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地市供电局开展创新工作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供电局开展创新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供电局创新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创新;必要性;创新管理体系
1 供电局开展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开展创新工作既有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有自身需求所在。
1.1 开展创新工作是响应国家号召
近年来,国家将创新驱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供电局作为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作。
1.2 开展创新是适应政策环境变化的要求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供电企业经营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完成转型升级,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1.3 开展创新是满足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地市供电局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供电局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大力推动创新管理,激发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建设地市供电局创新管理体系
针对南宁局创新管理现状,南宁局结合实际开展供电局层面创新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通过健全创新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创新课题项目孵化机制,强化创新课题项目过程管控和成果应用,加大宣传和有效激励,营造浓厚的全员创新创业氛围,以“112”的思路推进创新管理工作:建立1个创新孵化器(即创新工作室),完善1整套创新管控与激励机制,建好2个创新平台(即创新服务平台、创新交流平台),全面推动创新管理工作。
2.1 健全创新管理组织机构
南宁局在在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创新管理工作组,在创先工作办公室的统一
协调下,协同组织各专业创先工作组开展相应专业创新管理工作,明晰职责和管理界面,实现协同高效运作,营造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
2.2 建立1个成果孵化器
建立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成果孵化器。工作室主要由劳模、技术/技术专家、创先青年骨干、业务骨干牵头,可以依托于行政单位组建研究团队,也可以跨专业、跨部门组建联合攻关研究团队。创新工作室负责结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工作,自主选择开展管理、服务、技术、文化等领域的课题项目研究,或者承接局下达的课题任务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工作,将管理思路、存在问题解决方案转化成为可应用、可执行的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后,对于可推广的成果,由创新管理综合組组织主创的创新工作室制定推广计划,提交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2.3 建立健全1套创新管控与激励工作机制
2.3.1 建立创新课题项目全过程管控机制
建立创新项目全过程管控机制,实现“课题立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提炼—成果推广”全过程管控。
做好创新选题策划,建立课题研究项目库,突出试点工作、重点项目、业务瓶颈和改革热点为研究方向,进行研究。鼓励基层员工立足岗位开展自主创新,形成顶层创新和基层创新统筹并进的“众创”模式。
加强创新项目研究。创先课题项目研究实行分层分类全过程管理,按照局级、车间级进行分层,按照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分类,做到分层、分类管控。过程管控重点抓好中期回顾、成果评审等关键环节,局级课题采取重点管控、定期督办,车间级课题主要由工作室自主管理。
抓好成果总结提炼,组建成果评审专家库,由总工、副总工、各专业技术技能专家,以及业务骨干组成,对成果进行严格评审,并提出成果完善意见,向创新管理委员会推荐可具备推广条件的成果,促进创新成果产品化、模式化。
强化成果推广应用,对于研究成果由创新工作室对推广应用成熟度进行评判,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成果,由负责成果研究的工作室,制定成果推广方案计划提交相关职能部室审核,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对具备推广条件的成果进行评审,根据成果成熟度、适用范围等因素,确定成果试点单位、推广应用范围,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创先办公室组织各职能部室推广应用,以及对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评价。对于成果中涉及局重大问题研究决策的,由局领导班子审定后决定是否进行成果应用推广。推广计划列入局重点工作计划或专业计划,明确资源支持和推广进度,统一推广、刚性执行、重点考核,确保成果投入生产、产生效益。
2.3.2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开展优秀创新工作室、优秀创先成果等评比活动,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非物质激励。同时,为了发挥劳模、技术能手、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对相关人员的创新工作以及工作室的管理,提出相应的约束条件。
2.3.3 研究建立创新工作激励机制
完善供电局奖励办法,加大对创新组织、个人奖励,对于主创团队成员个人,根据相关奖励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2.3.4 完善非物质激励机制
将创新工作成绩列入年度组织绩效,对年度获得局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的组织,在年度组织绩效、创先劳动竞赛中给予加分奖励,对于优秀创新工作室、先进个人,在局门户网站上进行通报表扬,并开展专题宣传。在年度组织、个人评先评优、表扬立功等方面予以倾斜。
2.3.5 建立技术技能专家在创新工作中的约束机制
研究将创新工作列入技术技能专家等的到位标准和岗位职责,将创新成果数量、质量作为技术技能专家评价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引导技术技能专家积极参与创新研究。 2.3.6 建立党员、党支部在创新工作中的约束机制
将创新研究工作纳入党员到位标准、党支部考核,同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并发挥作用。
2.3.7 工作室退出机制
对于两年及以上未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或者经费使用不符合规定,命名、考核、表彰奖励过程中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数据和资料的工作室,经核实后撤销工作室。
