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有庸才,必有英才,左宗棠绝对是英才。此君虽然考了3次进士都名落孙山,终生只是一举人,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眼光像匕首一样犀利,处事斩钉截铁,谁请他当助手,谁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两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都对他极其欣赏,绞尽脑汁召他入幕,他以师爷的身份干着巡抚的活儿。左宗棠也深以自己的聪明为骄傲,曾自称“今亮”。今亮者,今日之诸葛亮也。
人太聪明,有时难免目中无人,曾国藩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牛气冲天的人,但左宗棠偏不买他的账,他说曾国藩“才具略欠开展”、“才短”,有时甚至向朋友埋怨说,“弟无三日不过其军絮聒之”,意思是,曾国藩办点什么事儿,都需要我左宗棠经常耳提面命,否则,就有办砸的危险。与左宗棠打过交道的人说他“性情跋扈,存心深险,极不易交”。不过,如果我们因此断定左宗棠目中无人也不是事实,至少对林则徐,左宗棠保持了终生的敬重。
左宗棠对林则徐的敬佩,我们从一封书信里可以看出来。道光28年(1848年),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邀请左宗棠去他的幕府,因为种种原因,左宗棠未能前往,但老左对林则徐的印象好得不得了,他在写给推荐者胡林翼的信中说:“少穆宫保(林则徐字少穆)爱士之盛心,执事推荐之雅谊,非复寻常所有,天下士粗识道理者,类知敬慕宫保。仆久蛰狭乡,颇厌声闻,宫保固无从知仆。然自十数年来,闻诸师友所称述,暨观宫保与陶文毅往复书疏与文毅私所纪载数事,仆则实有以知公之深。海上用兵以后,行河、出关、入关诸役,仆之心如日在公左右也。忽而悲,忽而愤,忽而喜,尝自笑耳。迩来公行踪所至,而东南,而西北,而西南,计程且数万里,海波、沙碛、旌节、弓刀,客之能从公游者,知复几人。乌知心神依倚惘惘欲随者,尚有山林枯槁未著客籍之一士哉?”
道光29年(1849年),林则徐从云贵总督任上回老家福建看病,途经长沙,特意约见左宗棠。左宗棠记述当晚情景说:“是晚乱流而西,维舟岳麓山下,同贤昆季侍公饮,抗谭今昔。江风吹浪,柁楼竟夕有声,与船窗人语互相响答。曙鼓欲严,始各别去。”也就是在这个晚上,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绘制的地图和整理的资料交给左宗棠,深情地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临别时,林则徐又手书一联相赠,联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终生以此联勉励自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
左宗棠对林则徐的敬重,固然有林则徐赏识自己的因素。林左相交时,左不过是一个别人幕中的小师爷,而林则徐10多年前就已高居湖广总督,可谓位高权重,林能摒除当时极为流行的等级观念,将左视为人生知己,不可能不使左宗棠心生感动。再说,左宗棠跟林则徐一生只见过一次面,更多的只是精神相交,也容易在内心里记住对方的优点。但有一点无庸置疑,在灵魂的最深处,左宗棠与林则徐有着太相似的地方。左宗棠是个非常爱国的人,在陶家课婿时,正逢鸦片战争爆发,左宗棠数次致书自己的老师贺熙龄讨论战守对策,提出“练渔屯、设雕堡、简水卒、练亲兵、设水寨、省调发,编泊埠之船,设造船之厂,讲求大筏,更造炮船、火船之式,火药归营,修合兵勇”,“以之制敌,即以之防奸;以之固守,即以之为战”。并为清国军事上的惨败痛心疾首,真的做到了当年范仲淹说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林则徐恰恰也是一个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尽忠国事的人。林则徐当年赴广州禁烟,明显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可是林则徐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维护国家尊严,一点也没有给自己留退路。道光22年(1842年),林则徐被革职充军新疆伊犁,换作一般的大臣,肯定是天天活动如何早日回到内地,官复原职,而不会想到要在眼下的职位上做点什么。林则徐不是这样,他不辞劳苦赴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倡导修建水利设施,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提醒最高统治者注意沙俄威胁。
