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实践性思考,就是对新课标可操作性的思考。一位哲学家说,让我们不要在云端跳舞,要紧贴着大地行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北京市十一中学校长李希贵出访美国,来到一所中学,当他和该校教师交流师德话题时,校长和老师都不知道李希贵在说什么。经过翻译,该校校长才恍然大悟:“噢,就是喜欢学生,也就是教师要有师德。”显而易见,我们所说的师德只是个概念,是空洞的,他在美丽的云端,可望而不可即;而在外国人的眼里,师德没那么神秘,就是做个喜欢学生、也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如此的简单、朴素、实用。现今,实行新课标教学,把新课标内化为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实用性策略,让课标紧贴着地气,与教学如影随行。那么,2011版新课标核心是什么?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下面笔者讲“一个主题、四要点”。
新课标在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新版课标给了准确定位: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一个关键词——运用,要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会“运用”,学会驾驭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学活动。怎样才是会运用语言文字哪?从四个维度说明——第一,读通(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语言流畅)。第二,读懂(阅读材料时能及时、准确熟练的获取信息)。第三,读好(个性化的诵读,读出自己的独到理解)。比如,这首诗的朗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的学生读得高亢、明亮,因为此楼如此高耸入云,气势恢宏;有的学生则是轻声细语,因为声太大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呀。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收获和感觉。第四,交际(说话、作文,与别人交流),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语文是汉语和文学的结合体。所以,教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挖掘其教化功能,用它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教育人走向崇高。比如,抗战时期教育学生爱国,教师可以读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上世纪80年代我们读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这就是文以载道。
实现新课标的四要点
高度重视识字教学 新版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增强了改革的力度,要求加强汉字教育,以此解决生活中“错别字和书写质量的问题”。为什么把汉字教学改成汉字教育呢?旨在强调汉字的文化功能。汉字不仅是语言的工具,还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学习汉字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要增强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举例,一名叫万文娟的教师是这样教识字的。比如“林”字,当“木”左偏旁的时候“捺”为什么要变化为“点”?万老师这样诱导学生:“两个木站在一起要好看、整齐 ,就要紧密、团结,所以需要一个木主动谦让,把自己的手缩回去一部分。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漂亮多了。”这样引导,既让学生记住了字的变形,又渗透了我们可贵的民族精神——谦让、包容、协作。
阅读教学高度重视积累 实行多媒体教学,先播放一段视频,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读的是一段文字,看到的是一幅幅画面,心中涌起的是思念亲人、渴望团聚情感,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寓情于景,景中有情。清末民初评论家王国维把它叫做意境,他还说一切景语兼情语。清末民初学者辜鸿铭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精神》,他说:“中国人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秘密就在于中国人用心灵语言来思考说话。”所以,背诵大量的经典名篇,引经据典是中国文人的特色,也是最古老而永葆青春的语文教学方法。当我们经历了凯洛夫的分析法,挖空心思把一篇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力求讲深讲透,精疲力竭却没留下多少印象的疼痛后,蓦然回首,还要返璞归真——海量阅读,海量积累,以量的增多促进质的飞跃。2011版课标高度关注了这一点:重视“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教学中,不仅要多读成诵,还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操作呢?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对于语文教材的“主题化”改造。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它是相对于有句段组成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与人们生活须臾不离,实用功能更明显。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写作教学要高度重视“体验” 交往是真实的写作动力。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要引领儿童回到写作的原点——言语交往。教师只有创设出特定的习作事件,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学生才有习作的具体的可触摸到的生活。比如,主题体验作文“端午节”。首先,创设特定的体验事件。主题:阅读“端午”,搜集有关端午节来历、习俗、诗文等材料;举行“包粽子”比赛。习作内容:展销会上,为外宾介绍端午节而写解说词;写一篇制作粽子的说明书;记叙本次包粽子比赛的盛况。其次,互动交流,同桌、同组、班级内说说自己的收获。这次主题习作,学生们兴致勃勃,并在交往情境中自然生成写作,实现了写作与儿童的心灵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五小学)
新课标在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新版课标给了准确定位: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一个关键词——运用,要求教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会“运用”,学会驾驭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包括听、说、读、写和文学活动。怎样才是会运用语言文字哪?从四个维度说明——第一,读通(读准字音,正确停顿,语言流畅)。第二,读懂(阅读材料时能及时、准确熟练的获取信息)。第三,读好(个性化的诵读,读出自己的独到理解)。比如,这首诗的朗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的学生读得高亢、明亮,因为此楼如此高耸入云,气势恢宏;有的学生则是轻声细语,因为声太大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呀。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收获和感觉。第四,交际(说话、作文,与别人交流),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
语文是汉语和文学的结合体。所以,教师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挖掘其教化功能,用它来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教育人走向崇高。比如,抗战时期教育学生爱国,教师可以读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上世纪80年代我们读舒婷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这就是文以载道。
实现新课标的四要点
高度重视识字教学 新版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采取了新的措施,增强了改革的力度,要求加强汉字教育,以此解决生活中“错别字和书写质量的问题”。为什么把汉字教学改成汉字教育呢?旨在强调汉字的文化功能。汉字不仅是语言的工具,还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文化。学习汉字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要增强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把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起来。举例,一名叫万文娟的教师是这样教识字的。比如“林”字,当“木”左偏旁的时候“捺”为什么要变化为“点”?万老师这样诱导学生:“两个木站在一起要好看、整齐 ,就要紧密、团结,所以需要一个木主动谦让,把自己的手缩回去一部分。这样写出来的字就漂亮多了。”这样引导,既让学生记住了字的变形,又渗透了我们可贵的民族精神——谦让、包容、协作。
阅读教学高度重视积累 实行多媒体教学,先播放一段视频,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读的是一段文字,看到的是一幅幅画面,心中涌起的是思念亲人、渴望团聚情感,这就是汉语言的魅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寓情于景,景中有情。清末民初评论家王国维把它叫做意境,他还说一切景语兼情语。清末民初学者辜鸿铭写了一本书叫《中国人的精神》,他说:“中国人有着惊人的记忆力,秘密就在于中国人用心灵语言来思考说话。”所以,背诵大量的经典名篇,引经据典是中国文人的特色,也是最古老而永葆青春的语文教学方法。当我们经历了凯洛夫的分析法,挖空心思把一篇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力求讲深讲透,精疲力竭却没留下多少印象的疼痛后,蓦然回首,还要返璞归真——海量阅读,海量积累,以量的增多促进质的飞跃。2011版课标高度关注了这一点:重视“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教学中,不仅要多读成诵,还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操作呢?实践证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对于语文教材的“主题化”改造。
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它是相对于有句段组成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与人们生活须臾不离,实用功能更明显。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写作教学要高度重视“体验” 交往是真实的写作动力。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要引领儿童回到写作的原点——言语交往。教师只有创设出特定的习作事件,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学生才有习作的具体的可触摸到的生活。比如,主题体验作文“端午节”。首先,创设特定的体验事件。主题:阅读“端午”,搜集有关端午节来历、习俗、诗文等材料;举行“包粽子”比赛。习作内容:展销会上,为外宾介绍端午节而写解说词;写一篇制作粽子的说明书;记叙本次包粽子比赛的盛况。其次,互动交流,同桌、同组、班级内说说自己的收获。这次主题习作,学生们兴致勃勃,并在交往情境中自然生成写作,实现了写作与儿童的心灵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高新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