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探讨喀斯特地区边坡绿化灌木的力学特性,以4年生双荚决明和多花木蓝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根垂直拉拔的方式进行根系与土体间的摩擦试验.结果 表明:试验力与位移关系特征曲线有3个明显的阶段:黏性摩擦阶段、脱黏摩擦阶段以及键合摩擦阶段;双荚决明和多花木蓝根径和埋深均与摩擦力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无显著差异;双荚决明根-土间摩擦系数大于多花木蓝,且双荚决明根皮表面有密集的裂纹并形成槽口,其表面结构的复杂程度强于多花木蓝,即双荚决明单根在拉拔摩擦试验中所释放的力要大于多花木蓝,增强土体强度及抵抗变形
【机 构】
:
贵州大学林学院,550025,贵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喀斯特地区边坡绿化灌木的力学特性,以4年生双荚决明和多花木蓝为研究对象,采用单根垂直拉拔的方式进行根系与土体间的摩擦试验.结果 表明:试验力与位移关系特征曲线有3个明显的阶段:黏性摩擦阶段、脱黏摩擦阶段以及键合摩擦阶段;双荚决明和多花木蓝根径和埋深均与摩擦力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单位面积上的摩擦力无显著差异;双荚决明根-土间摩擦系数大于多花木蓝,且双荚决明根皮表面有密集的裂纹并形成槽口,其表面结构的复杂程度强于多花木蓝,即双荚决明单根在拉拔摩擦试验中所释放的力要大于多花木蓝,增强土体强度及抵抗变形破坏能力更优.研究结果可为该研究区边坡绿化树种的筛选、固土机制以及防治浅层滑坡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为揭示鄂西地区小流域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下牢溪小流域内6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形理论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粒径分布(PSD)及其分形特征的差异以及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关系,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性.结果 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颗粒粒径中粉粒体积分数最高(78.18%~89.03%),林地的土壤颗粒粒径较粗且有机质含量较高;黏粒体积分数与容量维数D0、信息熵维数D1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粉粒体积分数与
为探究长江上游涪江流域地表径流对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和Sen斜率分析法综合分析1980-2015年间水文气象序列变化趋势;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法确定突变年份;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基于SWAT模型,构建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在单独和共同作用下的径流响应情景.结果 表明:1)研究期间,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年降雨量也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以2000年为突变年,年径流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性趋势.2)流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
为探明降水变化对荒漠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甘肃典型荒漠植物红砂和珍珠为研究对象,沿自然降水梯度测定红砂和珍珠的C、N和P质量分数,探讨C、N和P元素在2种植物叶片中的分配规律.结果 表明:随干旱胁迫增加,红砂和珍珠叶片C质量分数增加7.64和6.69 g/kg,N质量分数降低0.50和1.22 g/kg,P质量分数降低0.78和1.12 g/kg,C/N、C/P和N/P均增加.相同的水分条件下,红砂叶片C、P质量分数和C/N、C/P均高于珍珠,珍珠叶片N质量分数和N/P均高于红砂,2种植物叶片C与N、
为了研究变流量对黄土丘陵区浅沟径流侵蚀产沙的影响,以延安燕儿沟流域26 °坡面浅沟为研究对象,在变流量5~10、10~15、15~20和20 ~ 25 L/min的条件下,采用野外放水试验测定产沙率、含沙量、流速和阻力参数等产沙和水动力参数的变化.结果 表明:变流量后较变流量前,浅沟径流平均产沙率、平均含沙量和平均流速分别减小8.8% ~53.5%、31.9% ~ 55.7%和6.8%~18.1%,最大产沙率和最大含沙量分别减少4.8%~66.5%和42.6%~69.0%;变流量后较变流量前阻力系数增加了
永定河是北京市的防洪安全屏障和供水河道,河道生态系统修复问题亟待解决.选择河北省廊坊市永定河沙质河道,建立13个野外标准径流小区,设置2个岸坡坡比,选取5种材料复合得9种护岸配置形式,研究3个放水流量下不同护岸形式的减流减沙效果以及对于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5个面源污染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1)5种材料中减流减沙效果最好的是生态袋,平均减流31.57%,平均减沙70.70%;2)生态袋复合型护岸相对单一生态袋护岸对径流的削减效果提高
为了研究榆林市还林还草工程的水土保持效益和土壤侵蚀变化趋势,用最小二乘法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研究区域未来植被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结合中国坡面水蚀预报模型,计算2000-2017年土壤侵蚀序列,用最大、最小和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条件下模拟未来土壤侵蚀量.结果 表明:1)丘陵沟壑区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在1150~1350 MJ· mm/(hm2·h)之间,西部地区在800~1050 MJ· mm/(hm2·h)之间,北部地区在1000~1150 MJ·mm/(hm2 ·h)之间,2000-2017年平均降雨侵蚀力比
精细化、时效长的雨量和径流预报能够为水库的防汛抗旱、水土保持以及持续化发展提供重要决策依据.滩坑流域水文气象服务系统通过对滩坑流域DEM、土地利用和土壤等信息进行数字化提取,利用历史降水和径流序列进行参数率定,构建SWAT水文模型,再以雷达、中尺度气象站的流域实况监测数据、多模式集成的雨量预报等精细化格点序列作为初始场,驱动SWAT模型,形成流域入库径流逐日预报产品.再结合Html5、GIS技术为滩坑水电站建立适用于PAD端、手机端、电脑端的水文气象服务系统.本系统实现流域雨量实况、0~14d不同时段流域
为理解岩溶石漠化、气候变化对降水特征的影响,分别以云南典型非岩溶区和岩溶石漠化区各3个站点1959-2017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比分析气候变化与岩溶石漠化协同影响下的降水特征变异规律.结果 表明:1)除了非岩溶区勐腊站降水量有微弱增加趋势外,其余站点均呈现出减少倾向,岩溶石漠化区降水量的平均变化速率为-17.98%,较非岩溶区的-11.34%更大,减少趋势更为明显;2)研究时段内所有站点的降雨时间均呈现为减少趋势,岩溶石漠化区降雨时间的平均减
弃渣场安全及防护是水土保持重点关注问题,涉水型弃渣场受水位、水流流态变化的影响,安全风险更高.研究涉水型弃渣场处置方案,有助于在实践中规避风险,减少水土流失,并为弃渣场设计、施工、评估等提供借鉴.针对已投入运行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涉水型弃渣场案例,依据现行水土保持及水利水电工程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弃渣场稳定计算工况、允许安全系数和防护工程防洪标准,复核其稳定以及防护措施要求,并结合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结果 表明:案例弃渣场稳定计算结果及措施布设均满足现行标准、规范要求.其中,综合利用型案例弃渣场抗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产流与入渗特征,进一步明确在外界因素影响下的紫色土抗侵蚀程度以及坡面水量平衡关系,设置0.38、0.75和1.10 mm/min 3种降雨强度与5 °、10°、15°和20°共4个坡度,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对紫色土坡地进行降雨产流试验.结果 表明:1)起始产流时间与降雨强度和坡度均呈负相关,降雨强度对产流时间的影响更大,各降雨强度下起始产流时间差异显著(P<0.05),起始产流时间随坡度的变化在小降雨强度下更明显;2)坡度15 °时,各降雨强度下,径流强度与降雨历时的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