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文导读
托马斯·刘易斯(1913—1994),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生于美国纽约,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4年出版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该书收文二十九篇,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这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托马斯·刘易斯的科学随笔大多是泛泛而谈,率意而为,并不刻意追求结构的“完整”,这就是他特有的“托马斯方式”。这篇科学小品语言生动形象,文笔幽默风趣,体现了科学小品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众多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的可亲、可爱,它们传递信息的方法是那么的各不相同,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动听。
作者好像不只是让我们了解有关的知识,还要让我们受到情感上的陶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不只是人的世界,也是其他所有生物的世界,人类只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每一种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作品,包藏着大自然的秘密。我们要对所有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去感受它,了解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神奇的美。过去人类把自己看作万物的灵长,世界的主宰,自尊自大,做了许多对不起自然的事情,现在该是清醒的时候了。我们要把所有动物都看作自己的朋友,理解和保护它们。托马斯·刘易斯引导我们去聆听动物的声音,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二、重点追踪
1.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A.音乐
B.大自然的声音
C.生物的非事务性声音(语言)
D.生物的事务性声音(语言)
[点拨]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说明对象的把握上,多看几遍,才能弄清楚这个世界的音乐是指——生物的非事务性声音。估计一些学生预习下来,只知道是说生物发出的声音,很难深入理解到“声音分事务性与非事务性两种”这个层次。答案:C。
2.本文的大致思路怎样?
[点拨]人类的噪声(第1、2段)→动物世界的一些“声音”(列举)→解释动物“音乐”产生的过程。
3.“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怎样的一些声音?
[点拨]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动物声音(音乐)原理及特点的分析,告诉人们人类之外的动物(白蚁、蝙蝠、歌鸲等)也自有音乐(即声音),这是它们的本能需求,是它们生命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鸟类事务性语言背后还有大量重复出现的美妙声音。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这种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的表达情感的声音,可以称之为“音乐”。
4.这些声音是否都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点拨]不都具有。有的是“事务性声音”,也即彼此交流的信息,如白蚁上颚发出的信号、蝙蝠通过声纳捕捉昆虫等,又如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等都是事务性语言,这些声音就具有一定的具体意义;有的是“非事务性声音”,如白蚁头部打击乐、蝙蝠倒挂发出“铃声”等,这些就没有某种具体的含义,而是作者所谓的“音乐”。作者在文中说:“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事务性声音”与“非事务性声音”之间的区别。
5.文章两处提到外星人对人类声音的感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一是用来类比说明人类企图赋予某种生物发出的特别的声音以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二是类比说明就像外星人不理解地球人音乐的美一样,人类也很难理解其他生物的音乐。
6.你能举出课文以外的例子说明“大自然的音乐”吗?
[点拨]大自然的音乐有很多,比如:惊涛拍岸、溪水潺潺、泉水丁冬、雨打芭蕉、半夜鸣蝉、莺啼翠柳……
7.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点拨]本文主要运用了两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一是举例子,二是作比较。为了说明动物界充满音乐,作者列举了白蚁、画眉、鲸鱼等各种动物的例子,并生动地描述了它们发出的美妙音响。人类与动物音乐的比较,更是贯穿于全文,旨在说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着超功利的音乐。
8.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点拨]本文语言生动幽默。例如,为了说明动物发出的声音未必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拿外星人揣测人类的高尔夫球的咔嗒声作类比,“警告的叫唤”(不太可能)、“求偶的信号”(没那回事)或“领土占有的宣言”(这倒可能),种种猜测让人忍俊不禁,真可谓“一个头脑糊涂的外层空间来客”。再如,第9段对画眉歌声的描述,更是生动迷人,感觉这是“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是一种沉思的、若泣若诉的音乐”。
