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城二哥”乐团把相声、曲艺、摇滚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到一起,连说带唱地诠释老天桥艺人风范,其原创作品紧跟社会热点和流行话题,影射大千世界
在这个据说流行音乐很不景气的年代,北京南城出了个 “南城二哥”乐团。他们穿着大褂,敲着板鼓,拨动三弦,弹着吉他,以一幅老艺人造型登台,口无遮拦地评说大千世界。曲艺、地方戏、民俗、流行、民谣、摇滚、嘻哈……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艺术形式,穿插在他们的作品中,竟然相得益彰。
乐团主唱二哥和其他7名成员立志再现北京老天桥的演出方式,他们尽情地在台上抖着“包袱”,插科打诨,把坐着的、站着的几百名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来不及拍照。在这个娱乐泛滥而又乏力的年代,这种演出效果相当夸张。
也许跟其他有名的乐团相比,“南城二哥”现在还只算个草根,但在喜欢相声、曲艺,怀念老天桥表演方式的人们心中,他们有着很多亮点,甚至有网友断言,“南城二哥”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东北,眼瞅着“二人转”不能一枝独秀了。
东西方音乐交融碰撞
有媒体将“南城二哥”的音乐风格定位为相声曲艺摇滚,“还卤煮加咖啡呢!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跟任何一个演出团体都不一样,从名字到风格再到方式。”二哥反应迅速,诙谐对答,毫不谦虚地阐述着他以及他挑竿的乐团的唯一性。
“南城二哥”也正是如此,把相声、曲艺、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融合到一起,连说带唱地诠释老天桥艺人风范。其中,民乐的分量很重,包括北京琴书、京东大鼓、吕剧、豫剧、快板儿等等,听起来特别根源。同时,它又借鉴各种西方现代音乐元素,如Rock、Punk、Hiphop等,形成全新的音乐风格。这也使得“南城二哥”与时下众多的 “民乐组合”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在寻找这种音乐风格之前,二哥却走了很大一段弯路。时间追溯到二哥的大学时代,他搞乐队,玩摇滚,生怕自己没有艺术气质,特意玩叛逆,留长发,穿破牛仔裤,首先从外型上把自己包装成了新生代摇滚青年,套用个现代的词,就是走“非主流”路线。那时,他闭口不提从小接触过的相声、曲艺。“我觉得这些见不得人。”二哥直言不讳,坦陈着当年对中国土根艺术的不屑。有这段告白做铺垫,再打量一下坐在沙发上的二哥,从头到脚演绎着中国风,仿佛刚从天桥上走下,很难想象是一个人。
意识的转变通常是需要时间的。毕业后,二哥从事过编曲、录音、作曲等和音乐相关的工作,他做原创,也帮别的歌手、组合制作唱片。那几年,能用的音乐元素几乎都用过了,二哥发现这些都不能拨响他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弦。其间,一件对二哥触动很深的事情发生了:有一次,二哥在酒吧里演出,一个老外接过他的吉他弹朋克,虽然技术不熟练,但是味道特纯粹。“咱们中国人,要是玩纯西方的音乐,的确会比较心虚。”二哥意识到,中国人还得玩中国“根”上的的音乐。
天津是曲艺之乡,在天津土生土长的二哥把大学时代摈弃的相声、曲艺重新拿出来揣摩,一听,对味。二哥的民族意识在必然中觉醒了。之所以用“必然”这个词,是因为二哥说过一段话,他说:“中国人从生下来,身边耳濡目染的就是诸如此类的音乐元素,甚至在血液里已经被遗传了几千年了,就像基因。”二哥承认自己体内有这些基因片段,只不过刻意遗忘过。
如同物种进化一样,相声和曲艺也需要发展,不能总放在博物馆里等待消亡,“我们要发展相声和曲艺,有可能发展坏了,成历史的罪人,但绝对不是故意的。”所以,二哥大胆地把西方现代音乐元素拿来,和中国民间音乐交融碰撞,全新的音乐风格首先在臆想中诞生了。
演出方式回归老天桥
臆想积压得太久,就要寻机爆发。被梦想驱赶着的二哥很快找到IT人士谭洪密谋策划,问题出现了,这种音乐风格该用什么演出方式去表达?
