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纳入高职升学考试范围以来,很多学生经过自身努力进入到高职院校深造,笔者通过近几年从事高职升学考试复习教学工作以来,特别对《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的复习教学总结出了一套有效提高考试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汽车专业 高职考试 电工电子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中的汽车专业技能考试,除了需要考查技能操作外,还要对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总分150分。其中《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占比约为35%,比分相对与其他课程是较高的,该课程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从历届考试分析中发现,这门课程失分却最为严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科任教师、考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失分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失分原因分析
1.对学生的分析
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往往是有所欠缺,而“电”正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所以学生学习吃力,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进心不足,缺乏有效学习和复习方法,最终导致多数学生主动放弃该门课程。
2.对教师教学的分析
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性不强,企业实践工作少,甚至由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造成对考试意图和考试内容定位不准,更多的是参照电工专业的教学要求对汽车专业进行《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无法掌握和理解汽车专业实际的工作需求,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复习方向错误。
3.从考试内容的分析
尽管是专业理论考试,但试题本身也是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汽车作为高科技产品,电子技术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尽管如此,作为汽车修理工而言,主要工作任务是找到故障线路或部件,并对其进行更换,无需知晓电子产品的内部原理和维修。因此,汽车专业高职考试的根本任务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和学生往往忽略了专业工作的需要,过于偏重那些难以理解的定律和公式的讲解,而忽略了汽车电路中最实用串并联电路的识读与分析,成为失分的很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失分严重的原因在于学生基础薄弱,再加上教师教学不当造成的。因此任课教师应该从专业实际工作需求入手,以提高工作岗位能力为本位出发。
二、有效复习的策略
1.以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掌握考试方向
汽车专业是培养汽修技能人才为目的,在汽车维修过程中,需要对电气电路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寻找故障点,并对有故障的线路进行修复,对有问题的元件进行更换。汽车专业高职升学考试指定教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浙江省课程改革成果教材,该课程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和过往的学科型教材相比,该教材从汽修工作本质出发,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去除了复杂的理论,加强了实践应用能力并简化了知识内容,非常适用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或者复习过程中应该强化实践综合能力,把握住“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出题方向,将汽车中的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应用到复习教学中,将基础知识、概念、定理和实践能力贯通,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2.细读考试大纲,明确知识要求
在高职考试复习期间,无论是任课老师还是学生,要深入解读考试大纲,明确了解、理解和掌握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对症下药,事半功倍。例如,基尔霍夫定律,考纲只要求了解,但是有些教师却认为很重要,觉得不把这个定律讲透,讲明白,学生不掌握,誓不罢休。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花费在这些不考或者分值很低的内容,却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知识点上。
3.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适当适时讲理论
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小电子制作,电路连接检测和分析等实用技能训练为主,并由此引入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进行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从而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充分的应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信,再引导他去学习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让实实在在的现象提升学生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并逐步深入到汽车电路。
4.多做模拟卷,提高应试能力
作为任课教师应认真分析历年以来的省市模拟卷,升学考试真题等,从而总结出题专家的思路和想法,把握出题方向。再进行对应复习和提高。笔者从13年至18年以来,对30多份模拟卷和真题的分析中,总结得出,选择、判断和填空以基本概念、设备使用并结合本专业需求为出题思路。在综合题中,前几年以简单基础电路的连线、分析和故障诊断为主,同时结合仪器设备的认知与使用为主要考察内容。在计算题中,逃不出串并联(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但在近几年的试题中发现,与专业结合的更加緊密,出题思路为汽车某个系统的电路图并对出现的相关故障进行分析。为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定要掌握汽车电路图的识读与分析,这样无论题目怎么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确保不失分。
