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伊壁鸠鲁学派是晚期希腊哲学四大流派之一,由于社会环境和政权变更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诸多哲学家把获得幸福当作是研究的主旋律,哲学一度被认为是医治人们心灵创伤的良药。伊壁鸠鲁学派认为精神上的快乐高于肉体上的快乐,同时认为学会理性的对欲望做出取舍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手段,伊壁鸠鲁哲学试图消除人们对神和死亡的恐惧,声称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人无需恐惧这些与人感觉无关的东西,本文通过分析伊壁鸠鲁思想形成的原因以及快乐主义伦理学的内涵,从而试着深入了解其哲学理念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伊壁鸠鲁;伦理学;快乐主义
晚期希腊哲学包括四大学派: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与其它学派相比,伊壁鸠鲁学派宣称快乐即幸福,快乐即美德,因此其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曾说过:只有当我们痛苦时,我们才需要快乐,因为快乐不在场;而当我们不痛苦时,我们就不需要了,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1]只有当人处于痛苦之中才会强烈的渴望得到快乐,而不痛苦本身就是快乐的一种表现,伊壁鸠鲁多次表示肉体上的享乐不仅是暂时的而且伴随着痛苦,唯有精神上的平衡才能使灵魂长久的处于一种宁静无烦忧的状态。由于伊壁鸠鲁主义过分强调个人快乐的满足所以其哲学不仅被人怀疑为消极的快乐主义,还被批评为享乐主义,笔者认为伊壁鸠鲁哲学纵然有其局限性,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思想深刻之处,而不是纠结于一处忽略其整体。
一
伊壁鸠鲁是希腊晚期的一位哲学家,这个时期的哲学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哲学的伦理化倾向,当然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经过和缘由。首先是社会的动荡不安,面对城邦制的瓦解和政权的交替变更,民众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信任,这使得人们渴望得到快乐以此来漠视眼前的痛苦;其次是文化和思想上的发展,随着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民众视野的开阔,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细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各个学科在发展时出现了未曾涉及过的伦理问题;最后是外在痛苦引起的内在不安,生活和生命上的毫无保障必然会摧毁人们的内在精神,因此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关注如何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准则学、物理学、伦理学,在他看来准则学和物理学都是通向伦理学的手段,伦理学才是他哲学研究的重点。准则学研究的是真理的标准以及如何获得认识,真理标准的判定主要有感觉、预见、情感三类,其中又以感觉和情感最为重要,伊壁鸠鲁声称感觉是不可能出错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驳倒感觉,一个感觉也无法驳倒另一个感觉,因为面对不同客体产生的不同感觉都是真实的,所以准则学被称为感觉主义的准则学,他一反传统哲学对理性的抬高,把个人感觉作为衡量快乐的重要标准。
二
伊壁鸠鲁的讲学生涯是在花园中进行的,一度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他和众多学生、朋友一起过着集体式的生活,受伊壁鸠鲁所倡导的哲学理念的影响,团体生活无疑是非常简朴的,但这种简朴不完全是生活所迫,他排斥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的生活,追求宁静持久的幸福。由于希腊哲学晚期社会层面的影响,所以伊壁鸠鲁哲学和当时众多哲学的目的一样想获得幸福,他曾说过: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心灵的快乐是对肉体快乐的观赏,心灵的快乐之唯一高出于肉体快乐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学会观赏快乐而不观赏痛苦。[2]这句话无疑是告诉我们,纵然面对无法避免的痛苦也要学会从心灵上观赏快乐而不观赏痛苦。伊壁鸠鲁哲学追求的是静态的快乐,在他看来动态快乐是一种愿望得到满足之后的短暂快乐,并且在愿望得到满足之前伴随着各种痛苦,追求满足的过程就像是迎接光明前所经历的黑暗,我们知道光明终会来临,但其中的痛苦已经使我们苦不堪言,而静态的快乐则是一种平衡的、持久的状态,没有对欲望得到满足的过分执着,从而也就无需经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以及得到满足后的大喜。
伊壁鸠鲁哲学追求心灵上的无纷扰,认为快乐和美德是分不开的,正直谨慎活着的人不可能是不快乐的,同样快乐的人也一定是那些谨慎而又正大光明活着的人。他曾说过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3]伊壁鸠鲁把快乐和善等同起来,借由人所感知的快乐来通达幸福,伊壁鸠鲁学派所说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并不像某些人所批评的是一味追求极端的享乐主义,而是有选择的对欲望进行取舍,因为并不是所有欲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三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在追求快乐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痛苦,更无需置疑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是人的本性,人的恐惧无非来源于死亡和宗教两类,关于宗教伊壁鸠鲁学派从不否认神的存在,但认为神是绝不会干预人世间的事情,人们渴望通过神的救赎来获得幸福所做的一系列行为都是迷信,神是人们生活之外的存在。而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恐惧,人们因为无法预知死后的感觉而对死亡感到惧怕,伊壁鸠鲁则说世间的万物都是原子的聚合分散,“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4]这也就是说对死亡的恐惧完全是没必要的,因为人死的时候灵魂会随着身体一起消失,感觉也同样随之消失。