老天桥的演出方式在切磋中成了惟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老天桥艺人怎么表演?他们充分调用文活、武活、相声、曲艺等各种方式,耍宝逗乐,总体看来就是一场民俗大串联。尤其是曲目与曲目之间,没有惯常的单调的报幕,多会采用类似于相声或者小品的幽默短剧。最难得的是那种融洽热闹的气氛:好友围坐一席,嘴里有吃的,耳里有听的,眼里有看的,精彩之处众人齐声叫好。
二哥认为,任何一个有生命力有市场的演出团体,在舞台上,应该是让观众感到每一分钟、每一个环节都对得起自己掏的钱,而不是让观众耐着性子忍耐串场、报幕等等和节目无关的内容。所以,他把这种表演思维融入到了乐团的演出当中,“算是对爷爷辈演员们的一种继承吧”。换句话说,“南城二哥”是老天桥艺术的现代版本。
去年10月,时机成熟,二哥正式组建乐团,打出“南城二哥”的名号。为什么叫“南城二哥”?二哥如此诠释:“南城,典型的代表就是老天桥,那是艺术的代名词,而二哥,就像生活在咱们老百姓身边的普通人,亲切而又平实。”之后,乐团经历了人员的充实和调整,确定了目前的实力阵容:主唱、板鼓、快板二哥,三弦蔡娟,四胡、坠琴、二胡陈溶,吉他、合音柳坤和陈鹏,贝司、合音国华,鼓手刘万志以及民族打击乐、合音董韵。
2008年3月22日,“南城二哥”正式登台亮相,后来陆续参加北京各个LiveHouse的演出。一开始,二哥和谭洪内心忐忑,担心这种音乐形式和表演方式能否有市场。很快事实证明,上至头发花白的威严老者,下至大冬天光腿穿长靴的时尚小姑娘,都成了他们的铁杆粉丝。也有老表演艺术家对他们持肯定态度,一位传统的老曲艺传人便有如此评价:“确实很丰富,他们一个乐队就像一个曲艺团一样,说学逗唱全来。”二哥开始偷着乐了。现在的“南城二哥”底气十足,看到现场有老外,再也不心虚了,反而演得更来劲。“你们玩的我能玩,我玩的你们玩不了。”这是底气的来源。
看到“南城二哥”在舞台上穿着长衫大褂,说着相声段子,唱着曲艺,有人觉得眼熟,“这不是德云社吗?”甚至有人断言他们会成为郭德纲第二。二哥听到这一称谓,观点明确:“郭德纲第二?还马三立第三呢!总有人喜欢把我们乐团跟德云社往一块捏,还有人说让我们凑一块演出,你们要不想把这些艺术毁了,就别这样。”“南城二哥”不是专门说相声的群体,而是为了幽默借用了一部分相声的形式。
将音乐还给现场
很多网友在豆瓣网上留言,急切地问二哥什么时候出唱片。二哥说他们会一直坚持纯粹的现场演出方式,做到观众所听即所见,所见即所听,唱片以后也会考虑出,但绝对不是主要模式。
“南城二哥”的这一坚持无疑是给了目前盛行的假弹(放伴奏)和假唱(所谓“还音”)现象一记响亮的耳光。对于假唱,有着多年录音制作经历的二哥感触颇深,这些年,大多数录音棚“艺人”都不能一气呵成,他们的唱片都是在录音室内逐字逐句拼凑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更有甚者,有的“艺人”从未在正式场合演出过,就已经出了N张唱片,“这太可笑了,简直侮辱了艺人这个称呼。”
“南城二哥“的现场演出,很多网友用“震撼”一词形容。他们在台上抖着“包袱”,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有看过现场的朋友评价说:“看二哥的演出就得来现场,跟听相声一样,只有现场才有那种交流的快感,花一份儿钱,听了音乐,串了书场,还顺带起哄,多过瘾!”乐团成员最兴奋的时刻,也是在现场。二哥回忆:“有一次,现场气氛特别好,底下几个老外都跟着跳起来了,他们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被感染了。”中国土根艺术征服了老外,意料之外的惊喜也只有在现场才能看到。
