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文字规范是出版规范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文字规范除了借助字典辞书及国家的相关标准,还要借助新闻媒体及出版物在实践运用方面加以规范,出版规范对语言文字的规范有着很重要的引领作用。但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致使语言在实际运用中总有游离于规范之外的语言现象,为更好地做好出版规范工作,略举一二以作管窥。
关键词:出版 规范 语言文字
问题
语言文字的规范是出版规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任何信息的传递、贮存、交流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其中最根本、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规范,除了借助字典辞书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实践运用方面则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及其出版物。就出版物而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口语的文字形式,它“通过印刷物在文化的发展上起着极其广大的作用,它领导整个语言,包括日常口语,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1]
通过规范书面语来引领口语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出版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出版规范历来就相当重视,并且规范化的标准随着语言的发展也不断地进行调整。但语言文字的规范仍滞后于语言的发展变化,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正因为如此,出版规范在适用现实时往往会遭遇各种尴尬,诸如以下比较棘手的一些问题。
一、不断涌现的新词新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其不再局限于“民族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種形态的接触”,而是以跨越时空限制、迅速频繁快捷、参与人数不可数计的方式交流,因而在语言方面势必比以往任何时代产生新词新义的速度都快得多。
因为语言原创者和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文化素养的多样性,网络的自由性,使用者、传播者个体的自主性,各种外语、各地方言也齐上阵,影响因素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打造出的五花八门的网络用语及其他社会方言,肯定良莠不齐,存在很多不规范因素。但使用者很少理会、也不去深究规范不规范,紧跟网络用语及其他社会方言的时髦,致使这些词在网络等传播媒体迅速传播、迅速蹿红、深入人心,口语、包括报纸杂志在内的书面语也紧跟其后、频频使用,部分已经被网络“约定俗成”的词语甚至渗透到全民语言。部分词语字典辞书还未来得及考证合理性以确定是否将其收入,就已经被新的汹涌而至的新词所淹没,产生和淘汰速度之快,都前所未有。
这类词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新词,诸如用谐音方式而来的“驴友”,旅友的谐音,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油墨”,幽默的谐音;“色友”,摄友的谐音;“神马”,什么的谐音等。也有新造词,如“拍砖”,为批评、点评义;“亮骚”,为将心爱的东西展示给外人看或向他人炫耀得意之事。也可以是音译而来,如“粉丝”,FANS的音译,超迷某人或某物的一类人,也称“扇子”“番薯”,简称“粉”或“迷”;数字音译,如“7456”为气死我了;数字外语混合,如“3166”为沙扬娜拉,日语,再见之义;“3Q”为Thank you,谢谢之义。也有借自动漫术语,“欧巴”,30岁以上的女性;再如“御姐、废柴、收声”等。
也可以是旧瓶装新酒,即旧词新义。如“恐龙”为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含贬义;与之相对的是“青蛙”,形容相貌抱歉的男性网民。“王道”相当于权威、真理之意。“白骨精”为白领+骨干+精英。“沙发”为第一个回帖的人;“椅子”,第二个回帖的人;“板凳”,第三个回帖的人。也有速读连音而形成新义的,如“表”为“不要”速读连音,据说来自上海人的发音;“酱紫”为“这样子”速读连音,也作“绛紫”。此外中文、英文等缩写类也相当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应网络交际之需,或打字便捷等而形成的。但这些网络用语的数量多,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还以无孔不入的穿透力渗透到全民语言的领域,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现在已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
作为全民语言规范的引领领域之一的出版行业无法对此视而不见,规范化的努力也从未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10周年之际,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出版媒体和出版单位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然而,禁止范围之外的新词新义也为数不少,对这类词的处理情况则相当复杂,也比较棘手,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已深入人心面而被广泛运用的词语。
二、早已有使用事实却游离于规范之外的用法
