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文化奏响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uar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法以安民,兴文以化教,历来盛世必然之道。7月26日至27日,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在山西太原隆重举行。这场盛会将“文化”与“法制”这两个对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影响的因素,进行理论的解析、源流的追溯、辩证的研判和实践的总结,使文化的耀眼光芒穿越法院的威严和法条的严密,照亮社会诉求的幽深巷道,照亮执法者高擎利剑下的暗影。正如媒体评论所说的,这是全国法院文化的一场盛会,是法官群体智慧的一次积聚,是奏响在山西这块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文化厚土上的一曲华美乐章。
  《记者观察》记者自始至终参加并采访记录了这场盛会,虽然全景式地还原和展现盛会的每时每刻殊非易事,但撮其要者加以描述和归纳,则是媒体的职责。我们将那些最亮丽的画面、最热烈的场景、最智慧的思辨、最犀利的观点、最感动的情怀、最磅礴的语言……留存于此,算是为中国的法院文化建设,为中国的法制思想发展,为中国和谐社会特别是和谐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推进尽一份绵薄之力吧。
  
  论坛活动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精神和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要求的具体行动。这是一次高规格、高水平、高智慧的文化盛会
  
  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由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和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主办,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承办,论坛的主题是“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这是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活动。
  这次论坛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讲话精神,以及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宁波召开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和王胜俊院长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行动。既是理论研讨会、经验交流会,更是鼓劲动员会、行动部署会。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专为论坛亲笔题写了主题会标“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向论坛发来贺信。当贺信在大会开幕式上由山西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田甜女士宣读时,会场上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沈德咏在贺信中,首先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国法官协会对论坛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宁波召开了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工作会议,王胜俊院长亲临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王院长在讲话中,对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努力方向、工作重点、重要举措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为全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各级人民法院要认真学习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这次法院文化论坛的举办,是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贯彻落实宁波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论坛的主题是“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深刻内涵的主题,王胜俊院长亲笔题写了主题会标,这对大家是极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他在贺信中强调,古往今来,文化的软实力无所不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社会的每一次大的变革,文明的每一次大的进步,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最高人民法院始终高度重视法院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在王胜俊院长的大力倡导,最高人民法院的大力推动,各级法院和广大干警的积极参与下,法院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以“公正、廉洁、为民”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先进法院文化,已成为广大法官的共同追求。法院文化分会要充分发挥社团组织广泛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依照章程认真履职,当好院党组的参谋和助手,团结带领广大会员积极探索推进法院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共同营造一个法正风清、和谐友善的司法环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百忙中通过省委办公厅专门关心此次论坛的盛况。