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生命力在于人性的温度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选入人教版教材必修一“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中外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一般而言,新闻的价值在于时效性,但是经典新闻作品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事件的陈旧被读者遗忘,反而长久地感染着不同时代的读者,产生了类似于文学经典作品的深远的影响力。这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究竟源于哪里?
  这里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两个经典文本为例,尝试探讨这个问题。
  作为新闻报道,这两篇作品具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报道视角的独特。对于香港回归这种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一般的新闻报道都会聚焦于万众瞩目的交接仪式或者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而《别了,不列颠尼亚》却独辟蹊径,将关注点放在了英国的相关撤离活动,出乎读者意料。同样,对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量报道往往集中在其作为纳粹“杀人工厂”建筑地貌或者历史罪恶,罗森塔尔却将摄像头对准旅行团参观者的所见所感,也让读者颇感意外。正是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报道视角,为这些作品的脱颖而出奠定了基础。
  二是文学手法的运用。“客观报道”“零度写作”作为新闻作品的创作准则,一直为业内人士所严格遵守。而这两篇新闻作品却不拘此格,勇于突破“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新闻写作思维定势,大胆采用文学手法,极大增强了新闻文字的可读性、生动性和感染力。比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大量对比的使用、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象征手法的运用等,其标题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色彩浓郁的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反衬手法的融入、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描述、首尾内容的重复照应等。这些文学技法的恰当使用,不仅没有削弱新闻作品的真实性,而且富于文学作品的含蓄隽永,委婉动人,令人回味无穷。
  但是,评论者关注的这两个特点只是外在的技法层面,并不是其生命力的根本表征。
  从本质上讲,新闻报道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在于新闻事件本身,而在于如何处理客观事实与主观评价的矛盾问题。一般认为,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报道主体必须坚守中立的立场,不能掺杂主观感情。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报道主体只是扮演了摄像机的角色,其使命在于将新闻事件本身如实地再现给观众或者读者,评价工作应该由观众或者读者来完成。
  但是,这只是矛盾的一个方面,还有矛盾的另外一个方面。报道主体当然要给观众读者提供真实的新闻事件,但是,其中未尝不可以融入其思想情感。一者,人是社会的人,其价值观念受到国家民族、阶级阶层、生活背景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新闻报道者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报道倾向或者立场,从某种意义上讲,从来就没有绝对客观或者绝对“零度”的新闻作品。二者,新闻事件本身往往只是一种现象,而比新闻事件更加丰富复杂的新闻背后的人性人情人文,才是报道的根本价值。所以,新闻报道者的职责不仅仅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还要告诉读者为什么会发生什么,如何科学评判发生的什么。换而言之,报道者不仅要给读者再现现象的真实,还要表现本质的真实,不仅要给读者提供现象的客观,还要提供本质的客观,报道者不仅要扮演记者的角色,还要扮演读者的角色。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从根本上讲,新闻的生命力并不在于它的时效性,而在于其中蕴藏着的人性温度。
  再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与《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加以简析。《别了,不列颠尼亚》重点捕捉报道历史上的老牌殖民国家在百年之后归还其殖民地时的活动,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审视香港回归的崭新视角。透过这个视角,读者对于祖国昔日的软弱苦难和今天的繁荣富强有了更加深刻的体认,不仅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而且启示人们要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因为民族的尊严源于国家的强盛,落后还要挨打。而其中穿插的历史资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和沧桑感,而且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引导读者全面而深刻地认识香港回归,面对香港百年沧桑,我们不仅要有微笑,更要有泪水。
  如果说《别了,不列颠尼亚》显现的是民族层面的人文情怀,那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凸显了个体生命层面的人文关怀。在对奥斯维辛集中营乃至纳粹所犯罪行的批判力度上,这则新闻作品并不逊色于其他文学作品,它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参观者的描写来突出纳粹罪行之残忍和集中营之恐怖,确实技高一筹。而罗森塔尔似乎意犹未尽,他还精心选取了一些真善美的场景来对比反衬,比如阳光明媚温暖,白杨树婆娑起舞,孩子追逐嬉笑,雏菊花怒放,小女孩温和的微笑,大大增强了天堂与地狱、正义与邪恶、梦魇与梦想、光明与黑暗、温暖与冰冷、祝福与诅咒、盛开与凋零之间的张力,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
