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地球村”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但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沟通年代却出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不和谐音: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并不因为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变得亲密,反而似乎变得越来越疏离。一项涉及11个国家及地区的研究显示,学前父子疏离现象已日益严重口。这里谈的父子疏离现象是指父亲与孩子关系的疏远、隔离现象,是现代社会中不和谐的一种人伦现象。
在美国波士顿,米尔顿·科特尔丘克(Milton Kotelchuck)发现:母亲每天平均花一小时来喂养他们周岁的孩子,而父亲仅花15分钟;75%的父亲缺乏抚育婴儿的责任感,43%的父亲报告说他们根本没有换过婴儿的尿布。贾·贝尔斯基(Jay-Belskvl及他的同事们发现,在欧裔美国人家庭中,父亲在直接抚育孩子方面所花时间为母亲的20%~25%。中产阶层的非洲裔美国父亲也不积极参与婴儿的喂养、洗澡、换尿布等工作。例如,母亲每天花2.55小时做孩子的喂养和清洁工作,而父亲则仅花1.47小时在这些活动上面。工人阶层的拉美裔美国父亲,他们在基本的抚育活动中所花时间只相当于母亲所花时间的一半(母亲每天约花3.6小时,而父亲每天只花1.8小时),这些基本的抚育活动包括睡眠常规,身体照料、喂饲,对婴儿进行抚慰等。一项调查发现美国父亲每天与自己孩子交流的平均时间只有37秒。
父子疏离现象并非美国特有,马丁·理查兹(Martln Ridlardsl和他的同事报告了大不列颠的调查结果。他们的研究发现,只有占总数35%的父亲对他们出生30周的孩子进行喂养。当婴儿满一周岁时,只有约40%的父亲帮助妻子喂养婴儿。格兰姆·卢瑟尔和阿兰·卢瑟尔(Graeme Russell and Alan Rusell)在一项关于童年中期(6~7岁)的研究中发现,澳大利亚的母亲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达54.7小时,与此相比,父亲每周仅花34.6小时。母亲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也要比父亲多得多,前者每周达22.6小时,后者仅为2.4小时。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孩子每天花在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时间是与父亲单独相处时间的两倍。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一项有关父亲与孩子教育的调查表明:六成父亲每天和孩子共处的时间不到两小时,27%的被调查者平时和孩子共处两小时,约3%的人甚至没有时间陪孩子。每天和孩子呆在一起不到两小时的人总计达到64%,多数父亲因工作繁忙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家庭和育儿事务。
香港儿童每日与父亲独处时间在11个被调查的国家及地区中排名榜末,仅有6分钟。Shek(1998)针对香港父母亲管教方式的调查显示:父亲一般对孩子反应较少,要求亦少,少关心,管教也较为严厉:一般父亲在孩子中的形象是趋于严肃、疏离、传统的,随着孩子成长,父亲的影响也有不同的方面,尽管研究显示父亲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将自己的父亲角色看得这般重要,但是却也发现许多父亲的确希望与家人有更亲密的接触,只是碍于自身时间与养家职责、母亲的间接阻挠(对于父亲育儿技巧的要求,照顾的角色定位),还有社会期待因素与压力等,不能让父亲随心所欲发展亲职功能。这样看来,父亲的角色是被边缘化的,因此常被归类为孩子“玩伴”与施行“惩罚”的功能上。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官方单位(2003)公布之2002年“户口及住宅普查”统计资料指出,台湾地区20岁及以上同住夫妻中,丈夫平日处理家事(包括照顾儿童)之平均时数为1.10小时,妻子则为3.11小时,妻子处理家事时数是丈夫的2.83倍。其中,若单就“照顾儿童”一项来看,以主要负责者来看,仍以妻子为主(91.03%),男性担任主要照顾者比例占不到一成(7.17%)。在每日与6至未满12岁子女相处时间方面,男性超过三小时以上者不到五成(49.45%),女性则超过八成(81.48%)。可见即使母亲就业,男女在子女照顾上,仍以女性居多。若就双薪家庭与非双薪家庭相比,在亲职角色的扮演上,非双薪家庭之母亲担任较多的亲职角色,双薪之父亲比非双薪者,较容易成为孩子常求助的对象;两类家庭在亲职角色职务分工上,母职角色分量显著较父职重要。
