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但是在校学生情况不一,有的表现突出,令人欣慰;有的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令人担忧。对于初中来讲,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于厌学的大有人在,这就不能不令人担忧。因此,要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必须重视后进生的转化问题。
关键词: 后进生 原因 转化方法
如何才能转化后进生呢?我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设想。
一、从后进生自身来找原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心理存在障碍,心理逆反;意志薄弱。因此,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各种表现、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以及个性和思想品德状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方法有:第一,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逐步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绝不自暴自弃;第三,教会后进生学习的方法,只要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探讨后进生心理逆反、意志薄弱的原因,尽量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后进生往往因为对学习无兴趣,而经常违反各种校纪校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决不能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服的方法对待他们,甚至体罚他们,形成更加紧张和对立的师生关系,把后进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从而降低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民主、平等、友善,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促进后进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进步。
二、走访、调查后进生家庭,了解后进生出现不良表现的原因,对其父母提出建议,有效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种种不良表现,除了自身原因外,往往还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如:过于溺爱子女;过于简单粗暴;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要求失当、不一;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家长的文化和思想素质不够高。
因此,要想真正转化后进生,还必须经常与家长联系,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提出建议。家长不能过于溺爱子女。家是爱的港湾,让每个人感受到温馨,但爱也必须有个度,超过了度,就成了溺爱,而溺爱会蒙住父母的眼睛,忽视孩子的不良表现,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坏习气;第二,家庭教育不能过于简单粗暴。与溺爱相反的是简单粗暴,当孩子有了一点过错,就不分青红皂白一顿狠揍,不给孩子一点改过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以后犯了错也不敢向家长说,性情孤僻,走向极端;第三,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对子女造成不良后果,使他们感受到害怕、恐惧,缺乏温暖,缺乏安全感。因此家长要互敬互爱,生活协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在子女教育上事半功倍;第四,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符合孩子的发展水平,不能提出无理要求,并在孩子做不到时加以粗暴训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不能你说一,我说二,意见不一致,从而降低教育效果;第五,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经常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在学习等方面就会失去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家长应该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尽量吸收他们的意见,放手让他们承担责任。
三、从教师身上找原因,增强转化后进生的效果。
过去,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的对后进生冷面相待,有的对后进生厌恶、反感,缺乏耐心。正确的做法应是: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爱护后进生。素质教育不只针对优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关心爱护后进生,只有后进生转化了,整个教育才有希望。教师要用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用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治疗后进生心灵的创伤,熏陶后进生的情操,用精神的甘露洗涤后进生思想的污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第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因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表现和程度,以及个性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應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做好转化工作。
第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后进生往往品德差、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此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加强对他们的基础训练,即使有一点进步,也要充分加以肯定,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把喜悦化为学习的激情、动力,促使他们发生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作。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时常会出现反复,有的突然就失去学习信心,有的又开始打架生事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灰心丧气,而应及早摸清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工作。这种工作虽然是艰巨的、长期的、反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灰心,一定要尽早把这种反复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信心十足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三合一”力量。
家庭、社会、学校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因此,家庭、社会、学校在教育的方向上,在要求上一定要保持一致,千万不能各自为阵,各行其是,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切实转化后进生。
现在,后进生的转化已经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需要了,而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需要,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搞好后进生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再一次呼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转化后进生这个既困难又光荣的任务。
关键词: 后进生 原因 转化方法
如何才能转化后进生呢?我结合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设想。
一、从后进生自身来找原因,对症下药。
后进生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正确;心理存在障碍,心理逆反;意志薄弱。因此,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各种表现、形成的原因和问题的症结,以及个性和思想品德状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转化方法有:第一,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逐步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第二,引导后进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绝不自暴自弃;第三,教会后进生学习的方法,只要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探讨后进生心理逆反、意志薄弱的原因,尽量改善师生关系,消除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后进生往往因为对学习无兴趣,而经常违反各种校纪校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决不能动辄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压服的方法对待他们,甚至体罚他们,形成更加紧张和对立的师生关系,把后进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从而降低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民主、平等、友善,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法,促进后进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学习进步。
二、走访、调查后进生家庭,了解后进生出现不良表现的原因,对其父母提出建议,有效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种种不良表现,除了自身原因外,往往还跟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如:过于溺爱子女;过于简单粗暴;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要求失当、不一;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家长的文化和思想素质不够高。
因此,要想真正转化后进生,还必须经常与家长联系,对他们的家庭教育提出建议。家长不能过于溺爱子女。家是爱的港湾,让每个人感受到温馨,但爱也必须有个度,超过了度,就成了溺爱,而溺爱会蒙住父母的眼睛,忽视孩子的不良表现,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坏习气;第二,家庭教育不能过于简单粗暴。与溺爱相反的是简单粗暴,当孩子有了一点过错,就不分青红皂白一顿狠揍,不给孩子一点改过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感受不到家的温暖,以后犯了错也不敢向家长说,性情孤僻,走向极端;第三,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紧张的家庭关系,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对子女造成不良后果,使他们感受到害怕、恐惧,缺乏温暖,缺乏安全感。因此家长要互敬互爱,生活协调,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在子女教育上事半功倍;第四,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符合孩子的发展水平,不能提出无理要求,并在孩子做不到时加以粗暴训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不能你说一,我说二,意见不一致,从而降低教育效果;第五,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经常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那么孩子在学习等方面就会失去信心,失去前进的动力。家长应该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尽量吸收他们的意见,放手让他们承担责任。
三、从教师身上找原因,增强转化后进生的效果。
过去,在对待后进生问题上,教师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的对后进生冷面相待,有的对后进生厌恶、反感,缺乏耐心。正确的做法应是:正确对待后进生,关心爱护后进生。素质教育不只针对优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个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对待、关心爱护后进生,只有后进生转化了,整个教育才有希望。教师要用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发后进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用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治疗后进生心灵的创伤,熏陶后进生的情操,用精神的甘露洗涤后进生思想的污垢,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弃旧图新。
第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因为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表现和程度,以及个性不尽相同,所以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而應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做好转化工作。
第二,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后进生往往品德差、学习基础差,对学习毫无兴趣,对此教师要根据后进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加强对他们的基础训练,即使有一点进步,也要充分加以肯定,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把喜悦化为学习的激情、动力,促使他们发生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工作。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时常会出现反复,有的突然就失去学习信心,有的又开始打架生事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灰心丧气,而应及早摸清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工作。这种工作虽然是艰巨的、长期的、反复的,但我们千万不能灰心,一定要尽早把这种反复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信心十足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三合一”力量。
家庭、社会、学校以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因此,家庭、社会、学校在教育的方向上,在要求上一定要保持一致,千万不能各自为阵,各行其是,只有三者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切实转化后进生。
现在,后进生的转化已经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需要了,而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需要,是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搞好后进生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再一次呼吁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共同完成转化后进生这个既困难又光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