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不论是在科举盛行的封建社会,还是在自由民主的现代社会,作文都是衡量语文学习的一把重要标尺。“一篇文章定终身”可谓是古代社会的真实写照,作文也因此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古代文人终身致力于探索写作方法技巧,其著作中保留着珍贵的理论成果。清代教育家唐彪和王筠都曾在其论著中阐述他们的教学思想,其中同异皆存。唐彪受制于八股取士的时代背景,将学习的最终目的定为考取功名,因此在阐释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对科举考试的迎合。如在指导“文章宜分类读”一卷中提出学生应“不多读闲杂之文”,如此才有充足的时间去“读经史古文”,做官以后才能高瞻远瞩,建功立业。而王筠则一反传统思想的拘囿,大胆抨击压抑儿童个性发展的庸师,斥责时人为考取功名而死读书、读死书的社会风气,强调“学生是人,不是猪狗”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核心精魄,将其融合渗透进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教学实践之中。尽管二人在教育目的上有较大的差异,但通过比较依然能发现二者在写作教学方面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二人的观点进行比较与解读可以使我们明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中汲取养分,为现代写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指导教学实践。
一、唐彪与王筠写作教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1.阅读是写作的根基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命题。杜甫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彪和王筠作为进步教育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强调要展开广博性阅读,夯实写作基础。
唐彪在《家塾教学法》一书中反复强调:阅读是写作的根基,人们之所以畏惧写作就是因为读书不多,知识储备不充沛。如果所做的文章拙劣,那么势必是因为读的书质量不佳。简言之,要想夯实写作基础、锻炼写作能力,就应该先从写作的“根”“本”着手——大量阅读。读得多了,读得熟了,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现出来。“苟平日不细心看书,及多读经史古文,而徒于作文时着力,虽殚精疲神,亦有何用?故又当于源头上用功,始有得也。”至于阅读对写作的基础作用,唐彪一一分层论述。首先,他以蜜蜂采花才能酿蜜、春蚕食桑故能成丝作喻,强调静心阅读方可积累“文料”、有话可写。其次,他引用其他学者的话说明:精细研读优秀作品,方可积累“文理”,领会文章作法。最后,大量阅读才可培养语感,实现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转化。他特别强调阅读时要将书本读通顺读透彻。具体的做法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除了理解文章大意之外,还要注意观察体悟作者的精巧构思、运用的写作技巧、流畅的修辞表达等。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便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积淀详尽的写作素材,培养浓厚的写作情感,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相比于唐彪的直接,王筠则更为客观理性。他清楚地认识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抒发,而丰富的汲取正是抒发情感的基础和源泉。王筠通过对充满功利性的现实的讽刺肯定了“读为基础”的读写关系:不读书而先去学作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只有多读、熟读大量的书籍,从中撷取有效情感经验,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写作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升。此外,他还从文章构成的角度论述了“读为基础”的观点,认为文章由“文”与“义”两部分构成,“义”是内容,“文”是语言形式。而要想获得“义”和“文”,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从书本中取经,带领学生大量阅读。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能摸透写作技法,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这与唐彪提出的“阅读是写作的根基”理念是相同的。
2.写作需要循序渐进
(1)初时模仿,逐步创新
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之一,蒙童常常是通过模仿的方式来获取经验和技能的。初次接触写作时,学生对写作这一活动的认知懵懵懂懂,对于教师讲过的技法知识更是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要向学生提供一些名家名作,适当地引导他们熟读文章,观摩体会其谋篇布局、方法技巧以及遣词造句等,学生在动笔作文时自然会无意识地进行模仿。
唐彪明确了模仿的重要性,认为初学写作者应通过熟读文章,精细品讀典范名作进行模仿写作。他也点明,模仿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模仿,它的终极境界是创造。相比于唐彪的简洁直接,王筠不仅举例论证模仿学习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对此进行了更新补充。他在《教童子法》中道:“初学文者,大题当读小名家……小题则必读大家。”这恰巧为困境中的师生提供了具体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名家,挑选科学的选本。因为好的模仿范本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习作,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同时,他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写作时要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东西,而不能只是拾人牙慧,学人皮毛;作文当先从规矩范式着手,但不能“窘束于规矩之中也”,而应学会创新。此二人均强调作文要在模仿中创新,突破了传统写作对写作方式与内容的束缚。
