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教师平时的细心指导和在教法上进行创新。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潜心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领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汲取写作的养分;带领学生参加活动、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将口语交际与练笔相结合,以说促写。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教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14-01
学生写作水平的飞速提高与教师平时的细心指导和对作文教法的创新密不可分。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教学中开辟出一片绿洲呢?
一、潜心引导,贵在激发兴趣
小学生富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这是学好语文的有利条件。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第五两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课文。我在教完第五单元的时候让学生写一篇导游词。学生却异口同声地讲:“老师,能教我们写一篇游记吗?我们旅游回来,爸妈让我们写游记,可怎么写都像记流水账一样。”我豁然开朗。对呀,许多学生在假期都与父母外出旅游,写游记是他们自然而然的想法。学生会写游记后,导游词的创作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只不过格式要变一下。于是,我以《颐和园》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游记的写法。课堂上,我先讲解什么是游记(就是对一次出行、旅游、参观等所做的记录),游记的分类(记叙、抒情、写景、说理)。我告诉学生,在游记中锦绣山河、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灵气,海有海的博大,建筑有建筑的神韵。我和学生们激烈地探讨着《颐和园》的写作方法。
开头:可写感受,还可以写时间、地点、天气、心情等。
描写景物:写长廊的绿漆柱子、红漆栏杆(颜色);长廊700多米,有273间(数据);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画面);八角宝塔(形状);排云殿耸立在半山腰(位置);昆明湖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修辞手法)……还可以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
段落: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站在万寿山上,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入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到了昆明湖,看到了十七孔桥。(段与段之间要相连)
重点景物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是详细地写;非重点景物有堤岸、小岛、游船、画舫等,是简略地写。文章做到了详略得当。
游览顺序:按由下到上,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移步换位的顺序写作。
结尾:写感受,也可以写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做到前后照应。(一般开头要有问句,结尾解疑)
通过我语重心长地讲解,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知道了怎么用文字传达风景的情韵,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二、课外广泛涉猎,汲取写作养分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反复历练中形成的,单纯依靠几节作文课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每每学完阅读课文的时候,我都会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有关的书籍,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如果说课外阅读有汲取,那么课堂写作便是倾吐,汲取素材越多,倾吐的文字也就越发动人。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感悟表达技巧上注重引导学生以读悟法、以读导作、以读促写,还在学生阅读前明确阅读的指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或者类似的文章来读,让学生读有所获,全面吸取“营养”,完成知识技能的转化。同时有计划地安排适量摘抄,形式数量不限,图饰自主,但必须要写读书笔记。我会不定时地选出摘抄能手、优秀读书笔记,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三、活动是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就是学生最鲜活的写作素材,如广播操比赛、乒乓球比赛、朗读比赛、到敬老院献爱心、祭扫烈士墓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记忆关键情节,回来及时动笔。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对周围的事物存有感动和好奇,对外界的风雪雨露仔细观察,注意积累素材,收集生活中大量的资料。以此修通学生写作的源泉,打开写作的画卷。
四、口语交际,注重练笔
小练笔与表达、演讲、复述相结合,让口语交际与课文学习相融合,使学生既学了课文又练了写作,可谓当堂练笔,当堂收益。如我让学生把自己收藏的或是喜爱的物品找出来,在头脑中想想它們留给自己的记忆,引起的联想或感悟。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展示物品,叙说故事或感悟。然后,每一小组选一个学生当小组长负责主持,激励组员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创新发言,其他学生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补充发言。交流之后相互评价,推举出代表在班上展示。
教师可在交流前与部分学生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让学生做得更好,说得更妙,在快乐中感受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使学生在快乐表达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看到了许多让人心动的风景定格于学生笔下。学生用文字传达出风景的情韵;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感情;用文字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我耕耘了一片绿洲,学生还我以文字的温暖。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教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3-0014-01
学生写作水平的飞速提高与教师平时的细心指导和对作文教法的创新密不可分。那么,怎样才能在写作教学中开辟出一片绿洲呢?
