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话水仙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kcyk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至阳生,一过冬至又是培养水仙花的时期,此刻培植花头,及至一元肇始献岁发春,则吴娃越艳、高雅婀娜、冷香宜人。
  水仙是一种国际性的花卉,欧洲中部,地中海一带,亚洲的日本、中国都有出产。尤其欧洲的荷兰,对于球根花卉最感兴趣,培植也最得法,所以拥有球根花卉王国的雅誉。依据园艺专家们统计,每年冬天水仙花季,欧美各国的水仙花十之八九都是由荷兰供应的。日本不但气候适宜种植水仙,而他们对花卉园艺也为人乐道,所以东南亚各国进口的水仙就由日本独占了。我们中国的水仙花原产福建漳州,后来才在两广江浙分布繁衍起来。现在年终岁末,台湾各地花店摊贩出售的水仙花头,除了极少部分由日本输入,其余全是福建移来的品种!
  水仙在花卉里,算是一种比较耐寒的球根花类,当年奉天省长王永江平素自奉俭约,唯独对于水仙花有特别偏嗜,他认为:“水仙花的姿态清葱雅正,香味更是古艳霜洁,当年刚棱谋国的伍子胥、孤高自守的屈灵均,都是死后成为水仙,被人尊为水仙花神。为了追怀先哲,所以酷爱水仙。沈阳冬季酷寒,只有辟筑温室洗涤供养。”
  据邹作华司令生前在中心诊所养病时说:“我进过王府的兰馨室参观,凡是水仙的名葩异种,可称搜罗靡遗。一进温室,冰清玉粹,香气沾衣,冷韵纡余,古人所谓百浣不歇,真不是欺人之谈呢!”我们当时在座四五位朋友听了之后,都为之神驰不已。

  水仙的鳞茎细长,叶脉并行,有的像宝剑,有的如圆筒,通常叶尖都是圆健厚润。水仙的花姿有杯盏形、喇叭形、茗碗形,花瓣分单萼重台,颜色则有白花黄冠、橙花王冠、黄花大冠三种,至于浅绛、淡蓝两种颜色,则偶或一见最为名贵。豢花人如发现浅绛淡蓝两色水仙,无不视同奇葩,许为国之祯祥。
  水仙别名十二师,养殖水仙只用水石,不近泥土,最为雅洁,所以说是文人可以亲手调培的花卉。照台湾气候,12月份开始培植,如果气温正常,冷暖以时,而又浸洗曝阳得法,三十五天就能花轴着萼,四十天准能吐艳发香了。
  当年北平护国寺远香花厂有一位花把式告诉在下说:“养水仙不但要让它花朵如期开放,并且花轴要能随心所欲长成各种姿态,才算高手。在水仙花头刚一浸种的时候,就看雕镂花头的手法如何,雕镂的手法越细腻,将来花叶的姿势越柔美,要说是一种雕镂藝术,并不算夸大。冬季气候变幻,忽冷忽热,霜雪快晴,实在是令人难以捉摸,如果碰上气候反常风雪连朝,偶一放晴,想让水仙成为岁朝清供,那就只有使用催花方法了。阴冷乍晴,一遇冬日融舒,要赶紧把水仙花头提出花盘放进木盘,选在背风向阳地方迎阳照晒。冬阳西偏,又要及时移进温室,用温水浇洗球根,照此方法将养一至三次,花苞即能提前怒放。不过向阳时刻的长短,次数多寡,水温的程度如何,那就要细心体会,神而明之,没有一定章法了。倘若雨雪霏霏兼旬不露晴光,那就改用电热加温,或用百支烛光灯头照射,也能收到相同的效果。有一年北平从冬至起,一直下大雪,偶或还有冰珠,远香花厂子有二百多头水仙花,就是用电热催花,仍旧能赶上春节嫣然挺秀,馥郁迎祥!”
  世丈蒯寿枢是皖庐世家,张广建甘肃督军任内,蒯任财政厅长兼硝矿局长,不但精于赏鉴古籍文玩字画,更富收藏,并且爱石成癖。他所爱的,不是奇磊嵯峨、瘦皴丑怪的奇石,而是五颜六色、斑驳陆离的石头子。蒯老因为要展示夸耀他历年搜集的名贵石头子,抗战前一年,在北平翠花街他的寓所请春酒的时候,在客厅走廊避风阁子里,摆出了他所栽植的一百多件水仙,请来客观赏。
  他种水仙不用钵盆盘盏,而一律用的是宣德炉,炉底放的都是他视同珍宝,日夕爬罗剔抉、珠切象磋的石头子。他说明朝香炉经过数百年驳蚀铜性已失,短期培养水仙并无不宜。他所收藏的宣德炉中大约有十几只是清代名匠仿铸,他不说明,我们是分辨不出的。这些假宣德炉所栽植的水仙,虽也着花,可是两者一比较,水仙花朵就显得旭弱暗淡,比不上人家天娇秀拔了。
  先祖妣曾随先祖游宦闽粤,养成培育水仙的习惯,后来定居北平,可是每年必定挑选二三十个各种奇卉水仙花头培养,点缀新年。她老人家的水仙花除了蟹爪形水仙才用圆形花器,便于四面观览外,其余各形各式水仙花头一律使用长方形旧瓷花钵。
  钵底先用江石铺垫,江石是松花江特产,这种江石多在江底沙泉附近,泉水洄流激射,年深日久把围绕泉眼左近的石头子,冲洗得镂冰琢雪、红云颓璧,一粒一粒似玉如石,在南方是不经见的。当年鲍贵卿驻军卜奎(编者注:齐齐哈尔)时候,酷爱江石,曾让善泅的兵勇在夏季里潜沉江底捞取,冰纹剔花,碧缕朱纹,绚丽雄奇,令人目不暇给。据说江石能够聚热保温,经过日光照射久久不散,用来种植水仙可以催花早发,蓓蕾茁旺。承他惠赠百余枚,老人视同拱璧,日常用清水供养,到了水仙花季,先把崭新棉花浸湿,轻裹水仙球根,然后稳嵌江石之中。经过几年试验,用这个方法比较一般水仙花,可以提早四天开花,如遇阴霾霜冽的异常气候,花期也没什么影响。笔者幼年好养,也跟兄弟姊妹各养数盆,等到鳞茎伸长,拿红纸围裹想好祝词,并预估发花年月写在红纸圈上,看看所言中否,以为笑乐。
  现在年近岁逼,花肆已有水仙幼苗应市,缅怀昔年情景,百感交萦,谁又有几许闲情逸致去培植案头清供呢!
