓励走出去,吕梁市围绕这些话题进行各种方式的宣传动员,以此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从宣传动员、技能培训,到就业服务,这是吕梁市家政服务的3个关键环节。在短时间内,让一个普通农民能变成一个具备家政基本技能、知识的劳动者,培训显然是关键中的关键。
“吕梁市已和156家家政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张广勇说,“现在每一期在结业之前,平均会有六七十家机构前来招工。”
为“提质”而转变
目前,吕梁山护工走出了山西,已在全国小有名气。
除了解决吕梁本市家政行业的人才需求外,吕梁山护工的就业区域目前已辐射北京、天津、山东、内蒙古、陕西等省(自治区、直辖市)。
采访之时,正值张广勇带团赴日考察家政市场前夕。
“今年年初,日本修改了法律,对外开放了20个工种的劳务市场,其中护工是重点之一。希望此行能促成吕梁山护工走出国门,为脱贫攻坚再闯出一条新路。”张广勇说。
培训6万人,实现就业3万人,是吕梁市定下的“十三五”期间目标任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吕梁市越来越感到,人才提质、培育品牌尤为重要。
2018年春节,吕梁市提出,打造以“诚信、勤劳、专业”为内容的劳务品牌。通过太原、北京多次推介,“吕梁山护工”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得以提升,慕名而来参观、考察、招聘的用工单位不断增加。
在张广勇看来,城市对家政人才的需求量很大,整体工资水平也较高,但由于培训水平未能跟上,导致出现了供需矛盾大的现象。
为了“提质”,吕梁市结合市场需求在护工教育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转变。为进一步增强护工的实践能力,将实操课时提升到总课时的70%。在重视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