三、能力检测
(一)语基闯关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噪声(zào)蝙蝠(biǎn)
甲壳(ké)戛然而止(jiá)
B.剔除(tī) 迄今(qì)
气囊(náng) 如思如慕(mù)
C.管弦(xuán) 胸脯(pú)
歌鸲(qú)湮没无闻(yān)
D.猩猩(xīng) 颤动(chàn)
蚊蚋(ruì)聊以慰藉(jí)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冒昧 洞萧 窟窿 征慕
B.婉转 幅射 走廊 贮藏
C.缭绕 混沌 模糊 污染
D.萦绕 赋与 飘缈 模型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热力学上讲,它势必要把物质重新安排成对称形式,使之提高——姑且这样说吧——成为在不断重排和进行分子修饰的变化状态。
B.他谈音乐,谈气味,谈语言,谈细菌、昆虫和其他星球,其实都是谈一个主题,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
C.在他(造访地球的外星客人)听来,第十四号四重奏也许是发布某种讯息,意思是宣布“贝多芬在此”。
D.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4.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不止一次,有人看到鲸鱼在歌唱的 ,完全跃出水面,然后以背击水,全身沉浸于阔鳍击出的波涛之中。
②甲壳纲动物和昆虫用生有牙齿的头部叩击固体 而发声。
③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不象音乐,
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
A.间隙震动肯定/而B.间歇振动肯定/而
C.间歇震动或许/但D.间隙振动或许/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
B.一说多吃米面易发胖,现在许多人就少吃饭,乃至不吃饭只吃菜,可科学的吃法恰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该是全天所需能量的60%,由此证明“人是铁,饭是钢”的老话至今并不过时。
C.自然界的声音也是美妙无穷的,有时我们听后也同样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D.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六神无主的。
( 二 )阅读擂台
阅读课文《这个世界的音乐》片段(“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蟾蜍互相对歌,朋友们则报以应答轮唱”),完成6~9题。
6.下面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音乐”的一项是()
A.大多数动物发出的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
B.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
C.蝙蝠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D.蚯蚓发出一组组微弱的、规则组合的断音符。
7.对文中句子“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声学要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哪些是有意义的信号。
B.人类能把动物们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从而筛选出其中有意义的信号。
C.生物声学研究者把像某些白蚁用上颚颤动所发出的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看作某种具体的意义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
D.白蚁发出的声音中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它信号之下。
8.下列表述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噪音,我们很难从中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
B.新兴的生物声学要研究人类之外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哪些是有具体意义的信号。
C.动物会利用外界所有能发声的东西来演奏它们的“音乐”。
D.猩猩拍打胸脯,是想用有节奏的“打击乐”表达它们的快乐感情。
9.下列对文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不使我们灭顶于大量的闲聊和废话中,人类需要超越功利意义的音乐。
B.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动物们便有了交际语言和自得其乐的音乐。
C.草原松鸡、兔子和老鼠用脚爪发出敲击声,啄木鸟和其他几种鸟类用头部梆梆地敲打,这些奇怪的动作里面也许含有一定的音乐成分。
D.水蛭有节奏地敲击叶子以引起同类的注意,说明水蛭也会进行言语交际和乐曲演奏。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细胞生命的礼赞(节选)
托马斯·刘易斯
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头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照这样的描绘,人成了巨大的致命性力量,而地球则是某种柔弱的东西,象乡间池塘的水面上袅袅冒上的气泡,或者象一群小命娇弱的鸟雀。