(2)先放后收,训练得当
清代以前的学者就已经在作文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宋末名儒谢枋得将此概括为“凡学文,初要大胆,终要小心”,并在《文章轨范》中详细阐述;元代的程端礼等人也都曾提出同样的主张。唐彪和王筠都赞同“先放后收”的写作训练方法,即初时先鼓励学生放心大胆地写,待到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后再集中讲解技法知识,规范写作要求,给予适度的指导。
唐彪将这一理念糅合在“多就少改”的文章修改观中,从侧面提出自己的主张:初学阶段学生因自身能力不足,文章多有弊病,为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心声,教师当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作精妙的点评,从而调动学生自由写作的积极性。而王筠的写作理念则更为详尽充实:“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他从儿童的心理诉求这一角度切人,提出此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的一切正充满新鲜感,过多的规矩框架容易束缚他们的思想,压抑他们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对写作失去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先“放”,促使初学者对写作保持兴趣;后“收”,即在其具备一定的文法基础之后,教师开展系统的写作指导,使文章逐渐规范化。尽管具体的阐释方式不同,但二人都强调要坚持“先放后收”的写作训练步骤。 3.作文在修改中提高
好文章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一锤定音的,而是在反复的字词斟酌和语言锤炼中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唐彪与王筠二人都重视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在修改中勿要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唐彪引用欧阳修的事例说明在反复的修改过程中,文章的质量能逐渐提高,对写作的认识也会逐步加深。他以“攻玉”来比喻写作这一活动,认为日攻一层总能“石尽而玉全出”。简言之,就是作文者一定要多写多改,方能磨炼文字、拓宽思路,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在修改方法上,唐彪不仅提出教师在修改过程中要“多就少改”,随着学生的行文思路进行修改以鼓舞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强调评语要有“点铁成金之妙”,使学生读后能清楚自己应如何修改。他格外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议学生能做到反复修改、隔时修改、自批重作以及请教他人等,以期在不间断的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其中“联会背文”的学习方法更是与现在所提倡的“互批互改”的理念相似,它旨在通过合作的形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其学习热情与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文章的修改,王筠着重从教师的修改角度进行分析——“少改易之,以圈为主”。在评改中,教师应当态度诚恳,尽量少一些犀利的批评,多一些真诚的赞美,尽量就着学生的写作思路写激励性评语。这也可以理解为赏识性评价。基于此,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下对自身习作正确定位,也能够获得自我满足,从而在写作活动中保持饱满的热情。他秉承的这一理念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学写作者的畏难情绪,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在对修改的重视程度上,王筠与唐彪两人不谋而合。
二、唐彪与王筠写作教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新课改背景下的写作教学困境重重,学生害怕写作、无话可写,教师讲解过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种种现象都要求我们另辟蹊径,从传统教育思想中寻根,建立独具一格的写作教学体系。唐彪和王筠的写作教学思想,历经千年依然有借鑒的价值。重新解读二者的相同之处,可以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推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1.广博阅读,夯实写作基础
唐彪和王筠认为阅读是写作的根基,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须从写作的“根”人手,即大量阅读。唐彪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就是说,只有在阅读上下足功夫,在写作时才可能轻松自如。王筠同样也赞同“读为基础”的读写关系,认为多读、熟读才可能做好文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写作之基。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帮助其培养语感,养成边读边动笔、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锻炼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行文思路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期为他们推荐一些经典读物,在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留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带领学生深层阅读。不仅读懂故事情节,更要通过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带领他们推敲字词、分析形象、领悟技巧,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语感并内化为自己的储备,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先放后收,从模仿人手