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玉林,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左世忠出席会议并致辞。杜玉林在致辞中代表山西省委、省委政法委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论坛的召开是“全国法院的盛事,是山西政法界的喜事”。他指出,论坛的举办,对于深化广大法院干警对法院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增强法院干警综合素质,提升审判水平和改进审判作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促进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都将起到积极作用。申维辰代表太原市委、市政府对论坛在太原举办表示祝贺,他说,在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的“晋商文化之都”——太原举行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既是对太原两级法院大力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太原发展文化“软实力”工作的鞭策。左世忠代表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论坛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山西全省法院系统在法院文化建设上的探索和实践,他说,山西法文化历史悠久,这次论坛在山西召开意义深远,山西近年来涌现出了如太原中院等一大批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法院,要借这次论坛的东风,加倍努力,把山西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法治文化大省。
  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谢安山、唐德华、李国光、刘家琛,纪检组原组长刘法合等出席会议。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会长李玉成主持开幕式并作总结讲话。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副会长公丕祥(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秦正安、吕伯涛、李玉臻、姜联润出席论坛并分别主持大会发言。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梁权,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俊明,太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柳遂记等领导也出席了论坛活动。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的主管领导和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秘书长、委员及山西省各中级法院院长和太原市各基层法院院长等参加了会议。
  正如李玉成会长所说的,这次论坛真可谓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是一次全国法院文化研讨和交流的群英会。
  在举行论坛的宾馆楼前,“热烈欢迎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参会代表”的红色横幅在七月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步入大厅,一块巨大的专为“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设计制作的背景板迎面竖立,像一位彬彬有礼的迎宾巨人,迎候参加大会的人员。大会会场主席台后面的背景墙上,黄河壶口瀑布的巨幅形象融入到蓝色天空的主色调当中,辽远而深广。“首届中国法院文化论坛”的大字下面,是王胜俊院长亲笔题写的主题会标“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10个行书体的黄色大字笔力苍劲,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仿佛翱翔于天幕之上,产生出一种强烈的立体效果,灵动飞舞,呼之欲出。参加论坛的同志无不为这些匠心独运的构思和设计而怦然心动,啧啧称赞。大家都说:“从论坛的布置到会议的安排,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在炎炎夏日里如沐清凉,如饮甘泉。”
  
  论坛活动是全国法官群体中优秀代表思想智慧的大汇集、大交流和大碰撞。文化之花开在法律的沃土里,必然结出别致而丰硕的果实
  
  如果用“成果丰硕,大获成功”来总结这次论坛,一点都不为过。作为其最主要的标志之一的论文,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据悉,这次论坛收到的论文达1280余篇,经过专家评委认真评审,共评选出104篇获奖论文,其中特别奖5篇,一等奖6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4篇,优秀奖55篇,共有38名获奖代表在论坛上作主题发言。据了解,这次论文征集有一个特点,就是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法院(包括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都提供了论文,而且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法院(包括军事法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都有论文获奖。