但是,任何认为地球的生命是脆弱的想法,都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地球的生命乃是宇宙间可以想象到的最坚韧的膜,它不理会几率,也不可能让死亡透过。而我们倒是那膜的柔弱的部分,就象纤毛一样短暂、脆弱。而且,人早就在杜撰一种存在,他认为这种存在使自己高于其他生命。几千年来,人就这么脑汁绞尽,用心独专地想象着。因为是幻觉,所以,这种想象今天如同过去一样没有使他满足。人乃是扎根在自然中的。
近年来的生物科学,一直在使人根植于自然之中这一点成为必须赶紧正视的事实。新的、困难的问题,将是如何对付正在出现的、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的观念:人与自然是多么密切的联锁在一起。我们大多数人过去牢牢抱有的旧观念,就是认为我们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
可以满有理由地说,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我们不象过去一向设想的那样,是由我们自己的一批批越来越复杂的零件逐级顺序组合而成的。我们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在我们细胞的内部,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们出门去迎接每一个朗朗白天的,是线粒体。而严格地说,它们不是属于我们的。原来它们是单独的小生命,是当年移居到我们身上的殖民者原核细胞的后裔。很有可能,是一些原始的细菌,大量地涌进人体真核细胞的远古前身,在其中居留了下来。从那时起,它们保住了自己及其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样式复制繁衍,其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与我们的不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就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样。没有它们,我们将没法活动一块肌肉,敲打一下指头,转动一个念头。
线粒体是我们体内安稳的、负责的寓客。我愿意信任它们。但其他一些小动物呢?那些以类似方式定居在我细胞里的生物,协调我、平衡我、使我各部分凑合在一起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我的中心粒、我的基体、很可能还有另外许许多多工作在我细胞之内的默默无闻的小东西,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基因组,都象蚁丘中的蚜虫一样,是外来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的细胞们不再是使我长育成人的纯种的实体。它们是些比牙买加海湾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
我当然乐于认为,它们是为我工作,它们的每一气息都是为我而呼吸的;但是否也有可能,是它们在每天早晨散步于本地的公园,感觉着我的感觉,倾听着我的音乐,思想着我的思想呢?
然而我心下稍觉宽慰,因为我想到那些绿色植物跟我同病相怜。它们身上如果没有叶绿体,就不可能是植物,也不可能是绿色的。是那些叶绿体在经营着光合工厂,生产出氧气供我们大家享用。但事实上,叶绿体也是独立的生命,有着它们自己的基因组,编码着它们自己的遗传信息。
我们细胞核里携带的大量DNA,也许是在细胞的祖先融合和原始生物在共生中联合起来的年月里,不知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这儿的。我们的基因组是从大自然所有方面来的形形色色指令的结集,为应付形形色色的意外情况编码而成。就我个人而言,经过变异和物种形成,使我成了现在的物种,我对此自是感激不尽。不过,几年前还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事的时候,我还觉得我是个独立实体,但现在却不能这样想了。我也认为,任何人也不能这样想了。
10.作者指出,“认为地球的生命是脆弱的想法,都是人的幻觉”。其理由是什么?
答:
11.文章第三段写道:“我们大多数人过去牢牢抱有的旧观念,就是认为我们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其中的“旧观念”指的是什么?整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
12.文中谈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旨在说明什么问题?请简要概括一下。
答:
13.本文标题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答:
【答案及解析】
1.BA.蝙biān,壳qiào;C.弦xián;D.藉jiè。
2.C A.萧—箫、慕—募,B.幅—辐,D.与—予、飘—缥。
3.B 该题考查常用且易错的几种标点符号,A项的破折号,C项的括号与引号,D项的冒号、破折号及引号等标点使用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个别地方标点使用欠妥。该项前边逗号与顿号区别大小层次,使用都很规范,但“通过交流……和谐”是对“主题”的具体解说,“主题”后的逗号显然使用不当,应该改为冒号或破折号。
4.D 间隙:空隙。间歇: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儿。①句应选“间隙”。震动:颤动,使颤动,侧重指因外力引起的震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侧重指本身发出的动作。②句应选“振动”。③句前面是猜测语气,后面是转折关系,故选“或许/但”。
5.D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用“飘飘欲仙”或“飘然欲飞”之类的词语。
6.A 动物发出的“嘟哝声”不都是“音乐”。
7.C 运用语法知识,可知文中原有句子主要意思是说,不要把动物们的“音乐”当作某种有实际意义的信号。只有C项理解得最为准确。