唐彪和王筠均倡导要在写作训练中坚持“先放后收”,也就是初学作文时先不强调条条框框的约束,等到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再规范文章的结构、艺术技巧等。初学者个性强烈,思想开放,严厉的规矩和箍束可能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写作活动的开展。此时实施“放”,就是为了破除规矩的束缚以保持学生天真直率的个性,激发其写作欲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作的第一和第二学段特意放宽限制,以“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等代替严苛的文体要求。学生写作的难度系数降低,他们就更愿意去写作、去倾吐、去抒发,写作能力也更容易得到提升。因此面临写作困境,教师应该大胆地“放”,少些限制要求,多留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写作形式上,教师要尽量减少全命题作文的布置,为学生松开条条框框,用自由的写作形式让他们萌发挥洒恣肆的创作欲望。在写作内容上,教师也应该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对习作内容不作过多的要求,让写作成为孩子们说真话、写真实、抒直情的乐园。
初学阶段要“放”是为了鼓励学生写作,激发其写作热情,而要想真正提高文章质量还需要及时的“收”。随着认识的深入、心智的成熟,由放到收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必然趋势。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在由“放”到“收”的过程中,模仿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应重视模仿在写作中的地位,引导学生精读范文、背诵名篇,进行模仿学习,细细品味名篇佳作的遣词造句,认真揣摩其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当然,一味地模仿是不可取的,在模仿中求创新才是最终目标。模仿初期可以是“形似而神不似”,但随着写作活动的深入推进,渐渐地可以在“形”中创造性地融入新意,文风自成一派。
3.注重修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优美的文章需要敏捷的才思,更离不开一遍又一遍的精修细改。唐彪和王筠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认为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他们始终注重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如王筠建议教师“多就少改,以圈为主”、唐彪提倡教师要“随其立意而改之”等。这些均在强调教师尽量不要对学生的文章大删大改,以免挫伤其积极性。他们重视修改、注重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的主体性这一观点,对当下的写作评价环节依然有借鉴意义。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评改要么是泛泛而谈,不能提出精准的修改建议;要么是按照己意,独断评改。学生也就不能在教师的评改中提高作文水平。课标对写作评价高度重视,要求写作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对字词语句、逻辑思想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过程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作文的不足之处并给出建设性修改意见,而且要通过具体策略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逐渐引导他们学会修改并掌握修改方法、养成修改的好习惯,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在评价时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评改时,教师要先作示范性修改,为学生提供参考标准;接着,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全面总结后再分发下去让学生精雕细琢。这样,学生在自改、互评互改的过程中能慢慢懂得优秀作文的标准,并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改善自己的写作。此外,教师的“多就少改”和以鼓励为主的评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一、唐彪与王筠写作教学思想的相通之处
1.阅读是写作的根基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命题。杜甫曾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彪和王筠作为进步教育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即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此强调要展开广博性阅读,夯实写作基础。
唐彪在《家塾教学法》一书中反复强调:阅读是写作的根基,人们之所以畏惧写作就是因为读书不多,知识储备不充沛。如果所做的文章拙劣,那么势必是因为读的书质量不佳。简言之,要想夯实写作基础、锻炼写作能力,就应该先从写作的“根”“本”着手——大量阅读。读得多了,读得熟了,才可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涌现出来。“苟平日不细心看书,及多读经史古文,而徒于作文时着力,虽殚精疲神,亦有何用?故又当于源头上用功,始有得也。”至于阅读对写作的基础作用,唐彪一一分层论述。首先,他以蜜蜂采花才能酿蜜、春蚕食桑故能成丝作喻,强调静心阅读方可积累“文料”、有话可写。其次,他引用其他学者的话说明:精细研读优秀作品,方可积累“文理”,领会文章作法。最后,大量阅读才可培养语感,实现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转化。他特别强调阅读时要将书本读通顺读透彻。具体的做法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除了理解文章大意之外,还要注意观察体悟作者的精巧构思、运用的写作技巧、流畅的修辞表达等。