正如大会总结分析的,这表明,法院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国法院的共同行动,学习、研究和运用法院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法院日常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论文情况来看,参与撰写的有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院长、副院长,比如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高勇撰写的《构建先进法院文化塑造法官核心价值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论优秀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法院文化建设》,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的论文《为民司法价值观的时代意蕴——“陈燕萍工作法”的启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周玉华的论文《法官良知体系的构建与维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吕岩峰的《法官的气象》,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树江的《努力建设人民法官的精神家园牢固树立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路德坤的《文化的生命力在仁善仁善的感召力在管理——关于太原法院管理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院长许建兵的《基层法院精神文化建设之构想》等;
  有政法大学和法官学院的教授、专家,比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斌的《论人民法院文化体系的建构》,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刘小宝的《论当代人民法官核心价值观》等;
  有从最高人民法院到基层法院的法官、普通干部和法院其他工作人员,比如最高人民法院监察室余士军的《论人民法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陈本亮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对法官人生修养的启示》,西藏林芝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齐斌的《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西藏)法官文化建设》,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晁兰军、葛恒美的《西部地区法院文化建设之完善——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两级法院文化建设情况为视角》等。
  这些论文,多数是独立撰写,也有两人或多人合作的,还有以法院集体名义写成的,比如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虚”功“实”作:人民法官职业品格的培育与塑造——以成都中院为例》,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的《论新时期人民法官特质及修养》等。
  论文撰写者围绕“人民法官的品格与追求”这一主题,搜罗古今,征引中外,既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又幽微洞见,鞭辟入里;既注意理论上的阐述和系统,又强调实践中的可行和效果;既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当前法院文化建设和法官品格修养的传承性和借鉴性,又突出新时期对人民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更高期待和要求。正像几位参会的老领导们在点评时说的,这些论文是全国法院致力于法院文化建设和研究的同志们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特别是通过38篇优秀论文的大会现场交流,亮明观点,公开论“道”,各抒己见,效果很好。通过对法院文化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探讨和论述,使得大家对于法院文化的概念、性质及实践运用的途径、方法都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更全面的认识、更深刻的体会,可以说,这些优秀论文,代表了全国法院在法院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研究新高度。
  这是一幅令人激动的画面,这是一幕令人难忘的场景:因为对中国法院文化的热爱和关注,因为对中国法院文化的奉献和追求,大家齐聚一堂,谈论着同一个话题。这其中有白发老者,他们在全国法院系统德高望重,此次在会上妙语连连,诲人不倦;有青壮年骨干,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勤勉奋斗,此次在会上以文会友,收获满满。发言者或慷慨激昂,或娓娓道来;或张扬外向,或沉稳内敛;或引经据典,严谨细密,或层层递进,淋漓酣畅。听者时而凝神听,时而认真记,会场上时而是会心的笑声,时而是火热的掌声。就像一支庞大的交响乐队在倾情演奏,有慢板,有行板,而高潮迭起时的如潮掌声就是快板,冲决山谷,响遏行云,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论坛活动选择在山西、在太原召开,澎湃而活力四射的法院文化与古老而生机无限的黄河文化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东道主不仅以真诚和热情欢迎四方宾客,而且用丰厚、扎实的法院文化建设成果与大家分享。太原法院管理文化走向全国,其经验和做法受到各方肯定和称赞
  
  参加这次论坛的同志都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除了在会上研究和交流文化,会场之外的文化特色同样鲜明,文化气氛同样浓厚。这种鲜明和浓厚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展示和体现山西文化、太原文化(以晋商文化为代表)的内容得益于东道主的精心安排而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观赏性,比如,为各位与会代表准备的10件具有文化特色的小礼品,深得大家喜爱;二是山西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的成果以展板形式完整展示,既烘托了会议气氛,又为论坛提供了实例,成为会场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7月26日晚,参会人员集体观看了讲述晋商故事和晋商精神的经典话剧《立秋》。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大型历史话剧《立秋》讲述了曾经辉煌一时的晋商丰德票号,在民国初年出现危机时由盛而衰的故事,展示了富甲天下数百年的晋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该剧已在全国公演 6 年之久,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胡锦涛等2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成为中国话剧百年历程的盛事。