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向北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是早已对南方悱恻缠绵的细雨和那触手可及的酥润的绿色习以为常,我对那坦荡如砥的荒漠,抱有无限的遐想。
  最先感知西北气息的是我的皮肤。习惯了南方湿润空气滋润的它,在西北空气热烈的“拥抱”下渐渐失去光泽。西北的气息是浓烈的,它浸透着你的每一寸肌肤,萦绕着你的每一缕鼻息,正如西北人豪爽的性格一般,它尽其所能地表达它的热情。当你的脚踏上西北土地的那一刻起,你就注定沉醉于此。
  空气中夹杂着一丝水腥,面前便是那一望无际的青海湖。它远比照片上的还要让人震撼。沿着湖边的石子路向它靠近,我的眼里渐渐溢满了湖水的蓝。我的指尖与湖水相触,那冰凉的触感让我如梦初醒。原来,这就是青海湖。如果不是在青海湖,你永远不会发现水和天有着一样令人心醉的蓝色;如果不是在青海湖,你永远不会看到松软温柔的云海;如果不是在青海湖,你永远不会遇见一湖蓝色的静水。在西北的土地上,一条织满了梦幻的夏日蓝裙刻在了我的记忆中。
  我从没想过我会在短短两天时间内爱上一座城。一座在我印象中充斥着荒芜、灰暗的城市——敦煌。但其实不是的。她与我熟知的现实中有着阴霾、潮湿、黯淡,舉目皆是灰暗的楼宇、道路、天空的城市不同,这是一座年轻明丽的城。街道两旁的树是油绿色的,和天空的蓝色相互较劲。黑色的柏油马路托着泻下的阳光,任凭它在路面跳跃。这是一座有着坚强天空的城市,一年中只有不到十天会落下它宝贵的泪水。这里的人们正好也不相信眼泪。他们只爱那可以带来甜美瓜果的阳光。这也是一座充斥着佛教气息的城市,从用佛教饰纹装饰的路灯投下的光线里可以感受到佛教气息与现代化气息的激烈碰撞。
  原本我对莫高窟并不抱太大期待,以为它只是虚名在外。可当我看到那散发着古朴气息的绵延俊秀的山脉中千千万万的工匠凿成的一座座象征着人们美好愿望的石窟时,我如被卷入一个历史的漩涡。它如此美,当你向它靠近,你就会被它的精妙绝伦所吸引。每一尊佛像的图案、花纹都象征身份,都经过精雕细琢。最独特的要属“飞天”,这似乎暗示着那个时代人们对天空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那朴实的人们啊,他们用质朴的心,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般的珍品。
  墙上的每一平方厘米都是人们智慧的伟大结晶。正如赵朴初老先生所说的“莫高窟,举世莫能高”,这里的人们用他们对历史的敬仰小心地守护着它。
  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沙漠。当我的脚落在上面,那光滑细腻的沙子滑入我的脚趾缝间,包住我的脚背。就这样,我被温暖的触觉所包围。我登上了一个不算高的沙丘,一抬头就看到那烈焰般的夕阳就在我的头顶。渐渐地,它氤氲开来。那一团血红溢满整个天穹,有的在和云朵跳舞,有的则害羞地躲在云朵身后。顿时,天空出现大把的棉花糖,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甜蜜的童话世界中。夜晚,我躺在帐篷中,像以梦为马的孩子,枕着流淌的璀璨星河坠入清美却繁华的梦土。
  第二天,再来到鸣沙山,我骑着骆驼漫步在大漠中,我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的寺庙里悦耳的钟声和诵经声;我仿佛看见僧人乐僔在沙漠中双手合十置身于一片金光中;我仿佛变成了丝绸之路上前行的商人,听着骆驼清脆的铃铛声,踏着柔软的轻沙,慢慢地走向漫长的天际……
  【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龙泉中学岚光文学社社员】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中旬,某知名网站举办“网红节”,邀请到大大小小的网络红人集体亮相,这再度引起网民的热议。从“张大奕”到“Papi酱”,从“同道大叔”到“skm破音”,从“天才小熊猫”到“香喷喷的小烤鸡”……一夜之间冒出的“网络红人”让人应接不暇。  英国文化研究大师威廉斯曾经给文化下过一个定义,大意为“文化是平常的,它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媒体时代,媒介内容的生产一直处于国家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主
期刊
素材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争议者之一。很多人批评过他,有人因为他行为怪癖,竟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有人因为他思想独特,称他为“晦涩哲人”;有人还给他冠以“哭泣的哲学家”的称号,因为,据说赫拉克利特在认识到“万物常流,万物常驻”的道理时,曾十分悲痛地痛哭了一场。  赫拉克利特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他是祭司王巴斯鲁的儿子,原本可以承袭王位,但他却让给了他的兄弟。他也可以应邀前去宫廷,