来自我国山东岛城的调查显示:75%学生的父亲每周与孩子相处时间少于20小时。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父亲的工作越来越忙,这是父亲不回家的理由。如今家长会多成“妈妈会”,参加者十有八九是女士。近日调查的一组数据表明,一年中,中国父亲与孩子有效相处的时间不足一周,而孩子有长达3个月的时间与电视机相伴。许多父亲不肯牺牲看电视或与朋友闲聊的时间,读一本有关教育孩子的书或听一场有关教育孩子的讲座,武汉抽样调查了470个家庭,调查显示:四成父亲一般晚上8点以后回家,其中有近三成一般晚上10点以后回家,1/4的父亲每周只能陪孩子吃一到两次晚饭。
一项针对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状况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6%,以父亲为主的占21%,平分秋色的占23%,而在“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中,选择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占68%;在被调查的50名孩子中,85%的孩子回答“爸爸不能天天陪我”,约有73%父亲只在双休日才能陪孩子一起玩,而且也就一两个小时,只有32%的父亲每天用3小时或更多的时间来照看孩子。在孩子交友、消费和学习等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关怀明显少于母亲。而另一项调查表明,有26%的学生与父亲每周仅有一小时的沟通时间,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单向式询问,即警告或斥责孩子的过错,使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甚至可怕,产生畏惧心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我国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研究发现,一周内父亲与孩子有语言交流3天以下与3天以上相比,发生消极情绪的OR相对值男女分别为2.1和1.4,提示父亲在学生尤其是男生情绪形成方面起着比母亲更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的加大,父亲承担着更多的生活压力,为了生存需要经常在外加班和应酬或外出打工,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时间较少,这可能也是目前儿童消极情绪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以上的材料揭示了一个事实:父子疏离现象日渐明显,现代父亲和孩子的距离在拉远。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父子疏离现象的发展会使现代父亲给孩子的印象变得越来越坏,诸如“使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甚至可怕,产生畏惧心理”之类,也有研究证明“父子疏离可能是目前儿童消极情绪发生率较高的原因”。的确,父亲不同的养育态度的确会给孩子的父亲印象造成显著差异,父亲与孩子的疏离现象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孩子对父亲的满意度。这都是现代父亲和早期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美国波士顿,米尔顿·科特尔丘克(Milton Kotelchuck)发现:母亲每天平均花一小时来喂养他们周岁的孩子,而父亲仅花15分钟;75%的父亲缺乏抚育婴儿的责任感,43%的父亲报告说他们根本没有换过婴儿的尿布。贾·贝尔斯基(Jay-Belskvl及他的同事们发现,在欧裔美国人家庭中,父亲在直接抚育孩子方面所花时间为母亲的20%~25%。中产阶层的非洲裔美国父亲也不积极参与婴儿的喂养、洗澡、换尿布等工作。例如,母亲每天花2.55小时做孩子的喂养和清洁工作,而父亲则仅花1.47小时在这些活动上面。工人阶层的拉美裔美国父亲,他们在基本的抚育活动中所花时间只相当于母亲所花时间的一半(母亲每天约花3.6小时,而父亲每天只花1.8小时),这些基本的抚育活动包括睡眠常规,身体照料、喂饲,对婴儿进行抚慰等。一项调查发现美国父亲每天与自己孩子交流的平均时间只有37秒。
父子疏离现象并非美国特有,马丁·理查兹(Martln Ridlardsl和他的同事报告了大不列颠的调查结果。他们的研究发现,只有占总数35%的父亲对他们出生30周的孩子进行喂养。当婴儿满一周岁时,只有约40%的父亲帮助妻子喂养婴儿。格兰姆·卢瑟尔和阿兰·卢瑟尔(Graeme Russell and Alan Rusell)在一项关于童年中期(6~7岁)的研究中发现,澳大利亚的母亲每周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达54.7小时,与此相比,父亲每周仅花34.6小时。母亲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也要比父亲多得多,前者每周达22.6小时,后者仅为2.4小时。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孩子每天花在与母亲单独相处的时间是与父亲单独相处时间的两倍。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一项有关父亲与孩子教育的调查表明:六成父亲每天和孩子共处的时间不到两小时,27%的被调查者平时和孩子共处两小时,约3%的人甚至没有时间陪孩子。每天和孩子呆在一起不到两小时的人总计达到64%,多数父亲因工作繁忙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家庭和育儿事务。
