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学体育的德育渗透教育为中心,通过分析现阶段小学体育课中的德育问题,尝试提出几方面在小学体育中完成德育目的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一、前言
我们正处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时代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当今的莘莘学子而言,体育教育是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是:(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同时还规定了:“三项基本任务,从整体和长远的培养目标出发,应全面贯彻,不可偏废。”这无疑确定了德育工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反观国内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轻视小学体育的德育功能,这使得小学体育不能发挥它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总而言之,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现状堪忧。
二、小学体育课中有效实施德育的措施和方法
(一)充分挖掘小学体育课程本身的德育功能
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包括球类、跑步类、跳绳类等等,许多的体育项目中蕴含着德育的因子,教师要认真地发掘和整理。以下列几种体育项目为例。
1. 篮球、足球、跳长绳、拔河等集体项目
像跳长绳、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因而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相互讨论、合作的精神,可以加强集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所以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团结合作的育人功能,对一些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性格内向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 竞技类项目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赛跑等竞技类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果断、敢打敢拼的行事作风,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欲望和好胜心,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和品德。
3. 长跑、仰卧起坐等耐久力项目
长跑等耐久力项目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过人的耐力和毅力,能够战胜自己,克服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身体的不适,坚持到最后。这些正是现在小学生普遍缺乏的精神品,体育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培养吃苦耐劳,锻炼意志品质的绝好机会。
(二)结合特有风俗文化,合理开发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除了教授规定的课程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处地域的风俗民情,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比如我们浙江温州一带多发台风、洪水,可以在体育课上适当增加一些急救逃生类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用废纸箱制作简易的逃生船只,模拟逃生现场。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冷静面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安全,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也看到了在灾害面前那凸显出来的弥足珍贵的亲情和友情,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大爱情怀。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滲透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的言传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作风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要想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内容,首先自己要成为一名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作风正派、道德高尚、意志坚强、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冗长空洞的道德演讲效果要好的多。
2. 运用体育课堂常规,渗入德育内容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只要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他就不可避免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在规则、裁判或舆论等的作用下,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加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下进行活动。
体育教师可以从队列和体操队形抓起,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训练。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四、结束语
体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可以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找契机,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密切联系体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林丰.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现状的研究[J]. 学周刊,2014(02).
[2] 程农. 浅析小学体育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小学教育,2015(11).
[3] 冯咏梅.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社科观点,2010(07).
[4] 陈旭东. 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探讨[J]. 体育世界,2015(12).
[5] 游洪波. 小学体育与德育教学结合的问题思考[J]. 运动,2016(04).
[6] 肖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2).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
一、前言
我们正处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21世纪,时代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当今的莘莘学子而言,体育教育是他们接受的学校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教育大纲规定,小学体育教学的三项基本任务是:(1)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2)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美的情操。同时还规定了:“三项基本任务,从整体和长远的培养目标出发,应全面贯彻,不可偏废。”这无疑确定了德育工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反观国内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大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轻视小学体育的德育功能,这使得小学体育不能发挥它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总而言之,小学体育德育工作现状堪忧。
二、小学体育课中有效实施德育的措施和方法
(一)充分挖掘小学体育课程本身的德育功能
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包括球类、跑步类、跳绳类等等,许多的体育项目中蕴含着德育的因子,教师要认真地发掘和整理。以下列几种体育项目为例。
1. 篮球、足球、跳长绳、拔河等集体项目
像跳长绳、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因而它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相互讨论、合作的精神,可以加强集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所以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团结合作的育人功能,对一些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性格内向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 竞技类项目
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赛跑等竞技类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顽强、果断、敢打敢拼的行事作风,还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竞争欲望和好胜心,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和品德。
3. 长跑、仰卧起坐等耐久力项目
长跑等耐久力项目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过人的耐力和毅力,能够战胜自己,克服运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身体的不适,坚持到最后。这些正是现在小学生普遍缺乏的精神品,体育恰好给了他们一个培养吃苦耐劳,锻炼意志品质的绝好机会。
(二)结合特有风俗文化,合理开发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除了教授规定的课程内容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所处地域的风俗民情,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比如我们浙江温州一带多发台风、洪水,可以在体育课上适当增加一些急救逃生类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们用废纸箱制作简易的逃生船只,模拟逃生现场。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懂得如何冷静面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和亲人朋友的安全,帮助别人,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也看到了在灾害面前那凸显出来的弥足珍贵的亲情和友情,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大爱情怀。
(三)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滲透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是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教师的言传身教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人作风都会成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要想在体育课中渗透德育内容,首先自己要成为一名衣着得体、举止文明、作风正派、道德高尚、意志坚强、具有人格魅力的优秀教师,为学生起到表率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冗长空洞的道德演讲效果要好的多。
2. 运用体育课堂常规,渗入德育内容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只要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他就不可避免会受到规范的约束。在规则、裁判或舆论等的作用下,学生的规范意识会逐渐加强,学生将逐渐学会在规范的约束下进行活动。
体育教师可以从队列和体操队形抓起,队列和体操队形不仅是对学生身体姿势和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同时也是一项严格的集体训练。它要求学生在共同的口令下完成协调的动作,从而培养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集体主义精神,发展迅速、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应变能力。
四、结束语
体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载体。教师可以从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寻找契机,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密切联系体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育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 李林丰.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现状的研究[J]. 学周刊,2014(02).
[2] 程农. 浅析小学体育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小学教育,2015(11).
[3] 冯咏梅.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社科观点,2010(07).
[4] 陈旭东. 小学体育与德育的渗透教育探讨[J]. 体育世界,2015(12).
[5] 游洪波. 小学体育与德育教学结合的问题思考[J]. 运动,2016(04).
[6] 肖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德育功能的思考[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