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6-甲基腺苷修饰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

来源 :心血管病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sorr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6-甲基腺苷(m6 A)修饰是一种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转录后RNA修饰,涉及多种类型的RNA.在信使RNA中,m6 A修饰可以影响包括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核转运、翻译和降解等信使RNA的加工和代谢.m6 A修饰在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现总结当前文献对于m6 A修饰的认识,简述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其他文献
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无症状期长,晚期预后差,最佳干预时机尚不明确.目前干预指征主要依据于症状和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功能和扩张程度,而新影像学评估(磁共振、超声心动图新参数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等)及生物标志物可优化治疗决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不能替代或延迟手术治疗.目前大多数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仍首选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可用于外科高危患者.
尿酸是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其参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炎症小体的激活在各种疾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尿酸血症或尿酸晶体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激活NLRP3炎症小体导致慢性肾脏病.本文拟对尿酸激活NLRP3炎症小体及其损伤肾脏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述,探究尿酸在慢性肾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心房颤动和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合并存在,二者并存时不仅增加卒中和体循环栓塞风险,且心脏缺血事件风险亦高.对于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何种抗栓策略及如何权衡缺血及出血风险是临床上亟待明确的问题.近年来针对抗栓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现结合最新研究证据就心房颤动合并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做一综述.
主动健康要求个体主动获得持续的健康能力,要求慢性病患者自发和积极地关注自身健康,参与到疾病的管理中来.然而,常规随访手段不能满足心肌梗死患者的长期管理要求,患者对自己生命体征的把握,以及心血管健康状况、药物优化治疗方案和康复锻炼效果缺乏足够的了解手段.具有多种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为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管理、病情的监测和预警以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了手段,为患者和医生在随访期间的互相反馈架起了桥梁.未来有希望借助可穿戴设备指导患者的管理,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为当今社会常见的严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以离子形式存在于肝、脾、肾、心、骨骼肌和脑等组织中,广泛参与人体的多种生理活动,而铁的代谢平衡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多项研究发现铁的代谢与心衰存在一定关系,影响心衰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情况,现就铁代谢与心衰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铁代谢方向为心衰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血栓性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现阶段,血栓的临床影像学检查仅能识别陈旧性血栓,无法筛查急性新发血栓,更无法检测血栓的生理活动状态,严重制约着血栓性疾病的精准诊断及合理有效抗血栓疗法的管理决策.近期,微纳米材料靶向血栓形成中特异性标志物的分子探针发展迅速,其有望实现体内血栓的快速诊断和类型鉴别,并进一步增进人们对血栓性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了解,给血栓性疾病的早期个性化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现综述分子影像学探针在血栓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现存的问题及未来的临床转化前景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性心肌病是脓毒症的严重并发症,并与脓毒症高死亡率直接相关.铁死亡是最近才发现的一种调节性细胞死亡形式.迄今为止,铁死亡已被证明参与了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如阿尔茨海默病、癌症、帕金森病和肾脏退化.目前有相关研究报道铁死亡可能参与了脓毒性心肌病的发生.现总结铁死亡在脓毒性心肌病中心肌细胞死亡的相关证据,为脓毒性心肌病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