香港儿童每日与父亲独处时间在11个被调查的国家及地区中排名榜末,仅有6分钟。Shek(1998)针对香港父母亲管教方式的调查显示:父亲一般对孩子反应较少,要求亦少,少关心,管教也较为严厉:一般父亲在孩子中的形象是趋于严肃、疏离、传统的,随着孩子成长,父亲的影响也有不同的方面,尽管研究显示父亲并没有像母亲一样将自己的父亲角色看得这般重要,但是却也发现许多父亲的确希望与家人有更亲密的接触,只是碍于自身时间与养家职责、母亲的间接阻挠(对于父亲育儿技巧的要求,照顾的角色定位),还有社会期待因素与压力等,不能让父亲随心所欲发展亲职功能。这样看来,父亲的角色是被边缘化的,因此常被归类为孩子“玩伴”与施行“惩罚”的功能上。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官方单位(2003)公布之2002年“户口及住宅普查”统计资料指出,台湾地区20岁及以上同住夫妻中,丈夫平日处理家事(包括照顾儿童)之平均时数为1.10小时,妻子则为3.11小时,妻子处理家事时数是丈夫的2.83倍。其中,若单就“照顾儿童”一项来看,以主要负责者来看,仍以妻子为主(91.03%),男性担任主要照顾者比例占不到一成(7.17%)。在每日与6至未满12岁子女相处时间方面,男性超过三小时以上者不到五成(49.45%),女性则超过八成(81.48%)。可见即使母亲就业,男女在子女照顾上,仍以女性居多。若就双薪家庭与非双薪家庭相比,在亲职角色的扮演上,非双薪家庭之母亲担任较多的亲职角色,双薪之父亲比非双薪者,较容易成为孩子常求助的对象;两类家庭在亲职角色职务分工上,母职角色分量显著较父职重要。
来自我国山东岛城的调查显示:75%学生的父亲每周与孩子相处时间少于20小时。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父亲的工作越来越忙,这是父亲不回家的理由。如今家长会多成“妈妈会”,参加者十有八九是女士。近日调查的一组数据表明,一年中,中国父亲与孩子有效相处的时间不足一周,而孩子有长达3个月的时间与电视机相伴。许多父亲不肯牺牲看电视或与朋友闲聊的时间,读一本有关教育孩子的书或听一场有关教育孩子的讲座,武汉抽样调查了470个家庭,调查显示:四成父亲一般晚上8点以后回家,其中有近三成一般晚上10点以后回家,1/4的父亲每周只能陪孩子吃一到两次晚饭。
一项针对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状况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了“阴盛阳衰”的现象,家庭教育中以母亲为主的占56%,以父亲为主的占21%,平分秋色的占23%,而在“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原因”中,选择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孩子占68%;在被调查的50名孩子中,85%的孩子回答“爸爸不能天天陪我”,约有73%父亲只在双休日才能陪孩子一起玩,而且也就一两个小时,只有32%的父亲每天用3小时或更多的时间来照看孩子。在孩子交友、消费和学习等方面,父亲对孩子的关怀明显少于母亲。而另一项调查表明,有26%的学生与父亲每周仅有一小时的沟通时间,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单向式询问,即警告或斥责孩子的过错,使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甚至可怕,产生畏惧心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我国江苏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研究发现,一周内父亲与孩子有语言交流3天以下与3天以上相比,发生消极情绪的OR相对值男女分别为2.1和1.4,提示父亲在学生尤其是男生情绪形成方面起着比母亲更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的加大,父亲承担着更多的生活压力,为了生存需要经常在外加班和应酬或外出打工,与孩子在一起交流时间较少,这可能也是目前儿童消极情绪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以上的材料揭示了一个事实:父子疏离现象日渐明显,现代父亲和孩子的距离在拉远。研究者们普遍认为,父子疏离现象的发展会使现代父亲给孩子的印象变得越来越坏,诸如“使孩子对父亲感到陌生,甚至可怕,产生畏惧心理”之类,也有研究证明“父子疏离可能是目前儿童消极情绪发生率较高的原因”。的确,父亲不同的养育态度的确会给孩子的父亲印象造成显著差异,父亲与孩子的疏离现象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孩子对父亲的满意度。这都是现代父亲和早期教育工作者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