如此,在潜移默化中学生便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积淀详尽的写作素材,培养浓厚的写作情感,掌握写作技巧与方法,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相比于唐彪的直接,王筠则更为客观理性。他清楚地认识到,阅读是吸收,写作是抒发,而丰富的汲取正是抒发情感的基础和源泉。王筠通过对充满功利性的现实的讽刺肯定了“读为基础”的读写关系:不读书而先去学作文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只有多读、熟读大量的书籍,从中撷取有效情感经验,才能丰富自己的见识,写作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升。此外,他还从文章构成的角度论述了“读为基础”的观点,认为文章由“文”与“义”两部分构成,“义”是内容,“文”是语言形式。而要想获得“义”和“文”,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从书本中取经,带领学生大量阅读。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能摸透写作技法,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逐渐转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这与唐彪提出的“阅读是写作的根基”理念是相同的。
2.写作需要循序渐进
(1)初时模仿,逐步创新
模仿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之一,蒙童常常是通过模仿的方式来获取经验和技能的。初次接触写作时,学生对写作这一活动的认知懵懵懂懂,对于教师讲过的技法知识更是一知半解。这时教师就要向学生提供一些名家名作,适当地引导他们熟读文章,观摩体会其谋篇布局、方法技巧以及遣词造句等,学生在动笔作文时自然会无意识地进行模仿。
唐彪明确了模仿的重要性,认为初学写作者应通过熟读文章,精细品讀典范名作进行模仿写作。他也点明,模仿并不是为了单纯地模仿,它的终极境界是创造。相比于唐彪的简洁直接,王筠不仅举例论证模仿学习的作用和重要性,并且对此进行了更新补充。他在《教童子法》中道:“初学文者,大题当读小名家……小题则必读大家。”这恰巧为困境中的师生提供了具体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名家,挑选科学的选本。因为好的模仿范本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习作,克服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同时,他还阐明了自己的看法:写作时要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东西,而不能只是拾人牙慧,学人皮毛;作文当先从规矩范式着手,但不能“窘束于规矩之中也”,而应学会创新。此二人均强调作文要在模仿中创新,突破了传统写作对写作方式与内容的束缚。
(2)先放后收,训练得当
清代以前的学者就已经在作文训练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宋末名儒谢枋得将此概括为“凡学文,初要大胆,终要小心”,并在《文章轨范》中详细阐述;元代的程端礼等人也都曾提出同样的主张。唐彪和王筠都赞同“先放后收”的写作训练方法,即初时先鼓励学生放心大胆地写,待到学生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后再集中讲解技法知识,规范写作要求,给予适度的指导。
唐彪将这一理念糅合在“多就少改”的文章修改观中,从侧面提出自己的主张:初学阶段学生因自身能力不足,文章多有弊病,为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写出自己的心声,教师当根据学生的写作内容作精妙的点评,从而调动学生自由写作的积极性。而王筠的写作理念则更为详尽充实:“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他从儿童的心理诉求这一角度切人,提出此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的一切正充满新鲜感,过多的规矩框架容易束缚他们的思想,压抑他们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对写作失去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先“放”,促使初学者对写作保持兴趣;后“收”,即在其具备一定的文法基础之后,教师开展系统的写作指导,使文章逐渐规范化。尽管具体的阐释方式不同,但二人都强调要坚持“先放后收”的写作训练步骤。 3.作文在修改中提高
好文章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一锤定音的,而是在反复的字词斟酌和语言锤炼中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唐彪与王筠二人都重视修改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建议教师在修改中勿要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唐彪引用欧阳修的事例说明在反复的修改过程中,文章的质量能逐渐提高,对写作的认识也会逐步加深。他以“攻玉”来比喻写作这一活动,认为日攻一层总能“石尽而玉全出”。简言之,就是作文者一定要多写多改,方能磨炼文字、拓宽思路,培养自身的写作能力。在修改方法上,唐彪不仅提出教师在修改过程中要“多就少改”,随着学生的行文思路进行修改以鼓舞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强调评语要有“点铁成金之妙”,使学生读后能清楚自己应如何修改。他格外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议学生能做到反复修改、隔时修改、自批重作以及请教他人等,以期在不间断的修改中提升写作能力。其中“联会背文”的学习方法更是与现在所提倡的“互批互改”的理念相似,它旨在通过合作的形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励其学习热情与信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文章的修改,王筠着重从教师的修改角度进行分析——“少改易之,以圈为主”。在评改中,教师应当态度诚恳,尽量少一些犀利的批评,多一些真诚的赞美,尽量就着学生的写作思路写激励性评语。这也可以理解为赏识性评价。基于此,学生不仅能够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下对自身习作正确定位,也能够获得自我满足,从而在写作活动中保持饱满的热情。他秉承的这一理念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学写作者的畏难情绪,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在对修改的重视程度上,王筠与唐彪两人不谋而合。
