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锂离子电池石墨烯负极表面Li原子或团聚体Lin(n<10)的沉积行为,包括最低能量构型、吸附能、差分密度电荷和态密度等性质.结果表明:当n≤2时,L i原子以分散的形式,优先沉积在石墨烯碳六元环中心上方位置;随着Li原子数的增加,当n≥3时,Li原子优先聚集,以团聚体的形式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在实际中有可能形成稳定的Li4、Li7和Li9团聚体.这表明石墨烯的最大储锂容量可能超过石墨,但容易形成锂枝晶.电子结构分析表明,Li原子或Lin团聚体的电子转移至临近石墨烯的反键
【机 构】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阜新 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阜新 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力学与工程学院,阜新 123000;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锂离子电池石墨烯负极表面Li原子或团聚体Lin(n<10)的沉积行为,包括最低能量构型、吸附能、差分密度电荷和态密度等性质.结果表明:当n≤2时,L i原子以分散的形式,优先沉积在石墨烯碳六元环中心上方位置;随着Li原子数的增加,当n≥3时,Li原子优先聚集,以团聚体的形式沉积在石墨烯表面,在实际中有可能形成稳定的Li4、Li7和Li9团聚体.这表明石墨烯的最大储锂容量可能超过石墨,但容易形成锂枝晶.电子结构分析表明,Li原子或Lin团聚体的电子转移至临近石墨烯的反键π轨道,Li原子的2s轨道和C原子的2p轨道出现明显的杂化现象.随着Li原子数n的增多,体系的费米能级向石墨烯反键π轨道移动,金属性和电子导电性增强.Lin团聚体底层的Li—Li键通常为离子键,最外层的Li—Li键通常为共价键;Lin团聚体与石墨烯之间的Li—C键为具有部分共价键属性的离子键,并且Li—C键强度随着Li原子数量n的增多而逐渐减小.
其他文献
采用Al-Si5焊丝进行TC4钛/1060铝异质结构的CA-MIG连接,采用SEM、EDS等显微分析手段对不同热输入下所获接头的Ti/Al界面显微组织特点、界面附近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研究Ti/Al界面特性随热源热输入变化的演变规律.结果 表明,CA-MIG热源热输入对Ti/Al界面显微组织具有显著影响.当热源热输入低于0.91 kJ/cm时,钛与铝基焊缝之间仅形成了一层界面反应层.当热源热输入处于0.91~1.55 kJ/cm时,钛与焊缝之间形成了两种Ti/Al界面,一种为单层结构的齿状Ti(Al,Si)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手标本观察、岩石光面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XRD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对黔北务川?正安?道真地区(务正道)铝土矿中的鲕粒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铝土矿含矿岩系中鲕粒按成分可分为铝土质鲕粒、绿泥石鲕粒、硬水铝石鲕粒、赤铁矿鲕粒、黄铁矿鲕粒;铝土矿中的粗碎屑颗粒为盆地内部形成的内碎屑,泥质粗碎屑颗粒并不反映高能环境,铝土矿中的硬水铝石为常温常压条件下形成;除部分赤铁矿鲕粒外,大部分铝土矿中的鲕粒为低能条件下或淋滤过程中在孔隙中原位形成,绿泥石与硬水铝石交替凝聚形成核心和同心层;持续的淋滤
钨金属硬度高,熔点高以及耐磨性优良,抗电子迁移能力强,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工业上制取钨粉的方法普遍为氧化钨氢还原法,该方法清洁简单,但由于影响因素的繁杂和氢分子的难以检测,其还原机理特别是氢还原氧化钨的动力学机理尚待研究,制取均匀粒度超细钨粉技术参数的确定也有待科研者的努力.本文总结了氧化钨的氢还原现阶段的热力学、动力学机理和适用的动力学模型,并展望了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一步探究动力学机理和微观机理的方法.
