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港关口,有一座小桥,这座小桥长不过千米,却连接了两个不同的世界,这座桥就是罗湖桥,百年的桥史蕴含了这个国家太多的岁月沧桑。
詹天佑曾站在罗湖桥头。他主持修建的广九铁路接轨联通,脚下的那段铁路桥,正是深港两段铁路对接合龙的交汇处——因背靠罗湖山而得名的罗湖桥。
钱学森曾站在罗湖桥头。他穿着黑色的西服,一手领着6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一把吉他。那是1955年的春天,美国一家报纸用了特大字号的通栏标题:“火箭专家钱学森今天返回红色中国!”
一位不识字的老人曾站在罗湖桥头。举着“红宝书”的边防检查员要求他背诵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刚刚爆发的年月,没有人记住他的名字,留下的故事是,老人因“政治不合格”而被轰回对岸的香港。
王石曾站在罗湖桥头。这个27岁的年轻人刚从兰州铁道学院毕业不久,在罗湖桥铁路沿线做排水技术员,每天都枕着一本破烂的《大卫·科波菲尔》睡在建筑工地的竹棚里。那是1978年,距离他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早得很。
……
这座小桥的两头担着内地与香港,桥分上下两层,从香港进入深圳走上面一层,从深圳进入香港通过下层的桥。它曾经是中国第一条可以通往世界各地的桥,它见证着中国的改革,更见证着两岸的交往。它曾经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通道,也是很多名人出入国门的必经之地。来来往往的人们走过那段桥,也走过香港回归前后的那段历史。
季羡林曾经在《深圳掠影》中写道:“让我忆念难忘的只有一个罗湖桥。因为从国外归来,过了罗湖桥,就算是走进了祖国的怀抱。我曾几次在这里激动得流下眼泪,恨不得跪在地上吻一下祖国的土地。”
“蛙王”戚烈云过桥的故事常被边检站的战士们提起。1934年,戚烈云出生在香港,是一位泳坛奇才,他曾7次提出回国申请而被港英当局拒绝。1954年的一个深夜,他乔装打扮成一个穿着花衬衫、肩挎画夹子的画家,趁桥头驻守的港英警察不备,跑过了罗湖桥。后来,他为中国体育带来了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
罗湖桥还被称为“望夫之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深港两地关系紧张,内地群众极少能赴港探亲,唯有等丈夫回乡团聚,每逢周末或民间重大节日,罗湖桥边的深圳火车站周围,每天会聚集成千上万的深圳人,引颈张望罗湖桥,迎接自己的香港亲人。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1980年8月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罗湖桥成为连接港澳、国外的开放之桥,老百姓的希望之桥。两岸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罗湖口岸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每天早上六点多钟,一群穿着香港各式校服的孩子走过罗湖桥从深圳到香港上学,下午五点这些孩子又从香港返回深圳。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深港走学童”。20年间,这个群体的数量从500多人变成了5000多人,学童数量的急剧增长也让罗湖关口不得不开通跨境学童的检查口,每到周末,从香港到深圳,十几米长的队伍等待着安检过关,香港媒体称“双非儿童挤爆香港学校,香港教育体系面临压力”。
这座小小的罗湖桥创造了“赴港打酱油”的传奇。誓与内地飞涨的物价对抗到底的深圳市民们已早早地过桥赴港,拎回大大的购物口袋,塞满的不仅是赴港游客热衷的奢侈品和化妆品,还有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洗发水,甚至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还会再加上一桶大大的有机酱油,去香港打酱油真的不是传奇的故事。