所谓知己,无非就是心心相印,人生难得一知己,难就难在他心似我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左宗棠和林则徐都是幸运的。
人太聪明,有时难免目中无人,曾国藩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牛气冲天的人,但左宗棠偏不买他的账,他说曾国藩“才具略欠开展”、“才短”,有时甚至向朋友埋怨说,“弟无三日不过其军絮聒之”,意思是,曾国藩办点什么事儿,都需要我左宗棠经常耳提面命,否则,就有办砸的危险。与左宗棠打过交道的人说他“性情跋扈,存心深险,极不易交”。不过,如果我们因此断定左宗棠目中无人也不是事实,至少对林则徐,左宗棠保持了终生的敬重。
左宗棠对林则徐的敬佩,我们从一封书信里可以看出来。道光28年(1848年),时任云贵总督的林则徐邀请左宗棠去他的幕府,因为种种原因,左宗棠未能前往,但老左对林则徐的印象好得不得了,他在写给推荐者胡林翼的信中说:“少穆宫保(林则徐字少穆)爱士之盛心,执事推荐之雅谊,非复寻常所有,天下士粗识道理者,类知敬慕宫保。仆久蛰狭乡,颇厌声闻,宫保固无从知仆。然自十数年来,闻诸师友所称述,暨观宫保与陶文毅往复书疏与文毅私所纪载数事,仆则实有以知公之深。海上用兵以后,行河、出关、入关诸役,仆之心如日在公左右也。忽而悲,忽而愤,忽而喜,尝自笑耳。迩来公行踪所至,而东南,而西北,而西南,计程且数万里,海波、沙碛、旌节、弓刀,客之能从公游者,知复几人。乌知心神依倚惘惘欲随者,尚有山林枯槁未著客籍之一士哉?”
道光29年(1849年),林则徐从云贵总督任上回老家福建看病,途经长沙,特意约见左宗棠。左宗棠记述当晚情景说:“是晚乱流而西,维舟岳麓山下,同贤昆季侍公饮,抗谭今昔。江风吹浪,柁楼竟夕有声,与船窗人语互相响答。曙鼓欲严,始各别去。”也就是在这个晚上,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绘制的地图和整理的资料交给左宗棠,深情地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临别时,林则徐又手书一联相赠,联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左宗棠终生以此联勉励自己,他说“每遇艰危困难之日,时或一萌退意,实在愧对知己”。
左宗棠对林则徐的敬重,固然有林则徐赏识自己的因素。林左相交时,左不过是一个别人幕中的小师爷,而林则徐10多年前就已高居湖广总督,可谓位高权重,林能摒除当时极为流行的等级观念,将左视为人生知己,不可能不使左宗棠心生感动。再说,左宗棠跟林则徐一生只见过一次面,更多的只是精神相交,也容易在内心里记住对方的优点。但有一点无庸置疑,在灵魂的最深处,左宗棠与林则徐有着太相似的地方。左宗棠是个非常爱国的人,在陶家课婿时,正逢鸦片战争爆发,左宗棠数次致书自己的老师贺熙龄讨论战守对策,提出“练渔屯、设雕堡、简水卒、练亲兵、设水寨、省调发,编泊埠之船,设造船之厂,讲求大筏,更造炮船、火船之式,火药归营,修合兵勇”,“以之制敌,即以之防奸;以之固守,即以之为战”。并为清国军事上的惨败痛心疾首,真的做到了当年范仲淹说的“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林则徐恰恰也是一个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尽忠国事的人。林则徐当年赴广州禁烟,明显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可是林则徐全力以赴,千方百计维护国家尊严,一点也没有给自己留退路。道光22年(1842年),林则徐被革职充军新疆伊犁,换作一般的大臣,肯定是天天活动如何早日回到内地,官复原职,而不会想到要在眼下的职位上做点什么。林则徐不是这样,他不辞劳苦赴库车、阿克苏、叶尔羌等地勘察,行程三万里,倡导修建水利设施,开辟屯田,又绘制边疆地图,建议兵农合一,提醒最高统治者注意沙俄威胁。
所谓知己,无非就是心心相印,人生难得一知己,难就难在他心似我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左宗棠和林则徐都是幸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