汽车专业高职升学考试已开展多年,虽是理论知识的考试,但往往体现的是实践能力,考察技能人才的方向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把握住学习方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应试能力,才是获得高分的秘诀。
参考文献:
1.《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 组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9月出版
关键词:汽车专业 高职考试 电工电子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中的汽车专业技能考试,除了需要考查技能操作外,还要对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总分150分。其中《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占比约为35%,比分相对与其他课程是较高的,该课程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从历届考试分析中发现,这门课程失分却最为严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科任教师、考试内容等多方面进行了失分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失分原因分析
1.对学生的分析
大部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往往是有所欠缺,而“电”正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所以学生学习吃力,而且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差,上进心不足,缺乏有效学习和复习方法,最终导致多数学生主动放弃该门课程。
2.对教师教学的分析
汽车专业教师的专业性不强,企业实践工作少,甚至由其他相关专业的老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造成对考试意图和考试内容定位不准,更多的是参照电工专业的教学要求对汽车专业进行《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教学。无法掌握和理解汽车专业实际的工作需求,导致教师的教学和复习方向错误。
3.从考试内容的分析
尽管是专业理论考试,但试题本身也是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汽车作为高科技产品,电子技术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高。尽管如此,作为汽车修理工而言,主要工作任务是找到故障线路或部件,并对其进行更换,无需知晓电子产品的内部原理和维修。因此,汽车专业高职考试的根本任务是考察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和学生往往忽略了专业工作的需要,过于偏重那些难以理解的定律和公式的讲解,而忽略了汽车电路中最实用串并联电路的识读与分析,成为失分的很重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失分严重的原因在于学生基础薄弱,再加上教师教学不当造成的。因此任课教师应该从专业实际工作需求入手,以提高工作岗位能力为本位出发。
二、有效复习的策略
1.以专业培养目标入手,掌握考试方向
汽车专业是培养汽修技能人才为目的,在汽车维修过程中,需要对电气电路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寻找故障点,并对有故障的线路进行修复,对有问题的元件进行更换。汽车专业高职升学考试指定教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是浙江省课程改革成果教材,该课程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和过往的学科型教材相比,该教材从汽修工作本质出发,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去除了复杂的理论,加强了实践应用能力并简化了知识内容,非常适用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或者复习过程中应该强化实践综合能力,把握住“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出题方向,将汽车中的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应用到复习教学中,将基础知识、概念、定理和实践能力贯通,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
2.细读考试大纲,明确知识要求
在高职考试复习期间,无论是任课老师还是学生,要深入解读考试大纲,明确了解、理解和掌握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对症下药,事半功倍。例如,基尔霍夫定律,考纲只要求了解,但是有些教师却认为很重要,觉得不把这个定律讲透,讲明白,学生不掌握,誓不罢休。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花费在这些不考或者分值很低的内容,却忽视了一些更重要的知识点上。
3.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适当适时讲理论
在日常教学中,应以小电子制作,电路连接检测和分析等实用技能训练为主,并由此引入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通过对已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进行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从而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充分的应用“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信,再引导他去学习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让实实在在的现象提升学生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并逐步深入到汽车电路。
4.多做模拟卷,提高应试能力
作为任课教师应认真分析历年以来的省市模拟卷,升学考试真题等,从而总结出题专家的思路和想法,把握出题方向。再进行对应复习和提高。笔者从13年至18年以来,对30多份模拟卷和真题的分析中,总结得出,选择、判断和填空以基本概念、设备使用并结合本专业需求为出题思路。在综合题中,前几年以简单基础电路的连线、分析和故障诊断为主,同时结合仪器设备的认知与使用为主要考察内容。在计算题中,逃不出串并联(欧姆定律)和功率的计算。但在近几年的试题中发现,与专业结合的更加緊密,出题思路为汽车某个系统的电路图并对出现的相关故障进行分析。为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一定要掌握汽车电路图的识读与分析,这样无论题目怎么出,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确保不失分。
汽车专业高职升学考试已开展多年,虽是理论知识的考试,但往往体现的是实践能力,考察技能人才的方向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把握住学习方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应试能力,才是获得高分的秘诀。
参考文献:
1.《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 组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