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无法切身感受到死亡,死亡没有来临;而当我们真正踏进死亡大门的时候,灵魂和感觉早已随着肉体而消失,我们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感觉。死亡与活着永远是一对反义词,尽管我们当下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更接近死亡的一天,但人是无法同时经历这两种状态的,所以说死亡与我们毫无干系的,我们何必要对此心惊胆战,恐惧丛生呢。孔子也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无疑是劝人们珍惜眼前的人生,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搞懂,何必徒增忧愁去想死后的事情呢?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并把快乐作为衡量个体幸福的标准,那么如何获得幸福?他的回答是“为了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来考虑一切取舍,因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所以我才力求避免痛苦和恐惧。”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很多人称他的快乐主义是消极的快乐主义,伊壁鸠鲁认为避免痛苦就可以获得快乐,把没有痛苦当作是快乐本身,没有选择积极的面对各种不幸从而创造快乐,对他来说想要拥有快乐就必须对痛苦敬而远之,且在心灵上也要做到忽视痛苦观赏快乐,但是逃避痛苦只能获得暂时的快乐和幸福。
伊壁鸠鲁哲学的局限性非常明显,首先是他的哲学只关注人如何获得幸福而对其它的事情则一概没有兴趣追问,这使其遗留下来理念逐步变成僵化的教条;其次他妄想人们通过精神上的宁静和快乐就可以获得幸福,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人们只有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追求精神的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虽然有很大的缺陷,但我们同样也无法否定其带来的深刻影响,我们不能囿于其思想的一处而忽视其整体,应该更多关注其思想中深刻的一面。在面对以往哲学过分重视理性而忽视感觉和情感的情况下,他倡导人们注重自身感觉、尽可能追求快乐,当面对当前所经历的痛苦时,他劝导人们在无法避免痛苦的情况下学会观赏精神上的快乐。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对现在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他明确的告诉我们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且过度的追求欲望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保有清醒的对欲望做出取舍,尽可能追求精神上宁静而持久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论[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367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第321页.
[3][4]苗力田.古希臘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第639、638页.
[5]霍国栋.古希腊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两种理论[J].晋阳学刊,2009,(3).
[6]唐土红,喻权良.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及其理论反思 [J].伦理学研究,2006,(3).
[7]崔延强.通向宁静之路—晚期希腊的哲人理想[J].哲学研究,2000,(7).
作者简介:元美林(1994.5-),女,汉族,河南省,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关键词:伊壁鸠鲁;伦理学;快乐主义
晚期希腊哲学包括四大学派:伊壁鸠鲁主义、斯多亚主义、怀疑主义、新柏拉图主义,与其它学派相比,伊壁鸠鲁学派宣称快乐即幸福,快乐即美德,因此其伦理学被称为快乐主义伦理学。伊壁鸠鲁曾说过:只有当我们痛苦时,我们才需要快乐,因为快乐不在场;而当我们不痛苦时,我们就不需要了,因为这个缘故,我们说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1]只有当人处于痛苦之中才会强烈的渴望得到快乐,而不痛苦本身就是快乐的一种表现,伊壁鸠鲁多次表示肉体上的享乐不仅是暂时的而且伴随着痛苦,唯有精神上的平衡才能使灵魂长久的处于一种宁静无烦忧的状态。由于伊壁鸠鲁主义过分强调个人快乐的满足所以其哲学不仅被人怀疑为消极的快乐主义,还被批评为享乐主义,笔者认为伊壁鸠鲁哲学纵然有其局限性,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其思想深刻之处,而不是纠结于一处忽略其整体。
一
伊壁鸠鲁是希腊晚期的一位哲学家,这个时期的哲学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哲学的伦理化倾向,当然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都有其经过和缘由。首先是社会的动荡不安,面对城邦制的瓦解和政权的交替变更,民众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信任,这使得人们渴望得到快乐以此来漠视眼前的痛苦;其次是文化和思想上的发展,随着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民众视野的开阔,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有了更加细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各个学科在发展时出现了未曾涉及过的伦理问题;最后是外在痛苦引起的内在不安,生活和生命上的毫无保障必然会摧毁人们的内在精神,因此当时的哲学家们开始关注如何获得幸福。
伊壁鸠鲁哲学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准则学、物理学、伦理学,在他看来准则学和物理学都是通向伦理学的手段,伦理学才是他哲学研究的重点。准则学研究的是真理的标准以及如何获得认识,真理标准的判定主要有感觉、预见、情感三类,其中又以感觉和情感最为重要,伊壁鸠鲁声称感觉是不可能出错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驳倒感觉,一个感觉也无法驳倒另一个感觉,因为面对不同客体产生的不同感觉都是真实的,所以准则学被称为感觉主义的准则学,他一反传统哲学对理性的抬高,把个人感觉作为衡量快乐的重要标准。
