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似一杯陈年老酒,浓香扑鼻,回味绵长,经久不散。自20世纪20年代起直至今日,它一直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它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扎根于每一个人的心田。这都是因为它张扬着爱国主义的主题,鲜活着两个“可怜的人”。
“可怜的人”——小弗郎士
可怜的小弗郎士,你可真是“少壮不努力” 啊!早晨上学竟然去得那样晚,上学的路上竟然因为怕老师问你“分词”而到野外去玩耍;你竟然认为画眉鸟婉转的歌唱和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你还曾旷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你到现在“几乎还不会作文”。幸好你还能管住你自己,否则,你连这“最后一课”都会错过,那可真是要可怜一世、遗憾终生了!可怜的小弗郎士,你可知道“分词”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难学呀!你不是亲身体验到了吗?只要细心地听老师讲解,就能全部听懂。你既已听懂,就能牢牢记住自己民族的语言,这就如同你“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即使侵略者眼下占领了你的家园,但终有一天你会用手中的“钥匙”,将那些普鲁士士兵从你的家园赶出去,到那时,你就会“而今识尽愁滋味”了,就会加倍地珍惜那如金的光阴和那如歌的课堂了。
“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
可怜的韩麦尔先生,因为你常常让你的学生丢下功课去为你浇花,因为你要去钓鱼就随意地给你的学生放假,因为你总在胳膊底下挟着那吓人的铁戒尺,并拿它在桌子上紧敲,使你的学生非常地怕你而厌学、弃学,乃至他们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分词”的用法,也“几乎还不会作文”。可如今,因为普鲁士军队的入侵,你不得不离开你生活了四十年的小院和你朝夕相处的学生,还有那擦光了、磨损了的课桌椅,长高了的桃树,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的紫藤。虽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你能在这“最后一课”上以你那身“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装束、平时少有的温和,以及“好像许多面小国旗”似的挂在我们课桌上的字帖,招引来了郝叟老头、从前的邮递员及其他镇上的人都来听你这“最后一课”。你那对法语的无比的热爱、深刻的理解和精辟的讲解,使镇上的人们都听得那样的投入,甚至连你那顽皮的学生小弗郎士也听得那样的细心,竟全都听懂了你所讲的语法,更从你的神情里,懂得了你此时此刻“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你“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的心情。只可惜,这已经是无法实现的了。但是,你“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像两颗饱满的种子,已经深深地种在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人民的心中,并必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可怜的小弗郎士,可怜的韩麦尔先生,从你们的遭遇中,我们深深地懂得:语言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学生,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安宁的生活学习环境,有那么多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地学习祖国的语文呢?
“可怜的人”——小弗郎士
可怜的小弗郎士,你可真是“少壮不努力” 啊!早晨上学竟然去得那样晚,上学的路上竟然因为怕老师问你“分词”而到野外去玩耍;你竟然认为画眉鸟婉转的歌唱和普鲁士士兵的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你还曾旷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你到现在“几乎还不会作文”。幸好你还能管住你自己,否则,你连这“最后一课”都会错过,那可真是要可怜一世、遗憾终生了!可怜的小弗郎士,你可知道“分词”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难学呀!你不是亲身体验到了吗?只要细心地听老师讲解,就能全部听懂。你既已听懂,就能牢牢记住自己民族的语言,这就如同你“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即使侵略者眼下占领了你的家园,但终有一天你会用手中的“钥匙”,将那些普鲁士士兵从你的家园赶出去,到那时,你就会“而今识尽愁滋味”了,就会加倍地珍惜那如金的光阴和那如歌的课堂了。
“可怜的人”——韩麦尔先生
可怜的韩麦尔先生,因为你常常让你的学生丢下功课去为你浇花,因为你要去钓鱼就随意地给你的学生放假,因为你总在胳膊底下挟着那吓人的铁戒尺,并拿它在桌子上紧敲,使你的学生非常地怕你而厌学、弃学,乃至他们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分词”的用法,也“几乎还不会作文”。可如今,因为普鲁士军队的入侵,你不得不离开你生活了四十年的小院和你朝夕相处的学生,还有那擦光了、磨损了的课桌椅,长高了的桃树,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的紫藤。虽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但你能在这“最后一课”上以你那身“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装束、平时少有的温和,以及“好像许多面小国旗”似的挂在我们课桌上的字帖,招引来了郝叟老头、从前的邮递员及其他镇上的人都来听你这“最后一课”。你那对法语的无比的热爱、深刻的理解和精辟的讲解,使镇上的人们都听得那样的投入,甚至连你那顽皮的学生小弗郎士也听得那样的细心,竟全都听懂了你所讲的语法,更从你的神情里,懂得了你此时此刻“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你“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的心情。只可惜,这已经是无法实现的了。但是,你“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的“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像两颗饱满的种子,已经深深地种在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人民的心中,并必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可怜的小弗郎士,可怜的韩麦尔先生,从你们的遭遇中,我们深深地懂得:语言是民族的标志,是民族的象征;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学生,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安宁的生活学习环境,有那么多和蔼可亲的老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积极主动、勤奋努力地学习祖国的语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