二哥不想成为“独孤求败”,他呼吁有志于创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乐队成立了“根源能量”现场演出联盟。联盟主张以现场演出为载体,使民间音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思维有机融合,同时,反对音乐工业化、流水线化。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音乐人、乐队没能坚持参与这个联盟的发展,但是二哥和很多有志于传承发展中国民族艺术的朋友,依然在努力。
至今未出唱片,坚决不做MV,没有这些收入,“南城二哥”也只能靠门票收入维持日常开支。演出门票四五十元一张,一场演出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但二哥似乎很满意,他说:“其实也不便宜了,德云社的门票才二三十元,将来一场演出下来只要能有万把元收入就能养活乐团了。没准以后门票会提到200元,但是前提是观众觉得值,我们也得觉得自己到那份上了。”二哥说到这里,给了在场倾听的乐团其他姑娘小伙很大的畅想空间。“到那份上”是他们一直坚持的音乐梦想,四个字虽简短,却不知何时才能轻易说出。
作品里有大千世界
“南城二哥”的原创作品紧跟社会热点、流行话题,站在草根立场上,影射大千世界。成立至今,先后有《大明星》《我爱电驴》《脸蛋儿》《哥俩好》《老熟人》《平安歌》等问世。这些作品如白居易的诗作一样,寓深刻的道理于通俗的言语之中,通过批判、讽刺和貌似严肃的无厘头幽默等手法,阐述着二哥式的伦理、人生观及世界观。
作品都是来自二哥的原创,风格和二哥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说话诙谐幽默,一路抖着包袱,把日子过成了段子。有时在街上碰到个大妈,二哥会上去搭讪,聊家长里短,了解最草根的生活。他更喜欢揭露伪装,让真相赤裸裸地呈现。在创作《大明星》时,二哥毫无保留地把明星的丑闻挖出来晒在太阳底下:这边一个吸毒他出了名 ,那边一个脱了衣服走红(电视里不播,网上传的疯);钱多钱少到处请啊 ,演好演坏怎么都行啊(在家靠导演,在外靠富翁);台上演得行啊,台下演得更行……言语犀利,正中观众下怀。
“不求自己的作品是普洱茶,但怎么着也得是口香糖,有点嚼头。”正在嚼口香糖的二哥现场抓物,抛出了这一观点,这也是他对自己作品的最基本要求。现在的观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有观点。“大路”两个字会在各行各业逐渐消亡,你写《两只蝴蝶》,我写《两只蜜蜂》的跟风现象也会逐渐被唾弃,以后的生活是有观点的。所以,二哥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个残忍的原则:反响不好的就做废。“不过,目前的几个反响都不错。”二哥很得意。
“南城二哥”现在的粉丝很多,而且多是铁丝,除了现场捧场外,还在网上追踪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人在网上用“厉害,起范儿”“太牛了”“巨逗”“严重看好”等二哥喜欢的字眼力挺乐团,这一点让二哥又开始“得瑟”了。在粉丝心中的地位若此,以至让二哥觉得自己演出时跟站在首体差别不大。粉丝的力挺另一方面对二哥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逼迫他不断更新作品,“即便是普洱茶,泡了6遍后,也会无味。”这就跟看MV或批量生产过剩的电视剧一样,观众审美疲劳看到后会立即换台。二哥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他们又有新作品了,据说和“打记者”有关。