就连深圳的小朋友都会向其他人传授换城消费的“扫货经”,香港哪里的沐浴露最便宜,哪里买纸巾最划算。
当大陆奶粉质量出现问题,罗湖桥上又多了奶粉水货客的身影。从香港带奶粉不仅成了深圳人的时尚,更成了很多内地人聊天的话题。如今,从深圳罗湖口岸搭乘东铁,到香港上水站,只需要七八分钟。跨过这道关口,就可以买到香港从各国进口的奶粉了。
来来往往的人群,每天从罗湖口岸过境的游客平均有25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每天在桥上“挪来挪去”。走上罗湖桥的人越来越多,小小的通关口岸早已不能承载历史前进的步伐。这座百年历史的罗湖桥成了中国新世纪开放格局的背影,它似乎不再那么特殊,罗湖口岸成了深圳海陆空15个口岸体系中的一个。宽敞干净的通关大厅里,也不再有等候过关的长队,短短15秒钟,刷卡、按指模、核对面部信息,就可以自助通关。但就是这座不再是“唯一的一扇窗”的罗湖桥,恰恰象征着“中国打开了整扇门”,她见证了内地和香港的亲密互动,见证了深港两地的日益繁荣,也见证着南中国一座双子座星城的冉冉升起。
有诗人这样形容不同时期的罗湖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罗湖桥,像个问号,背弯屈辱,老泪横滴;香港回归祖国,罗湖桥像个叹号,腰杆挺直,扬眉吐气;香港回归十多年,罗湖桥像个破折号,连接海外,迎四方客人;像道绚丽的彩虹,把港、深、穗甚至“泛珠三角”串连在一起,装点得璀璨美丽。
1911年罗湖桥铁路桥联轨通车的时候,桥中间留下了一条红色油漆线,作为中英双方的分界线。如今在罗湖联检大楼的通道内,依然可以找到一条铝合金制作的铁箍,作为两地的分割线存在。同样一条线已然有了不同的内涵。
从赴港旅游购物潮到赴港读书工作潮,再到赴港投资移民、置业消费潮,随着香港自由行的开放,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赴港潮”如同一股活水注入香港,从最初的敞开怀抱到难以避免的排斥与排挤,一波又一波的赴港潮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香港服务业的内容和方式,也改变着香港人对待内地人的情感和心态。
罗湖桥,一座并不长的桥上却交响着无数的来来往往,我们走过罗湖桥,也走过一段段交融与冲突着的历史!
詹天佑曾站在罗湖桥头。他主持修建的广九铁路接轨联通,脚下的那段铁路桥,正是深港两段铁路对接合龙的交汇处——因背靠罗湖山而得名的罗湖桥。
钱学森曾站在罗湖桥头。他穿着黑色的西服,一手领着6岁的儿子,一手提着一把吉他。那是1955年的春天,美国一家报纸用了特大字号的通栏标题:“火箭专家钱学森今天返回红色中国!”
一位不识字的老人曾站在罗湖桥头。举着“红宝书”的边防检查员要求他背诵毛主席语录。在“文革”刚刚爆发的年月,没有人记住他的名字,留下的故事是,老人因“政治不合格”而被轰回对岸的香港。
王石曾站在罗湖桥头。这个27岁的年轻人刚从兰州铁道学院毕业不久,在罗湖桥铁路沿线做排水技术员,每天都枕着一本破烂的《大卫·科波菲尔》睡在建筑工地的竹棚里。那是1978年,距离他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还早得很。
……
这座小桥的两头担着内地与香港,桥分上下两层,从香港进入深圳走上面一层,从深圳进入香港通过下层的桥。它曾经是中国第一条可以通往世界各地的桥,它见证着中国的改革,更见证着两岸的交往。它曾经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通道,也是很多名人出入国门的必经之地。来来往往的人们走过那段桥,也走过香港回归前后的那段历史。
季羡林曾经在《深圳掠影》中写道:“让我忆念难忘的只有一个罗湖桥。因为从国外归来,过了罗湖桥,就算是走进了祖国的怀抱。我曾几次在这里激动得流下眼泪,恨不得跪在地上吻一下祖国的土地。”
“蛙王”戚烈云过桥的故事常被边检站的战士们提起。1934年,戚烈云出生在香港,是一位泳坛奇才,他曾7次提出回国申请而被港英当局拒绝。1954年的一个深夜,他乔装打扮成一个穿着花衬衫、肩挎画夹子的画家,趁桥头驻守的港英警察不备,跑过了罗湖桥。后来,他为中国体育带来了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
