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Beatrice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岁那年,我遇见了一位叫Beatrice的少女。
  我是在一本儿童读物中与她相遇的。书中有一段介绍但丁和《神曲》的浅显文字,大约是说,但丁9岁时在遇到了比他小一岁的小姑娘Beatrice(文中是一个拙劣的译名),一见倾心。但Beatrice过早逝世,但丁悲痛万分。后来,但丁让她在《神曲》中复活,成为引领他的天使。
  这不是童话中那种王子公主的完美爱情,却别有动人之处,只是过于简略。好奇之下,我设法从图书馆找来了一部《神曲》,似懂非懂地读着,尤其是Beatrice出现的那些诗行。后来又读到《新生》和一些考证,知道了更详细的故事全貌——那已是好几年之后了。

  Beatrice大概姓Portinari,出身于佛罗伦萨的贵族家庭。18岁时,但丁与她再次相逢,她亲口的问候宛如仙乐,令他童年的爱慕重新复活。此后他们在一些社交场所频频见面。或许由于门第和婚约的压力,或许只是少男的羞怯,但丁从没表白过他的爱情,只是默默地为她写下哀伤的诗句。几年后,但丁娶了从小定下的未婚妻,Beatrice也由家里安排嫁给了一个丧偶的银行家,24岁就病故了。
  两人有过更亲近的交往吗?(看上去仅是一般的相识)那几年但丁的诗名已经开始传播,她读过但丁的诗吗?在诗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吗?又或者她对此丝毫不感兴趣?
  Beatrice爱过但丁吗?几乎无迹可寻,只在《新生》中有一个地方写到,当听到但丁和其他女郎打得火热的谣言后,Beatrice一反常态,对他板起脸不理不睬。这是嫉妒的表现吗?又或许只是单纯的鄙薄?她是否一度觉察过但丁的爱火,为此烦恼抑或是暗喜?
  在少年时代,我被这个几百年前的哀婉故事打动,一直在想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不知不觉中,我将自己代入但丁的位置,仿佛回到了700年前的古城,追寻着Beatrice的身影。
  对于在内地县城长大的我来说,生活在中古欧洲的Beatrice却并不遥远,反比同时代的女神近得多。那些同龄人挂在嘴边的名字,张曼玉、周慧敏、酒井法子、席琳·迪翁……她们住在海外的大都会,在全世界飞来飞去,过着一个小城少年无法想象的精彩生活。她们的美艳和才华令我炫目,但和我的世界没有交集。
  Beatrice正相反。中世纪的佛罗伦萨是一座只有几万人的城镇,和我长大的县城正相仿;虽然门第高贵,但可以在街头不时相遇,也与平民少女无异;至于那种压抑着无法表白的氛围,90年代中学里的男生女生就更容易体会了。
  Beatrice没有许多女名人的才华、功绩或风流韵事,她仿佛只是一位普通的少女,就像隔壁班上的美丽女孩一样。她的身影也时常与我暗自倾慕的一位少女重叠。我问自己:是她吗?不是她吗?
  然而Beatrice又绝不普通。可以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正是从1283年12月31日开始的,那天,在中世纪阴郁的教堂之畔,白衣飘飘的她对少年但丁轻轻说了一句“你好”。有了那次街头的问候,才有了但丁对世俗生活和语言的激情,有了《新生》和《神曲》,有了彼特拉克和蒙娜丽莎,有了后来的一切。
  她是美好人性的萌芽。对世界历史如是,对千百年来的每一个少年亦如是。
  尽管但丁对这段情史的描绘已经小心翼翼地剔除了爱欲的成分,描绘成神爱般的抽象,但最初的相逢仍然能感到有血有肉的爱欲,这不是高尚精神的对立面,却在政治与历史的风雨飘摇中呵护和滋养着它,令但丁在几十年后有力量去建构重整世界的不朽的史诗,只为与她再一次的相逢。
  也令我在她的目光下成长,学会爱与被爱。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古斯塔夫·多雷为《神曲》做的古典版画,这也是我对Beatrice惟一的具象感知。尤其是Beatrice在天女的簇拥中,出现在地上乐园的那一幅画——她头戴花冠,温柔地凝视着书外的我,美得令人心醉,令人心碎。
其他文献
3月21日,北京,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参观北师大二附中时,彭丽媛教其写书法  米歇尔终于来了,在屡次“爽约”之后。  美方强调,夫人这次来只是看看美景,尝尝美食,为两国青少年搭建沟通的桥梁。可是,眼下的中美关系正经历风雨,很难想象,这个时候访华会无关政治。  事实上,“第一夫人”来访,这本身就已是政治。“她只要做自己,这就赢了”  早在2009年底奥巴马首次访华时,米歇尔就因故没有随行。去年6月,习