2.3.8 建立容错机制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对于在创新工作中可能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差错,经过相关监督部门检查核实,没有发生影响企业形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触及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底线的行为,可以视情况不予追究相应责任。
2.4 建好2个创新工作平台
建立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南宁供电局创先工作领导小组,为创新项目的研究提供“五大支持”服务。
提供专业支持,一是建立创新项目导师制,分别由局领导或副总师、部门负责人或技术专家挂任局级、车间级创新项目的指导老师,对项目研究给予相应管理、技术方面咨询服务,强化项目研究力度。二是建立创新专家库。由总工、副总工、各专业技术技能专家,以及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库,对课题研究给予相应技术指导,对课题成果进行严格评审,并提出成果完善以及成果推广意见提出专业意见。
提供资金支持,根据研究项目类型可以申请科技项目、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咨询、软课题研究项目,并按照相关项目管理细则的要求管理项目和使用经费。
提供硬件支持,加大创新经费投入,满足创新装备需求。开展员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组建调度、变电、输电、配电、计量五个开放式创新实验基地,为创新工作提供硬件支持。
提供制度支持,对创新研究、成果推广涉及业务调整、管理界面变动、制度标准需要支撑的,由创新管理委员会下达相关任务,业务归口部门对相关制度进行修编完善,为创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提供培训支持,根据各创新项目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创新知识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对创新研究、先进工具、专利申请方面知识开展专题培训,或组织开展与先进单位进行经验交流,提升工作室成员研究能力和成果总结提炼水平。
3 创新管理体系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南宁供电局制定发布了《南宁供电局创新工作室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创新管理方案、机制,规范了创新管理套路,取得了一些列成果。
一是搭建了创新平台,激活了员工创新积极性。全局自发成立50个创新工作室,全年共完成99项课题攻关,其中1項为国家“863”计划课题,24项为网省公司试点项目。6项成果论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论文,5项管理创新成果入围公司2015年度优秀管理创新成果。
二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程费控、综合项目库管理等创新成果的研究与应用为南宁局精益化转型提供支撑,对指标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南宁局综合线损率同比降低0.74个百分点,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20%。
三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双赢。通过发挥劳模、技术/技能专家、创先青年骨干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革新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创先骨干,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2015年南宁局高技术人才比例同比提升14.07%,高技能人才比例同比提升26%,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工作室,共有2个工作室成为南网星级工作室。
4 结语
南宁供电局结合供电企业实际,通过整合全局资源,搭建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创新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创新工作管控与激励机制,为创新工作提供了健全的服务保障,营造宽松、自由、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地市供电局层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创新;必要性;创新管理体系
1 供电局开展创新管理的必要性
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是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开展创新工作既有外部环境的要求,也有自身需求所在。
1.1 开展创新工作是响应国家号召
近年来,国家将创新驱动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供电局作为国有企业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工作。
1.2 开展创新是适应政策环境变化的要求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供电企业经营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这要求企业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手段完成转型升级,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1.3 开展创新是满足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地市供电局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把创新渗透于管理整个过程中,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高生产效率,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供电局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必须大力推动创新管理,激发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建设地市供电局创新管理体系
针对南宁局创新管理现状,南宁局结合实际开展供电局层面创新管理体系的建设。主要通过健全创新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创新课题项目孵化机制,强化创新课题项目过程管控和成果应用,加大宣传和有效激励,营造浓厚的全员创新创业氛围,以“112”的思路推进创新管理工作:建立1个创新孵化器(即创新工作室),完善1整套创新管控与激励机制,建好2个创新平台(即创新服务平台、创新交流平台),全面推动创新管理工作。
2.1 健全创新管理组织机构
南宁局在在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增设创新管理工作组,在创先工作办公室的统一
协调下,协同组织各专业创先工作组开展相应专业创新管理工作,明晰职责和管理界面,实现协同高效运作,营造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
2.2 建立1个成果孵化器
