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央政治局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集团公司党组又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0条规定》,西部钻探也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确立形象自强意识,自觉从自身做起,彰显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和人格力量。在这里对如何落实规定的角度就不再论述,下面我从人文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
一是要敬畏法律。就是要强化法治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制定法律是为公权力设限,有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所以,法律主要是用来治权治“官”,治恶治劣。为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敬畏法律,就是要尊重法律的神圣,敬畏法律的威严,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谁都没有超越的特权。不得情大于法、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更不能以身试法。
二是要敬畏纪律。敬畏纪律,就是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纪律的权威与尊严,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群众,运用得不好则会贻误事业甚至葬送自己。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就要对纪律心存敬畏,严格遵守、严格执行秉公用权的各项规定,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線。
三是要敬畏人民群众。敬畏人民群众,就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谋福利。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到干群之间的这种鱼水关系,居安思危、处逸思劳,随时保持敬畏之心,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把“为人民服务”变为“被人民服务”,把“鱼水”关系为“油水”关系。
四是要敬畏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敬畏历史,这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所思考的问题、所谋划的事情、所作出的决策、所开展的工作,都必须能够推动科学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领导干部要心胸宽广
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的必要素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比普通公民更敢于舍弃,还是为工资多少而纠结、为职务的高低而抱怨、为个人的得失而徘徊,还是为了一点点利益,舍弃同事、舍弃朋友,在欲望中迷失?这一切都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远见,做到不偏不私,客观公正。因此,拥有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具备的必要素质。
宽广的心胸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容人容事,重在容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浅显易懂。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难题和挑战接踵而至,这就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注重发扬民主,善听各方意见,乐纳“逆耳忠言”。倘若领导者自命不凡、鸡肠小肚、刚愎自用,听不进群众真话,容不得不同意见,一闻批评就跳起来,势必不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利于推动事业发展。因此,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决策和行动的前提,拥有宽广的胸襟,才能科学指导各项决策部署。
三、领导干部要心怀感恩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
第一,正确对待组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就必须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奋斗。但是现在有些人没有能够理顺与组织的关系,总认为组织上欠自己的。当没有提拔的时候,就把原因归结于组织。当组织上没有用自己的时候,就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这样的态度是不利于工作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权力失控。如果对组织心怀感恩就能避免产生这样的不利情绪。
第二,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群众,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明白权力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对群众充满感恩的心怀,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想,为百姓做事。
第三,正确对待下属。下属是领导干部的得力助手,是具体工作的落实者,对于完成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因此,领导干部应以真心、真诚、真情去关心下属,帮助下属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以最好的情绪、最佳的精神、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力求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
第四,正确对待自己。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要人家尊重自己,感激自己,而自己不存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是很难有长远发展的。心存感激之心,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心怀感恩会让一个人变得谦逊,对人对事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之则会盲目自大,脱离实际。心怀感恩之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对他人的深切关怀。
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既要靠组织的监督、制度的约束、舆论的引导,但是更要靠领导干部的自律、自觉和自省。人的思想决定行动,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心存敬畏、心胸宽广、心怀感恩,用这“三心”来指导行动,开展工作,那么改变工作作风就能从思想上发生转变,从而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
一、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
一是要敬畏法律。就是要强化法治意识,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制定法律是为公权力设限,有效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所以,法律主要是用来治权治“官”,治恶治劣。为此,领导干部要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切实做到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敬畏法律,就是要尊重法律的神圣,敬畏法律的威严,明白法律是至高无上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遵守,谁都没有超越的特权。不得情大于法、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更不能以身试法。
二是要敬畏纪律。敬畏纪律,就是要充分尊重和维护纪律的权威与尊严,坚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群众,运用得不好则会贻误事业甚至葬送自己。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就要对纪律心存敬畏,严格遵守、严格执行秉公用权的各项规定,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線。
三是要敬畏人民群众。敬畏人民群众,就是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听取群众意见,为群众谋福利。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领导干部更要深刻认识到干群之间的这种鱼水关系,居安思危、处逸思劳,随时保持敬畏之心,不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把“为人民服务”变为“被人民服务”,把“鱼水”关系为“油水”关系。
四是要敬畏历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历史,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领导工作水平。敬畏历史,这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所思考的问题、所谋划的事情、所作出的决策、所开展的工作,都必须能够推动科学发展,造福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二、领导干部要心胸宽广
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的必要素质。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是否比普通公民更敢于舍弃,还是为工资多少而纠结、为职务的高低而抱怨、为个人的得失而徘徊,还是为了一点点利益,舍弃同事、舍弃朋友,在欲望中迷失?这一切都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远见,做到不偏不私,客观公正。因此,拥有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干部具备的必要素质。
宽广的心胸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容人容事,重在容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浅显易懂。当前,国家各项事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难题和挑战接踵而至,这就更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注重发扬民主,善听各方意见,乐纳“逆耳忠言”。倘若领导者自命不凡、鸡肠小肚、刚愎自用,听不进群众真话,容不得不同意见,一闻批评就跳起来,势必不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不利于推动事业发展。因此,宽广的心胸是领导决策和行动的前提,拥有宽广的胸襟,才能科学指导各项决策部署。
三、领导干部要心怀感恩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做到“四个正确对待”。
第一,正确对待组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从入党宣誓那一刻起,就必须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发展而奋斗。但是现在有些人没有能够理顺与组织的关系,总认为组织上欠自己的。当没有提拔的时候,就把原因归结于组织。当组织上没有用自己的时候,就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这样的态度是不利于工作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权力失控。如果对组织心怀感恩就能避免产生这样的不利情绪。
第二,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群众,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明白权力来自人民,更要服务于人民。对群众充满感恩的心怀,才能真正为群众所想,为百姓做事。
第三,正确对待下属。下属是领导干部的得力助手,是具体工作的落实者,对于完成领导干部的工作目标任务至关重要。因此,领导干部应以真心、真诚、真情去关心下属,帮助下属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充分调动下属以最好的情绪、最佳的精神、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力求工作优质高效地完成。
第四,正确对待自己。如果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要人家尊重自己,感激自己,而自己不存感激之情、感恩之心,是很难有长远发展的。心存感激之心,是一种极其可贵的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心怀感恩会让一个人变得谦逊,对人对事都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反之则会盲目自大,脱离实际。心怀感恩之心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和对他人的深切关怀。
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既要靠组织的监督、制度的约束、舆论的引导,但是更要靠领导干部的自律、自觉和自省。人的思想决定行动,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心存敬畏、心胸宽广、心怀感恩,用这“三心”来指导行动,开展工作,那么改变工作作风就能从思想上发生转变,从而转化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