8.B A项原文只说“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象嘈杂声”,并没说人类交际语言都是“噪音”。C项原文“几乎所有可被动物用来发声的东西都被用上了”,没说只用“外界的”东西,而且“几乎”二字表明动物用来发声的东西还是有限制的,再者,动物们发出的声音也不全是“音乐”。D项无中生有。
9.D“水蛭也会进行言语交际”错,根据原文介绍,水蛭只是用动作来发声进行交际,而这种交际并非“言语交际”。
10.因为地球的生命乃是宇宙间可以想像的最坚韧的膜,人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要点答到即可)
11.“旧观念”指的就是认为人类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或“人是自然的主宰”)。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与其他生命应和谐共处。
12.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是人和绿色植物的共生体,文中以此为例旨在说明人不是一个独立实体。
13.人类细胞内部有许多起协调、平衡作用的微生物,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人类才得以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地球才如此生机勃勃,所以,人们应对细胞生命怀有感激之__情。(意思谈到即可)
托马斯·刘易斯(1913—1994),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生于美国纽约,曾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1974年出版随笔集《细胞生命的礼赞》,该书收文二十九篇,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这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托马斯·刘易斯的科学随笔大多是泛泛而谈,率意而为,并不刻意追求结构的“完整”,这就是他特有的“托马斯方式”。这篇科学小品语言生动形象,文笔幽默风趣,体现了科学小品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众多小动物在作者的笔下是那么的可亲、可爱,它们传递信息的方法是那么的各不相同,发出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动听。
作者好像不只是让我们了解有关的知识,还要让我们受到情感上的陶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不只是人的世界,也是其他所有生物的世界,人类只是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每一种动物都是大自然的作品,包藏着大自然的秘密。我们要对所有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感情,去感受它,了解它。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大自然神奇的美。过去人类把自己看作万物的灵长,世界的主宰,自尊自大,做了许多对不起自然的事情,现在该是清醒的时候了。我们要把所有动物都看作自己的朋友,理解和保护它们。托马斯·刘易斯引导我们去聆听动物的声音,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提升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二、重点追踪
1.本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A.音乐
B.大自然的声音
C.生物的非事务性声音(语言)
D.生物的事务性声音(语言)
[点拨]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应该放在说明对象的把握上,多看几遍,才能弄清楚这个世界的音乐是指——生物的非事务性声音。估计一些学生预习下来,只知道是说生物发出的声音,很难深入理解到“声音分事务性与非事务性两种”这个层次。答案:C。
2.本文的大致思路怎样?
[点拨]人类的噪声(第1、2段)→动物世界的一些“声音”(列举)→解释动物“音乐”产生的过程。
3.“这个世界的音乐”指的是怎样的一些声音?
[点拨]作者通过对一系列动物声音(音乐)原理及特点的分析,告诉人们人类之外的动物(白蚁、蝙蝠、歌鸲等)也自有音乐(即声音),这是它们的本能需求,是它们生命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鸟类事务性语言背后还有大量重复出现的美妙声音。蟋蟀、蚯蚓的合奏,座头鲸充满力度和肯定的歌曲,这种有节奏、有规律、重复出现的表达情感的声音,可以称之为“音乐”。
4.这些声音是否都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
[点拨]不都具有。有的是“事务性声音”,也即彼此交流的信息,如白蚁上颚发出的信号、蝙蝠通过声纳捕捉昆虫等,又如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等都是事务性语言,这些声音就具有一定的具体意义;有的是“非事务性声音”,如白蚁头部打击乐、蝙蝠倒挂发出“铃声”等,这些就没有某种具体的含义,而是作者所谓的“音乐”。作者在文中说:“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明确“事务性声音”与“非事务性声音”之间的区别。
5.文章两处提到外星人对人类声音的感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点拨]一是用来类比说明人类企图赋予某种生物发出的特别的声音以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二是类比说明就像外星人不理解地球人音乐的美一样,人类也很难理解其他生物的音乐。
6.你能举出课文以外的例子说明“大自然的音乐”吗?