现在,众多网友在追看“南城二哥”的表演视频,乐团还有自己的粉丝群和“豆瓣小组”。一有演出,很多朋友奔走相告,纷纷前去捧场。到了这个份上,哪怕不是“大腕”,也已经无上荣耀了。
在这个据说流行音乐很不景气的年代,北京南城出了个 “南城二哥”乐团。他们穿着大褂,敲着板鼓,拨动三弦,弹着吉他,以一幅老艺人造型登台,口无遮拦地评说大千世界。曲艺、地方戏、民俗、流行、民谣、摇滚、嘻哈……这些看似不搭界的艺术形式,穿插在他们的作品中,竟然相得益彰。
乐团主唱二哥和其他7名成员立志再现北京老天桥的演出方式,他们尽情地在台上抖着“包袱”,插科打诨,把坐着的、站着的几百名观众逗得前仰后合,来不及拍照。在这个娱乐泛滥而又乏力的年代,这种演出效果相当夸张。
也许跟其他有名的乐团相比,“南城二哥”现在还只算个草根,但在喜欢相声、曲艺,怀念老天桥表演方式的人们心中,他们有着很多亮点,甚至有网友断言,“南城二哥”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东北,眼瞅着“二人转”不能一枝独秀了。
东西方音乐交融碰撞
有媒体将“南城二哥”的音乐风格定位为相声曲艺摇滚,“还卤煮加咖啡呢!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跟任何一个演出团体都不一样,从名字到风格再到方式。”二哥反应迅速,诙谐对答,毫不谦虚地阐述着他以及他挑竿的乐团的唯一性。
“南城二哥”也正是如此,把相声、曲艺、摇滚等多种音乐风格融合到一起,连说带唱地诠释老天桥艺人风范。其中,民乐的分量很重,包括北京琴书、京东大鼓、吕剧、豫剧、快板儿等等,听起来特别根源。同时,它又借鉴各种西方现代音乐元素,如Rock、Punk、Hiphop等,形成全新的音乐风格。这也使得“南城二哥”与时下众多的 “民乐组合”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在寻找这种音乐风格之前,二哥却走了很大一段弯路。时间追溯到二哥的大学时代,他搞乐队,玩摇滚,生怕自己没有艺术气质,特意玩叛逆,留长发,穿破牛仔裤,首先从外型上把自己包装成了新生代摇滚青年,套用个现代的词,就是走“非主流”路线。那时,他闭口不提从小接触过的相声、曲艺。“我觉得这些见不得人。”二哥直言不讳,坦陈着当年对中国土根艺术的不屑。有这段告白做铺垫,再打量一下坐在沙发上的二哥,从头到脚演绎着中国风,仿佛刚从天桥上走下,很难想象是一个人。
意识的转变通常是需要时间的。毕业后,二哥从事过编曲、录音、作曲等和音乐相关的工作,他做原创,也帮别的歌手、组合制作唱片。那几年,能用的音乐元素几乎都用过了,二哥发现这些都不能拨响他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弦。其间,一件对二哥触动很深的事情发生了:有一次,二哥在酒吧里演出,一个老外接过他的吉他弹朋克,虽然技术不熟练,但是味道特纯粹。“咱们中国人,要是玩纯西方的音乐,的确会比较心虚。”二哥意识到,中国人还得玩中国“根”上的的音乐。
天津是曲艺之乡,在天津土生土长的二哥把大学时代摈弃的相声、曲艺重新拿出来揣摩,一听,对味。二哥的民族意识在必然中觉醒了。之所以用“必然”这个词,是因为二哥说过一段话,他说:“中国人从生下来,身边耳濡目染的就是诸如此类的音乐元素,甚至在血液里已经被遗传了几千年了,就像基因。”二哥承认自己体内有这些基因片段,只不过刻意遗忘过。
如同物种进化一样,相声和曲艺也需要发展,不能总放在博物馆里等待消亡,“我们要发展相声和曲艺,有可能发展坏了,成历史的罪人,但绝对不是故意的。”所以,二哥大胆地把西方现代音乐元素拿来,和中国民间音乐交融碰撞,全新的音乐风格首先在臆想中诞生了。
演出方式回归老天桥
臆想积压得太久,就要寻机爆发。被梦想驱赶着的二哥很快找到IT人士谭洪密谋策划,问题出现了,这种音乐风格该用什么演出方式去表达?
