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当代文人植根内心乡土情结的讴歌与叙述中,除了沈从文,还有众多曾经闪耀的名字,蹇先艾,便是其中一位。如果说沈从文构建了如梦如幻的湘西,而蹇先艾,也用其独到的笔触描绘了他的故园——那如他自己一样蒙着神秘面纱的贵州。杜惠荣、王鸿儒合著的《蹇先艾评传》一书即从作品与人生经历的角度来回顾和还原作家内心深处贵州乡土的别样风景。
该评传作者为两人,而且是前者亡故后者再续就未完篇章。序言中讲述了成书的原委:该书原由杜惠荣撰写,可惜第二章未竟,作者便溘然离世,后由其生前好友王鸿儒历时两年多辛劳笔耕才完成。前者亦已,后者续写,成就美谈。
评传成书于蹇老尚健在之时。著述评传,对所评对象固然要有深入研究,后人立论多在所评对象作古之后,若年代渺渺,前人之事常常难免遗漏。所幸,作者们在完成书时,总还有机会与蹇老交流。
评传分为7章31小节,前面两章叙写身世和诗歌创作,后面以乡土作为基调,按照作家的经历,结合创作完成评价体系的构建。后面附有1922年8月至1984年冬的蹇先艾著作系年表,资料性很强。通观全书,虽没有此后创作与生活情况,但对蹇先艾一生创作的主体风格与经历已经能清晰把握。
评传围绕蹇先艾创作中“乡土文学”这一核心词汇构筑书写体系。
前言中说:“蹇先艾的文学生涯开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那时候,他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朝雾》,因为用朴素的笔调‘叙述过贵州’,曾受到鲁迅的赞赏,被誉为写出了‘他心曲的哀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沿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怀着对贵州乡土的眷恋,对受压迫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关怀和同情,暴露和鞭挞了造成各种灾难的反动统治者。”杜王二人的评传则结合作家的作品将鲁迅先生的这一定位进行了丰富和拓展。第一章“在故乡”,叙述家世和童年;第二章“孤独者之歌”,叙述离乡之后,在都市的孤独吟唱;第三章和第四章,直接命名为“乡土文学(上)(下)”,集中探讨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第五章“离散”、第六章“重返故乡”,叙写抗日战争爆发后,历经曲折重返故园的经历和作品;第七章“为人民服务”,则写解放后创作和人生波折。可见,关键词即“乡土文学”。
蹇先艾,从出生到成年,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经历无数波折。他的乡土文学的根脉,正是在悲欢离合里酝酿。
第一章讲述其家庭身世,1906年出生于四川越隽,之后“他和母亲追随着父亲的宦迹,由越隽而涪陵、而松潘”。直到1912年以后,才回到遵义,“在故乡过了七年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他写了一首名为《童年之别》的抒情长诗里面有几句:
真闲在,我们游戏的时辰,
烂漫的花枝开在小心灵。
故乡的欢乐虽说已经过去,
只不过轻绡云掩了朝曦。
故乡的童年生活虽然只是短短7年,留给他的记忆却是永恒的。“那时候跟母亲和姊弟们住家在老城北门,那里依山临水,前面有清沏的小河,屋后是寂静的山林,郭外有田陇,山林里有许多名刹胜迹:净土庵、湘山寺、桃源洞……在這个美丽的环境里,同游伴们捉鸟、偷果子吃、钓鱼,自然是蹇先艾童年时代欢乐的源泉”,这段时间正是他成长记事的时候,加上父母的熏染和教育,新旧文学的基因注入到他敏感的心灵。
第二章叙述他13岁离开家乡,到开始新文学的创作。1919年,他开始长达17年的北京生活,在个人的焦灼里思索人生境遇,笔触时常回归乡土故园,如《乡间的回忆》(1923)《哀故乡》(1925)《水葬》《回想中的故乡》(1926)《在贵州道上》(1929)《盐巴客》(1931)等等,期间也曾回过家乡,那是1928年他返乡完婚。从这一年到抗战爆发,是他“乡土文学的发展成熟期”。9年内,他出版了五部小说集:《还乡集》《酒家》《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乡土题材的作品占了一半以上。他“把极大的篇章,最深厚的感情,献给了故乡受难的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乡镇上各阶层的各色人物都出现在他的笔下。他以人道主义的眼光,真实再现了贵州山民的痛苦生活。从离开家乡那一刻,他的心里就种下了故乡的牵绊情愫。直到再次回归,那种激情继续燃烧。