[点拨]大自然的音乐有很多,比如:惊涛拍岸、溪水潺潺、泉水丁冬、雨打芭蕉、半夜鸣蝉、莺啼翠柳……
7.举例说明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点拨]本文主要运用了两种常用的说明方法,一是举例子,二是作比较。为了说明动物界充满音乐,作者列举了白蚁、画眉、鲸鱼等各种动物的例子,并生动地描述了它们发出的美妙音响。人类与动物音乐的比较,更是贯穿于全文,旨在说明动物与人类一样,有着超功利的音乐。
8.举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点拨]本文语言生动幽默。例如,为了说明动物发出的声音未必具有某种具体的意义,拿外星人揣测人类的高尔夫球的咔嗒声作类比,“警告的叫唤”(不太可能)、“求偶的信号”(没那回事)或“领土占有的宣言”(这倒可能),种种猜测让人忍俊不禁,真可谓“一个头脑糊涂的外层空间来客”。再如,第9段对画眉歌声的描述,更是生动迷人,感觉这是“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是一种沉思的、若泣若诉的音乐”。
三、能力检测
(一)语基闯关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噪声(zào)蝙蝠(biǎn)
甲壳(ké)戛然而止(jiá)
B.剔除(tī) 迄今(qì)
气囊(náng) 如思如慕(mù)
C.管弦(xuán) 胸脯(pú)
歌鸲(qú)湮没无闻(yān)
D.猩猩(xīng) 颤动(chàn)
蚊蚋(ruì)聊以慰藉(jí)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冒昧 洞萧 窟窿 征慕
B.婉转 幅射 走廊 贮藏
C.缭绕 混沌 模糊 污染
D.萦绕 赋与 飘缈 模型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热力学上讲,它势必要把物质重新安排成对称形式,使之提高——姑且这样说吧——成为在不断重排和进行分子修饰的变化状态。
B.他谈音乐,谈气味,谈语言,谈细菌、昆虫和其他星球,其实都是谈一个主题,通过交流和合作来达到生命的和谐。
C.在他(造访地球的外星客人)听来,第十四号四重奏也许是发布某种讯息,意思是宣布“贝多芬在此”。
D.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
4.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不止一次,有人看到鲸鱼在歌唱的 ,完全跃出水面,然后以背击水,全身沉浸于阔鳍击出的波涛之中。
②甲壳纲动物和昆虫用生有牙齿的头部叩击固体 而发声。
③它们单独演奏时听起来不象音乐,
那是因为我们听的时候脱离了上下文。
A.间隙震动肯定/而B.间歇振动肯定/而
C.间歇震动或许/但D.间隙振动或许/但
5.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
B.一说多吃米面易发胖,现在许多人就少吃饭,乃至不吃饭只吃菜,可科学的吃法恰恰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应该是全天所需能量的60%,由此证明“人是铁,饭是钢”的老话至今并不过时。
C.自然界的声音也是美妙无穷的,有时我们听后也同样会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
D.假如我们有更好的听力,听得见海鸟的高音,听得见成群软体动物有节奏的定音鼓,甚至听得见萦绕于阳光中草地上空的蚊蚋之群缥缈的和声,那合成的音响大约会使我们六神无主的。
( 二 )阅读擂台
阅读课文《这个世界的音乐》片段(“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蟾蜍互相对歌,朋友们则报以应答轮唱”),完成6~9题。
6.下面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音乐”的一项是()
A.大多数动物发出的大量含糊不清的嘟哝声。
B.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
C.蝙蝠在树林深处倒挂身体休息时,发出一种奇异的、孤凄的、清脆如铃的可爱声音。
D.蚯蚓发出一组组微弱的、规则组合的断音符。
7.对文中句子“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声学要研究别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哪些是有意义的信号。
