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教学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5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就是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同时也是通过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发展学生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纵观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上仍徘徊在重教师讲解、重教材知识传授,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迫当“听众”,个性发展受到了压抑,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首先应搞清师生关系应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讲者与听者的关系,应以素质与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开放性的课程体系为切入部,以集体的合作性学习为功力,构建“自主——合作——创造”的音乐模式,上活音乐欣赏课。
  1.激发兴趣,启发学生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其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音乐是情感艺术,儿童的想象力正是借助情感得以发展。
  音乐欣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这个过程首要的依据是想象。教师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而只是采用讲解、说教的方法,那么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课堂中会出现沉闷、厌烦的课堂气氛,或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层次上,那么创造意识更是无从培养。如:在《梦幻曲》教学中,我先是做了沉睡中露出甜甜笑容的动作,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问了一个问题:“你们都做过美丽的梦吗?”学生立时七嘴八舌的发表意见。这时让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学生即随着音乐做出各种睡觉、做梦的姿态。这种从激发到想象让学生动脑、动眼、动手,不仅发展了学生思维,也为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课堂气氛显得轻松,同时也为欣赏主题音乐作了铺垫。
  学生的情绪一旦调动起来,欣赏的兴趣大大增强,个性表现充分,创造潜能并发。如欣赏《在钟表店》,我先出示画好的大钟、小钟、动物钟等画片,指导学生去观察钟表不同的摆动方式,引导学生用身体去表现钟表的走动,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积极创编动作,有的用头、用眼、用脚、用手等部位来表现钟表的摆动。学生这种积极的参与,只有教师正确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心理自由”氛围,一个自发表现的空间,方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想象力,使他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多种感官的参与比单一的感官参与,认识事物的深刻程度要大得多。”音乐欣赏如果只靠耳朵是远远不够的。乐曲中的音乐形象、音乐语言对儿童来说有一段较大的感知认识距离。我在教学中依据乐曲本身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设法缩短这个距离,让儿童说有所指,看有所在,听有所思,在认识上建立起一个自认为可以捕捉的形象并逐步鲜明起来,这就是再创造。如:欣赏聂耳的《金蛇狂舞》,我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直接把学生引进江南一带端午节划龙舟的热烈场面:桨手们刚劲、有力地划动着船桨,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江中飞驰,又好似一条条蛇在江中狂舞。此时我发现,有的学生正用手势做划船动作,有的做敲锣打鼓姿势,并且还伴着“加油、加油”呐喊声,课堂气氛热闹非凡。学生由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来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热烈、欢腾的情绪,借助视觉的直观来帮助听觉感知,更有利于学生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在欣赏乐曲的音乐形象再创造中,因个人认识、感受不同产生不同的情态,这是艺术欣赏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个特点,我特别尊重学生个性,强调欣赏中个性独特的感受,要求学生不要人云亦云,不要做想象的懒汉,力争创造与众不同的音乐形象。教师还应当多方设法开拓想象的空间,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想象能力,加强对作品音乐形象的理解。如欣赏《小青蛙》时,老师在屏幕上先后出示小青蛙玩耍、游泳、避雨、唱歌等画面,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画面来展开想象,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解认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把小青蛙漫游水中、追逐玩耍、唱歌跳舞的音乐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重点欣赏第二段音乐时,老师问:“此时为什么节奏加快?”有的学生回答:“下大雨刮风了,小青蛙有的躲在荷叶下,有的慌慌张张跳到水里。”老师接着问:“这时为何又弱了下来,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画面回答:“我又想到了雨渐渐的小了,天也渐渐的亮了,雨过天晴了,所以音乐慢了下来。”主题音乐又响起时学生又迫不及待的告诉我:“小青蛙回到了水面上,它们又快乐的跳起舞唱起歌来”。学生对音乐作品认识理解只要掌握基本的音乐情绪,不违背作品的原意,都应给予鼓励,这样,不仅保护了学生感受音乐的独特性,又培养了创造个性。
  3.故事导入,激发学生表现音乐
  中小学音乐欣赏作品中,较多的作品可以借助故事来表现,这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掌握知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进行审美教育都具有重要作用。如《彼得与狼》、《狮子》、《玩具兵进行曲》等,教师只要作必要提示说明,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便可演绎出一些童话、故事或情景来。儿童在故事的诱导下,避免了盲目、虚无的欣赏,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的教益更多、更形象。对于那些可以故事化情景化的音乐作品,在基本理解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用不同形体动作来表现乐曲的情绪化。如《龟兔赛跑》欣赏中,我先对学生讲一讲大概的故事,然后再放代表乌龟与兔子的音乐。让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再要求学生随着欣赏曲根据自我理解与感受,用手、脚、表情来表现乌龟与兔子的形态。然后分组进行讨论、研究,规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表演再加以评判。这一环节中小组讨论更趋活跃。有的说、有的设计、有的表演,一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被轻松、活泼、愉快的小组讨论所感染,积极参与创作活动。通过评判,同学们对作品又了更深的认识,对作品所表现出的意义理解更深透,同时也体会了合作的成功。
  总之,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图画、欣赏、语言、形体、创造与表现融为一体,构建了“自主——合作——创造”的教学模式,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春雨润物细无声”,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心对音乐的感知,使学生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的表现,自由的发挥。
  
  收稿日期:2012-03-18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的思考、迅速地回答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问技巧     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工作是不易收到成效的。”由此可见,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
期刊
【摘 要】综合性学习内容来源于:语文教材、家校生活、学科融合。虽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三上册才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出现学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但只要有丰富的活动内容,综合性学习在低段(1—2年级)即可进行。  【关键词】新课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
期刊
【摘 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分析比较法、形象趣味法、观察体味法、创造学法等方法进行予以培养,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自己进行独立而有效的学习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期刊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教材资源的横向联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点,整合学科教学信息资源;语文学科渗透整合课的设计。正是语文渗透课研究的主要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宏观教学目标的整合,客观上淡化了学科界限,为学科整合渗透提供了一个愿景。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语文与其他学科在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一项工作,如何取得效果,爱心是关键、诚心是保证、耐心是前提。  【关键词】转化工作;爱心;诚心;耐心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
期刊
1.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中,借助米罗从平面到立体的抽象艺术,体现了“绘画——浮雕——圆雕”的知识线索  教材从米罗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入手,配合练习图例作为教材主体内容。从情意的角度考虑,米罗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都具有富于童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式自由等特点,比较适合学生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审美需要,易于使学生对雕塑的造型与表现产生学习的兴趣;从形式风格的角度考虑,米罗的艺术具有浪漫气质与游戏精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如何充分利用它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人通过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学习信息技术,也就是在学生上机操作实习时,给每个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让他独立或协作完成,与上课时让学生自由操作练习相比,可说是收到了
期刊
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让孩子们学好母语,用好母语,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但是有些学生往往不喜欢语文,不爱上语文课。那如何让学生爱语文,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乐学语文呢?  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要让学生爱好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可以谈到爱好,才能更进一步的乐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牢牢地记住这一点,并且“因文而异”,想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以激发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让孩子们
期刊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了使音乐学科更加丰富多彩,如今已经让音乐和美术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使音乐教学成为一门多学科和综合性艺术课程。因此,我们必须把教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说多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就会使使音乐课更显形
期刊
【摘 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地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