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婆出自乡间,没有多少文化,也许因为她出生在一个塾师家庭,竟有着一种很小资的情结,那就是她特别喜欢花花草草。她不会背诵关于草木的传世诗词, 不懂有关花木的书画,却有属于她自己的爱花方式。
很小的时候,在她的农家院子里,我看她做过民间的百花生日。她在竹筷的一端糊上三角红纸,把它们一一插于院子的花盆里。院子东南一角,原先有棵桃花,它的枝头,也被挂上红纸。这些艳丽的纸旗,随风飘扬,有种热烈的感觉。院子里各不相干的植物,通过一面面纸旗,相互联结。
外婆每年都要去区医院看舅公,我知道外婆还有一个目的,区医院里种有一棵高大的红梅树,外婆会去折红梅。日暮时分,在陌生而狭长的乡间小道,我和外婆一人捧一大把红梅,兴冲冲地走回家,那是我生命里最初的寻花之旅。后来读书,知道古人踏雪寻梅的浪漫,外婆虽然不懂这些,但却是有着真正的爱花情结。行笔至此,蓦然想起那院中的红梅树,不知现在是否还在?
乡村是没有卖花人的,外婆却能让我们的寒舍里鲜花不断。外婆家的插花不以价高花奇取胜,而能应时应景,是自己培植、采摘的花草。她常常在空酒瓶内,插上自家种植的蔬菜花蕾,其中蒿菜、豌豆、扁豆都能为她提供瓶花。草木并不仅仅用于制造情调,也不为增加食欲,它所代表的,主要是福分。日子虽然平常,但在花木的陪伴中,一家人围绕餐桌共享美食,是一个多么温情的场面。它们所营造的怡人氛围,供我们一生回味。
外婆进城以后,和我们住在一起,买花当然方便一些。老太太们因吝惜金钱,大都是不买花的。外婆却不,她偶尔在菜场买一小枝价廉的花,也会去卖鲜花的小花店,买一两枝含苞的红玫瑰或康乃馨。花姿体态单调的它们,被插入啤酒杯中,虽不能与那讲究的插花可比,却为我们家增添了亮色。鲜花一朵一朵相继绽放、凋零在我们生活过的环境,她舍不得丢弃这些干枯的花朵,就随意地夹在我们的书籍里,变成了扁平的压花,虽然它的香气最终会消失,却常常给翻书的我们意外的惊喜,就像外婆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一页一页于手中翻过,留给我们的,却永远是美好的记忆。
恋爱季节,爱情需要鲜花的陪衬。十几元一大束的扶郎、情人草、勿忘我、马蹄莲,还要搭配上雪白繁复的满天星,显出温馨可人的韵味……男友常常从摊主的手里,买来送我。这个时候,外婆开始去那些花店流连,学一下插花,却并不买花,她说,你那些花就够我插了。在午后的悠闲时光,她从橱柜里找出适宜的瓶瓶罐罐,有时是装食品的白玻璃瓶、有时是装豆腐乳的土陶罐,粗略地修剪花枝,轻轻地把花朵插在最佳的位置,细细端详,造型出别致的插花。外婆有时也会对着鲜花出神:“唉,还是我在乡下养的花自然,想摘几朵就几朵,还有泥巴的气息呢。”
记得画家王个有幅《菜场归来》图,画的是一个装有果蔬与报纸的竹篮,让我过目不忘的,并不仅是那大写意的画面,尤其触动我的是,画面下方有三株幼苗与一棵带有泥土、被绳子绑着根部、顶端开着红花的小树。我觉得它们便是画家所要表达的心神向往的生活。褐、黑、黄绿、暗红等并不浓艳明丽的色彩,却打开了一个诗意的空间,在画面以外,我们可以想象:开满鲜花的屋顶花园、种植绿树的庭院。甚至是一片需要绿化的广袤空地……小小花木背后蕴含的田园生活,正是文人墨客内心永不厌倦的话题,也是外婆心中那点与生俱来的小资情调。
很小的时候,在她的农家院子里,我看她做过民间的百花生日。她在竹筷的一端糊上三角红纸,把它们一一插于院子的花盆里。院子东南一角,原先有棵桃花,它的枝头,也被挂上红纸。这些艳丽的纸旗,随风飘扬,有种热烈的感觉。院子里各不相干的植物,通过一面面纸旗,相互联结。
外婆每年都要去区医院看舅公,我知道外婆还有一个目的,区医院里种有一棵高大的红梅树,外婆会去折红梅。日暮时分,在陌生而狭长的乡间小道,我和外婆一人捧一大把红梅,兴冲冲地走回家,那是我生命里最初的寻花之旅。后来读书,知道古人踏雪寻梅的浪漫,外婆虽然不懂这些,但却是有着真正的爱花情结。行笔至此,蓦然想起那院中的红梅树,不知现在是否还在?
乡村是没有卖花人的,外婆却能让我们的寒舍里鲜花不断。外婆家的插花不以价高花奇取胜,而能应时应景,是自己培植、采摘的花草。她常常在空酒瓶内,插上自家种植的蔬菜花蕾,其中蒿菜、豌豆、扁豆都能为她提供瓶花。草木并不仅仅用于制造情调,也不为增加食欲,它所代表的,主要是福分。日子虽然平常,但在花木的陪伴中,一家人围绕餐桌共享美食,是一个多么温情的场面。它们所营造的怡人氛围,供我们一生回味。
外婆进城以后,和我们住在一起,买花当然方便一些。老太太们因吝惜金钱,大都是不买花的。外婆却不,她偶尔在菜场买一小枝价廉的花,也会去卖鲜花的小花店,买一两枝含苞的红玫瑰或康乃馨。花姿体态单调的它们,被插入啤酒杯中,虽不能与那讲究的插花可比,却为我们家增添了亮色。鲜花一朵一朵相继绽放、凋零在我们生活过的环境,她舍不得丢弃这些干枯的花朵,就随意地夹在我们的书籍里,变成了扁平的压花,虽然它的香气最终会消失,却常常给翻书的我们意外的惊喜,就像外婆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一页一页于手中翻过,留给我们的,却永远是美好的记忆。
恋爱季节,爱情需要鲜花的陪衬。十几元一大束的扶郎、情人草、勿忘我、马蹄莲,还要搭配上雪白繁复的满天星,显出温馨可人的韵味……男友常常从摊主的手里,买来送我。这个时候,外婆开始去那些花店流连,学一下插花,却并不买花,她说,你那些花就够我插了。在午后的悠闲时光,她从橱柜里找出适宜的瓶瓶罐罐,有时是装食品的白玻璃瓶、有时是装豆腐乳的土陶罐,粗略地修剪花枝,轻轻地把花朵插在最佳的位置,细细端详,造型出别致的插花。外婆有时也会对着鲜花出神:“唉,还是我在乡下养的花自然,想摘几朵就几朵,还有泥巴的气息呢。”
记得画家王个有幅《菜场归来》图,画的是一个装有果蔬与报纸的竹篮,让我过目不忘的,并不仅是那大写意的画面,尤其触动我的是,画面下方有三株幼苗与一棵带有泥土、被绳子绑着根部、顶端开着红花的小树。我觉得它们便是画家所要表达的心神向往的生活。褐、黑、黄绿、暗红等并不浓艳明丽的色彩,却打开了一个诗意的空间,在画面以外,我们可以想象:开满鲜花的屋顶花园、种植绿树的庭院。甚至是一片需要绿化的广袤空地……小小花木背后蕴含的田园生活,正是文人墨客内心永不厌倦的话题,也是外婆心中那点与生俱来的小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