首钢迁钢2号高炉开炉2年后炉缸便发生水温差异常升高现象,长期被迫加钛护炉,控制冶炼强度.研究炭砖的侵蚀是探索炉缸侵蚀的关键.通过化学成分分析、SEM和EDS等手段,研究2号高炉炉缸炭砖异常侵蚀状态和机理.结果 表明,13号风口下方象脚区炭砖主要受铁、钾、硫等侵蚀,其中铁的侵蚀深度最深;20号风口下方象脚区炭砖除受铁、钾和硫侵蚀外,受锌侵蚀也较为严重,但锌的侵蚀深度小于铁、钾和硫的侵蚀深度;出铁口区炭砖主要受锌和硫侵蚀,该区炭砖附近存在串气现象,炭砖表层有裂纹,裂纹处主要为锌和硫.炭砖芯部存在混料不均现象,
小微湿地是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文化与生态2个方面定量估算其服务价值对引导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昌市中心城区小微湿地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平台开展小微湿地的空间核密度分析,揭示小微湿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条件价值法(CVM)、影子工程法(SPA)和市场价值法(MVM)等分别计量文化与生态服务价值.结果 表明:城市小徼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公园和居住区的差异性格局,受城市规划建设影响显著;借助CVM方法计量小微湿地的水资源保护、游憩、景观、科普教育的文化服
以6061Al作为基质材料,利用液体冶金的搅拌铸造技术及挤压法制备Al2O3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选取6061Al添加3种质量分数为5%、10%和15%的Al2O3为研究对象,以改善6061Al/Al2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SEM分析表明,Al2O3颗粒在6061Al金属基体中的分布相当均匀;由X射线衍射试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只有6061Al和Al2O3,且不会影响结晶性及6061Al的组织结构型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Al2O3添加量增加至15%,6061Al/Al2O3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
为提高铝镁合金压铆接头的铆接质量,本文提出了考虑材料?结构?工艺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金属的拉伸和压缩试验,获取了铆钉和铆接板材料的本构模型参数;其次,建立了压铆接头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接头的干涉量水平和干涉均匀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将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最后,选取压铆接头的材料、结构和工艺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接头的关键测点的相对干涉量、整体平均相对干涉量和相对干涉量标准差系数为优化目标,基于田口稳健性实验设计和灰色相关分析方法,结合熵权法得到的目标响应的权重值对压铆接头进
利用MeltFlow软件对镍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探究了电渣重熔过程中温度场、流场、熔池形貌及微观组织的分布特点,通过工业试验验证模拟的准确性,定量分析熔速对熔炼过程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改善铸锭凝固质量的工艺优化方法.结果 表明,渣池内的温度相对较高且分布均匀,熔池形貌近似“V”型.铸锭一次枝晶间距从中心到边缘沿径向逐渐减小,而二次枝晶间距没有明显差别.对比试验数据,数值模拟结果误差较小,可以准确预测镍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过程中的熔池形貌和枝晶间距.随着熔化速率的减小,金属熔池深度降低,
针对植酸盐分解白钨矿的问题,绘制了298 K温度下Ca-Phy-W-H2O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图,阐明了体系中各物质的优势区域、重要组分随pH值和游离植酸总浓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研究植酸盐分解白钨矿的可行性及热力学条件.理论分析表明,植酸盐可有效分解白钨矿,随着pH值的升高,稳定生成的固相产物依次为H2WO4、CaWO4和Ca6Phy.当体系pH>7.5后,Ca2+与Phy12?的结合作用急剧增强,导致游离WO2-4浓度迅速上升,在pH>10之后趋于平缓,此时固相分解产物为Ca6Phy.溶液中维持较低浓度的游
为研究GOR脱碳和脱氮及硅铁、铝锭复合脱氧对冶炼321不锈钢的影响,分析了GOR冶炼321不锈钢的工业试验,主要就利用GOR冶炼美标321不锈钢的工艺过程和相关消耗指标进行了讨论,重点研究了GOR冶炼321不锈钢的基本冶金原理,并根据冶炼实绩分析了脱碳保铬、脱氧脱硫及脱气效果.结果 表明GOR具备冶炼低碳、低氮300系不锈钢品种的条件,通过氩氧比的调节可将钢水中的碳、氮质量分数均控制在0.015%以内,通过合适的脱氧操作可将钢水中的全氧和硫质量分数控制在0.003%以内,可为后续LF钛线处理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