罗湖桥还被称为“望夫之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深港两地关系紧张,内地群众极少能赴港探亲,唯有等丈夫回乡团聚,每逢周末或民间重大节日,罗湖桥边的深圳火车站周围,每天会聚集成千上万的深圳人,引颈张望罗湖桥,迎接自己的香港亲人。
197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1980年8月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罗湖桥成为连接港澳、国外的开放之桥,老百姓的希望之桥。两岸的交往越来越密切。
上世纪九十年代,罗湖口岸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每天早上六点多钟,一群穿着香港各式校服的孩子走过罗湖桥从深圳到香港上学,下午五点这些孩子又从香港返回深圳。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深港走学童”。20年间,这个群体的数量从500多人变成了5000多人,学童数量的急剧增长也让罗湖关口不得不开通跨境学童的检查口,每到周末,从香港到深圳,十几米长的队伍等待着安检过关,香港媒体称“双非儿童挤爆香港学校,香港教育体系面临压力”。
这座小小的罗湖桥创造了“赴港打酱油”的传奇。誓与内地飞涨的物价对抗到底的深圳市民们已早早地过桥赴港,拎回大大的购物口袋,塞满的不仅是赴港游客热衷的奢侈品和化妆品,还有1.1港元一包的天然海盐、30港元一大瓶的家庭装飘柔洗发水,甚至28港元36包装的得宝纸巾,还会再加上一桶大大的有机酱油,去香港打酱油真的不是传奇的故事。
就连深圳的小朋友都会向其他人传授换城消费的“扫货经”,香港哪里的沐浴露最便宜,哪里买纸巾最划算。
当大陆奶粉质量出现问题,罗湖桥上又多了奶粉水货客的身影。从香港带奶粉不仅成了深圳人的时尚,更成了很多内地人聊天的话题。如今,从深圳罗湖口岸搭乘东铁,到香港上水站,只需要七八分钟。跨过这道关口,就可以买到香港从各国进口的奶粉了。
来来往往的人群,每天从罗湖口岸过境的游客平均有25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城市每天在桥上“挪来挪去”。走上罗湖桥的人越来越多,小小的通关口岸早已不能承载历史前进的步伐。这座百年历史的罗湖桥成了中国新世纪开放格局的背影,它似乎不再那么特殊,罗湖口岸成了深圳海陆空15个口岸体系中的一个。宽敞干净的通关大厅里,也不再有等候过关的长队,短短15秒钟,刷卡、按指模、核对面部信息,就可以自助通关。但就是这座不再是“唯一的一扇窗”的罗湖桥,恰恰象征着“中国打开了整扇门”,她见证了内地和香港的亲密互动,见证了深港两地的日益繁荣,也见证着南中国一座双子座星城的冉冉升起。
有诗人这样形容不同时期的罗湖桥: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罗湖桥,像个问号,背弯屈辱,老泪横滴;香港回归祖国,罗湖桥像个叹号,腰杆挺直,扬眉吐气;香港回归十多年,罗湖桥像个破折号,连接海外,迎四方客人;像道绚丽的彩虹,把港、深、穗甚至“泛珠三角”串连在一起,装点得璀璨美丽。
1911年罗湖桥铁路桥联轨通车的时候,桥中间留下了一条红色油漆线,作为中英双方的分界线。如今在罗湖联检大楼的通道内,依然可以找到一条铝合金制作的铁箍,作为两地的分割线存在。同样一条线已然有了不同的内涵。
从赴港旅游购物潮到赴港读书工作潮,再到赴港投资移民、置业消费潮,随着香港自由行的开放,十年来,一波又一波的“赴港潮”如同一股活水注入香港,从最初的敞开怀抱到难以避免的排斥与排挤,一波又一波的赴港潮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香港服务业的内容和方式,也改变着香港人对待内地人的情感和心态。
罗湖桥,一座并不长的桥上却交响着无数的来来往往,我们走过罗湖桥,也走过一段段交融与冲突着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