二、唐彪与王筠写作教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新课改背景下的写作教学困境重重,学生害怕写作、无话可写,教师讲解过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种种现象都要求我们另辟蹊径,从传统教育思想中寻根,建立独具一格的写作教学体系。唐彪和王筠的写作教学思想,历经千年依然有借鑒的价值。重新解读二者的相同之处,可以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推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1.广博阅读,夯实写作基础
唐彪和王筠认为阅读是写作的根基,要想提高写作能力须从写作的“根”人手,即大量阅读。唐彪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就是说,只有在阅读上下足功夫,在写作时才可能轻松自如。王筠同样也赞同“读为基础”的读写关系,认为多读、熟读才可能做好文章。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该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是写作之基。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帮助其培养语感,养成边读边动笔、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积累写作素材,锻炼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的谋篇布局、行文思路等。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期为他们推荐一些经典读物,在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留有充足的阅读时间带领学生深层阅读。不仅读懂故事情节,更要通过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带领他们推敲字词、分析形象、领悟技巧,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语感并内化为自己的储备,进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2.先放后收,从模仿人手
唐彪和王筠均倡导要在写作训练中坚持“先放后收”,也就是初学作文时先不强调条条框框的约束,等到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再规范文章的结构、艺术技巧等。初学者个性强烈,思想开放,严厉的规矩和箍束可能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不利于写作活动的开展。此时实施“放”,就是为了破除规矩的束缚以保持学生天真直率的个性,激发其写作欲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写作的第一和第二学段特意放宽限制,以“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等代替严苛的文体要求。学生写作的难度系数降低,他们就更愿意去写作、去倾吐、去抒发,写作能力也更容易得到提升。因此面临写作困境,教师应该大胆地“放”,少些限制要求,多留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写作形式上,教师要尽量减少全命题作文的布置,为学生松开条条框框,用自由的写作形式让他们萌发挥洒恣肆的创作欲望。在写作内容上,教师也应该巧妙地运用“留白”艺术,对习作内容不作过多的要求,让写作成为孩子们说真话、写真实、抒直情的乐园。
初学阶段要“放”是为了鼓励学生写作,激发其写作热情,而要想真正提高文章质量还需要及时的“收”。随着认识的深入、心智的成熟,由放到收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必然趋势。张志公先生说:“模仿是写作的必由之路。”在由“放”到“收”的过程中,模仿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教师应重视模仿在写作中的地位,引导学生精读范文、背诵名篇,进行模仿学习,细细品味名篇佳作的遣词造句,认真揣摩其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当然,一味地模仿是不可取的,在模仿中求创新才是最终目标。模仿初期可以是“形似而神不似”,但随着写作活动的深入推进,渐渐地可以在“形”中创造性地融入新意,文风自成一派。
3.注重修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文章不厌百回改。一篇优美的文章需要敏捷的才思,更离不开一遍又一遍的精修细改。唐彪和王筠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认为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他们始终注重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如王筠建议教师“多就少改,以圈为主”、唐彪提倡教师要“随其立意而改之”等。这些均在强调教师尽量不要对学生的文章大删大改,以免挫伤其积极性。他们重视修改、注重学生在修改过程中的主体性这一观点,对当下的写作评价环节依然有借鉴意义。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评改要么是泛泛而谈,不能提出精准的修改建议;要么是按照己意,独断评改。学生也就不能在教师的评改中提高作文水平。课标对写作评价高度重视,要求写作评价不应该仅仅是对字词语句、逻辑思想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价过程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作文的不足之处并给出建设性修改意见,而且要通过具体策略让学生明白修改的重要性,逐渐引导他们学会修改并掌握修改方法、养成修改的好习惯,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在评价时要运用多元评价方式。需要强调的是,在评改时,教师要先作示范性修改,为学生提供参考标准;接着,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教师全面总结后再分发下去让学生精雕细琢。这样,学生在自改、互评互改的过程中能慢慢懂得优秀作文的标准,并通过自身努力逐步改善自己的写作。此外,教师的“多就少改”和以鼓励为主的评语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