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是作为美学核心内容的艺术教育,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一、提高学生审美情操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要分析好作品的形式美,通过形式与内容在美的体验中统一,实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美术教育也有智育的功能。但美术教育开发的智力主要是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正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要富有激情,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有感染力的教学媒体和活泼有趣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可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轻声播放适合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
二、激发创新,童心未泯
幼儿时期,孩子是无拘无束的创造者,是不点自通的“艺术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渐渐不画了,因为他们害怕画得不象,不敢发挥想象来表达真情实感,何况“年龄大了要画得更象”的要求约束着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孩子本应是绘画的主人,自由支配想象的翅膀任意去飞,表现他们眼中的美丽,说他们最想说的童谣,对一些学生来说,年龄越大,创造思维越被禁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想象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慢慢对以前的无拘无束感到不满足,这需要教师,家长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启发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现个性、情感。绘画不是照像机,不是被动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对原物象的再创造。学生的绘画目的并非要创造出惊人的作品,而是要表达自己的那份感受,表现完了内心就无比高兴,加上老师的鼓励,适当的指导和启示,他们的绘画兴趣越来越浓。
三、开展潜能,创新为本
第一,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发散思维。
让学生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作品中有什么然后启发学生谈看到作品时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用图画表现自己的感受。给学生一些图形,并加以装饰,启发学生画出各种丰富而又新奇的画,设法使这个图案变得生动而又有创造性。
第二,鼓励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绘画教学必须创造有力于创造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话的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学生就象画他们自己,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我经常为他们画出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加油,让全班同学为他们敢想、求异的精神鼓掌。
第三,引导观察分析,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经常会拿鸡蛋到学校来玩,于是让同学们在家吃鸡蛋时把壳留下来,拿到学校来画画。我先给他们讲述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然后启发他们观察每个鸡蛋的异同,他们没有发现完全一样的鸡蛋。“在鸡蛋上画画吧。”学生提议到,先在上面涂颜色,再添画,最后学生用鸡蛋画出了漂亮的脸谱、可爱的动物和各种各样妙趣盎然的画面。
第四,及时鼓励,肯定思维的主动性与创作性。
一幅作品,只要能反映儿童内心的感受,或有独特的个性和新颖的表现方法,都会得到鼓励。请他们到黑板上去画,发给他们红树叶,小动物的饰物做奖赏。
当教师注重加强学生们思维方式的训练后,学生们的智力和创作性品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引导他们无拘无束的扩展思维空间,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五,科学评价方式 促进提高。
一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问卷形式或者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二是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采用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或者采用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日常学习为评价方式。
三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采用评语、等级、互评或座谈等方式。
四是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采用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等自评方式或者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
四、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美术课堂效率,不但需要做好精心的课前准备,而且准备之外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美术新知识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有时往往就会以讲授为主,相信好多的美术教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堂类型,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于一定的操作,经过读、记、看、想、动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教具,或介绍欣赏的各种图片及大师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国传统的绘画到国外西洋油画等各种画种都让学生了解。在传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穿插故事以及学生活动,使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就像在玩,变得乐学、乐听,当然对于这些美术知识也就记得更加牢固了。
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不能忽视美术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审美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主要通过学校美育来实现。审美的水平与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别美几方面内容。学校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表现美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审美情操
美术课程是陶冶学生高尚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一门重要课程。美术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要分析好作品的形式美,通过形式与内容在美的体验中统一,实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而美术教育也有智育的功能。但美术教育开发的智力主要是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正如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的,“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要富有激情,还要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有感染力的教学媒体和活泼有趣的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可在学生创作过程中轻声播放适合的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
二、激发创新,童心未泯
幼儿时期,孩子是无拘无束的创造者,是不点自通的“艺术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渐渐不画了,因为他们害怕画得不象,不敢发挥想象来表达真情实感,何况“年龄大了要画得更象”的要求约束着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孩子本应是绘画的主人,自由支配想象的翅膀任意去飞,表现他们眼中的美丽,说他们最想说的童谣,对一些学生来说,年龄越大,创造思维越被禁锢。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想象和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慢慢对以前的无拘无束感到不满足,这需要教师,家长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启发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现个性、情感。绘画不是照像机,不是被动地反映事物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对原物象的再创造。学生的绘画目的并非要创造出惊人的作品,而是要表达自己的那份感受,表现完了内心就无比高兴,加上老师的鼓励,适当的指导和启示,他们的绘画兴趣越来越浓。
三、开展潜能,创新为本
第一,训练学生的观察力与发散思维。
让学生仔细地、有顺序地观察作品中有什么然后启发学生谈看到作品时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地用图画表现自己的感受。给学生一些图形,并加以装饰,启发学生画出各种丰富而又新奇的画,设法使这个图案变得生动而又有创造性。
第二,鼓励自我发现,自我创造。
绘画教学必须创造有力于创造的环境和条件,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我利用学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让他们无拘无束地、不分时空地自由想象,给所画物体注入生命,注入感情,特别是用拟人化、主观情绪话的手法去画一些人物、动物、学生就象画他们自己,在学生作画过程中,我经常为他们画出的新颖、离奇、夸张、变形、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加油,让全班同学为他们敢想、求异的精神鼓掌。
第三,引导观察分析,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经常会拿鸡蛋到学校来玩,于是让同学们在家吃鸡蛋时把壳留下来,拿到学校来画画。我先给他们讲述了《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然后启发他们观察每个鸡蛋的异同,他们没有发现完全一样的鸡蛋。“在鸡蛋上画画吧。”学生提议到,先在上面涂颜色,再添画,最后学生用鸡蛋画出了漂亮的脸谱、可爱的动物和各种各样妙趣盎然的画面。
第四,及时鼓励,肯定思维的主动性与创作性。
一幅作品,只要能反映儿童内心的感受,或有独特的个性和新颖的表现方法,都会得到鼓励。请他们到黑板上去画,发给他们红树叶,小动物的饰物做奖赏。
当教师注重加强学生们思维方式的训练后,学生们的智力和创作性品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由浅入深,寓教于乐,引导他们无拘无束的扩展思维空间,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五,科学评价方式 促进提高。
一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采用问卷形式或者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二是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采用评价学生美术作业的方式或者采用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日常学习为评价方式。
三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采用评语、等级、互评或座谈等方式。
四是建立促进美术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采用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等自评方式或者是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
四、改变单调的教学方法
要提高美术课堂效率,不但需要做好精心的课前准备,而且准备之外还要选择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方法。在学生学习美术新知识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有时往往就会以讲授为主,相信好多的美术教师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堂类型,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于一定的操作,经过读、记、看、想、动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传授美术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图片、幻灯等直观教具,或介绍欣赏的各种图片及大师作品,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艺术作品的价值。从国内到国外,从中国传统的绘画到国外西洋油画等各种画种都让学生了解。在传授的过程中,因势利导,穿插故事以及学生活动,使美术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压力,就像在玩,变得乐学、乐听,当然对于这些美术知识也就记得更加牢固了。
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我们不能忽视美术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审美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主要通过学校美育来实现。审美的水平与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别美几方面内容。学校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表现美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