二
伊壁鸠鲁的讲学生涯是在花园中进行的,一度被人称为“花园哲学家”。他和众多学生、朋友一起过着集体式的生活,受伊壁鸠鲁所倡导的哲学理念的影响,团体生活无疑是非常简朴的,但这种简朴不完全是生活所迫,他排斥挥霍无度、纸醉金迷的生活,追求宁静持久的幸福。由于希腊哲学晚期社会层面的影响,所以伊壁鸠鲁哲学和当时众多哲学的目的一样想获得幸福,他曾说过: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心灵的快乐是对肉体快乐的观赏,心灵的快乐之唯一高出于肉体快乐的地方,就是我们可以学会观赏快乐而不观赏痛苦。[2]这句话无疑是告诉我们,纵然面对无法避免的痛苦也要学会从心灵上观赏快乐而不观赏痛苦。伊壁鸠鲁哲学追求的是静态的快乐,在他看来动态快乐是一种愿望得到满足之后的短暂快乐,并且在愿望得到满足之前伴随着各种痛苦,追求满足的过程就像是迎接光明前所经历的黑暗,我们知道光明终会来临,但其中的痛苦已经使我们苦不堪言,而静态的快乐则是一种平衡的、持久的状态,没有对欲望得到满足的过分执着,从而也就无需经历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以及得到满足后的大喜。
伊壁鸠鲁哲学追求心灵上的无纷扰,认为快乐和美德是分不开的,正直谨慎活着的人不可能是不快乐的,同样快乐的人也一定是那些谨慎而又正大光明活着的人。他曾说过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我们认为它是最高的和天生的善。[3]伊壁鸠鲁把快乐和善等同起来,借由人所感知的快乐来通达幸福,伊壁鸠鲁学派所说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并不像某些人所批评的是一味追求极端的享乐主义,而是有选择的对欲望进行取舍,因为并不是所有欲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
三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在追求快乐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痛苦,更无需置疑追求快乐避免痛苦是人的本性,人的恐惧无非来源于死亡和宗教两类,关于宗教伊壁鸠鲁学派从不否认神的存在,但认为神是绝不会干预人世间的事情,人们渴望通过神的救赎来获得幸福所做的一系列行为都是迷信,神是人们生活之外的存在。而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更多的是一种未知的恐惧,人们因为无法预知死后的感觉而对死亡感到惧怕,伊壁鸠鲁则说世间的万物都是原子的聚合分散,“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4]这也就是说对死亡的恐惧完全是没必要的,因为人死的时候灵魂会随着身体一起消失,感觉也同样随之消失。当我们活着的时候我们无法切身感受到死亡,死亡没有来临;而当我们真正踏进死亡大门的时候,灵魂和感觉早已随着肉体而消失,我们自然也不会有任何的感觉。死亡与活着永远是一对反义词,尽管我们当下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更接近死亡的一天,但人是无法同时经历这两种状态的,所以说死亡与我们毫无干系的,我们何必要对此心惊胆战,恐惧丛生呢。孔子也曾说过“未知生,焉知死”无疑是劝人们珍惜眼前的人生,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搞懂,何必徒增忧愁去想死后的事情呢?
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最高的善,并把快乐作为衡量个体幸福的标准,那么如何获得幸福?他的回答是“为了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来考虑一切取舍,因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所以我才力求避免痛苦和恐惧。”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很多人称他的快乐主义是消极的快乐主义,伊壁鸠鲁认为避免痛苦就可以获得快乐,把没有痛苦当作是快乐本身,没有选择积极的面对各种不幸从而创造快乐,对他来说想要拥有快乐就必须对痛苦敬而远之,且在心灵上也要做到忽视痛苦观赏快乐,但是逃避痛苦只能获得暂时的快乐和幸福。
伊壁鸠鲁哲学的局限性非常明显,首先是他的哲学只关注人如何获得幸福而对其它的事情则一概没有兴趣追问,这使其遗留下来理念逐步变成僵化的教条;其次他妄想人们通过精神上的宁静和快乐就可以获得幸福,这无疑是不可能的,人们只有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可以最大限度的追求精神的快乐。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虽然有很大的缺陷,但我们同样也无法否定其带来的深刻影响,我们不能囿于其思想的一处而忽视其整体,应该更多关注其思想中深刻的一面。在面对以往哲学过分重视理性而忽视感觉和情感的情况下,他倡导人们注重自身感觉、尽可能追求快乐,当面对当前所经历的痛苦时,他劝导人们在无法避免痛苦的情况下学会观赏精神上的快乐。同时他的哲学思想对现在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他明确的告诉我们欲望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且过度的追求欲望会带来更多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保有清醒的对欲望做出取舍,尽可能追求精神上宁静而持久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论[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367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第321页.
[3][4]苗力田.古希臘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第639、638页.
[5]霍国栋.古希腊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的两种理论[J].晋阳学刊,2009,(3).
[6]唐土红,喻权良.伊壁鸠鲁的快乐论及其理论反思 [J].伦理学研究,2006,(3).
[7]崔延强.通向宁静之路—晚期希腊的哲人理想[J].哲学研究,2000,(7).
作者简介:元美林(1994.5-),女,汉族,河南省,研究生,单位:黑龙江大学; 研究方向:西方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