老天桥的演出方式在切磋中成了惟一的也是最好的选择。老天桥艺人怎么表演?他们充分调用文活、武活、相声、曲艺等各种方式,耍宝逗乐,总体看来就是一场民俗大串联。尤其是曲目与曲目之间,没有惯常的单调的报幕,多会采用类似于相声或者小品的幽默短剧。最难得的是那种融洽热闹的气氛:好友围坐一席,嘴里有吃的,耳里有听的,眼里有看的,精彩之处众人齐声叫好。
二哥认为,任何一个有生命力有市场的演出团体,在舞台上,应该是让观众感到每一分钟、每一个环节都对得起自己掏的钱,而不是让观众耐着性子忍耐串场、报幕等等和节目无关的内容。所以,他把这种表演思维融入到了乐团的演出当中,“算是对爷爷辈演员们的一种继承吧”。换句话说,“南城二哥”是老天桥艺术的现代版本。
去年10月,时机成熟,二哥正式组建乐团,打出“南城二哥”的名号。为什么叫“南城二哥”?二哥如此诠释:“南城,典型的代表就是老天桥,那是艺术的代名词,而二哥,就像生活在咱们老百姓身边的普通人,亲切而又平实。”之后,乐团经历了人员的充实和调整,确定了目前的实力阵容:主唱、板鼓、快板二哥,三弦蔡娟,四胡、坠琴、二胡陈溶,吉他、合音柳坤和陈鹏,贝司、合音国华,鼓手刘万志以及民族打击乐、合音董韵。
2008年3月22日,“南城二哥”正式登台亮相,后来陆续参加北京各个LiveHouse的演出。一开始,二哥和谭洪内心忐忑,担心这种音乐形式和表演方式能否有市场。很快事实证明,上至头发花白的威严老者,下至大冬天光腿穿长靴的时尚小姑娘,都成了他们的铁杆粉丝。也有老表演艺术家对他们持肯定态度,一位传统的老曲艺传人便有如此评价:“确实很丰富,他们一个乐队就像一个曲艺团一样,说学逗唱全来。”二哥开始偷着乐了。现在的“南城二哥”底气十足,看到现场有老外,再也不心虚了,反而演得更来劲。“你们玩的我能玩,我玩的你们玩不了。”这是底气的来源。
看到“南城二哥”在舞台上穿着长衫大褂,说着相声段子,唱着曲艺,有人觉得眼熟,“这不是德云社吗?”甚至有人断言他们会成为郭德纲第二。二哥听到这一称谓,观点明确:“郭德纲第二?还马三立第三呢!总有人喜欢把我们乐团跟德云社往一块捏,还有人说让我们凑一块演出,你们要不想把这些艺术毁了,就别这样。”“南城二哥”不是专门说相声的群体,而是为了幽默借用了一部分相声的形式。
将音乐还给现场
很多网友在豆瓣网上留言,急切地问二哥什么时候出唱片。二哥说他们会一直坚持纯粹的现场演出方式,做到观众所听即所见,所见即所听,唱片以后也会考虑出,但绝对不是主要模式。
“南城二哥”的这一坚持无疑是给了目前盛行的假弹(放伴奏)和假唱(所谓“还音”)现象一记响亮的耳光。对于假唱,有着多年录音制作经历的二哥感触颇深,这些年,大多数录音棚“艺人”都不能一气呵成,他们的唱片都是在录音室内逐字逐句拼凑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更有甚者,有的“艺人”从未在正式场合演出过,就已经出了N张唱片,“这太可笑了,简直侮辱了艺人这个称呼。”
“南城二哥“的现场演出,很多网友用“震撼”一词形容。他们在台上抖着“包袱”,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有看过现场的朋友评价说:“看二哥的演出就得来现场,跟听相声一样,只有现场才有那种交流的快感,花一份儿钱,听了音乐,串了书场,还顺带起哄,多过瘾!”乐团成员最兴奋的时刻,也是在现场。二哥回忆:“有一次,现场气氛特别好,底下几个老外都跟着跳起来了,他们虽然听不懂,但还是被感染了。”中国土根艺术征服了老外,意料之外的惊喜也只有在现场才能看到。
