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含蓄内敛的中国文化下中小学阶段学生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提问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回答愈发被动,“满堂灌”现象明显。高职院校接受的生源复杂多样,多数文化基础差,学习被动,學习积极性低。本文试图以面子行为理论为本探寻提升英语课堂质量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课堂授课质量。
【关键词】高职;面子行为理论;授课质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 谢樊(1981-),四川绵阳人,汉族,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笔者发现高职理论课程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听课不集中精力、走神等和老师“断线”现象。通过多方渠道笔者调查了解到自己的学生在小学,至少幼儿园阶段好奇心强,渴望学习,但是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最后造成被动的学习者,部分甚至变成厌学者。以下本文试图以面子行为理论为工具探究其原因。
二、面子行为理论
1. 中国渊源。说起面子,或许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华民族貌似是最注重颜面(面子)的名字。追根溯源早在我们的思想图腾的代表孔子时代他及其弟子合著的《论语》中即提到人作为个体应该融入集体,且属于不同的阶层,即君即君,臣即臣,士即士,民即民。就连民也由其工种依次分为农工商。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安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可越级干预其他更高的阶层。由此形成尊卑贵贱的阶层观,同时持有“仁爱之心”按照自己的身份做好分内之事有面子,即荣耀,连同血缘关系(亲戚)和非学员关系(朋友)都可以“沾光”,即享用荣耀。
由此可知传统中国文化语境下个人应该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君、臣、士、民(农工商)。个人应该融入自己的阶层,并归属更高阶层管辖;同时个人应该有“仁爱之心”。做好了这些就是一个有面子的人,就是有荣耀的人,他连同和他有血缘或者非血缘的亲朋好友都可以“沾光”(享用荣耀)。
2. 国外的演化。相比较而言国外面子这个概念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直到1944年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才把这个概念介绍到西方。虽然面子介绍给西方的时间较晚,但是其理论发展却很快。1967年美国学者戈夫曼在此概念基础上详细讨论人际关系,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大量数据和素材。Brown和Levinson1987年对“面子” 系统研究提出“面子保全论”。根据他们的理论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光辉形象,即面子。而面子包括两种面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积极面子指说话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恭维,挣得面子的力量源自身外之人,他们的对说话人的评价决定其积极面子的大小。消极面子指说话者渴望选择行动的自由,并希望该自由不会受到外人的干预和指责。
三、高职英语课堂的问题
1. 高职学生背景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今年在国家全力支持下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各行各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但是背负的任务还是很重的,其中之一就是高职学院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欠佳。高职院校生源较复杂,有通过高考考入的高中毕业生,也有通过单招进入的中专生和高中毕业生。长久以来学生文化基础差,且参差不齐。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个别甚至完全厌烦学习。
2. 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高职英语课程处理英语专业以外基本是以《大学英语》的形式开展,属于理论课程。而英语正是多数高职学生文化课短板之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极低。就笔者观察,高职院校学生中有极大一部分学生属于农村毕业学生。农村毕业学生所在各中学近年来教育资源硬件虽然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师资方面仍然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中小学更难留住优秀教师,造成教师流失严重,难保教学质量。据笔者调查了解自己个别学生以往所上初中同年级升高中比例竟然低于5%,大量学生只能完成基础义务教育便匆匆入城务工。另外一方面不少农村小孩多为留守儿童,父母迫于生计不远千里入城打工,许多孩子很早就缺少和父母的接触。如此很多农村小孩是缺少人生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导的。由于人生第一教室和随后各个基础阶段优秀教师的缺少,造成农村和城市教育的落差越来越大。
四、提升高职英语课堂质量的实例
1. 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由上文可知课堂中教师的言语不经意间荣誉损伤学生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要挽回面子Brown和Levinson1987年提出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面子保全论强调课堂上礼貌用语的使用。而礼貌用语的核心是通过语调、语气、面部表情,当然关键是语言传达模糊性语言。在言辞上或者非言辞上不可以制造过分强硬的信息。这样学生更加能够容易接受教师的表达。以下通过典型实例说明如何操作。
2. 具体课堂策略举例。形容词和副词使用方面可以考虑使用模糊性用词,如maybe, almost, somewhere, usually等。比如He almost won. 学生回答不太得当,但是为了在思路上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可以考虑使用:Maybe your words sound reasonable, but there may be another one we can think about.
使用非人格化语句,如被动句或者条件状语从句,这样可以避免提及施动者,比如It is said that it will be cloudy tomorrow.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为了挽回学生的积极面子,教师可以使用条件状语从句 If you just tried a little more, you would sure make it! 学生很容易重拾信心,重整旗鼓。
参考文献:
[1]李东琳.面子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J].北京:博览群书,2014.(12).