B.人类能把动物们缺乏句法和意义的部分加以剔除,从而筛选出其中有意义的信号。
C.生物声学研究者把像某些白蚁用上颚颤动所发出的一种很响的、高音的咔嗒声看作某种具体的意义的想法无疑是错误的。
D.白蚁发出的声音中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它信号之下。
8.下列表述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我们拥挤地生活在一起,我们的通讯系统越来越复杂,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都是些无关紧要的噪音,我们很难从中选择出有意义的信号来。
B.新兴的生物声学要研究人类之外的动物相互发出的声音中哪些是有具体意义的信号。
C.动物会利用外界所有能发声的东西来演奏它们的“音乐”。
D.猩猩拍打胸脯,是想用有节奏的“打击乐”表达它们的快乐感情。
9.下列对文章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不使我们灭顶于大量的闲聊和废话中,人类需要超越功利意义的音乐。
B.大自然不喜欢长时间的沉寂,动物们便有了交际语言和自得其乐的音乐。
C.草原松鸡、兔子和老鼠用脚爪发出敲击声,啄木鸟和其他几种鸟类用头部梆梆地敲打,这些奇怪的动作里面也许含有一定的音乐成分。
D.水蛭有节奏地敲击叶子以引起同类的注意,说明水蛭也会进行言语交际和乐曲演奏。
(三)拓展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细胞生命的礼赞(节选)
托马斯·刘易斯
有人告诉我们说,现代人的麻烦,是他一直在试图使自己同自然相分离。他高高地坐在一堆聚合物、玻璃和钢铁的头顶上,悠晃着两腿,遥看这行星上翻滚扭动的生命。照这样的描绘,人成了巨大的致命性力量,而地球则是某种柔弱的东西,象乡间池塘的水面上袅袅冒上的气泡,或者象一群小命娇弱的鸟雀。
但是,任何认为地球的生命是脆弱的想法,都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地球的生命乃是宇宙间可以想象到的最坚韧的膜,它不理会几率,也不可能让死亡透过。而我们倒是那膜的柔弱的部分,就象纤毛一样短暂、脆弱。而且,人早就在杜撰一种存在,他认为这种存在使自己高于其他生命。几千年来,人就这么脑汁绞尽,用心独专地想象着。因为是幻觉,所以,这种想象今天如同过去一样没有使他满足。人乃是扎根在自然中的。
近年来的生物科学,一直在使人根植于自然之中这一点成为必须赶紧正视的事实。新的、困难的问题,将是如何对付正在出现的、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的观念:人与自然是多么密切的联锁在一起。我们大多数人过去牢牢抱有的旧观念,就是认为我们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
可以满有理由地说,我们并不是实际存在的实体,我们不象过去一向设想的那样,是由我们自己的一批批越来越复杂的零件逐级顺序组合而成的。我们被其他生命分享着,租用着,占据着。在我们细胞的内部,驱动着细胞、通过氧化方式提供能量,以供我们出门去迎接每一个朗朗白天的,是线粒体。而严格地说,它们不是属于我们的。原来它们是单独的小生命,是当年移居到我们身上的殖民者原核细胞的后裔。很有可能,是一些原始的细菌,大量地涌进人体真核细胞的远古前身,在其中居留了下来。从那时起,它们保住了自己及其生活方式,以自己的样式复制繁衍,其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都与我们的不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就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一样。没有它们,我们将没法活动一块肌肉,敲打一下指头,转动一个念头。
线粒体是我们体内安稳的、负责的寓客。我愿意信任它们。但其他一些小动物呢?那些以类似方式定居在我细胞里的生物,协调我、平衡我、使我各部分凑合在一起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我的中心粒、我的基体、很可能还有另外许许多多工作在我细胞之内的默默无闻的小东西,它们各有自己的特殊基因组,都象蚁丘中的蚜虫一样,是外来的,也是不可缺少的。我的细胞们不再是使我长育成人的纯种的实体。它们是些比牙买加海湾还要复杂的生态系统。
我当然乐于认为,它们是为我工作,它们的每一气息都是为我而呼吸的;但是否也有可能,是它们在每天早晨散步于本地的公园,感觉着我的感觉,倾听着我的音乐,思想着我的思想呢?