建立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成果孵化器。工作室主要由劳模、技术/技术专家、创先青年骨干、业务骨干牵头,可以依托于行政单位组建研究团队,也可以跨专业、跨部门组建联合攻关研究团队。创新工作室负责结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工作,自主选择开展管理、服务、技术、文化等领域的课题项目研究,或者承接局下达的课题任务开展研究,通过研究工作,将管理思路、存在问题解决方案转化成为可应用、可执行的研究成果,经专家评审后,对于可推广的成果,由创新管理综合組组织主创的创新工作室制定推广计划,提交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
2.3 建立健全1套创新管控与激励工作机制
2.3.1 建立创新课题项目全过程管控机制
建立创新项目全过程管控机制,实现“课题立项—课题项目研究—成果提炼—成果推广”全过程管控。
做好创新选题策划,建立课题研究项目库,突出试点工作、重点项目、业务瓶颈和改革热点为研究方向,进行研究。鼓励基层员工立足岗位开展自主创新,形成顶层创新和基层创新统筹并进的“众创”模式。
加强创新项目研究。创先课题项目研究实行分层分类全过程管理,按照局级、车间级进行分层,按照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分类,做到分层、分类管控。过程管控重点抓好中期回顾、成果评审等关键环节,局级课题采取重点管控、定期督办,车间级课题主要由工作室自主管理。
抓好成果总结提炼,组建成果评审专家库,由总工、副总工、各专业技术技能专家,以及业务骨干组成,对成果进行严格评审,并提出成果完善意见,向创新管理委员会推荐可具备推广条件的成果,促进创新成果产品化、模式化。
强化成果推广应用,对于研究成果由创新工作室对推广应用成熟度进行评判,具备推广应用条件的成果,由负责成果研究的工作室,制定成果推广方案计划提交相关职能部室审核,创先工作领导小组对具备推广条件的成果进行评审,根据成果成熟度、适用范围等因素,确定成果试点单位、推广应用范围,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创先办公室组织各职能部室推广应用,以及对成果转化情况进行评价。对于成果中涉及局重大问题研究决策的,由局领导班子审定后决定是否进行成果应用推广。推广计划列入局重点工作计划或专业计划,明确资源支持和推广进度,统一推广、刚性执行、重点考核,确保成果投入生产、产生效益。
2.3.2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开展优秀创新工作室、优秀创先成果等评比活动,并给予相应的物质、非物质激励。同时,为了发挥劳模、技术能手、党员干部的先进性,对相关人员的创新工作以及工作室的管理,提出相应的约束条件。
2.3.3 研究建立创新工作激励机制
完善供电局奖励办法,加大对创新组织、个人奖励,对于主创团队成员个人,根据相关奖励管理办法,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2.3.4 完善非物质激励机制
将创新工作成绩列入年度组织绩效,对年度获得局级及以上优秀成果奖励的组织,在年度组织绩效、创先劳动竞赛中给予加分奖励,对于优秀创新工作室、先进个人,在局门户网站上进行通报表扬,并开展专题宣传。在年度组织、个人评先评优、表扬立功等方面予以倾斜。
2.3.5 建立技术技能专家在创新工作中的约束机制
研究将创新工作列入技术技能专家等的到位标准和岗位职责,将创新成果数量、质量作为技术技能专家评价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引导技术技能专家积极参与创新研究。 2.3.6 建立党员、党支部在创新工作中的约束机制
将创新研究工作纳入党员到位标准、党支部考核,同时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创新工作并发挥作用。
2.3.7 工作室退出机制
对于两年及以上未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或者经费使用不符合规定,命名、考核、表彰奖励过程中弄虚作假,提供虚假数据和资料的工作室,经核实后撤销工作室。
2.3.8 建立容错机制
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对于在创新工作中可能非主观原因造成的差错,经过相关监督部门检查核实,没有发生影响企业形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触及法律法规、企业管理底线的行为,可以视情况不予追究相应责任。
2.4 建好2个创新工作平台
建立创新服务平台。依托南宁供电局创先工作领导小组,为创新项目的研究提供“五大支持”服务。
提供专业支持,一是建立创新项目导师制,分别由局领导或副总师、部门负责人或技术专家挂任局级、车间级创新项目的指导老师,对项目研究给予相应管理、技术方面咨询服务,强化项目研究力度。二是建立创新专家库。由总工、副总工、各专业技术技能专家,以及业务骨干组成专家库,对课题研究给予相应技术指导,对课题成果进行严格评审,并提出成果完善以及成果推广意见提出专业意见。
提供资金支持,根据研究项目类型可以申请科技项目、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管理咨询、软课题研究项目,并按照相关项目管理细则的要求管理项目和使用经费。
提供硬件支持,加大创新经费投入,满足创新装备需求。开展员工创新工作室建设,组建调度、变电、输电、配电、计量五个开放式创新实验基地,为创新工作提供硬件支持。
提供制度支持,对创新研究、成果推广涉及业务调整、管理界面变动、制度标准需要支撑的,由创新管理委员会下达相关任务,业务归口部门对相关制度进行修编完善,为创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提供培训支持,根据各创新项目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创新知识培训,邀请相关专家对创新研究、先进工具、专利申请方面知识开展专题培训,或组织开展与先进单位进行经验交流,提升工作室成员研究能力和成果总结提炼水平。
3 创新管理体系推广应用情况
2015年,南宁供电局制定发布了《南宁供电局创新工作室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创新管理方案、机制,规范了创新管理套路,取得了一些列成果。
一是搭建了创新平台,激活了员工创新积极性。全局自发成立50个创新工作室,全年共完成99项课题攻关,其中1項为国家“863”计划课题,24项为网省公司试点项目。6项成果论文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论文,5项管理创新成果入围公司2015年度优秀管理创新成果。
二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远程费控、综合项目库管理等创新成果的研究与应用为南宁局精益化转型提供支撑,对指标提升奠定坚实基础,2015年南宁局综合线损率同比降低0.74个百分点,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同比下降20%。
三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双赢。通过发挥劳模、技术/技能专家、创先青年骨干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革新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创先骨干,有效提升了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2015年南宁局高技术人才比例同比提升14.07%,高技能人才比例同比提升26%,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工作室,共有2个工作室成为南网星级工作室。
4 结语
南宁供电局结合供电企业实际,通过整合全局资源,搭建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的创新工作平台,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创新工作管控与激励机制,为创新工作提供了健全的服务保障,营造宽松、自由、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地市供电局层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