抗战爆发之后,经过短暂的羁縻,他辗转回到了故乡。这种回归不仅是他身躯的返乡,更是心灵重归故园。1937年10月,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之后留在了贵州,直到去世。该书的第六章名为“重返故乡”,以及后面的第七章“为人民服务”,关照的正是这位游子在家乡生活与文学生涯。热血激情地组织配合抗战的“每周文艺”社,历经十年浩劫,再到后来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把自己一腔热情,放在了“乡土文学”中,他所描绘的生活图画,已经成为那个时代历史画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评传把握蹇先艾“乡土文学”的标志性定位,对其笔下的乡土情进行了挖掘和解读。
纵观蹇先艾的文学创作,他以绝大部分的篇章、最深厚的感情献给了旧贵州这片贫困而苦难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挑夫、马夫、滑竿匠、盐巴客、乞丐、草药贩子、家庭主妇、失业青年、农妇、小职员、女艺人、教员……对于他们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际,他不仅作了忠实地记录和典型地反映,建构了其独特的贵州乡土的艺术世界,对笔触所及的人物,更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出作家的良知及其人道主义的关怀。1928年,他返乡结婚,这次机会使其对贵州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扩展了其小说创作的视野和题材范围,也促成了他对贵州面貌的更深层次的真实言说。之后的9年中,其创作达到了一定的社会深广度。这期间的作品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贵州地方社会的现实图景。《盐巴客》《贵州道上》都可以算是现实主义佳作,是真正能代表其乡土文学成就的作品。
他用现代知识者的眼光审视封闭、落后的贵州。这片“被抒写”的乡土是他自己的故土,中国传统文化中眷恋故土的美好情愫以及作家漂泊生活中寻觅精神家园的需求使他不能满足于旁观式的审视,他要融入。而理性认知所带来的与故乡的心理距离和自己身上带回的异质因素,迫使他体味到乡土情感上的陌生,自己的漂泊和陌生游离已经成为故乡情感中另类的尴尬,乡情依在,但多了几分反思,此类作品便透露出一种反讽的意味。如《在贵州道上》“作家对赵洪顺于同情中所含的责备,颇接近于鲁迅先生写国民性时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虽然在深度与厚度上不及——作品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成分比前期作品更强烈了”,《水葬》则“展示了‘老远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种冷酷之中的伟大”。
方言和习俗,是蹇先艾乡土文学的另一个特点。出色的乡土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有作家对故乡记忆素材的创造性应用。方言和民风习俗,既是他们对故园的追忆,也是创造性的整合。“他曾经在《在贵州道上》《到镇溪去》这些作品中,使用了较多的方言土语但他渐次认识到以此增强乡土色彩,毕竟是一种过于便当的方法,所以他更注意风俗习惯,人情世态的描写”,这是乡土作家对于乡土特色所做的孜孜追求。
总之,蹇先艾的乡土抒写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知识者面对中国乡土的一种共时性体验,这本评传依据这一关键词构筑了全书的基调,完成了对作家全面而精到的剖析。
前面说该评传是合二人之力而成,这使人联想起《红楼梦》的续写之争。任何一部作品,出现续写,不由使人猜测若是作者一气呵成,该是怎么样的风景?但猜测毕竟终归已无可复原,所幸者,我们还能在这种续写里看到前者的能力,以及后者自己继续承担的勇气和努力,静静而坐,翻卷书页,我们就这样感受到了蹇先艾笔下贵州乡土的别样风景,看到了评传作者们付出的心血。
