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省立大学国立化原因探究——基于组织变革的视角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立大学国立化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现象,是指由省立大学变革为国立大学的过程。这一过程时间相对集中,但方式大相径庭。从组织变革的视角来看,省立大学国立化源于在变革压力面前不断削弱变革阻力:变革压力来自“混乱无序的办学环境”和“办学经费困境”,变革阻力表现为省立大学、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为削弱变革阻力,省立大学“让员工参与变革”并“得到上级的支持”,教育部则采用“强制实行变革”的方式,助推省立大学国立化。
其他文献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韩国国立木浦大学签署了交换生项目,日前已派出多批学生出国学习;并与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底特律大学、加州洪堡州立大学、宾州西彻斯特大学等院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
王承绪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学家,在中国的教育学思想传承、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近二十年来,访谈、研究王承绪学术思想者非常多。由陈伟、郑文、吴世勇主编并于2018年初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王承绪研究丛书》,涵括《王承绪文集》(上、下)、《王承绪研究文集》及《王承绪学术思想研究》,总计四本,百余万字,内容丰富、集其大成,让我们有机会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王承绪先生的学术思想.
苏州大学博士生 刘恩允 导师 周川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4年9月大学的宏观管理目标确立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主体是学院,院系的健康发展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现代大学治理研究的核心是院系治理,大学治理的重心将从大学管理体制转向到院系运行模式,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走向“现代学院制度”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了大学学院制改革,大学基本形成了校、院、系三级办学体制,扩大了二级学院的办学和管理的自主权.
本文基于35所研究生院高校1906名理工科博士生的调查数据,结合对35名博士的访谈,分析了理工科博士生就业偏好的总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理工科博士生的就业偏好总体呈多元化趋势,个体呈动态变化特征;七成博士生期望在北上广深及东部城市工作,就业选择最看重行业前景、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福利;性别、读博动机、学术发表情况、期望工作城市、父亲职业等因素对理工科博士生的就业偏好有显著影响;婚姻状况、导师及指导情况、母亲职业等因素则影响不显著。
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仪式理论来分析,高校典礼作为一种仪式,是由一系列有意义的符号构成的象征体系,表征着背后神圣的精神世界,即理想的大学精神。高校典礼通过仪式展演传扬、确证和创新大学精神,并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即基于理念认同的价值引领功能、基于行为认同的规范导向功能和基于精神体验的境界提升功能。
1980年,浙江科技学院伴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并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是应用型办学的第一批先行先试者。1984年,经中德双方政府签署协议,学校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接受德方资助、开始中德合作办学的高校。在中德两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系统是指影响高等教育全面履行功能的各种动力因素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联系和作用的方式和原理。无论是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浪潮还是国内新时代的新矛盾、新战略和新任务,都对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系统的整体适应性和运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构责任与利益均衡的机制,激发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建权力分配格局和制约机制,实现约束力与驱动力的平衡;优化制度体系与优化制度伦理相结合,促进公平与效率的协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动力系统优化的基本方向与重要任务。
肇始于1917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学,迄今求索已百年有余。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考察可以发现,除特定时代背景外,研究群体所独有的理想抱负、知识结构以及实践经历,共同造就了职业教育学“学习西方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中国职业教育变革”的社会使命。近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发展因此呈现出“译介与中国化”的双重特质:职业教育学人以学会和大学为主要阵地,先假道日本与欧美,编译出版了大量职业教育理论书籍;其后伴随着中国职业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秉承“贴近中国现实”学术自觉的学者们最终创生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从国内外六大学科评价的指标体系出发探析当前学科评价的价值取向可以发现,当前的学科评价仅仅是基于学科投入要素的评价或基于学科产品的评价,在其主导下的一流学科建设也表现出"粗放型"的学科生产投入要素建设和"学术GDP"导向的学科产品建设两种错误倾向。学科建设本质上是学科生产能力的建设,一流学科评价本质上是评价一流学科的生产能力。走向基于学科生产能力的一流学科评价,要充分考虑学科产品的有效性和学科的社会服务问题、学科生产的投入成本和学科建设的效益问题、学科的整体性和学科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
理论梳理和实际调查发现,资源匮乏(物质匮乏、机会被剥夺和文化资源不良)是大学生贫困的基础性诱发力量,素质欠缺(能力欠缺、心理脆弱和手段低效)是导致大学生贫困的内在主体性力量,体制性阻碍(组织失序和制度障碍)是导致大学生贫困的潜隐力量。精准助学应针对贫困产生的系统机理,实施全方位、深层次的援助,包括借助大数据平台,落实监督问责机制,破除不公平利益传输机制;将育人作为助学根本目的,建立素养、资源、体制之间的联接机制;培育精准助学的内部生态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