它被称为是一部诚信教育、危机教育、创新教育和解放思想教育的活教材。观看了演出的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晋商传奇让人赞叹,晋商精神让人钦佩,晋商文化中提倡的“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理念,与人民法官“公正、廉洁、为民”的核心价值观有着很多相通相融之处,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对大家研究法院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李玉成会长等法院文化分会的领导们看完演员的精彩演出后,激动地走上舞台,向演员们表示感谢,李玉成会长说:“《立秋》是对‘诚信’二字的最好演绎和阐释,至诚能化,有信则立,做人如此,经商如此,我们法院执法办案同样如此。这也应当成为我们法院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27日晚,参会代表们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太原晋商博物馆。该馆是以晋商历史及晋商创造的商业文化为主要展示内容的专题博物馆,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法,展现了晋商从崛起至称雄四海、名扬域外的历史进程,是一部反映晋商500年来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诸多层面的立体画卷。大家看着那一件件珍贵的实物和一张张照片,听着讲解员从古至今的讲解,思绪和情感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数百年前晋商先祖们筚路蓝缕、打拼天下的万里征程和风雨岁月。百余年前,梁启超曾说:“鄙人在海外十余年,对于外人批评吾国商业能力,常无辞以对。独至有历史、有基础、能继续发达的山西商业,鄙人常以自夸于世界人之前。”当讲解员高声念出这段话时,现场掌声一片。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古色的庭院仍旧人流如缕,代表们争先拍照留念,驻足其间,久久不舍得离去。
  相较于感受传统文化的深邃,展示山西三级法院文化建设成果的56块图文并茂的展板,给来自全国同行的印象和感觉就直观和亲切多了。这些展板从承办论坛的宾馆楼门前摆起,沿着通往会场的通道两侧依次排放,每位代表也许只要花费十几分钟时间,就能浏览其概要。
  这些资料告诉大家,近年来,山西全省法院响应最高人民法院的号召,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涌现出了太原中院、晋城中院和芮城法院、阳泉矿区法院等许多法院文化建设工作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单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此次论坛活动承办者的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少勇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将文化建设、思想教育等看似务虚的东西注入到管理的具体活动当中,使管理工作这个“严为要”的形,因有了文化建设这个“人为本”的神,而别开生面,活力无限。他们的法院管理文化,不是死板教条、一成不变的,而是将工作文化、审判文化、精神文化、体育文化、制度文化等融为一体,形成高起点、大气象的全院一体化的文化建设格局;他们的法院管理文化,不是坐而论道、口头革命式的,而是以贯穿全年的丰富多彩、人人参与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鼓励和吸引全院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成为活动的主角,放飞心情、调和心态、开阔心胸、净化心灵,有力地促进了法院全体人员修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培养。正如冯少勇院长经常说的:“多年的法院管理工作,我深深地感到,人管人,累死人,文化管理最文明。法院管理文化育公正审判、育美、育能、育廉。一个没有文化的法院是没有精气神的法院。”他们的法院管理文化,不是一花独放的院内文化,而是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开明的文化。他们主动走向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角落,通过司法进校园、进医院、进军营、进监所、进社区……不仅把法制精神和法律知识带给社会,而且让法院文化的气息影响到更多的人。因此,中国法官协会法院文化分会向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颁发了“全国法院文化活动基地”的牌匾。
  或许是受到会里会外浓浓文化味的熏染,不少代表心潮激越,诗兴大发,艺趣盎然。法院文化分会名誉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刘家琛在会场即席赋诗一首,其中四句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传统文化非等闲。当今发展耀世界,法院文化写新篇。”这首诗当场诵读后,赢得一片喝彩声。参会的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都匀黔南自治州中级法院副院长袁承东迅即和诗一首,他写道:“皋陶刑鼎发源地,春秋五霸晋争先。古为今用体用别,中华法系换新天。”法院文化分会副会长吕伯涛则现场挥毫题字:“艺著学弘谦作本,行端品正德为先。”还有几位书法作者也慷慨留墨。
  
  论坛活动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各主流媒体纷纷刊发报道,众多网站相继转发有关内容。法院文化“墙里开花,墙里香,墙外也香”,芳香四溢
  
  此次论坛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报刊、电台、电视台和网络记者云集会场,文字、图片、影像一时间铺天盖地,联翩而来。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中国网、《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电视台、山西交通广播、《山西法制报》《记者观察》《太原日报》《太原晚报》等在内的3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派记者采访论坛,许多媒体在显著位置刊发论坛报道,有的并配发评论。人民网、最高人民法院网、中国法院网、山西新闻网、安徽法院网等多家网站刊发或转发论坛新闻报道和图片报道。《太原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等地方媒体特意为论坛活动出版专版,全景式报道活动内容。