该评传作者为两人,而且是前者亡故后者再续就未完篇章。序言中讲述了成书的原委:该书原由杜惠荣撰写,可惜第二章未竟,作者便溘然离世,后由其生前好友王鸿儒历时两年多辛劳笔耕才完成。前者亦已,后者续写,成就美谈。
评传成书于蹇老尚健在之时。著述评传,对所评对象固然要有深入研究,后人立论多在所评对象作古之后,若年代渺渺,前人之事常常难免遗漏。所幸,作者们在完成书时,总还有机会与蹇老交流。
评传分为7章31小节,前面两章叙写身世和诗歌创作,后面以乡土作为基调,按照作家的经历,结合创作完成评价体系的构建。后面附有1922年8月至1984年冬的蹇先艾著作系年表,资料性很强。通观全书,虽没有此后创作与生活情况,但对蹇先艾一生创作的主体风格与经历已经能清晰把握。
评传围绕蹇先艾创作中“乡土文学”这一核心词汇构筑书写体系。
前言中说:“蹇先艾的文学生涯开始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那时候,他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朝雾》,因为用朴素的笔调‘叙述过贵州’,曾受到鲁迅的赞赏,被誉为写出了‘他心曲的哀愁’的‘乡土文学’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沿着‘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怀着对贵州乡土的眷恋,对受压迫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关怀和同情,暴露和鞭挞了造成各种灾难的反动统治者。”杜王二人的评传则结合作家的作品将鲁迅先生的这一定位进行了丰富和拓展。第一章“在故乡”,叙述家世和童年;第二章“孤独者之歌”,叙述离乡之后,在都市的孤独吟唱;第三章和第四章,直接命名为“乡土文学(上)(下)”,集中探讨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第五章“离散”、第六章“重返故乡”,叙写抗日战争爆发后,历经曲折重返故园的经历和作品;第七章“为人民服务”,则写解放后创作和人生波折。可见,关键词即“乡土文学”。
蹇先艾,从出生到成年,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经历无数波折。他的乡土文学的根脉,正是在悲欢离合里酝酿。
第一章讲述其家庭身世,1906年出生于四川越隽,之后“他和母亲追随着父亲的宦迹,由越隽而涪陵、而松潘”。直到1912年以后,才回到遵义,“在故乡过了七年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生活”。他写了一首名为《童年之别》的抒情长诗里面有几句:
真闲在,我们游戏的时辰,
烂漫的花枝开在小心灵。
故乡的欢乐虽说已经过去,
只不过轻绡云掩了朝曦。
故乡的童年生活虽然只是短短7年,留给他的记忆却是永恒的。“那时候跟母亲和姊弟们住家在老城北门,那里依山临水,前面有清沏的小河,屋后是寂静的山林,郭外有田陇,山林里有许多名刹胜迹:净土庵、湘山寺、桃源洞……在這个美丽的环境里,同游伴们捉鸟、偷果子吃、钓鱼,自然是蹇先艾童年时代欢乐的源泉”,这段时间正是他成长记事的时候,加上父母的熏染和教育,新旧文学的基因注入到他敏感的心灵。
第二章叙述他13岁离开家乡,到开始新文学的创作。1919年,他开始长达17年的北京生活,在个人的焦灼里思索人生境遇,笔触时常回归乡土故园,如《乡间的回忆》(1923)《哀故乡》(1925)《水葬》《回想中的故乡》(1926)《在贵州道上》(1929)《盐巴客》(1931)等等,期间也曾回过家乡,那是1928年他返乡完婚。从这一年到抗战爆发,是他“乡土文学的发展成熟期”。9年内,他出版了五部小说集:《还乡集》《酒家》《踌躇集》《乡间的悲剧》《盐的故事》,乡土题材的作品占了一半以上。他“把极大的篇章,最深厚的感情,献给了故乡受难的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乡镇上各阶层的各色人物都出现在他的笔下。他以人道主义的眼光,真实再现了贵州山民的痛苦生活。从离开家乡那一刻,他的心里就种下了故乡的牵绊情愫。直到再次回归,那种激情继续燃烧。