除了网络用语对出版物语言文字规范的冲击,还有在各类文献已形成使用事实字典辞书却未予收录,各类规范也未予涉及的一些字词。在认定规范与否时,除了各类规范,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权威的字典辞书,但字典辞书的收录不可能穷尽而全面,不管是文献用语还是方言都有可能遗漏,更何况语言本身在使用中是极其复杂、千变万化的。这些被遗漏的内容有使用事实,却无规范依据时,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这样的字词不少,下面略举其例以作管窥。
“息”的量词用法字典辞书未见提及,但考其运用情况,“息”用为量词不乏其例。1.完成一呼一吸的动作为“一息”。《增韵·职韵》:“一呼一吸为一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因按脉五息”;唐·袁郊《甘泽谣·许云封》有“出入九息”;[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卷第二十七有“三息五息七息九息而一舒气”;北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二十有“调气六七息”。2.完成一呼一吸动作所需时间为“一息”。《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四》“且以喘息须臾间耳”,胡三省注:“人以气一出入之顷为一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十息顷方去”;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有“一息之顷”。朱德熙《语法讲义》中认为“一会儿、半天、两年”是数量词[2],那么“息”作为计量时间的量词也是毫无疑问的。3.计量不定、少量时间。如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十八回有“一息时光”;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有“一息工夫”;民国·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六十九回有“一息空隙”等。这种量词用法泛化到别的事物的,如唐·皮日休《口箴》有“一息之波”;宋·无学祖元《佛光国师语录》卷八有“一息青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有“一息生气”;清·诞叟《榜杌萃编》第二回有“一息息的欢娱”;民国·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八十四回有“一息命脉”,第五十四回有“一息余生”等。
由上述之例来看,“息”是有量词用法的,而且这种量词用法由来已久。唐宋之前,称量对象单一,多限于完成一呼一吸的动作及完成一呼一吸的动作所需时间。明清以降,随着章回小说的兴盛,称量范围扩大,用法也更为灵活。近现代用法更趋成熟。在出版规范中用作量词的“息”算规范,还是不算规范,这也是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C]//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2.
[2]朱德熙.语法讲义[H].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
关键词:出版 规范 语言文字
问题
语言文字的规范是出版规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任何信息的传递、贮存、交流都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其中最根本、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就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的规范,除了借助字典辞书及国家的相关政策,在实践运用方面则主要借助新闻媒体及其出版物。就出版物而言,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口语的文字形式,它“通过印刷物在文化的发展上起着极其广大的作用,它领导整个语言,包括日常口语,向更完善的方向发展”。[1]
通过规范书面语来引领口语向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出版物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出版规范历来就相当重视,并且规范化的标准随着语言的发展也不断地进行调整。但语言文字的规范仍滞后于语言的发展变化,这是正常现象,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经常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新的用法”。正因为如此,出版规范在适用现实时往往会遭遇各种尴尬,诸如以下比较棘手的一些问题。
一、不断涌现的新词新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成为现代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其不再局限于“民族之间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種形态的接触”,而是以跨越时空限制、迅速频繁快捷、参与人数不可数计的方式交流,因而在语言方面势必比以往任何时代产生新词新义的速度都快得多。
因为语言原创者和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文化素养的多样性,网络的自由性,使用者、传播者个体的自主性,各种外语、各地方言也齐上阵,影响因素之复杂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打造出的五花八门的网络用语及其他社会方言,肯定良莠不齐,存在很多不规范因素。但使用者很少理会、也不去深究规范不规范,紧跟网络用语及其他社会方言的时髦,致使这些词在网络等传播媒体迅速传播、迅速蹿红、深入人心,口语、包括报纸杂志在内的书面语也紧跟其后、频频使用,部分已经被网络“约定俗成”的词语甚至渗透到全民语言。部分词语字典辞书还未来得及考证合理性以确定是否将其收入,就已经被新的汹涌而至的新词所淹没,产生和淘汰速度之快,都前所未有。