  论坛的成功在全国法院系统成为轰动性新闻,这是理所当然的;借助新闻媒体的强劲传播,论坛的成果走向了全国,受到越来越多关心中国法制建设、关心中国法院文化发展的人士的重视。有一例为证:不但是参加会议的代表、媒体记者和工作人员把论坛汇集编印的两本论文集视作珍宝,收藏保存,就连没有参加论坛的一些法官和法院文化爱好者也纷纷打电话欲求一套,一时间,竟然“太原纸贵”,一书难求。会议的成功,由此可见。
其他文献
我国1994年10月27日开始施行的《广告法》,15年来一直没有作过修改。对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已经难以规范。如名人代言广告处于我国法律监管的真空地带。  广告,广告就是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是广而告之的意思,一个企业和企业的产品向消费者介绍自己,就好选择好的广告代言人。一个知名度高的代言人更容易吸引大众消费者的眼球。所以广告主就会花大价钱去请一些名人来作代言。名人效应包括形象喜爱、偶像崇拜、公信力和公
宁杨锁。生于1942年10月。山西万荣人,甘肃宁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甘肃晋商商业联合会会长。  宁杨锁多年来积极参与传播科技、扶贫济困、新农村建设等活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公司曾被授予“支持甘肃生态环境建设贡献奖”“5·12抗震救灾先进企业”等称号,宁杨锁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省政协委员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他致力扶贫,帮助酒泉科技研究所进行甘酸草的科学实验和
杜文修,男,1965年6月出生,甘肃省陇南人。陇南武都区湾儿下村党支部书记、武都区北茂花椒协会会长。  上世纪90年代初,杜文修就开始从事花椒、中药材的收购赈运。初始阶段,由于受资金、经验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只是小打小闹,勉强糊个口。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逐渐将花椒、中药材收购贩运生意愈做愈大。  2005年7月,杜文修联络周边10个乡镇从事花椒种植、营销的能人大户,在柏林乡湾儿下村组建了武都区第一
电影界近期有些热闹,沉寂半年的影院开放、上影节带来佳作、数部经典电影复映。但最令华语电影圈激动的事,要数威尼斯电影节大会将“终身成就金狮奖”颁给香港导演许鞍华的消息。  作为国际三大电影节之一,威尼斯电影节至今已有77年历史,而许鞍华是首个获此殊荣的女性导演。9年前,她在威尼斯影展上大放异彩,一举夺得多项大奖,让香港电影再次受到国际瞩目。  许鞍华说:“我很开心听到这个消息,这个开心无法用言语来表
百色职业学院是一所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68亩,规划用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学院在职教职员工236人,在校高职生3100多人,中职生4200多人,开设有应用电子技术等30多个专业。  院属百色市机电工程学校于2005年5月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广西唯一一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每年负责承担2000人的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2005年以来,在区、市扶贫办的具体指
“恒源祥,羊羊羊”,简单明了。“五秒广告”连播三遍的营销方式,也被誉为广告界的“恒源祥现象”。有的消费者不喜欢,觉得挺烦的。恒源祥总裁刘瑞旗则认为这是对消费者记忆的一种冲击。要让消费者记住,一定是要用差异,就是要用与众不同的方法。    毛线产业的第一品牌——恒源祥    “恒源祥”近代中国的一个老字号羊毛品牌,但是,随着解放后的公私合营和计划经济对于品牌的忽视,人们日渐淡忘了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品
在历经5年的逃亡生涯后,公安部部督A级逃犯邱何水,终于“迎来了”迟到的判决:今年7月1日,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其死刑。  2003年,邱何水单独或伙同他人购买毒品22.31千克,此案在当时被称为建国以来安徽最大的一宗毒品贩卖案件。在警方的严厉打击下,该案团伙6名成员被抓获,但邱何水逍遥法外。2004年11月15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对五大在逃毒枭予以通缉。邱何水与大毒枭刘招华的名字均赫然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就业市场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部分企业招工难。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教育专家对这种近几年一再上演的社会现象指出,与以前相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矛盾已经从“入口”转移到“出口”,从入学难转移到就业难。而且在大学生就业难这股浪潮中,女生就业难更为突出。     就业就像“战争”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
吴希宾,男,1984年2月生,河南南阳人,《中国扶贫》杂志社记者。  吴希宾出生于贫寒的农村家庭,对贫困、弱势群体有着很深的感情。2008年4月他就职于中国扶贫杂志社,负责扶贫开发的宣传报道工作。5月12日他正在内蒙古兴安盟出差,得知四川发生大地震的消息,第二天就赶回北京,积极报名参与到这次救灾的志愿者工作中。5月14日,他率队和中国扶贫杂志社记者杨凤平、范成、吴艳云、李振海、张会强等6人运送救灾
去年暑假,河南省平顶山市有30多名聋哑学生失踪,多数失踪者至今下落不明,而被警方找到的,大多已成为聋哑偷抢团伙的一员。一边是家长痛彻心扉的哭声和警方艰难的解救,一边是聋哑孩子被解救却不愿意回家。  据了解,2007年,山西、湖南、四川等地相继出现了聋哑学生失踪事件。是谁骗了这些聋哑学生?这些聋哑学生失踪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被拐骗的聋哑孩子    2007年10月11日晚,在知情人的指引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