期刊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注]狃:习惯。  参考译文  天下的祸患,最不能挽
期刊
用于觀点、结论明确型作文题,巧妙化用、阐释关键句。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前面两句话蕴含了明显的辩证关系,却不能从这两句话中明确写作方向,但抓住最后一句的关键词“个性”“创新”,命题者的意图就非常明显了。再理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句就好理解了:“有话则短,无
期刊
“好不容易学会用智能手机,春节加了女儿的微信,没想到她把我屏蔽了,想想也挺难受的。”2017年2月8日,家住浙江宁波的刘阿姨向记者吐槽,女儿的朋友圈,连做美甲的小妹都能看,却把亲妈屏蔽了。记者做了个小调查,发现朋友圈内容对父母完全开放的子女不到四成。(澎湃新闻)  朋友圈要不要对父母开放,其实是传统父母关系遭遇的新问题。以往在朋友圈等在线交流工具出现之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与情感隔阂,往往会因为
期刊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写散文决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账,枯燥单调。枯燥单调是艺术的大敌,更是散文的大敌。  首先要注意遣词造句。世界语言都各有其特点,中国的汉文的特点更是特别显著。汉文的词类不那么固定,于是诗人就大有用武之地。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中间有一句,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
期刊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称,将设置垃圾“分类、分质、分时”收运试点,促进居民源头分类,同时将探索设置垃圾“不分类、不收集”惩戒试点。但《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訪中发现,不知道如何分类,成为困扰诸多小区居民的难题。  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其作用得到世界公认,但知易行难。即使垃圾分类到“严苛”级别、被公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日本,经过40多年的努力,也还没达到100%的水平。不过,北京与上海、南京等
期刊
“一生中你最渴望的是什么?”上世纪末,哈佛大学研究者围绕此题随机对1万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0%的人首选“事业能有所建树”。  对于成功,谁不心向往之?人们总是渴望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意义。正因如此,现实中一些“成功学”宝典常能跻身畅销书榜单,微信朋友圈里也不乏屡屡刷屏的“心灵鸡汤”。有人说,“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能够用数学来描述,那么它才能说是科学的。”不禁想到:成功,是否能用数字来描述呢? 
期刊
小的时候,我也是在乡下野了几年的。  那时的村子就像老人晒太阳时脸上的笑,像脚底卧着的猫,到处是慵懒安详的气息。在夏日的午后拎着板凳走出家门,经过各家敞开的院门,瞧一眼打盹儿的看门狗,绕过泛起涟漪的小池塘,转过几个弯,再深一脚浅一脚走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就到了我午睡的地方。那是一片极好的树林子,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在树木遮蔽的绿荫下,有正铺席子的姥姥和要抱着树干午睡的表弟。  那树林子夏天用来午睡正
期刊
一、对材料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把握  任务驱动型的材料通常具有可比性。这种可比性可分两种,一种为“可对立”,如材料中出现的类似于“有人认为……有人却认为……”的表述。另一种为“可对比”,通常在任务交代中体现为一个“更”字。“可对比”又分两类,一类为异中求同,从不同的事件或者做法里概括出相同的道理;另一类为同中求异,也就是为几个事物找到同一个评价和衡量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下进行比较,作出选择和判断。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