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促进学生阅读的持续发展。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阅读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教育因素,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探究、奇思妙想,发现创造,不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笔者以实际教学为例,从以下五方面具体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打破以牵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阅读的结果都要统一为标准答案,那只能是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阅读教学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新颖独特见解。如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我设疑让学生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止一个,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就要认可,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就给了我实实在在的惊喜。我们常常以开放的思辨性问题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从而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创新地理解感悟
没有问题的阅读是苍白的,阅读过程中对固有的文本和现成的答案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创新。阅读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在重点处和矛盾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从平淡处见疑,促使学生求知探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时抓住契机,让学生自己提问质疑,以促进学生在求异辨析中创新地阅读。如《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竟掀起了阅读的高潮:我按照惯例先要求学生自学,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交流自己的疑问。一个学生的问题激起了波澜:“祖国的山水要与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一句我不明白,怎么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呢?这时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学生联系平时出去旅游时看到的情景,说说听到山水说些什么。一次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学生说得情趣盎然,他们的阅读已经超越了文本,创新的感悟使情感得到了升华,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体现。
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需要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一要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二要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滥问。三要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启发学生提问,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问题提得不够好的学生,也不必求全责备。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问题,要向学生说明。
三、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创造性形象思维
阅读教学中要设法让教材和知识“活”起来,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情感和思维,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自主快乐地遨游于语言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广阔海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冬天是魔术师》一课时,我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画:大雪中一枝腊梅凌寒怒放,接着用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冰雪的世界,随着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在“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的提示下,学生开始深情地、美美地想象描述起来:“雪姑娘把大地变白了,还领来了雪娃娃”“冬天,雪娃娃来了,春天它会走的,明年冬天她还会来”,这些都是想象唤起了学生对冬天的独特体验。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
四、善于捕捉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于无字处读出新意
在语文教材中,类似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篇章段落比比皆是,课文常常给人留下思考、想象的空白。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有效地捕捉住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超越文字之外去创造作者都可能甚至不曾意料到的新意义来。《坐井观天》一课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这个结尾留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根据这段话留下的空白,我设计出这样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小鸟飞走了,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引出了学生的各种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精彩答案。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探求发现“意外声”。教学中若能巧妙捕捉“空白点”,引导学生于无字处读出“意外声”,便能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开放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创新地阅读
知识的多样和获取信息的便捷使得语文阅读的时空变得广阔,阅读的形式变得灵活开放,为探究性阅读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探索与课文知识有关问题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激发了探求的兴趣,训练了创新思维。如《碧螺春》一课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教师先组织学生自学,发现并归类问题:茶的种类、茶的泡制、茶的制作、茶文化,接着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简单的探究性课题,然后以学习活动为导引,赏读课文,了解碧螺春的采摘、炒制工艺,品味其独特的色、香、味、形,最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用自己的方式编写成文字材料,并进行探究性课题的对话、交流。这样的探究性阅读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更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的思维也给阅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培养学生创新阅读需要教师时刻有一份创新的理念,在紧密联系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创新教,教创新,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用智慧和创新激起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泓活水。
一、打破以牵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不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阅读的结果都要统一为标准答案,那只能是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阅读教学应当允许和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新颖独特见解。如教学《三袋麦子》一课时,我设疑让学生思考: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不止一个,允许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就要认可,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回答就给了我实实在在的惊喜。我们常常以开放的思辨性问题启发学生讨论,这样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从而训练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在质疑中创新地理解感悟
没有问题的阅读是苍白的,阅读过程中对固有的文本和现成的答案提出问题本身就是创新。阅读教学要通过引导学生在重点处和矛盾处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从平淡处见疑,促使学生求知探索,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随时抓住契机,让学生自己提问质疑,以促进学生在求异辨析中创新地阅读。如《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竟掀起了阅读的高潮:我按照惯例先要求学生自学,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交流自己的疑问。一个学生的问题激起了波澜:“祖国的山水要与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一句我不明白,怎么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呢?这时我灵机一动,顺势引导学生联系平时出去旅游时看到的情景,说说听到山水说些什么。一次创造性表达的机会,学生说得情趣盎然,他们的阅读已经超越了文本,创新的感悟使情感得到了升华,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体现。
当然,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对小学生来讲,需要有一个培养、训练的过程。一要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不断提出问题又能不断地解决问题。二要教给方法,提高质疑水平。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文章语言因素、表达形式、篇章结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发现问题,避免脱离教材内容和语文教材特点的滥问。三要积极引导,解决质疑问题。启发学生提问,发现学生提出带有规律性、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充分肯定;对于问题提得不够好的学生,也不必求全责备。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无法一时解决的问题,要向学生说明。
三、激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创造性形象思维
阅读教学中要设法让教材和知识“活”起来,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情感和思维,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让学生自主快乐地遨游于语言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广阔海洋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教学《冬天是魔术师》一课时,我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画:大雪中一枝腊梅凌寒怒放,接着用语言描述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冰雪的世界,随着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在“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的提示下,学生开始深情地、美美地想象描述起来:“雪姑娘把大地变白了,还领来了雪娃娃”“冬天,雪娃娃来了,春天它会走的,明年冬天她还会来”,这些都是想象唤起了学生对冬天的独特体验。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
四、善于捕捉课文中的空白点,引导学生于无字处读出新意
在语文教材中,类似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篇章段落比比皆是,课文常常给人留下思考、想象的空白。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有效地捕捉住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超越文字之外去创造作者都可能甚至不曾意料到的新意义来。《坐井观天》一课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这个结尾留给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根据这段话留下的空白,我设计出这样的思维训练: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小鸟飞走了,青蛙有没有跳出来呢?如果跳出来的话,它会看到些什么呢?又会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引出了学生的各种思考,得出了不同的精彩答案。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探求发现“意外声”。教学中若能巧妙捕捉“空白点”,引导学生于无字处读出“意外声”,便能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五、开放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创新地阅读
知识的多样和获取信息的便捷使得语文阅读的时空变得广阔,阅读的形式变得灵活开放,为探究性阅读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探索与课文知识有关问题的阅读实践过程中,激发了探求的兴趣,训练了创新思维。如《碧螺春》一课的探究性阅读教学:教师先组织学生自学,发现并归类问题:茶的种类、茶的泡制、茶的制作、茶文化,接着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完成简单的探究性课题,然后以学习活动为导引,赏读课文,了解碧螺春的采摘、炒制工艺,品味其独特的色、香、味、形,最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用自己的方式编写成文字材料,并进行探究性课题的对话、交流。这样的探究性阅读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更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的思维也给阅读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培养学生创新阅读需要教师时刻有一份创新的理念,在紧密联系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创新教,教创新,扬起学生创新的风帆,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用智慧和创新激起语文阅读教学的一泓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