  摘自《唐鲁孙系列·老古董》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大海的中间有一个小岛,人类所有的情感都居住在那里。幸福、悲伤、快乐、知识、满足、仇恨……以及其他所有一切。自然,也包括爱。  有一天,大海上乌云密布,眼看就要来大海啸了,小岛将会被海水淹没。所有的情感都开始各自乘船离开小岛,除了爱,因为他把自己的船送给了孤独。此刻,孤独依旧孤独——他独自驾着那艘船离开了小岛。  爱希望能获得帮助,他跑到小岛的码头上。他看到富贵正在登船,爱就对他说:“富贵,你能带我
天上低昂似旧,人间儿女成狂。夜来处处试新妆。却是人间天上。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梦从海底跨枯桑。阅尽银河风浪。  【译文】天上日落月升、斗转星移,景象跟从前一样。人间男女依然如痴如狂,陶醉在节日的欢乐中。七夕夜,处处可见穿着盛装的人,仿佛来到了人间天堂。不经意间感觉初秋凉意似水,因为思念故国,我两鬓已斑白如霜。我梦见自己在海底跨越沧桑,又在天上看盡银河风浪。
在中国文化里,鹤是一种具有灵性的有图腾意味的动物,它多出现于画中,在文学作品里,它常常以坐骑角色出现,翩然翱翔于仙界,但是却很少作为主角。这篇散文把鹤从神坛放逐到民间,以最客观的眼光和饱含情感的文字书写鹤。画中鹤、云中鹤、诗中鹤,云烟缭绕鹤翩然,是人间的一缕慰藉。  白鹤是美丽的鸟,白鹤是高贵的鸟。  白鹤的美,是干净之美。白鹤的羽毛,白得纯净,黑得亮眼,黑白分明,朴素纯洁。当白鹤展开双翅翩翩起舞
受友人之邀,晚上去看了一场刚上映的进口动画片《挚爱梵高》,真的是一部太值得所有热爱艺术的朋友去看的好电影。  《挚爱梵高》值得我们向它致以敬意——不仅仅是因为它为一位史上最伟大的画家梵高制作了一部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动画电影,还在于在这个过度追求数字化的浮躁、矫情的年代,有那么一拨人——以艺术家的名义手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同属艺术的画面,重现了唯梵高所独具的色彩和人物。  是的,这是一帧帧流动的绘
01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遍大街小巷,身边的朋友,张口李达康,闭口赵东来,甚至在课堂上,老师也要求我们从文学的角度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  看新闻时,江西有一位大哥醉酒,冲出马路拦车,民警询问,他说:“赵东来局长会来接我!我还认识李达康书记!”入戏太深,无法自拔,表明了这部电视剧的火暴程度。  当然,与之一同火起来的,最主要的还属达康书记。大家一开始以为达康书记是幕后大boss,没想到
陆有富 文学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师从叶嘉莹先生。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3部,发表旧体诗词多篇,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家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各一项。“国学基本教材”编委、“中华经典资源库”讲解专家,入选内蒙古高校“青年科技英才”计划
大概是初中一年级,放暑假回家,还没进家门,就感觉家里有着与往常不同的氛围与味道,甚至还在归家途中,我的心里就升腾起某种雀跃,觉得回到家之后会有什么新鲜事出现。进了家门,果真,外出很久的姐姐回来了,而且带来了惊世脱俗的表姐。  說惊世脱俗一点也不为过。表姐在我们乡下的那段日子,我们家简直成了方圆几十里最热闹之所在,因为“美”总归是吸引人的。那时候,姑娘们、小伙子、已婚男子、离异者统统有事没事在我家转
元宵节吃元宵,宋朝时就颇为盛行,不过当时不叫元宵而叫“浮圆子”,后来才改叫元宵的。中国各省大部分都吃元宵,可是名称做法就互有差异了。北方叫它元宵,南方有些地方叫汤圆,还有叫汤团、圆子的。南北叫的名称不同,方法也就两样。拿北平来说吧,不时不食是北平的老规矩,要到正月初七准备初八顺星上供才有元宵卖。  北平不像上海、南京、汉口有专卖元宵的店铺,而且附带宵夜小吃,北平的元宵都是饽饽铺、茶汤铺在铺子门前临
飛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苏童:有段时间,塞林格是我最痴迷的作家,我把能觅到的他的所有作品都读了。我无法解释我对他的这一份钟爱,也许是那种青春启迪和自由舒畅的语感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因此把《麦田守望者》作为一种文学精品的模式,这种模式有悖于学院式的模式类型,它对我的影响也区别于我当时阅读的《静静的顿河》,它直接渗入我的心灵和精神,而不是被经典所熏陶。直到现在我还无法完全摆脱塞林格的阴影。我的一些短篇小说中可以看见这种柔弱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