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强调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入新知,并提出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把被感知的对象形象直观地呈现出来,通过声音、色彩、动态画面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更加活跃。而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能使课堂预设教学目标达到最佳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是尤为重要的。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一段Flash动画——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并把问题贯穿于情境动画之中。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4。”八戒听了不高兴,叫喊道:“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1/6,也得给我1/5。”悟空乐了,赶紧切了1/5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为什么比你们吃得少呢?”教师在动画播完后设疑:“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从新旧知识的矛盾中激发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又如: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先要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课件出示王母娘娘蟠桃会的情景,伴以故事叙述孙悟空偷吃蟠桃,七仙女一个仙桃也没摘到,学生听得兴致盎然,这时引导学生说出:7个“0”相加就是7×0或0×7,使其在情景中理解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埋下了孕笔。
二、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也是教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所在。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却可以恰当地解决这一矛盾。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等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尝试剪拼,然后再以动画剪拼32份、64份……生动形象的活动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启发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课件的恰当运用,不仅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节课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让学生既感到非常枯燥,又让学生难以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这节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具体形象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使学生对新知学的轻松,掌握的牢固。
三、建立多种感觉通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就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学生观看时,教师结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又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场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四、化静为动,感知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直观生动地将其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表象。1千米有多长,对学生来说概念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千米”时,首先让学生课前去估计学校门口到教学楼这一段路会有多少米?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感知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紧接着又出示学校的操场图,(课件演示)从操场东面到西面100米处,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是多少米?(200米)来回走5次就是1000米。最后展示各种调查结果: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正好是1000米,让学生化静态为动态的直观感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可以看出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过程的画面,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明白的,靠挂图或板书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声像同步的情景下,让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及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智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予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较深刻的认识,各种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是尤为重要的。在课堂教学开始阶段,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有意识地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中,我用多媒体播放一段Flash动画——唐僧师徒分西瓜的故事,并把问题贯穿于情境动画之中。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1/4。”八戒听了不高兴,叫喊道:“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1/6,也得给我1/5。”悟空乐了,赶紧切了1/5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为什么比你们吃得少呢?”教师在动画播完后设疑:“你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并从新旧知识的矛盾中激发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又如: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先要学生认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课件出示王母娘娘蟠桃会的情景,伴以故事叙述孙悟空偷吃蟠桃,七仙女一个仙桃也没摘到,学生听得兴致盎然,这时引导学生说出:7个“0”相加就是7×0或0×7,使其在情景中理解了“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运用。为后面学习“多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多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埋下了孕笔。
二、变抽象为直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也是教和学之间存在的矛盾所在。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却可以恰当地解决这一矛盾。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等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16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尝试剪拼,然后再以动画剪拼32份、64份……生动形象的活动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启发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课件的恰当运用,不仅使得这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节课时,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师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让学生既感到非常枯燥,又让学生难以理解。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了学生的直观认识。首先,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十二个数字、指针和格子。紧接着,通过图像的闪烁及声响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的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钟。这节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具体形象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而且使学生对新知学的轻松,掌握的牢固。
三、建立多种感觉通道,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其能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课件《圆的认识》的制作中,我适当地运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对学生的学习氛围时行调节,在上课前,就播放一首音乐,让学生在专心致志地欣赏中达到情感智商的提高,这样便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讲圆的认识时,设计插入一段动画影片“旋转着的地球”,时间是半分钟,在学生观看时,教师结合课题讲解,使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抽象概念到形象感觉的过程中达到对圆的深刻理解。在制作各张画图时,注意用意明确,使常规数学教学中要求的基本技能、重要的思想方法、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量反映在课件中。各个画面的连接注意衔接合理、自然,利用人工操作控制时间,使其变化有序,让学生避免产生黑板搬家感觉。圆的概念、定义及圆的面积的公式以及归纳总结等与常规教学的方法相接近,使学生比较自如、顺畅地进入数学的学习状态。又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时,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场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四、化静为动,感知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需要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直观生动地将其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表象。1千米有多长,对学生来说概念很抽象的,因此,我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千米”时,首先让学生课前去估计学校门口到教学楼这一段路会有多少米?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感知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紧接着又出示学校的操场图,(课件演示)从操场东面到西面100米处,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100米是1000米?在100米长的路上来回走一次是多少米?(200米)来回走5次就是1000米。最后展示各种调查结果: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正好是1000米,让学生化静态为动态的直观感知,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可以看出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过程的画面,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明白的,靠挂图或板书又难以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中、声像同步的情景下,让学生一目了然。
总之,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及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智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予以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较深刻的认识,各种能力才能得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