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国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天”者,至高之尊称,也就是说“悠悠万事,惟此为大”,这是传统政治哲学精粹之所在。儒家认为民食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孟子的“仁政”理想在于让人们吃饱穿暖,儒者所梦想的“大同”社会的标志也不过是使普天下之人“皆有所养”。
  
  古圣今贤如此立论,芸芸众生亦照此实行。故《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因为“礼”的原则之一就是强调“让”,而在有群体参加的饮食生活中,例如“乡饮酒礼”等都以礼让为先。人们能够在同乡或亲族相聚宴饮中都可以学习到礼。
  
  天人合一的饮食关系
   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僅祭祀中有所体现,还表现为中国人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阴阳五行”的思想,使我们把味道分为“五味”,甚至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纳入“五谷”。“中”“和”的思想也成为烹饪的概念。因此说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中国的饮食习惯里又包含着很多的思想精神的。
  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讲“天道”与“人道”,从而把“天人合一”看作是讲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实际上古人说的天人合一往往是指“天”有意志,它通过天子支配人事,人要顺“天”以感动天意。祭祀是人感动天的手段之一。中国人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等待遇。
  战国时齐国的淳于髡见一农夫拿着一只猪脚、一杯清水祭天,祈求五谷丰登、积谷满仓。淳于髡加以嘲笑,认为农夫企望太高,而供奉太薄。祭祀中人们感到祭品(主要是食物)是人和天的联系物、甚至认为它是鬼神曾经光顾过的(鬼神食后的剩余),因而把祭祀食品神圣化。直到清代,满人仍然把“祭于寝”的白煮猪肉称之为“福肉”,亲贵大臣以能分到一块而为荣耀(叫做“吃克食”),当然这只体现了浅层次的饮食生活中的天人关系。许多民族的童年时代都会有此奇想。
  
  适时而食的饮食习惯
  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在《礼记·郊特牲》记载“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的中华饮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叫“中”?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华夏民族的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尽管有些特性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不可理解、或者说不太科学(近百年来,“科学”二字在中国几乎成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领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却不能受到质疑),但饮食生活难道仅仅是“科学”二字所能说尽的吗?如果我们再关注一下“文化”,那么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Research-Examination-Assessment-Teaching,(REAT)"教学模型,即"研-考-评-教"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型。基于"传热传质分析"研究生课程,从实际案例出发,剖析REAT
再生纤维素纤维均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因此这类纤维有着高度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日常的纤维定性鉴别中对这两种纤维的区分有着较大的难度。根据标准FZ/T 01057.1-2007纺织
近年来,眼外伤的发生率在逐年增高,泪小管断裂在眼外伤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仅次于眼球破裂伤,尤以内眦部皮肤裂伤时,更易合并发生泪小管的损伤.笔者从1996年4月至1998年8月先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乃至整个思政理论课程建设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本身饱含了教学实践本味的坚守、思政课程建设的推
山西省科技新闻奖揭晓近日,由山西省科技厅和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评选的2006—2007年度山西省科技新闻奖揭晓。由太原市科技局选送的《科技创新为建设新太原提供有力支
期刊
目的通过两种健康教育模式对出院新生儿父母家庭护理能力的比较,探讨在新生儿病房实时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将30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
近年来,“碳捕获与封存(CCS)”作为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科技手段,在各国得以推广和运用。发达国家均积极采用该项技术来减少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关于碳捕获与封存的法
一个班主任要带好几十名学生,建设好一个班集体,应该以情待人,以理治班,做到通情达理。
一、创优产品项目国优(一项) 铝合金花纹板复评总公司优(四项) LC4铝合金棒材新评3003合金方铸块新评 LY12铝合金棒复评铝合金花纹板复评重庆市优(五项)铝合金化纹板复评燕牌
温肾助阳治疗黄褐斑蒲永文(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蒲永蕙(四川绵阳城郊乡计生站四川621000)黄褐斑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皮损多呈蝶形,分布于面部、前额、两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