抗战爆发之后,经过短暂的羁縻,他辗转回到了故乡。这种回归不仅是他身躯的返乡,更是心灵重归故园。1937年10月,他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之后留在了贵州,直到去世。该书的第六章名为“重返故乡”,以及后面的第七章“为人民服务”,关照的正是这位游子在家乡生活与文学生涯。热血激情地组织配合抗战的“每周文艺”社,历经十年浩劫,再到后来的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他把自己一腔热情,放在了“乡土文学”中,他所描绘的生活图画,已经成为那个时代历史画卷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评传把握蹇先艾“乡土文学”的标志性定位,对其笔下的乡土情进行了挖掘和解读。
纵观蹇先艾的文学创作,他以绝大部分的篇章、最深厚的感情献给了旧贵州这片贫困而苦难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挣扎着的人们,挑夫、马夫、滑竿匠、盐巴客、乞丐、草药贩子、家庭主妇、失业青年、农妇、小职员、女艺人、教员……对于他们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际,他不仅作了忠实地记录和典型地反映,建构了其独特的贵州乡土的艺术世界,对笔触所及的人物,更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表现出作家的良知及其人道主义的关怀。1928年,他返乡结婚,这次机会使其对贵州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扩展了其小说创作的视野和题材范围,也促成了他对贵州面貌的更深层次的真实言说。之后的9年中,其创作达到了一定的社会深广度。这期间的作品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贵州地方社会的现实图景。《盐巴客》《贵州道上》都可以算是现实主义佳作,是真正能代表其乡土文学成就的作品。
他用现代知识者的眼光审视封闭、落后的贵州。这片“被抒写”的乡土是他自己的故土,中国传统文化中眷恋故土的美好情愫以及作家漂泊生活中寻觅精神家园的需求使他不能满足于旁观式的审视,他要融入。而理性认知所带来的与故乡的心理距离和自己身上带回的异质因素,迫使他体味到乡土情感上的陌生,自己的漂泊和陌生游离已经成为故乡情感中另类的尴尬,乡情依在,但多了几分反思,此类作品便透露出一种反讽的意味。如《在贵州道上》“作家对赵洪顺于同情中所含的责备,颇接近于鲁迅先生写国民性时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虽然在深度与厚度上不及——作品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成分比前期作品更强烈了”,《水葬》则“展示了‘老远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和出于这种冷酷之中的伟大”。
方言和习俗,是蹇先艾乡土文学的另一个特点。出色的乡土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有作家对故乡记忆素材的创造性应用。方言和民风习俗,既是他们对故园的追忆,也是创造性的整合。“他曾经在《在贵州道上》《到镇溪去》这些作品中,使用了较多的方言土语但他渐次认识到以此增强乡土色彩,毕竟是一种过于便当的方法,所以他更注意风俗习惯,人情世态的描写”,这是乡土作家对于乡土特色所做的孜孜追求。
总之,蹇先艾的乡土抒写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知识者面对中国乡土的一种共时性体验,这本评传依据这一关键词构筑了全书的基调,完成了对作家全面而精到的剖析。
前面说该评传是合二人之力而成,这使人联想起《红楼梦》的续写之争。任何一部作品,出现续写,不由使人猜测若是作者一气呵成,该是怎么样的风景?但猜测毕竟终归已无可复原,所幸者,我们还能在这种续写里看到前者的能力,以及后者自己继续承担的勇气和努力,静静而坐,翻卷书页,我们就这样感受到了蹇先艾笔下贵州乡土的别样风景,看到了评传作者们付出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