【关键词】高职;面子行为理论;授课质量;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 谢樊(1981-),四川绵阳人,汉族,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笔者发现高职理论课程课堂普遍存在学生听课不集中精力、走神等和老师“断线”现象。通过多方渠道笔者调查了解到自己的学生在小学,至少幼儿园阶段好奇心强,渴望学习,但是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一落千丈,最后造成被动的学习者,部分甚至变成厌学者。以下本文试图以面子行为理论为工具探究其原因。
二、面子行为理论
1. 中国渊源。说起面子,或许中国人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华民族貌似是最注重颜面(面子)的名字。追根溯源早在我们的思想图腾的代表孔子时代他及其弟子合著的《论语》中即提到人作为个体应该融入集体,且属于不同的阶层,即君即君,臣即臣,士即士,民即民。就连民也由其工种依次分为农工商。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安分,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不可越级干预其他更高的阶层。由此形成尊卑贵贱的阶层观,同时持有“仁爱之心”按照自己的身份做好分内之事有面子,即荣耀,连同血缘关系(亲戚)和非学员关系(朋友)都可以“沾光”,即享用荣耀。
由此可知传统中国文化语境下个人应该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君、臣、士、民(农工商)。个人应该融入自己的阶层,并归属更高阶层管辖;同时个人应该有“仁爱之心”。做好了这些就是一个有面子的人,就是有荣耀的人,他连同和他有血缘或者非血缘的亲朋好友都可以“沾光”(享用荣耀)。
2. 国外的演化。相比较而言国外面子这个概念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直到1944年中国人类学家胡先缙才把这个概念介绍到西方。虽然面子介绍给西方的时间较晚,但是其理论发展却很快。1967年美国学者戈夫曼在此概念基础上详细讨论人际关系,为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大量数据和素材。Brown和Levinson1987年对“面子” 系统研究提出“面子保全论”。根据他们的理论每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挣得一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光辉形象,即面子。而面子包括两种面子: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
积极面子指说话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恭维,挣得面子的力量源自身外之人,他们的对说话人的评价决定其积极面子的大小。消极面子指说话者渴望选择行动的自由,并希望该自由不会受到外人的干预和指责。
三、高职英语课堂的问题
1. 高职学生背景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今年在国家全力支持下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各行各业高端技能型人才。但是背负的任务还是很重的,其中之一就是高职学院招收的学生生源质量欠佳。高职院校生源较复杂,有通过高考考入的高中毕业生,也有通过单招进入的中专生和高中毕业生。长久以来学生文化基础差,且参差不齐。普遍缺乏学习兴趣,个别甚至完全厌烦学习。
2. 高职英语教学的困境。高职英语课程处理英语专业以外基本是以《大学英语》的形式开展,属于理论课程。而英语正是多数高职学生文化课短板之一。学生对英语学习积极性极低。就笔者观察,高职院校学生中有极大一部分学生属于农村毕业学生。农村毕业学生所在各中学近年来教育资源硬件虽然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师资方面仍然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中小学更难留住优秀教师,造成教师流失严重,难保教学质量。据笔者调查了解自己个别学生以往所上初中同年级升高中比例竟然低于5%,大量学生只能完成基础义务教育便匆匆入城务工。另外一方面不少农村小孩多为留守儿童,父母迫于生计不远千里入城打工,许多孩子很早就缺少和父母的接触。如此很多农村小孩是缺少人生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教导的。由于人生第一教室和随后各个基础阶段优秀教师的缺少,造成农村和城市教育的落差越来越大。
四、提升高职英语课堂质量的实例
1. 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由上文可知课堂中教师的言语不经意间荣誉损伤学生的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要挽回面子Brown和Levinson1987年提出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 theory)。面子保全论强调课堂上礼貌用语的使用。而礼貌用语的核心是通过语调、语气、面部表情,当然关键是语言传达模糊性语言。在言辞上或者非言辞上不可以制造过分强硬的信息。这样学生更加能够容易接受教师的表达。以下通过典型实例说明如何操作。
2. 具体课堂策略举例。形容词和副词使用方面可以考虑使用模糊性用词,如maybe, almost, somewhere, usually等。比如He almost won. 学生回答不太得当,但是为了在思路上把学生引向正确的方向可以考虑使用:Maybe your words sound reasonable, but there may be another one we can think about.
使用非人格化语句,如被动句或者条件状语从句,这样可以避免提及施动者,比如It is said that it will be cloudy tomorrow.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为了挽回学生的积极面子,教师可以使用条件状语从句 If you just tried a little more, you would sure make it! 学生很容易重拾信心,重整旗鼓。
参考文献:
[1]李东琳.面子理论与英语课堂教学[J].北京:博览群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