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也变得开放、灵活起来,学生也有了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然而,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存在错误的认识,致使教学中出现了较为普遍的“矫枉过正”的异化现象.如何防止这种认识的片面性和做法的极端化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人在一切对象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自主参与者,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索
数学情境是具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情境是数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现区”且在内容上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时,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三、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
凯洛夫把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探求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形成了著名的教学工作的“五环节”说,在我国教育界影响深远.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学中广泛流行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可以这样说,在国内权威的教育学著作中都包括这部分内容.而实践中,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常规也都包含了对这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
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
2.上课
首先要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笔者认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3.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学后记”.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四、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明确地揭示了课内与课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辨证关系.课内,要受到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只能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课外,通过阅读、讲座、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这样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钻研精神.而由于课外可以不受课标、教材的限制,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这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可以产生专业思想的萌芽,这从许多数学家成才的道路上能够看出来.
总之,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了莫大的改革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选择,需要我们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实现由观念到行为的转变.
一、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是人在一切对象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才能内化为主体的素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者,学生是自我发展的自主参与者,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索
数学情境是具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情境是数学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现区”且在内容上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时,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三、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
凯洛夫把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探求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形成了著名的教学工作的“五环节”说,在我国教育界影响深远.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学中广泛流行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可以这样说,在国内权威的教育学著作中都包括这部分内容.而实践中,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常规也都包含了对这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
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
2.上课
首先要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笔者认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3.课后反思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学后记”.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四、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这明确地揭示了课内与课外在培养人才方面的辨证关系.课内,要受到大纲和课本的限制,只能是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基本能力.课外,通过阅读、讲座、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这样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易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钻研精神.而由于课外可以不受课标、教材的限制,没有考试升学的压力,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自觉性,这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在课内学习数学的兴趣,甚至可以产生专业思想的萌芽,这从许多数学家成才的道路上能够看出来.
总之,新课程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创造了莫大的改革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选择,需要我们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实现由观念到行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