  回顾中外新闻史的经典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历经岁月的洗礼而散发出永恒的光芒,并不在于它们在时效性上的“保鲜”(从时间上看它们早已成为“明日黄花”),而在于它们蕴含着厚重的人文情怀和人性温度,温暖了读者的心窝,触动了读者的心弦,净化了读者的心灵。教学这类新闻经典作品,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作品在结构和语言层面的基本要求;二是作品在角度和手法层面的独特之处;三是作品在人文和人性层面的深刻之处。这种教学定位既是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需求。
  [作者通联:安徽鳳台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尽管从小学开始,老师、学生在诗词上时间和精力投入很大,但是收效甚微。即使学生也能背一些名句名篇,但更多的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经典名篇大多没有进入到他们的心里。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预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询问对诗歌的理解。一个学生说《西塞山怀古》表达一种羁旅飘泊之愁,依据是有“四海为家”。一个学生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诗人想要舍身报国
人教版必修二《涉江采芙蓉》选自萧统所编的《古诗十九首》,全诗共40个字,文简义丰,韵味无穷。要解读一首诗歌,不得不了解诗人生平及背景,以探本溯源,知人论世。而《古诗十九首》作者大多已不可考。但《古诗十九首》上承《诗经》《楚辞》,下启魏晋南北朝诗歌,普遍性地反映出东汉末年一批文人的思想状态。一个乱世在诗歌中若隐若现,我们似乎可以想见,东汉桓帝、灵帝期间,卖官鬻爵、外戚宦官交替把握朝政,那些中下层文士
海子《九月》曾道:“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①“远方的风”因其时间亘久、空间深邃而“比远方更远”;从美学层面来看,它惹人遐思,撩人深味,超越“当下”之耳目见闻,甚至超越“有限远方”之“一过式”探究,追寻悠远绵长、历久弥新的潜在意义。   借用这一说法,我们的散文教学,不应止步于“当下”甚至“远方”,而须借助文化浸润,让学生沐浴着、体悟着“远在远方的风”。何谓“远方”?那是教师在散文课堂中为学生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篇经典课文,一直被编入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但这篇课文到底经典在哪?在它高超纯熟人物描写,精彩绝妙的语言运用?在它鲜明、立体,精妙绝伦的形象塑造?  当然是,但肯定不全是。说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并没有什么错误。说不是,是因为这样的解读更多还停留在感性的层面,未能真正深入文本,对文本作深入的理性思考。用孙绍振先生的话说,就是“反复在文本以外打游击,将人所共知的,现成的、无需理解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时提到了“注重语文运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语文课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三种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学生阅读,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指导。    当前阅读教学的误区     阅读教学不是道德教化的手段,而是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  旧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参考样卷中的作文题:“……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而且“论述类”三字黑体加粗加点以作提示。这就意味着,论述文可能是2016年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考查的主要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写一篇高分论述文呢?丽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应慈军老师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写一篇高分论述文》的专题讲座。他认为,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旨在影响读者
一、对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清晰化認识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教学的主导文类,阅读教学主要是散文的教学。而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中,问题很多,由于散文的文体特征,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随心所欲。究其原因,是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教师拿到一篇散文,首先的困惑就是不知道要教什么,这就导致了散文教学的现状非常不尽如人意。  要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对散文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们教材上所选的一般是文学性散文。文学性散
一、水杯透镜    盛满了清水的玻璃杯,就是一个透镜。玻璃杯的侧面使水形成一个弯曲的表面,这很像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实际上是圆柱形透镜)。水杯透镜可以像放大镜一样把东西放大。现在就让我们通过水杯透镜来观察一页书。把书页紧贴在水杯的侧壁上,透过水杯,就会发现书上的字被放大了。    二、水滴透镜    在桌子上放两支铅笔,它们之间的距离约为四厘米。在两支铅笔下面铺上一张人民币做我们观察的对象
【教学目标】  1.感受文言的节奏之美,背诵全文。  2.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体会文言经典之作的精致,如句式的整散、句序错落、层次的丰富和文气的缜密等。  3.感受君子对自我品性操守的坚守,体会洁身自好、崇尚独立的人格。  [评 析]三条教学目标,两条关注形式之美,一条关注君子人格之美,体现了形意统一中突出“形”的思想倾向,很好地守住了语文体性。  精致,不仅指句式、句序等形式上的精致,也应指情思上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①。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过程,教师在创设的学习情境中不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