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步伐,尽快步入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对过去五年扶贫工作做了相应总结,提出了相关要求,并指出扶贫不仅仅是国家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个个体的责任。目前,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针对贫困群众实施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仅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以及农民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实现多主体帮扶。精准扶贫开展至此,效果显著,已取得了大量成就,但是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帮扶主体过于单一化,许多贫困群众将希望过多寄托于政府或者社会,导致某些贫困地区扶贫效果不佳。中国的精准扶贫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是扶贫工作的思想,也是治贫的理想模式。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必然出现大大小小的矛盾,须在前行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以更好地促进扶贫效能的提升,从而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农村精准扶贫多主体帮扶实施研究”为研究主题,首先,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理论和逻辑前提做出交代;然后,主要介绍了农村精准扶贫多主体帮扶实施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主要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其次,运用应然实然的哲学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我造血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差异,找出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原因;再次,进一步提出改善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即积极强化精准扶贫过程中多主体帮扶实施的“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民自我造血”;最后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因此,本文从多主体帮扶的视角出发,主要运用应然实然的哲学分析方法,从政府、社会、农民多主体的角度来探讨精准扶贫实施问题,总结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以构建政府、社会、农民自身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