然而我心下稍觉宽慰,因为我想到那些绿色植物跟我同病相怜。它们身上如果没有叶绿体,就不可能是植物,也不可能是绿色的。是那些叶绿体在经营着光合工厂,生产出氧气供我们大家享用。但事实上,叶绿体也是独立的生命,有着它们自己的基因组,编码着它们自己的遗传信息。
我们细胞核里携带的大量DNA,也许是在细胞的祖先融合和原始生物在共生中联合起来的年月里,不知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这儿的。我们的基因组是从大自然所有方面来的形形色色指令的结集,为应付形形色色的意外情况编码而成。就我个人而言,经过变异和物种形成,使我成了现在的物种,我对此自是感激不尽。不过,几年前还没有人告诉我这些事的时候,我还觉得我是个独立实体,但现在却不能这样想了。我也认为,任何人也不能这样想了。
10.作者指出,“认为地球的生命是脆弱的想法,都是人的幻觉”。其理由是什么?
答:
11.文章第三段写道:“我们大多数人过去牢牢抱有的旧观念,就是认为我们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这种想法正在从根本上动摇。”其中的“旧观念”指的是什么?整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
12.文中谈到“线粒体”和“叶绿体”,旨在说明什么问题?请简要概括一下。
答:
13.本文标题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答:
【答案及解析】
1.BA.蝙biān,壳qiào;C.弦xián;D.藉jiè。
2.C A.萧—箫、慕—募,B.幅—辐,D.与—予、飘—缥。
3.B 该题考查常用且易错的几种标点符号,A项的破折号,C项的括号与引号,D项的冒号、破折号及引号等标点使用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个别地方标点使用欠妥。该项前边逗号与顿号区别大小层次,使用都很规范,但“通过交流……和谐”是对“主题”的具体解说,“主题”后的逗号显然使用不当,应该改为冒号或破折号。
4.D 间隙:空隙。间歇: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儿。①句应选“间隙”。震动:颤动,使颤动,侧重指因外力引起的震动。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侧重指本身发出的动作。②句应选“振动”。③句前面是猜测语气,后面是转折关系,故选“或许/但”。
5.D 六神无主:形容惊慌或着急而没有主意。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用“飘飘欲仙”或“飘然欲飞”之类的词语。
6.A 动物发出的“嘟哝声”不都是“音乐”。
7.C 运用语法知识,可知文中原有句子主要意思是说,不要把动物们的“音乐”当作某种有实际意义的信号。只有C项理解得最为准确。
8.B A项原文只说“我们彼此发出的声音变得更象嘈杂声”,并没说人类交际语言都是“噪音”。C项原文“几乎所有可被动物用来发声的东西都被用上了”,没说只用“外界的”东西,而且“几乎”二字表明动物用来发声的东西还是有限制的,再者,动物们发出的声音也不全是“音乐”。D项无中生有。
9.D“水蛭也会进行言语交际”错,根据原文介绍,水蛭只是用动作来发声进行交际,而这种交际并非“言语交际”。
10.因为地球的生命乃是宇宙间可以想像的最坚韧的膜,人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要点答到即可)
11.“旧观念”指的就是认为人类享有主宰万物的特权(或“人是自然的主宰”)。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人与其他生命应和谐共处。
12.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是人和绿色植物的共生体,文中以此为例旨在说明人不是一个独立实体。
13.人类细胞内部有许多起协调、平衡作用的微生物,正是因为有了它们,人类才得以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地球才如此生机勃勃,所以,人们应对细胞生命怀有感激之__情。(意思谈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