一、潜心引导,贵在激发兴趣
小学生富有好奇心,求知欲旺盛,这是学好语文的有利条件。例如,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第五两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课文。我在教完第五单元的时候让学生写一篇导游词。学生却异口同声地讲:“老师,能教我们写一篇游记吗?我们旅游回来,爸妈让我们写游记,可怎么写都像记流水账一样。”我豁然开朗。对呀,许多学生在假期都与父母外出旅游,写游记是他们自然而然的想法。学生会写游记后,导游词的创作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只不过格式要变一下。于是,我以《颐和园》为例,与学生共同探讨游记的写法。课堂上,我先讲解什么是游记(就是对一次出行、旅游、参观等所做的记录),游记的分类(记叙、抒情、写景、说理)。我告诉学生,在游记中锦绣山河、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各不相同,山有山的巍峨,水有水的灵气,海有海的博大,建筑有建筑的神韵。我和学生们激烈地探讨着《颐和园》的写作方法。
开头:可写感受,还可以写时间、地点、天气、心情等。
描写景物:写长廊的绿漆柱子、红漆栏杆(颜色);长廊700多米,有273间(数据);几千幅画没有相同的(画面);八角宝塔(形状);排云殿耸立在半山腰(位置);昆明湖的水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修辞手法)……还可以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等。
段落: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万寿山脚下;站在万寿山上,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入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到了昆明湖,看到了十七孔桥。(段与段之间要相连)
重点景物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是详细地写;非重点景物有堤岸、小岛、游船、画舫等,是简略地写。文章做到了详略得当。
游览顺序:按由下到上,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移步换位的顺序写作。
结尾:写感受,也可以写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做到前后照应。(一般开头要有问句,结尾解疑)
通过我语重心长地讲解,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知道了怎么用文字传达风景的情韵,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感悟,用文字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二、课外广泛涉猎,汲取写作养分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反复历练中形成的,单纯依靠几节作文课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每每学完阅读课文的时候,我都会建议学生课外阅读有关的书籍,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如果说课外阅读有汲取,那么课堂写作便是倾吐,汲取素材越多,倾吐的文字也就越发动人。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感悟表达技巧上注重引导学生以读悟法、以读导作、以读促写,还在学生阅读前明确阅读的指向,有意识地安排学生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或者类似的文章来读,让学生读有所获,全面吸取“营养”,完成知识技能的转化。同时有计划地安排适量摘抄,形式数量不限,图饰自主,但必须要写读书笔记。我会不定时地选出摘抄能手、优秀读书笔记,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三、活动是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就是学生最鲜活的写作素材,如广播操比赛、乒乓球比赛、朗读比赛、到敬老院献爱心、祭扫烈士墓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记忆关键情节,回来及时动笔。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对周围的事物存有感动和好奇,对外界的风雪雨露仔细观察,注意积累素材,收集生活中大量的资料。以此修通学生写作的源泉,打开写作的画卷。
四、口语交际,注重练笔
小练笔与表达、演讲、复述相结合,让口语交际与课文学习相融合,使学生既学了课文又练了写作,可谓当堂练笔,当堂收益。如我让学生把自己收藏的或是喜爱的物品找出来,在头脑中想想它們留给自己的记忆,引起的联想或感悟。学生四人一组,互相展示物品,叙说故事或感悟。然后,每一小组选一个学生当小组长负责主持,激励组员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创新发言,其他学生可以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补充发言。交流之后相互评价,推举出代表在班上展示。
教师可在交流前与部分学生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让学生做得更好,说得更妙,在快乐中感受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使学生在快乐表达中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看到了许多让人心动的风景定格于学生笔下。学生用文字传达出风景的情韵;用文字抒发内心的感情;用文字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我耕耘了一片绿洲,学生还我以文字的温暖。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