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介:贾河村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部,东距永定河1公里,西距小清河3公里。村庄有林果面积3000多亩,年产值2100万元。远近闻名的万亩梨园是华北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老梨园。2010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522万元,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
早就听说,这里有一条最早流过北京的琉璃河;这里是京白梨的产地;这里有年代久远的金门闸……笔者前往时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希冀。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一片黑茫茫。正想着,车子驶上了一座大桥,桥下河水在灯光的陪衬下泛着点点蓝光,正如银河上眨着眼睛的星星。这里如同电影的海报一般,还没上映,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噱头,让我们对第二天要去的贾河村更充满了期待。
一大早,天气略带些凉意,我们来到了贾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一眼望不到边的梨树在园中悄悄地吮吸着深秋的阳光露珠。梨树下,好多梨农在挖沟,放上花生秧、杂草、用水浇灌后积造有机肥,300米长的沟渠,保证了周围的老梨树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养分。
这里的梨树果然名不虚传,梨园非同一般,就连施肥都要通过有机认证。看着冷库中摞着一筐筐的京白梨,光滑透黄的皮儿、瓷实的个儿、香气袭人的样儿,你会有忍不住咬一口的冲动。果然,梨汁香甜、果肉细腻、薄皮香脆、酸甜适口,这才是纯正的京白梨。
关于京白梨,贾河村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永定河肆虐,此处因村庄地势较低便成了孤岛,后来洪水慢慢退去,陆续有人居住,取名“夹河”,后以先定居的贾家为村名,取名“贾河村”。洪水时,别的树都死了,就只剩下梨树,由于村庄四周都是泥沙,人们就摸索着在沙质土壤上种植梨树。乾隆年间,皇帝8月份南下巡视永定河,走至金门闸附近口渴难忍,就叫随从摘来几个果子解渴,谁料皇帝品尝后大喜,脱口而出:“千年之梨不可毁”取名“京白梨”,并封为“金门御梨”,每年进贡朝廷。从此,附近的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京白梨,就形成了现在以贾河村为主的“万亩梨园”。直至今日,贾河村四周仍有乾隆年间种下的梨树,依然枝繁叶茂,树龄最高的达300年以上,最粗的直径有80多公分,最多可年产梨300多公斤。
贾河村以万亩梨园为支柱产业,建成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观花亭一个,并与市、区科委合作,建设科普示范基地;连续举办三届“梨花文化周”和“生态采摘节”;京白梨连续5年在“全国梨王擂台赛”上获得金奖,2008年获得奥运推荐食品;村里投资300万元建起了本地区第一个村办企业——梨源纸箱厂,既节约了包装成本又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一、二、三产业连锁共振、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贾河村的产业水平。
说到金门御梨,不得不提的便是著名的金门闸了。此闸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后于乾隆三年(1738)移建减水石坝于今之位置,其名仍沿用旧称。金门闸共计十五孔,南北长100.6米。此闸在古代为保卫永定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曾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古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聪明智慧的结晶。如今闸虽废但旧迹犹存,银锭扣清晰可见,其宏伟之气势,建造之精良,足以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闸之南坝台有清乾隆题诗碑及乾隆《金门闸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同治《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宣统元年《重建金门闸记》碑各一通。2006年5月25日,金门闸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依托着品种丰富的万亩梨园,凭借金门闸胜景的庇护,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带动下,贾河村的明天必将越来越好。
早就听说,这里有一条最早流过北京的琉璃河;这里是京白梨的产地;这里有年代久远的金门闸……笔者前往时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希冀。车子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窗外一片黑茫茫。正想着,车子驶上了一座大桥,桥下河水在灯光的陪衬下泛着点点蓝光,正如银河上眨着眼睛的星星。这里如同电影的海报一般,还没上映,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噱头,让我们对第二天要去的贾河村更充满了期待。
一大早,天气略带些凉意,我们来到了贾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一眼望不到边的梨树在园中悄悄地吮吸着深秋的阳光露珠。梨树下,好多梨农在挖沟,放上花生秧、杂草、用水浇灌后积造有机肥,300米长的沟渠,保证了周围的老梨树能够通过根系吸收养分。
这里的梨树果然名不虚传,梨园非同一般,就连施肥都要通过有机认证。看着冷库中摞着一筐筐的京白梨,光滑透黄的皮儿、瓷实的个儿、香气袭人的样儿,你会有忍不住咬一口的冲动。果然,梨汁香甜、果肉细腻、薄皮香脆、酸甜适口,这才是纯正的京白梨。
关于京白梨,贾河村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永定河肆虐,此处因村庄地势较低便成了孤岛,后来洪水慢慢退去,陆续有人居住,取名“夹河”,后以先定居的贾家为村名,取名“贾河村”。洪水时,别的树都死了,就只剩下梨树,由于村庄四周都是泥沙,人们就摸索着在沙质土壤上种植梨树。乾隆年间,皇帝8月份南下巡视永定河,走至金门闸附近口渴难忍,就叫随从摘来几个果子解渴,谁料皇帝品尝后大喜,脱口而出:“千年之梨不可毁”取名“京白梨”,并封为“金门御梨”,每年进贡朝廷。从此,附近的村民开始大面积种植京白梨,就形成了现在以贾河村为主的“万亩梨园”。直至今日,贾河村四周仍有乾隆年间种下的梨树,依然枝繁叶茂,树龄最高的达300年以上,最粗的直径有80多公分,最多可年产梨300多公斤。
贾河村以万亩梨园为支柱产业,建成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观花亭一个,并与市、区科委合作,建设科普示范基地;连续举办三届“梨花文化周”和“生态采摘节”;京白梨连续5年在“全国梨王擂台赛”上获得金奖,2008年获得奥运推荐食品;村里投资300万元建起了本地区第一个村办企业——梨源纸箱厂,既节约了包装成本又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形成一、二、三产业连锁共振、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这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提高了贾河村的产业水平。
说到金门御梨,不得不提的便是著名的金门闸了。此闸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后于乾隆三年(1738)移建减水石坝于今之位置,其名仍沿用旧称。金门闸共计十五孔,南北长100.6米。此闸在古代为保卫永定河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曾发挥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古代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聪明智慧的结晶。如今闸虽废但旧迹犹存,银锭扣清晰可见,其宏伟之气势,建造之精良,足以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闸之南坝台有清乾隆题诗碑及乾隆《金门闸浚淤碑》、道光《上谕》碑、同治《重修金门闸减水石坝记》、宣统元年《重建金门闸记》碑各一通。2006年5月25日,金门闸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依托着品种丰富的万亩梨园,凭借金门闸胜景的庇护,在“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带动下,贾河村的明天必将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