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la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本教研作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策略,正为广大学校所重视和推广。学科教研组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载体,其自身发展和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前,在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建设中存在“五缺”现象,成了课改推进过程中的瓶颈。加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体育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校本教研 现状 对策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2006年12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工作方面。我国有近80%的学校在农村,超过8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因此,抓好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首先抓好农村学校体育。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如何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质量,加快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推进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研组是学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单元,其健全程度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直接关系着课程的实施水平。加强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已经成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体育课程改革的前提和保证。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
  1、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理论。根据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理论的观点,应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动力系统开发为主要任务与手段,以不断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为主要途径,从而使教师在自身成功体验中学会并主动开发学生动力系统,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取诸方面的成功。
  2、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柔韧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教师在大部分的教学活动中,除了面对教育对象外,大多数的时间是独立地进行工作,因此,建立一种共同研究的组织机制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寻找农村学校对体育教研组管理的缺陷、缺陷的根由及对策。
  2、制定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教研组的过程管理。
  3、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建立学习型体育教研组。
  四、农村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现状
  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研究的重心开始下移到学校,研究的落脚点放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成了研究的主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方式,正有力地推动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但是,学校体育教研组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对体育新课标理念的理解上仍存在误区,专业发展不平衡。经过总结、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学校在体育教研组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特征:
  1、学校对体育教学缺乏科学的认识,观念陈旧。
  2、农村学校青年教师多、专职教师少,缺乏专业引领。
  3、教研活动不规范,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4、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缺乏动力。
  五、课题研究采取的对策
  1、加强监督与管理。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新课程推进中的一个难点,能否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 是落实农村学校新课改的重要保证。要督促学校加强对体育教研组的建设,规范体育教学,完善各项校本教研规章制度,在注重结果的同时,强调教研活动的过程管理,关注教研组研究氛围、合作意识的培养,提高实效性。
  2、注重专业引领,创新培训方式,搭建互动平台。校本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我们认为,理清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优化教研活动的前提和保证。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方向。构建区域性的农村体育教研大组,为他们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结合网络教研,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反思和研究。
  3、抓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在行动中研究。校本教研应该是“为了行动研究、基于行动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行动是教学行动与教研行动的统一体。反思是行动研究的最有效方式和最基本环节。我们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首先要抓好常规建设,针对体育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对策研究。教师在规范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不失为一条落实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校本教研面临的困境,既有实施课改过程中出现的,也有历史形成的。课程改革是一种继承、一种发展,把农村实际与体育新课程理念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学校体育课改的进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但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倾听教师们的心声,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农村体育教学必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了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对歌唱起到的作用和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影响歌唱心理的三要素,即情绪、性格、意识对歌唱心理的影响;并在实际教学中,从教学和实践两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希望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状态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情绪 性格 意识    一、心理素质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的好坏,制约着声乐演唱及教学。人们往往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
期刊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秦国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曰:“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可以说伟大来自于平凡,细节决定成败,学习英语也是这样。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上课认真听讲了,笔记也做了,该背的都背下了,作业也都完成了,但怎么就得不了高分呢?是自己没天赋吗?不是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你能坚持到现在,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期刊
如今新的教育时代已经来临,新的世纪要求广大教师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端正对学生、对学生家长以及工作的态度,把让人民满意作为教育的标尺。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以良好的师德回报人民、回报社会。新时期师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即开放性、系统性和时代性。在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师德建设新特征的基础上,需注意处理好师德建设中的几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二是师德与师能的关系。师能是发展之本,师德是
期刊
我们经常拿“100-1=0”来比喻身体的重要性。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终身的幸福,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但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农村学校部分青少年学生在形态发育水平提高、营养状况改善的同时,部分体能素质指标如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肺活量等却在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
期刊
目前正在进行的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树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高中英语教学与情感的关系更为密切。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
期刊
摘 要:本文在论述情感因素与语言学习关系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情绪调节、教师的情绪调节以及消除由于语言焦虑而引起的心理障碍等方面入手, 了解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重要性、学生对教师情感投入的需求以及大学英语课堂中师生情感调控的方式,以提高语言课程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创造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情感环境,促进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教师情感 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在大
期刊
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体能素质连年下降,已经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可见,开展“阳光体育”势在必行。2007年4月29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意味着学校体育春天的到来。那么如何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呢?  一、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为了长期搞好阳光体育活动,学校
期刊
摘 要:教师,不仅是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关键词:教育活动 批评指正 乐于接受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
期刊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的声音穿越千年,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形象被教育者们奉为典范。但笔者认为:传统的以“传道、授业、释疑、解惑”为宗旨的教师观,显然难以适应以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为重任的21世纪的教育。“流言止于智者”是一大幸事,而“问题(思索)止于师者”则不但令人遗憾,更是事关国家、民族、社会大局的发展。不幸的是,“问题(思索)止于教师”却成为中小学校的常态。  笔者搜集到这样一组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