二哥不想成为“独孤求败”,他呼吁有志于创新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乐队成立了“根源能量”现场演出联盟。联盟主张以现场演出为载体,使民间音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思维有机融合,同时,反对音乐工业化、流水线化。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音乐人、乐队没能坚持参与这个联盟的发展,但是二哥和很多有志于传承发展中国民族艺术的朋友,依然在努力。
至今未出唱片,坚决不做MV,没有这些收入,“南城二哥”也只能靠门票收入维持日常开支。演出门票四五十元一张,一场演出下来也赚不到多少钱,但二哥似乎很满意,他说:“其实也不便宜了,德云社的门票才二三十元,将来一场演出下来只要能有万把元收入就能养活乐团了。没准以后门票会提到200元,但是前提是观众觉得值,我们也得觉得自己到那份上了。”二哥说到这里,给了在场倾听的乐团其他姑娘小伙很大的畅想空间。“到那份上”是他们一直坚持的音乐梦想,四个字虽简短,却不知何时才能轻易说出。
作品里有大千世界
“南城二哥”的原创作品紧跟社会热点、流行话题,站在草根立场上,影射大千世界。成立至今,先后有《大明星》《我爱电驴》《脸蛋儿》《哥俩好》《老熟人》《平安歌》等问世。这些作品如白居易的诗作一样,寓深刻的道理于通俗的言语之中,通过批判、讽刺和貌似严肃的无厘头幽默等手法,阐述着二哥式的伦理、人生观及世界观。
作品都是来自二哥的原创,风格和二哥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他说话诙谐幽默,一路抖着包袱,把日子过成了段子。有时在街上碰到个大妈,二哥会上去搭讪,聊家长里短,了解最草根的生活。他更喜欢揭露伪装,让真相赤裸裸地呈现。在创作《大明星》时,二哥毫无保留地把明星的丑闻挖出来晒在太阳底下:这边一个吸毒他出了名 ,那边一个脱了衣服走红(电视里不播,网上传的疯);钱多钱少到处请啊 ,演好演坏怎么都行啊(在家靠导演,在外靠富翁);台上演得行啊,台下演得更行……言语犀利,正中观众下怀。
“不求自己的作品是普洱茶,但怎么着也得是口香糖,有点嚼头。”正在嚼口香糖的二哥现场抓物,抛出了这一观点,这也是他对自己作品的最基本要求。现在的观众越来越个性,越来越有观点。“大路”两个字会在各行各业逐渐消亡,你写《两只蝴蝶》,我写《两只蜜蜂》的跟风现象也会逐渐被唾弃,以后的生活是有观点的。所以,二哥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个残忍的原则:反响不好的就做废。“不过,目前的几个反响都不错。”二哥很得意。
“南城二哥”现在的粉丝很多,而且多是铁丝,除了现场捧场外,还在网上追踪他们的一举一动。有人在网上用“厉害,起范儿”“太牛了”“巨逗”“严重看好”等二哥喜欢的字眼力挺乐团,这一点让二哥又开始“得瑟”了。在粉丝心中的地位若此,以至让二哥觉得自己演出时跟站在首体差别不大。粉丝的力挺另一方面对二哥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逼迫他不断更新作品,“即便是普洱茶,泡了6遍后,也会无味。”这就跟看MV或批量生产过剩的电视剧一样,观众审美疲劳看到后会立即换台。二哥对此深有体会,所以,他们又有新作品了,据说和“打记者”有关。
现在,众多网友在追看“南城二哥”的表演视频,乐团还有自己的粉丝群和“豆瓣小组”。一有演出,很多朋友奔走相告,纷纷前去捧场。到了这个份上,哪怕不是“大腕”,也已经无上荣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