有没有一个特大型城市,富裕人群集聚,周边还围绕着一圈贫困带?有的。北京就是。北京周边的河北省有39个国家贫困县,北京与周边地区的落差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在唐山等地炼钢、挖煤发大财的富裕人群不是去了北京,就是家小移民到了海外。  北京沒有形成首都城市圈,说明这个特异的权力之城没有带动周边协同发展的能力,如黑洞一般吸纳了河北甚至全国的富裕、强权、创新人才。在北京周边发展的城市成为资源与财富的输送区域
“感谢丁丁,因为他,我选择了记者这行。”  61岁的皮埃尔·阿苏里(Pierre Assouline),脑袋圆圆,自己长得就有点像年长版漫画人物“丁丁”;这位法国文坛的老记者,身兼作家、编辑、文学评论家等多种身份,2012年起开始担任法国最负盛名的龚古尔文学奖评委。图/金磬  据阿苏里介绍,8月至11月,他们10位文学奖评委每月第一个星期二开会甄选作品,他笑侃:“我们法国人开会其实就是吃饭,我们去
尼泊尔:一个形容词  尼泊尔是佛教、印度教圣地,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对于影片女主角——一个美食杂志撰稿人来说,尼泊尔是不太情愿的出差地。她领受的任务是写一篇《在世界中心呼喊:我好幸福》的命题作文,按照上司的说法,这次任务非常简单:只要“写形容词没有障碍”。不幸的女主角和她所在的旅游团麻烦不断,更要命的是,由于遇到当地人的抗议活动,她不能按时交稿。她陷入了尼泊尔的真实。作
2013年12月21日中午12点,北京朝阳区竞园艺术中心《世界的背面》想象力盛典现场,黄太吉创始人赫畅提前半小时登台暖场。“人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赫畅登台后的第一句话让现场爆发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除了雷军,已经很久没有一个人能让现场如此激动了。”一位媒体记者低声说道。  台上的赫畅穿着红色的T恤衫,上面印着“GENIUS OF JIAN BING(煎饼天才)”的字样,
没有任何一台晚会能让人如此自然地任由自己宣泄兴奋,那些日常生活所必备的矜持、分寸、礼貌、客套,以及性格里的诸多小缺陷,似乎都被杨丽萍一件件地暂时收在自己手里,《云南印象》10周年庆功晚宴在短暂互相寒暄暖场后,毫不犹豫地走向了狂欢。那些山里出来的舞蹈和歌声,似乎一夜间勾起了人们已经淡忘的、被重重禁忌深深捆绑着的本能,似乎歌舞教会了他们一个小小的咒语,能够暂时跳出自己沉闷的常态之壳肆无忌惮地快乐一晚,
老照片里的碧山村,艺术家欧宁觉得在这里能找到平静一  在窗户边上,我发现了那座奖杯。这是《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6月颁给艺术家欧宁的“青年领袖”奖杯。3年前,颁奖当天,我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去北京国贸旁边的一幢公寓里接欧宁,那是他在北京的住所。如今,这座置放奖杯放在安徽黟县碧山村的一个屋子里。欧宁把北京的房子退掉,搬到这里。这是由民国时期的徽派老宅改建而成:四合屋、别厅、厨房和院子。在北京,这等
在热战即将进入第二个月之际,巴以的硝烟也同时在社交网络上延续,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里,年轻人用照片和文字表达自己的立场,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便利。新浪微博上,拥有1万多粉丝的非官方微博@巴勒斯坦现场 只身应对拥有150万粉丝的以色列官方大V们,关注比例的悬殊堪比双方的军事实力。  网络发达的好处是任何一方都很难再垄断信息,从前只能从传统媒体获得消息的被动模式已经改变,你
早上,母亲回来了。  还是在那个生活了很多个春秋的小院。像从前无数次那样,她迈着轻快的脚步走来,周身洋溢着欢乐与阳光,似乎还哼着小曲儿。梦中的母亲,还是四十来岁时的样子,身材颀长,眼睛明亮,看不到一丝愁苦和褶皱。在我少时的记忆里,母亲就是这个样子,像春夏之交的一株白杨。  年轻时的母亲,乌油油的大辫子垂在胸前,额头饱满光洁。作为家中长女,她做得一手好针线活。为了帮父母操持家务,母亲很早就辍学了。其
“我26号民事开庭,这次你去吗?”11月22日下午,记者收到周岩的微信,上次见面已有9个月之久,感到有些意外,最意外的是这次是她主动联系记者。11月26日早晨,和周岩见面时,她带着甜美的微笑打招呼,“我现在是为了自己而活着。”2014年11月15日,北京病房里,妈妈在给周岩按摩。这3年里,妈妈对周岩的按摩从来也没有停止过  2011年9月17日,因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合肥少女周岩的同学陶汝坤携带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