这类词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新词,诸如用谐音方式而来的“驴友”,旅友的谐音,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油墨”,幽默的谐音;“色友”,摄友的谐音;“神马”,什么的谐音等。也有新造词,如“拍砖”,为批评、点评义;“亮骚”,为将心爱的东西展示给外人看或向他人炫耀得意之事。也可以是音译而来,如“粉丝”,FANS的音译,超迷某人或某物的一类人,也称“扇子”“番薯”,简称“粉”或“迷”;数字音译,如“7456”为气死我了;数字外语混合,如“3166”为沙扬娜拉,日语,再见之义;“3Q”为Thank you,谢谢之义。也有借自动漫术语,“欧巴”,30岁以上的女性;再如“御姐、废柴、收声”等。
也可以是旧瓶装新酒,即旧词新义。如“恐龙”为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含贬义;与之相对的是“青蛙”,形容相貌抱歉的男性网民。“王道”相当于权威、真理之意。“白骨精”为白领+骨干+精英。“沙发”为第一个回帖的人;“椅子”,第二个回帖的人;“板凳”,第三个回帖的人。也有速读连音而形成新义的,如“表”为“不要”速读连音,据说来自上海人的发音;“酱紫”为“这样子”速读连音,也作“绛紫”。此外中文、英文等缩写类也相当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应网络交际之需,或打字便捷等而形成的。但这些网络用语的数量多,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还以无孔不入的穿透力渗透到全民语言的领域,如“菜鸟”,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现在已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指在某领域不太拿手的人。
作为全民语言规范的引领领域之一的出版行业无法对此视而不见,规范化的努力也从未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发布10周年之际,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出版媒体和出版单位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禁止生造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禁止任意增减外文字母、颠倒词序等违反语言规范现象。然而,禁止范围之外的新词新义也为数不少,对这类词的处理情况则相当复杂,也比较棘手,尤其是出现频率极高、已深入人心面而被广泛运用的词语。
二、早已有使用事实却游离于规范之外的用法
除了网络用语对出版物语言文字规范的冲击,还有在各类文献已形成使用事实字典辞书却未予收录,各类规范也未予涉及的一些字词。在认定规范与否时,除了各类规范,另一个重要依据就是权威的字典辞书,但字典辞书的收录不可能穷尽而全面,不管是文献用语还是方言都有可能遗漏,更何况语言本身在使用中是极其复杂、千变万化的。这些被遗漏的内容有使用事实,却无规范依据时,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这样的字词不少,下面略举其例以作管窥。
“息”的量词用法字典辞书未见提及,但考其运用情况,“息”用为量词不乏其例。1.完成一呼一吸的动作为“一息”。《增韵·职韵》:“一呼一吸为一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因按脉五息”;唐·袁郊《甘泽谣·许云封》有“出入九息”;[日]丹波康赖《医心方》卷第二十七有“三息五息七息九息而一舒气”;北宋·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卷二十有“调气六七息”。2.完成一呼一吸动作所需时间为“一息”。《资治通鉴·汉纪四十四》“且以喘息须臾间耳”,胡三省注:“人以气一出入之顷为一息。”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有“十息顷方去”;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七有“一息之顷”。朱德熙《语法讲义》中认为“一会儿、半天、两年”是数量词[2],那么“息”作为计量时间的量词也是毫无疑问的。3.计量不定、少量时间。如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五十八回有“一息时光”;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有“一息工夫”;民国·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六十九回有“一息空隙”等。这种量词用法泛化到别的事物的,如唐·皮日休《口箴》有“一息之波”;宋·无学祖元《佛光国师语录》卷八有“一息青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有“一息生气”;清·诞叟《榜杌萃编》第二回有“一息息的欢娱”;民国·蔡东藩《民国演义》第八十四回有“一息命脉”,第五十四回有“一息余生”等。
由上述之例来看,“息”是有量词用法的,而且这种量词用法由来已久。唐宋之前,称量对象单一,多限于完成一呼一吸的动作及完成一呼一吸的动作所需时间。明清以降,随着章回小说的兴盛,称量范围扩大,用法也更为灵活。近现代用法更趋成熟。在出版规范中用作量词的“息”算规范,还是不算规范,这也是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问题[C]//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12.
[2]朱德熙.语法讲义[H].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43.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