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语文 理解词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68-01
语文课堂中的词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是为阅读服务,老师总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分析课文上,教学方法机械呆板、单调乏味。有时为了应对考试,甚至让学生背诵、抄写,或许学生能很流利地说出词语的意思,但却未必真正理解,运用就更谈不上了。
因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理解词意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并把理解和运用词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词语教学更有效。
一、趣味游戏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游戏认识词语,学到知识。
例如,《恐龙的灭绝》一文生字比较多,涉及到的新词语也很多。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教师依次用卡片出示“偷吃、孵出、人类、哺乳、书籍、死亡、躲避”等词语,请学生做动作,老师来猜是哪个词语。实践证明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兴趣高涨,表现得也非常好,在游戏中理解了这些词语。尤其是在做“偷吃”这个词语的动作时,笔者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在做吃的动作,但有些同学不是“偷偷地吃”,而是“正大光明地吃”。笔者在说出答案之后立即进行引导,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词语的意思。
二、借助图片
图画内涵丰富,直观形象,能带给学生很多感性的认识。对有些词语,学生在心里能体会到,但是又说不清楚,我们可以把词语表达的意思用图片展现出来,这比单一的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有很多描写灯光的成语,意思非常相似,很难表达,教学时笔者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去解释词意。其中“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笔者直接出示了长安街夜景的图片,无需多讲,一切已在画中。又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蕴藏着很多辨别方向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对于“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凭直观经验南方太阳照得多应该是南方化得快,但因为是沟渠,太阳从南方照过来,南边是被遮住了的,而直接照在了北边。课堂上笔者反复强调讲述,但是作业情况还是不理想,问了几个孩子,原来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沟渠”,于是笔者就找来了图片给他们看,孩子们立刻找到了其中的奥妙。
三、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领孩子理解词意。
例如,《三个儿子》一文中有这样三个词语“晃荡、胳膊、沉甸甸”,教学时笔者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从门外拎进一桶水,而且故意左右摇晃,让水溅出来,再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水溅出来了。”有的说:“水在动。”有的说:“水在左右摆动。”笔者顺势说这就叫做“晃荡”。再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拎一拎(1分钟),问他有什么感受。孩子说:“很重。”笔者接着说:“很重我们可以用课文里的一个词叫沉甸甸。”“还有什么感受?”“手很酸。”他敲着胳膊说。笔者及时告诉孩子们,准确地说这叫胳膊,再让他们拍拍肩膀,摸摸手腕,拍拍小手,这样远比书面讲解有效得多,课堂也显得很紧凑。
四、比较体会
比较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来理解词意。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会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让孩子来理解词意,可是近义词在运用的时候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来体会它们的不同。例如,“发明”“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区别,笔者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发明是把以前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而发现则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找出来。孩子们通过比较,再进行相应的练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对于某些词语,学生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在心里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我们也可以用比较法来帮助孩子建立概念。《恐龙的灭绝》一文中“短多了”一词的教学,笔者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分别出示了“老师的年龄三十三岁;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两亿年”这三组数据,孩子们立刻发出了“哇,差这么多啊”的感慨。笔者再顺势引导,他们就理解了词意。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搭设平台,启发学生自我体验、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
(责编 黄鸿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A-0068-01
语文课堂中的词语教学长期以来只是为阅读服务,老师总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分析课文上,教学方法机械呆板、单调乏味。有时为了应对考试,甚至让学生背诵、抄写,或许学生能很流利地说出词语的意思,但却未必真正理解,运用就更谈不上了。
因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理解词意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积累词语,并把理解和运用词语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词语教学更有效。
一、趣味游戏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通过游戏认识词语,学到知识。
例如,《恐龙的灭绝》一文生字比较多,涉及到的新词语也很多。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教师依次用卡片出示“偷吃、孵出、人类、哺乳、书籍、死亡、躲避”等词语,请学生做动作,老师来猜是哪个词语。实践证明孩子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方式,兴趣高涨,表现得也非常好,在游戏中理解了这些词语。尤其是在做“偷吃”这个词语的动作时,笔者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在做吃的动作,但有些同学不是“偷偷地吃”,而是“正大光明地吃”。笔者在说出答案之后立即进行引导,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词语的意思。
二、借助图片
图画内涵丰富,直观形象,能带给学生很多感性的认识。对有些词语,学生在心里能体会到,但是又说不清楚,我们可以把词语表达的意思用图片展现出来,这比单一的讲解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有很多描写灯光的成语,意思非常相似,很难表达,教学时笔者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去解释词意。其中“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笔者直接出示了长安街夜景的图片,无需多讲,一切已在画中。又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文中蕴藏着很多辨别方向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对于“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凭直观经验南方太阳照得多应该是南方化得快,但因为是沟渠,太阳从南方照过来,南边是被遮住了的,而直接照在了北边。课堂上笔者反复强调讲述,但是作业情况还是不理想,问了几个孩子,原来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沟渠”,于是笔者就找来了图片给他们看,孩子们立刻找到了其中的奥妙。
三、创设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我们可以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领孩子理解词意。
例如,《三个儿子》一文中有这样三个词语“晃荡、胳膊、沉甸甸”,教学时笔者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从门外拎进一桶水,而且故意左右摇晃,让水溅出来,再问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水溅出来了。”有的说:“水在动。”有的说:“水在左右摆动。”笔者顺势说这就叫做“晃荡”。再请一位小朋友上台来拎一拎(1分钟),问他有什么感受。孩子说:“很重。”笔者接着说:“很重我们可以用课文里的一个词叫沉甸甸。”“还有什么感受?”“手很酸。”他敲着胳膊说。笔者及时告诉孩子们,准确地说这叫胳膊,再让他们拍拍肩膀,摸摸手腕,拍拍小手,这样远比书面讲解有效得多,课堂也显得很紧凑。
四、比较体会
比较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来理解词意。在日常教学中,很多语文老师都会用找近义词的方法让孩子来理解词意,可是近义词在运用的时候还是有细微的差别的。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来体会它们的不同。例如,“发明”“发现”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很难区别,笔者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发明是把以前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来,而发现则是把已经存在的东西找出来。孩子们通过比较,再进行相应的练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对于某些词语,学生可能一下子理解不了,在心里没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我们也可以用比较法来帮助孩子建立概念。《恐龙的灭绝》一文中“短多了”一词的教学,笔者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分别出示了“老师的年龄三十三岁;人类的历史三四百万年;恐龙的历史两亿年”这三组数据,孩子们立刻发出了“哇,差这么多啊”的感慨。笔者再顺势引导,他们就理解了词意。
总之,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搭设平台,启发学生自我体验、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悟能力。
(责编 黄鸿业)